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梅联华:祥瑞端阳文化之符号

梅联华:祥瑞端阳文化之符号

物换星移、岁月流转中,端午的龙舟、粽子、艾叶等,已经成为鲜明的端午节庆文化符号,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古时候,“端”和“初”同义,“午”和“五”相通。按照十二地支推算,五月刚好是“午月”,故而初五称作“端午”、“午时”、“阳辰”,所以又称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阳节。
年年过端午,端午年年过,对于过端午节,不少人的印象不外乎是在家门口插艾叶,吃茶蛋包粽子,而作为咱们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怎么样的由来,端午节文化之符号是什么,它都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端午节又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相信有不少朋友还不是很清楚。

端午  驱瘟避邪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但我认同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在江西龙虎山就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给人们留下影响最深的当属张天师“降魔五万五”,传说“端五”这天,龙虎山恶魔太多,可谓群魔乱舞,太上老君指派张天师坐镇龙虎山,张天师便骑着用艾叶扎成的神虎,手执菖蒲变成的宝剑降伏了群魔,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端午“恶日”降魔,从此,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照样搞些菖蒲和陈艾挂在门口,好镇邪降魔,消灭灾害。人们还编了“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降魔五万五”的歌谣,一直传唱至今。
       民间传说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由来,除龙虎山仙人张天师五月五日端午节插艾枝等习俗的传说外,还有两种说法都与镇邪降魔,消灭灾害有关:一是以吴均《续齐谐记》为代表的端午节吃粽子等习俗以纪念屈原说:屈原作为伟大的诗人,不忍看到祖国的危亡,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报国,人民为镇邪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位端午节,年年纪念,代代相传。过节这天盛行吃粽子,源由屈原投江后,江边水里的鱼和蛟龙,希望它们吃粽子,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些习俗的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习俗本身,对今天弘扬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有很积极的作用;二是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赛龙舟习俗为龙节日说,更具有深厚的象征物:“龙腾虎跃”、“龙吟虎啸”、“龙行虎步”、数千年来称我国文化为龙的文化。很多地区把五月初五端午节称为“龙舟节”,因为龙表示和顺、矫健,具有超然脱俗、傲骨雄风的气质以及气吞山河、威振四方的民族精神,更有镇邪降魔,消灭灾害民族心理;而舟,为水而存之,象征着永远不忘那奔腾向前、永不停息的母亲河的呼唤,龙以舟合并,包含着华夏儿女一代代前仆后继、追求光明、探索未来的民族精神。端午节赛龙舟,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现实意义。
       端午习俗丰厚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其流传之广泛,传承之久远,穿透历史,无论是在愚昧落后的年代,还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传统的节日习俗总是像影子一样环绕在人们身边,甚至深深地渗透到日常生活里,深刻地影响着全民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

端午  自然和谐
       岁时节日民俗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着。其中有不少习俗,是与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紧密相系着的。农业生产的季节及时令节气,每年都周而复始地进行着,人们对它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感受。随着一年到头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及人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习惯。它们是人们关心生产,希望人寿年丰的愿望和心理反映,这些民俗活动,也是重要的岁时节令习俗,它们以生动的生活情趣吸引着青年男女,比那些严肃的带有礼仪和宗教性的年节活动更活泼而有生气,并体现出各民族的特有生活内容和特点。
传统节庆、节期本身选择,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秋报、夏伏、冬腊的岁时性生活节律:
       新岁开春,万物复苏;冻土乍开,农事无多,农家生活相对闲适。人们祭天敬祖、鞭春劝农、拜大年、赏花灯、闹社火、过花朝、感应春气萌动,踏青郊游、临水祓禊。通过一个个春的节日,频频播下希望的种子,祈盼着秋天的好收成。
入夏,农事渐忙,少有闲暇;且冬谷既尽,宿麦未登,青黄不接,更兼炎夏暑热,疾病易生。故端午习俗主要以驱邪避瘟、除恶祛毒为主。盛夏酷暑,更有“曝书”、“伏闭”等驱、避之俗。
       金秋时节,新谷登场、瓜果成熟。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秋社报赛、荐新祭祖、拯孤照冥、团聚赏月、饮酒登高。既是报答神明,也是慰劳自己。
秋去冬来,大田农事告竣。仓丰足廪,猪羊满圈。人们整米磨面、酿酒烧肉、“送寒衣”、“数九”、消寒、饮酒“扶阳”。直到喝完“腊八粥”,又开始准备“忙年”——新一轮的循环重又开始。就这样,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端午  伦理观念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传统节日中的诸多礼俗,在江西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年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九、冬月初一、冬至等节,或庙祭、或墓祭、或洒扫焚香、或望空禀祝。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
       岁时节日里,这种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讲究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新年的米酒,从年幼者喝起,端午日首先给儿童们。涂抹雄黄、戴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元宵的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花糕,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重要的感情纽带和文化符号。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念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从端午节看端午文化之符号,我们不难发现,远古不断的变异,到今天不断的进步,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追寻的是人们向上的积极心态,期望庇护和福佑;历史的延续,造成习俗的变异,于渐变中见民俗,于民俗渐变中思变化。民俗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因为它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更因为它具有灵活地适应性和宽广的包容性,它能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中。不断地发生相应的变异,吐故纳新,生生不息。这种变异,实质上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移风易俗”。
       从端午习俗看文化符号,须把握一个规律:传统节俗在于一方面源于古老的传承文化,一方面又追随时代的移易人心。我们应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中去重铸民族精神。在传承和革新中,既体现和弘扬新时代精神,又重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