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化汉语 谨防“出口成错”

净化汉语 谨防“出口成错”

和讯 02012年07月27日13:46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马兰



《出口成错:还原俗言俚语的真正含义》,刘玉凯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刘玉凯的《出口成错:还原俗言俚语的真正含义》是一本随笔体文史考证着作。书中收入近年撰写的100篇短文,旨在对流行于古今民间的俚语、俗语、谚语、隐语、成语、惯用语进行研究和考证,追寻词源,考察其中的文化异变和民俗心理,这是一本发人深思的论着。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是独特的。中国的学术研究自古以来有好的传统,那就是以独到的发现为最高原则。我们读古人的笔记、诗话、词话、曲话,总觉得他们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真知灼见就在那几句简短的文字里。《出口成错》全书由100篇短文组成,析为三编:正源编、正义编、正字编,每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正源编”意在追寻词语的源头。即所谓“穷理尽事,引绳披根”,事必求源,由此开启语义奥秘。如“光棍”、“发财”、“抽钩”、“口福”、“拍马屁”、“闭门羹”、“二百五”、“东西”等,流传于口语,未知由来,书中偏偏考证出个来源。即以 “东西”来说,许多文史家有过考证,作者认为起源于商品交换,源于市场,是以方位代指物名的习惯。其实这样的小考证文章有许多人写过。且不说清代的学者如杭世骏、罗大经、梁章钜、袁枚的考评文章,仅以现代文化人来说,鲁迅、周作人、刘半农、胡适、沈兼士、朱自清、金岳霖、吴世昌、张舜辉、傅斯年、钱钟书、舒芜等先生都写过这样的考证文章,作者遵循“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科学原则,旁征博引,意趣横生,让读者开卷有益,能有茅塞顿开的快感。

  刘玉凯这本着作体现出治学严谨,知识广博的学风。细读就会了解到,这不是一本抄录词典的书,一般词典中常见的解释,这里不关注,只将自己长期研究和发现的新见解写出来。文章言必有据,又注意分析不同的语义在实用中的社会效果和文化影响。

  本书的第二编“正义编”是对词语的正义。涉及到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作者广泛涉猎多种学科,运用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博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日常用错的词语一一加以纠正。体现了劳动者不仅长期研究现代文学和民俗学,也对语言学有深刻的思考。

  如“阿堵”不是指钱,“宁馨”也不是“儿”;“毛病”不可乱用,那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脏病。如此这般,不仅正了词义,还真有点“正义”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实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因为没有人肯为套狼而舍掉孩子性命。作者提醒我们要注意语言本身的特点,中国文字的音意结合,它的同音异义现象,很容易造成歧义和讹传,提醒我们不要只照顾耳朵,而忘记了本意,想当然地创造出许多错误的现代流行语。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本身就是对女人的歧视,原来出自歇后语“头发长短剪”,以谐“短见”.本来是一般性地批评一切见识短浅的人,怎么成了“女人”见识短呢?如此别开生面地破解俗语密码,令人恍然大悟。

  清代着名语言文字学家戴震说过:“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正好可以用于评论《出口成错》作者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本清源地认识词语的价值,使人们可以具体而不含糊地去认识中国的文化遗存,可以多凭理智、超脱公允的态度而不是仅凭感情看待自己偶然投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态。

  《出口成错》的“正字编”,着者从日常使用的词语中选取大家相沿成错的字加以解释,校正了中国语言中的错讹。如“打尖”其实应该是“打火”,指做饭,“尖”是错字;成语“目不识丁”,应该是“目不识个”,“丁”是错字;“腻歪”本来是“厌烦”的错讹,正如“旮旯”是“角落”的错讹一样;“献演”一词,是褒义词,大家讹成了“现眼”,成了贬义词。中国的文字是表意的,这就带来了字音的异变可能。从一般使用者说来,不必太较真,但是总应该有专家关注一下这种语言的非规范异变现象。作者抱着使民族语言纯洁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度责任心将自己多年的积累奉献给大家,希望对民族语言规范化尽一份心力。

  《出口成错》的文风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真可谓雅俗共赏。这是锥指管窥、竹头木屑,是读书得间的收获。民俗学家祁连休先生在序言中说:“这是一部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雅俗共赏的学术随笔。此书内容丰富,眼界开阔,立意甚高。”作者旁征博引,“论一事必举证,尤不以孤证自足,必取之甚博,证备然后自表其所信”.读来如剥春笋,愈剥而愈近里;如啖甘蔗,愈啖而愈有味。作者自己说该书“重视研究个案,以收集资料,做铺平道路的石子”.作者抛砖引玉的良苦用心,恐怕唯有心之人才能悟出。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我们虽然没有禁书,却已然没有人愿意读书;我们虽然拥有汪洋如海的信息,却日益变得被动与无助;我们虽然有着理想,然而真理却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虽然有着文化,但是文化却变成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与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写作研究问题的人难能可贵!用我们日常的片段时间翻阅该书,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探寻一起对古今民间的俚语、俗语、谚语、隐语、成语、惯用语随波探源,纯化语言同时也净化心灵!

  《中国科学报》 (2012-07-27 B2 读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