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志业与命运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志业与命运

  孙晓林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30日 17 版)


    孙晓林,三联书店退休编辑。曾参与编辑“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陈寅恪集》、《戊戌变法史事考》、《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老饕漫笔》等图书。

    推荐图书:《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作者王汎森先生说,这不是一部傅斯年一生的传记。但我们却可以肯定地说,本书成功地重构了傅氏的生命史。为什么这样讲?在中译本序言里,作者自道,本书的写作受到历史学家罗伦斯·史东(Lawrence Stone)的影响,采取了一种以问题为主干,但又不失叙事味道的历史写作方式。所谓“以问题为主干”,我理解为,把傅氏的生命史放在“后传统”、“后科举”、“后古史辨”的时代加以观察、剖析,进而借这样一个中心人物,揭示这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心态的起伏变化;而所谓叙事味道的历史写作,从阅读中不难发现,作者始终不忘历史家本来的身份——一个故事讲述者——用手中的笔描述了20世纪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最有影响、色彩最丰富的人物之一,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傅斯年,在难以逆料的巨变激流之下,是怎样走过跌宕起伏,“一团矛盾”的一生。

  熟悉王汎森的读者都知道,他在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领域成绩骄人。此书英文书稿完成于1992年底(2000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跟余英时教授读书时作的博士论文,也是作者继《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之后最重要的作品。前两部书,他对晚清至民国的文化思潮、学术嬗变的探讨很有特色,再顺势而下接着讲傅斯年,从五四以后乱象横生、波诡云谲的历史急变中,萃取出“后传统”、“后科举”、“后古史辨”的时代命题,再来看傅氏在中国现代知识界所处的实际地位,他为实现在中国创建一个学术社会的愿景获得的成功与挫折,他推动并形塑学术研究新风范而留下的遗产,以及他如何在政治与学问的门里门外跑出跑进。因此,讨论傅氏的个体生命时,准确触摸到时代精神的命脉,“要紧的是把它(指傅氏思想观念)放在整个时代思想、学术的脉络下来看”,这当是本书能够成功重构傅氏生命史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就掌握傅氏资料的系统性、全面性而言,海内外恐怕无出其右。写作此书作者特别得益于台湾联经1980年出版的《傅斯年全集》,同时对史语所保存完好的傅斯年档案,也能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期研读,善加利用。五个皮箱编号五千件的“傅档”,对民国学术史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史料文献,内容从日常生活什物、医院诊断书、催稿信、账单、给学生的试题,到图书、笔记、文件以及大量学人来往信函等等,作者都了然于心。比如,现在收入《陈寅恪集·书信集》里的陈致傅六十来通信函,最初就是由本书作者整理刊布的。我们还看到,1995年为纪念傅斯年百年诞辰而编纂的《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实际的主编亦即本书作者,《文物资料选辑》将傅氏一生分作四大阶段,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旁附说明,以贯穿傅氏一生的重大事迹。本书随文插附二十余帧历史照片,均出自该《选辑》。

  本书的结语部分,作者题以“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看起来有些伤感,甚至有些残酷。不过合上书页细细一想,这里集中揭示的这一代知识分子所陷入的种种“两难”,或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从中不是正可以见出,一位历史学的晚辈后学对傅氏及其他前辈学人的满怀敬意,和深刻的“了解之同情”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