打印

柳下跖戏剧剧目叙录(一)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柳下跖戏剧剧目叙录(一)

  柳下跖戏剧剧目,至迟在南宋时期已经产生,并已搬演到舞台。元代以来,柳下跖戏剧获得较大发展,元明之际涌现了《十八国临潼 斗宝》、《伍子胥鞭伏柳盗跖》等杂剧,明代出现了传奇《举鼎记》、《芦花记》,还出现了演绎柳下跖与柳下惠故事的院本《 柳下惠》。在此前后,各地地方剧种中也相继产生了一些柳下跖戏剧剧目,如楚曲《临潼斗宝》、铙鼓杂戏《潼关》、京剧《临潼会 》、《伍子胥》、豫剧《战潼关》、《临潼斗宝》、《前楚国》等。民国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柳下跖戏剧剧目曾一 度畸形繁荣,出现了很多意识形态化的追风之作。
  柳下跖戏剧剧目所演之内容,相关情节多为柳展雄临潼截宝事,全剧 剧情一般为:春秋时秦穆公设谋邀请十七国诸侯至临潼赴会,各出传国之宝比斗,楚伍子胥在会上举鼎示威,制服秦穆公。“临潼斗 宝”,成为一句成语,后世多有使用,用以借指夸富斗奢、争强财胜的行为。如《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贾珍、贾蓉等人在居丧期 间,以习射为由,约朋聚友。天天宰猪割羊,屠鸡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
  柳下跖戏剧名目繁多,难以具录。以下仅就古代和民间作品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剧目略作叙录。

  南宋佚名杂剧
  南宋佚名杂剧,剧名及作者无考,其中情节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据此推测,当为孔子于“泰山之阳”劝说柳下跖罢兵休卒而遭到叱辱的记载之敷演。此杂剧南宋时曾流行于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民间,或为祭祀东岳之神而演。(关于东岳之神的祭祀,参看马东盈著《中华泰山文化圈——泰山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与现实图景》,已列入泰山网泰山研究中心策划组编的《泰山学书系》“专题研究系列”之一,待刊)。宋王十朋《梅溪集》前集六,诗题曰:“剡之市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所不忍观!因书一绝。”诗曰:“里巷无端戏大儒,恨无司马为行诛!不知陈蔡当时厄,还似如今嵊县无?”任二北曰:

按:此戏之本,如能流传今日,将为我国戏剧史增色不少!王状元看优戏,对艺人亦动杀心,分明承“先圣”衣钵,孔丘所倒行逆施于“夹谷笑君”者,流毒之远,一至于此!不知当时戏中,果能演跖为人民英雄,演丘为巧伪人否。(《优语集》附录〔三八五〕,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月第1版,第313)


  元明间杂剧《十八国临潼斗宝》
  元明间杂剧《十八国临潼斗宝》,作者无考,其中相关情节为柳盗跖于临潼大会之际截宝之事。
  傅惜华著《元代杂剧全目》


  十八国临潼斗宝 元明间无名氏撰。作者姓名,今无可考。《也是园书目》古今无名氏“春秋故事”目,著录此剧正名;《今乐考证》、《曲录》并从之。此剧现存版本有:?
  (一)明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脉望馆钞校内府本,未题作者,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题目作“伍子胥鞭伏柳盗跖”,正名作“十八国临潼斗宝”。
  (二)《孤本元明杂剧》本,第十二册,又作简名:“临潼斗宝”;据脉望馆钞本校印者。
  按此剧系“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之原本,参见下文。(《元代杂剧全目》卷六《元明间无名氏作家作品》“十八国临潼斗宝”,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310页)


