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老地名汇成老南京“清明上河图”

老地名汇成老南京“清明上河图”

人民网 2012年07月12日01:5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旧城改造、小街小巷的拓宽延伸,那些承载了南京千年记忆的老地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为了保护这些蕴含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老地名,南京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历时7年对南京全市现今和历史地名进行梳理、考证、汇总,从而精心编撰了《南京地名大全》一书。该书由南京出版社编校出版,不久将在南京各大新华书店出售。此书被称为南京自建城2000多年以来关于南京地名的最权威、最全面的一本工具书,深具人文价值、收藏价值以及使用价值。

  “石婆婆”是何许人

  据参与此书编撰的地名专家介绍,书中采收了一批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重要的名胜古迹名称以及有影响的历史地名。书中收录地名达2.5万多个,收录了不少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究了老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比如位于鼓楼广场东南,北京东路西段南的石婆婆巷。据说,旧时此处有一石婆婆庵,因此而得名。但石婆婆庵于1959年改建成南京工学院宿舍,已不复存在。其实南京有关于“石婆婆”的地名有很多,“石婆婆庵”不仅是曾经的庵名,现南京也有以“石婆婆庵”为名的街巷,位于长江路人民大会堂北侧,碑亭巷西侧。

  那么“石婆婆”到底是何许人?据地名专家深入考证得知,石婆婆名芮娘,是明代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丫鬟。建文四年,燕王夺取皇位,陈迪全家遇难,芮娘救出了陈迪第七子陈珠,在南京秦淮门外的村庄短暂躲避后,来到山东邹县西双村。由于芮娘勤于持家、严于教子又乐善好施,曾受其恩惠的百姓们在她死后将其奉为辟邪气、送吉祥、降福瑞的慈神,在她留居过的地方立起了石婆婆雕像以示尊敬和爱戴。

  “棠邑”在六合境内

  古谚有云:黄天荡,无风三尺浪。那么这“黄天荡”究竟在何处呢?此次,地名专家也对其详加考据并收录在了书中。此书颠覆了历来地名书籍的框架,将现存地名和已废止地名并存,力所能及保留废止地名。这黄天荡就是已废古水域名,位于南京市东北,长江下游一段。有史记载,“瓜埠至青山这段江道,古称黄天荡,江面阔极,两岸相去四十里。”明代后期,因沙洲相继靠岸成陆,水域逐渐缩小,黄天荡在清代以后就不复存在了。

  据地名专家介绍,本次收录了少数已废止古地名,是因为这些地名深具历史和文化价值。比如“棠邑”,史载古棠邑有城,而不详其址,只记其方位在六城镇之北或西北。关于棠邑的归属问题,史上也颇多争议,一说其地原属吴,后为楚建之棠邑;另说棠邑始建于吴。现在据专家考证,棠邑在今六合境内,滁河下游一带。收录这样的一些古地名,专家称以便于后人能从中探索历史文化的踪迹。

  以“墅”来寄怀故里

  南京市民政系统经过了三次地名普查,地名专家在梳理这些普查资料的同时,创新性地引用清末民初的地图,有了很多新发现收录书中。比如江宁区有一些以“墅”、“边”字为通名的村镇,当地人称之为“九墅十八边”。

  地名专家介绍说:“这些‘墅’多为南宋北方移民建立的村落,以‘墅’字寄予‘居于野土,心怀故里’的情感。”还有六合区境内多有“营”的村名,是缘于古楚国都城的多次迁移,凡迁都所至之地均命名为“郢”,从而留下许多“郢”字地名,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村庄通名“营”。

  记者在翻阅此书中,还发现书中收录地名中有一部分是企业单位,比如上海梅山钢铁股份。这就奇怪了,试问有哪一本地名书中会将企业单位作为地名的?对此,地名专家解释说:“上海梅山钢铁股份对老南京是有一定地名意义的。我们将这些占地面积大的、独立存在的、有方位指向意义的企业单位,都划入了地名范围,比如金陵饭店、紫峰大厦,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实习生 任 虹

(来源:扬子晚报)

TOP

《南京地名大全》出版 2.5万个地名记录城市变迁

南京日报 2012-7-12

    南京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的老地名多达2万余条。通过对全市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的梳理、考证、汇总,经过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历时七载的编纂,《南京地名大全》日前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书中2.5万多个地名记录了城市变迁。

    老地名见证了历史的沧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旧城改造、小街小巷的拓宽延伸,一些老地名也随之消失了。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05年南京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启动了《南京地名大全》的编纂工作。该书是有史以来关于南京地名最全面、最权威的一本工具书,收录了截至2010年底的2.5万多个地名,全书约180万字。书中词条是按笔画顺序排列的,可按笔画进行检索,为方便读者还增加了拼音检索表。全书用简明的文字,为读者提供地名的标准名称、书写形式、读音、地理位置、行政归属,以及地名的由来、含义和沿革,重要的地名还介绍了与其相关的自然状况、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现存地名和已废止的地名并存。有些地名因城市发展致使原址不存在而废止,有些地名是因为改名而废止。该书力所能及地保留那些废止的地名,尤其是有人文价值的一些古地名,详加考据、记录,并收录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跟“石婆婆”有关的地名就有六七处,并且有的还经历了废止、复称。在《南京地名大全》中,还增加了新的门类,如居民区(公教一村、复成新村)、高层建筑(紫峰大厦、金陵饭店)等,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老地名的“那些事儿”

    ●“石婆婆”名叫芮娘  

    南京有关“石婆婆”的地名很多,“石婆婆巷”、“石婆婆庵”等,在这次的编纂过程中,地名专家深入考证了“石婆婆”的来历。根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石婆婆名芮娘,是明代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丫环(也是乳娘)。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陈迪全家遇难,唯有仅5个月的第七子陈珠,被芮娘匿藏而得救。在秦淮门外的村庄短暂地躲避后,他们来到山东邹县西双村。后被朱棣怜而赦之,戍谴登州。芮娘勤于持家、乐善好施,去世后,受其恩惠的百姓们将其奉为辟邪气、送吉祥、降福瑞的慈神。因此,芮娘留居过的地方,都曾立起雕像表示人们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一鹅李家巷”真的有一只鹅

    名称不在,地点犹存。此处就位于洪武路中段西侧,程阁老巷北,即现在的李家巷。根据民国《首都志》中的记载,程阁老巷旁边本是一鹅李家巷,明末东阁大学士程国祥曾居住在此,因家里贫寒,父亲去世后无以为葬。李姓邻人送以墓地,阁老送一鹅答谢,故此巷得此名。

    ●六合区有很多“营”

    六合区境内通名为“营”的村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超过“村”、“庄”通名。这类通名缘于古楚国都城的多次迁移,凡迁都所至之地均命为“郢”。楚国曾迁都至寿春(今寿县西南),“命曰郢”。楚国亡国数十年后,项梁起兵反秦,立楚淮王“都盱台”,从而留下许多“郢”字地名,以后风流所及,民间纷纷效仿。“郢”在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村庄通名“营”了。

    本组撰稿 本报记者 邢虹 本报实习生 张天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