  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十八国临潼斗宝 《今乐考证》著录。脉望馆钞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也是园书目》、《曲录》并见著录。题目作“伍子胥鞭伏盗跖”,简名《临潼斗宝》。此事史实无考,剧演秦穆公请十八国诸侯大会临潼,各出宝角胜,潜嗾太行山柳盗跖,截宝于红鹊山。伍员为楚先锋,遇战,挥鞭击跖堕马,跖心服员,请结为兄弟,同赴临潼会。此剧为《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之原本。按旧本《列国志》中“秦哀公设会图伯”及“伍子胥战震临潼会”述及之。李寿卿《进专诸伍员吹箫》杂剧,亦记临潼关大会事。剧中盗跖太行山食人肝事,本庄子《盗跖篇》。(《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七《中编杂剧四·元明阙名作品》“十八国临潼斗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月第1版,第537538页)


  元明间杂剧《伍子胥鞭伏柳盗跖》
  元明间杂剧《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作者无考,其中相关情节为柳盗跖于临潼大会之际截宝之事。又有元明间杂剧《伍子胥力伏十虎将》,作者无考,其中相关情节疑与《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一剧类似。?
  傅惜华著《元代杂剧全目》:

  伍子胥鞭伏柳盗跖 元明间无名氏撰。作者姓名,今无可考。《也是园书目》古今无名氏“春秋故事”目,著录此剧正名;《今乐考证》、《曲录》并从之。按《孤本元明杂剧·提要》“临潼斗宝”条谓:“别有‘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一本,窜取此本之前半,割裂凑合,盖伶工病此剧登场人物过多,删繁就简之所为”;是知此本乃‘十八国临潼斗宝’一剧之删改演出本也。此剧仅存明万历间脉望馆钞校内府本,未题作者,题目作“秦穆公无故开筵宴”,正名作“伍子胥鞭伏柳盗跖”;北京图书馆藏。(《元代杂剧全目》卷六《元明间无名氏作家作品》“伍子胥鞭伏柳盗跖”,第310311页)


  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伍子胥鞭伏柳盗跖 《今乐考证》著录。脉望馆钞校本。《也是园书目》、《曲录》并见著录。题目作“秦穆公无故开筵宴”。此剧与《十八国临潼斗宝》取材相同,乃窜取《临潼斗宝》之前半,割裂凑合、删繁就简,以便于排场。亦系艺人所删改演出本。(《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七《中编杂剧四·元明阙名作品》,第562563页)


  又

  伍子胥力伏十虎将 此戏未见著录。《宝文堂书目·乐府》著录此剧正名,题目未详。疑与临潼关大会同一事,旧本《列国志》有“临潼会子胥争明辅”类似。佚。(《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七《中编杂剧四·元明阙名作品》,第562页)


  钱仲联等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

  伍子胥鞭伏柳盗跖 杂剧剧本。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剧演春秋时期,秦国欲威服天下,依百里奚之计,派甘蝇邀十七国诸侯携宝物至临潼比赛。楚伍子胥保楚公子前往。行至涂山,正值吴公子姬光所携宝物夜明帘被盗贼来皮豹夺去。子胥应吴公子恳求,轻取来皮豹,夺回夜明帘。展雄为强寇二十余年,闻各国携宝赴秦,率众挡住潼关,意在夺宝。子胥与展雄大战,诈败,诱至无人处,突然反身打展雄落马,又将其扶起。展雄感子胥英雄仁义,拜之为兄。临潼会上,子胥文胜百里奚,武超秦姬辇,拳打蒯聩,脚踢卞庄,剑胁无祥,卒保各国诸侯平安还国。众公子乃为子胥设宴庆功。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此剧取材与《十八国临潼斗宝》大体相近,据之可知展雄即柳盗跖。两剧相较,此本重头戏在“鞭伏盗跖”。(《中国文学大辞典》“元代文学·杂剧、南戏、诸宫调”“伍子胥鞭伏柳盗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850页)


  明传奇《举鼎记》
  明传奇《举鼎记》,作者无考,《传奇品》题为明代丘濬撰,其中相关情节为柳展雄临潼会之际截宝之事。丘濬(14211495),字仲深,明代琼山(今海南海口)人。景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学问渊博,著有《大学衍义补》。又作有传奇《五伦全备记》、《投笔记》、《罗囊记》等。所著刊为《丘文庄集》。又有《临潼记》、《临潼会》,其中相关情节疑与《举鼎记》一剧类似。?
  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举鼎记 《今乐考证》著录。传钞本,郑振铎藏。《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传钞本影印。《传奇品》亦题丘濬撰,演春秋伍员事。远山堂《曲品》云:“此古本也,词不大失,然终非深解音律者。《史传》所记伍员事,绝不一及,惟以己意续之,真是点金为铁手。”(《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三《上编戏文三·明初及阙名作品》,第95页)?

  又

  临潼记 此戏未见著录。《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之,注谓演伍员事,未详所据。佚。(《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三《上编戏文三·明初及阙名作品》,第101页》)


  又

  临潼会 此戏未见著录。《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之,注为伍员事。佚。(《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九《下编传奇一·明代作品(上)》,第927页)

?  温廷宽、王鲁豫主编《古代艺术辞典》

  举鼎记 传奇剧本,明人作,姓名不详。一说丘濬作,有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本据以影印,写春秋时伍员的故事。剧本自秦王依百里奚之计,请诸侯到秦国赴会起,到诸侯路遇柳展雄(盗跖)止,与卷初预告剧情不符,疑有残缺。(《古代艺术辞典》“中国部分·戏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725页)?

  么书仪、王永宽、高鸣鸾主编《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云(此条为周育德撰文):??

  举鼎记 明代传奇作品。无名氏撰。《远山堂曲品》著录,未题撰人名氏。《古人传奇总目》著录,标为丘濬作。其后《重订曲海目》、《曲考》、《今乐考证》、《曲录》等皆沿其讹,题为丘濬作。此剧现存旧钞本,共23折,未完。其风格与丘濬《伍伦全备记》等绝不同。写春秋时秦穆公想吞并天下,借周天子之命,邀天下诸侯齐赴临潼斗宝。买通红桃山强盗柳展雄,截取诸国宝物,使诸侯耽误限期,以便借违旨为由,剿问诸侯。秦穆公又用姬辇之计,要诸侯试力气,有能将殿前千斤铜鼎扳三倒、连扶三起者,悬牌挂剑,即为明辅,可以诛戮天下君臣。楚国伍员年方十八,每日驰马试剑,舞枪弄刀,夜观经史,勤学文章,自告奋勇,保平王到临潼。太上老君为使伍员扶助周室江山,以保各路诸侯临潼赴会,赐伍元金丹一粒,并教以追魂夺命神枪。伍员果然一路之上擒贼夺宝,殿前举鼎,解除了十七路诸侯的危难。《远山堂曲品》列之为“具品”。评曰:“此古本也。词不大失,然终非深解音律者。史传所记伍员事,绝不一及,惟以己意续之。真是点金为铁手。”今存传钞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传钞本影印。(《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戏曲部分·明代·作品·传奇、杂剧”,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1月第1版,第247248页。)


  钱仲联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举鼎记 戏文。明无名氏作,二卷二十三出。叙伍员临潼赴会事。秦穆公设计以天子令诏取各路诸侯赴临潼斗宝,将其一网打尽,以吞并列国。御弟姬辇献计:秦有一只千斤铜鼎,他能使其三倒三起。可在临潼会上,以能将鼎三倒三起者为监筵官,诛戮天下君臣。伍奢之子伍员在梦中得太上老君赐金丹一粒,授追魂夺命枪,随楚平王赴会。至登州,各路诸侯为山寇所阻。伍员请战。今存残本至此,但似并未完结,应有伍员举鼎,保诸侯回归等故事。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将其列入“具品”类,十八国临潼斗宝,剧家多以为题,本于史无稽,此作更出以作者己意,点金成铁。有郑振铎藏传抄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文学·杂剧、戏文、传奇”“举鼎记”,第1135)?

  明传奇《芦花记》
  明传奇《芦花记》,作者无考,《曲海总目提要》谓即明张凤翼之《芦衣记》,其中相关情节为柳跖“群盗”受孝子所劝而“掷戈返耕”之事。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戏曲作家、文学家。著作甚富。传奇作品有《红拂记》、《祝发记》、《灌园记》、《窃符记》、《虎符记》、《扊扅记》,合称《阳春六集》,现存前五种。据传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著录,尚有《平播记》、《芦衣记》、《玉燕记》三种,均无传本。?   董康《曲海总目提要》:

  芦花记 系明初旧本,不知作者何人。按:此本当即是明张凤翼之《芦衣记》。叶盛《水东日记》:彼时已有继母大贤等剧。盛系正统、景泰间人,其传久矣。闵子骞事在二十四孝中,妇孺皆悉,因有“芦花背上寒”之句,故取为名。据旧说,闵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性至孝。父娶继母生二子,子骞上事父母,下顺兄弟,人无间言。值严冬,继母以木棉絮袄衣己二子,而以芦花为絮衣子骞,绐其父云皆用棉。父不知也。一日父命子骞御车,寒不能前,怒而笞之。子骞受责,终不明言。父谓尔衣甚厚,何故云冷。继母亦含糊应之。父后疑有他故,拆衣视之,悲愤欲出继母。子骞恳父留之,父犹不允。子骞哭云:“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一说云四子单,不知孰是。父遂留母,母亦感悟,笃爱子骞。群盗过其邑,重子骞孝行,不敢扰。子骞劝以归正,盗皆掷戈返耕。季氏召为费宰,子骞属使者善辞,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居家曲尽孝友,故夫子称其德行,列于颜渊之次。此剧据实事敷演,稍加增饰,勉人尽伦,有裨世道,非无益之词比。
  韩愈诗:“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又曰:“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者,其能不悲。”盖指此也。? 《白帖》:闵子骞兄弟二人,母丧,父更娶,复有二人。后母以芦花为絮衣子骞。子骞为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归持后妻儿手,衣甚温。谓其妇欺己,去之。子骞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默然。? 剧因增出子骞弟名,曰闵权、闵华。言子骞父往南庄,以子骞嘱继母。子骞性喜读书,而母使子骞南园种麦,备极艰苦。又使其妻担水绩麻,昼夜不息。弟权辄私代骞耕锄,权妻又极力保护子骞之妻,而母怒不已,使子骞于雪中衣芦絮之衣,推车迎父还家,密遣佣工赵彪于路要杀。权妻吿其夫,趣令往救。权方力扼赵彪,而其车在山中,为盗柳展雄所知,擒二人至山,欲加杀害。兄弟争死,雄感其义,大悟己非,释去二人,率众降鲁。颜路与子骞父为异姓兄弟,察其继妻之虐长子,以吿子骞之父。而幼弟华亦以兄苦况述于父知之,父即作休书逐妻。于是子骞夫妇及权夫妇,皆痛哭流涕,乞留其母,母乃得留,为子孝所感,爱如己出。而展雄奏闻鲁君,赐子骞爵禄云。按母无谋杀子骞事,盖欲扬子骞之美而甚言之也。《庄子》载柳跖遇孔子事,因点缀作遇子骞。其弟欲代骞命,又影借卫伋寿及赵孝、赵礼兄弟事。(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十八[杨晓鲁、张振涛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849851页)


  庄一拂编著《古典戏典存目汇考》

  芦花记 此戏未见著录。《曲海总目提要》有此本,云:“系明初旧本,不知作者何人。”按:叶盛《水东日记》谓彼时已有《继母大贤》等剧。盛系正统、景泰间人,其传已久矣。闵子骞事,在二十四孝中,因有“芦花背上寒”句,故名。本事出《白帖》。剧增出闵权、闵华两弟,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闵子骞单衣记》疑有关。佚。(《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三《上编戏文三·明初及阙名作品》,第137138页)?
  蒋瑞藻编《小说考证》

  《芦花记》,明初人撰,姓名已不可考,演闵子骞事。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性至孝,父取继母,生二子。子骞上事父母,下顺兄弟,人无间言。严寒,母以绵衣己子,子骞之衣,独实以芦絮而已。一日父外出,子骞御,寒不能前,怒笞之,终不言也。父疑有他故,启其衣视之,悲愤欲出妻。子骞泣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嘿然,母亦感悟,爱之如己出。群盗过其邑,重其孝行,不敢扰。子骞勗以大谊,皆掷戈反耕。季氏闻之,召为费宰,不赴。夫子称其德行,列于颜渊之次。此剧据实事傅衍,殊有禆于世道,非无益之词可比。唯增出骞母遣盗要杀于涂,未免言之泰过。二弟争代骞死,又影借卫伋寿及赵孝、赵礼兄弟事也。《东山谭苑》(《小说考证》“附续编拾遗”续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月第1版,第437页)


  郭精锐、陈伟武、麦耘、仇江编著《车王府曲本提要》

  打花 闵封,长子闵损,前妻卫氏所生;次子闵文,后妻唐氏生。一日,闵封外出会友,嘱妻照应二小孩读书。唐氏令闵损外出放羊,冰天雪地,唐氏给一大棉衣,闵损着身上无温暖之感,正自悲怆,弟闵文前来。二人正想赶羊回家,忽为贼寇柳展雄掳上山。柳欲杀闵损,闵文求杀己赦兄。柳赦兄欲杀弟,闵损苦求,柳最终将二兄弟放下山。归途,遇其父闵封。闵封见闵损穿一大棉衣,恼其不耐寒,打之,衣破而内现芦花,闵封方知妻虐待长子。?   京剧。也作《鞭打芦花》,见明人《芦花记传奇》。汉剧、楚剧等有《打芦花》,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有《芦花计》,豫剧、高腔有《推车接父》,粤剧有《闵子御车》。(《车王府曲本提要》,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12月第1版,第180181页)。




  《芦花记全串贯》内容与《打花》同。 (《车王府曲本提要》,第180181页)

  明院本《柳下惠》
  院本《柳下惠》见于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插演的一出“戏中戏”,演述柳下惠“坐怀不乱”之事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之事的考述,说详马东盈《柳下惠坐怀不乱考实》(泰山网学术频道[www.guoshan.com])。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晚字长康,号西来,又号鞠通,明末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是当时的著名戏曲家、剧坛吴江派健将,著有《黍离续奏》、《越溪新咏》、《不殊堂近草》等。沈氏《望湖亭》传奇演述,吴江财主颜秀(颜大麻子)貌陋才薄,慕聘洞庭高赞女白英,央请表弟钱万选代往相亲及迎娶,以致钱高联姻。因颜秀伫立望湖亭,以俟迎亲之船,故有此剧名。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五《望湖亭》叙其梗概云:“万历初,吴江富人颜生,闻洞庭西山高翁女美,遣媒请婚。高必欲觌面,而颜貌甚寝,乃饰其表弟同窗钱生以往。及娶,高必欲亲迎,颜复浼钱往。高大会宾客,酒半而狂风大作。高翁恐误吉期,欲权就其家成礼,钱坚辞之。明日,大风雪,众宾怂惥,钱不得已从焉。私语颜仆曰:吾成汝主人之事,明神在上,誓不相负。仆未之信也。礼毕送还,颜俟钱登岸,奋拳捶之。高翁询得其实,讼之县官。钱生诉三宵同卧,未尝解衣。官令媪验女,固处子也。颜大悔,愿婚,高翁不可。官乃断归钱而责媒。”(《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月第1版,第247248页。)《望湖亭》传奇共三十五出,第二十三出即写钱万选代颜秀迎亲时,由于大风不能开船,只好在高家过夜。高家招待新郎,请梨园演了这出《柳下惠》。汪超宏认为:这段插演的短戏《柳下惠》,从内容上的耍闹调笑和演出上开呵、布置、收住来看,极似院本,尤似笑乐院本。(汪超宏《明代曲家曲作三题》,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五期[20039月]。)

  楚曲《临潼斗宝》
  楚曲《临潼斗宝》,湖北地方戏剧目,其中相关情节为柳展雄于临潼大会之际截宝之事。楚曲又名汉调或楚腔,是发源于湖北一带的地方戏,即汉调(汉剧)的前身,清道光以后传播到北京,风靡一时,直接影响了京剧的产生。《新镌楚曲十种》所存者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楚曲剧本,是楚曲盛行时为满足一般市民和农民需要而刻印的木刻通俗唱本,《临潼斗宝》即为其中之一。《临潼斗宝》分“说计进宝”、“晓谕各国”、“上山结拜”、“临潼斗宝”四回,未分场,演春秋战国时代伍员力举千斤铜鼎故事。剧本形式古老,内容和艺术技巧都比较粗糙,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剧中“有唱高腔的路子,说明汉调西皮早期有可能移植了一批高腔本”王俊、方光诚《湖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皮黄声腔探源——剖析汉剧声腔特色及剧目组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6月第1版,第85页。
  么书仪、王永宽、高鸣鸾主编《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云(此条为高世新撰文):

  临潼斗宝 清代花部戏曲作品,早期楚曲剧本,《新镌楚曲十种》之一。全剧分《说计进宝》、《晓谕各国》、《上山结拜》、《临潼斗宝》四回,每回相当于一场,取材春秋史实及有关传说,与明代无名氏杂剧《十八国临潼斗宝》、沈采的传奇《临潼记》及许自昌的传奇《临潼会》题材相同。此剧在前代作品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写秦穆公有意吞并列国,他听从弟弟姬辇计策,以周天子名义在临潼举办盛会,让十七国诸侯各带宝物前来斗宝,尊秦邦为首,借此机会把他们全部擒拿。同时派甘英去游说红崔(雀)山好汉柳展雄,让他带人马把守山口,夺取各国诸侯宝物。姬辇奉命下诏晓谕各国。楚平王接到诏书,请太师伍奢商议,伍奢推荐养由基保驾前往,平王说养由基年老,让另选别人。伍奢回府后心中忧虑,儿子伍员得知,自愿保驾前往。各国诸侯经过红崔(雀)山都受到柳展雄拦截,不能通过。伍员来到,与柳展雄交战,用鞭把柳展雄打落马下,却没有伤他性命。柳展雄敬佩伍员英雄义气,与伍员结拜为兄弟,并把秦穆公的阴谋都告诉伍员。各国诸侯到了临潼,秦穆公为使诸侯尊秦为主,提出要立一名夫。斗文才时伍员压倒秦相百里奚,斗武艺时伍员用拳打倒卞庄,用脚踢翻蒯外,又举起千斤铜鼎三周。秦穆公惊惧,不敢再施奸谋。伍员又提议让秦穆公的女儿吴祥嫁给楚国太子,两国结亲和好。秦穆公只好答应,与楚平王割衣定盟。各国诸侯平安返国。此剧曾由其他梆子剧种改编演出,如《鞭打柳盗跖》、《战潼关》等。(《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戏剧部分·清代·近代·作品”,第477页)


  京剧《临潼斗宝》
  京剧《临潼斗宝》,属传统剧目,其中相关情节为盗跖(柳展雄)于临潼大会之际截宝之事。?
  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

  临潼斗宝 秦王设计以威诸侯,邀各国至临潼斗宝;十七国诸侯押宝赴秦,被盗跖(柳展雄)中途劫宝。楚国大将伍员鞭打盗跖,夺回宝物,又与其结为兄弟。至秦,各国比宝、比武,伍员力举千斤铜鼎,压倒诸侯,秦王惧之,不敢留难,并将妹孟嬴(无祥公主)许婚楚太子建,各使臣安然回国。?   一名《临潼会》,亦名《鼎盛春秋》。见《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左传春秋》鼓词,《孤本元明杂剧·临潼斗宝》,明丘濬《举鼎记》传奇及《临潼会》传奇。汉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丝弦都有此剧目。(《京剧剧目初探》[增订本]第三章《周代故事戏》,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3月第1版,第2526页)

[ 本帖最后由 马东盈 于 2012-10-24 19:48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