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请问:“亚鲁王”的作者究竟是谁?

俺理解小猫咪的意思是:
“演述者”或曰“东郎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作者”。
但这套书的封面上恐怕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应该有权利出现在现代出版物上。

请马老师帮忙看看,封面、扉页上或版权页上有吗?出版方、冯先生他们应该考虑到了的。

另外,这套书很贵,近千元;我们学生买不起,麻山的老百姓也都买不起,虽然那是他们自己的史诗,他们自己的“历史”。

TOP

关于民间文学的知识产权问题有过许多讨论,但光说不练也不成的。

这里举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TOP

上帖的“第一作者”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政府”。

而是故事讲述家本人。

应该把这样的“著作权”或“署名权”归还给民间真正的创造者和传承人。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马老师:
个人认为封面尤其是版权页的署名非常重要,所谓版权或知识产权,都拿版权页说事的。
如果东郎有很多位,也不是没有办法来解决。比如出版物中常见的XXX等著,或等编。

此外,论文集跟这个问题不能混谈。

TOP

小猫咪有版权页的图图吗?

TOP

是的,这并不是针对《亚鲁王》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而是说在以往的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工作中,往往忽略了传承人的知识产权。
可能是我们过往太过强调“集体性”、“匿名性”所致。

近年来的田野工作及其学术反思都有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应当讨论。

讨论也是一种参与,一种贡献。

TOP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

作者:杜再江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2-03-30  


歌师唱诵亚鲁王,肩扛宝剑,手扶竹竿,衣领上挂稻谷穗,意为先祖原先生活在水稲之乡。 段新培 摄


麻山苗族地区最老的歌师93岁的黄老金。杨正江 摄


宗地乡山脚村一处典型的麻山苗族房屋,共分3层,最下层是圈养家畜的,中间一层是人居住场所,最上面用于放置一些少量的粮食,大量的粮食有专门的粮仓。人不能从正门进出,都是从旁边的侧门进出。


  冬天的麻山深处是了无生息的,至少从光秃秃的山脊上看是。这里裸露的卡斯特岩溶地貌,让人常常自然不自然地与“贫穷”、“困顿”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记者的家乡就在麻山的边沿上,这么多年来,对麻山的印象,除了贫穷还是贫穷。那时,记者一直无法明白: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大麻山深处的人们,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让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长久幸福地生活?当物质的追求成为时代的必然,麻山人的生命延续该需要怎样的勇气?为什么在“滴水贵如油”的贫瘠山区里,麻山人的生命却如大山的脊梁,充满无穷的张力?

  ……

  这一切的疑问与不解,记者从紫云自治县最近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里,隐约窥到了一些端倪。

  “英雄史诗是人类文明较早期的产物。”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女士认为,贵州麻山地区地处边远、交通闭塞,苗族在丧葬活动中唱诵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从来没有唱出过贫瘠的麻山,更没有进入文化人的视野,它的被发现,是一件极为令人振奋的事情。

  对这一重大发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认为,在苗族三大方言区中,过去发现的苗族叙事作品,大都属于东部和古歌,而今在西部苗族方言区发现和正在采录的《亚鲁王》,如果确认,那将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英雄史诗不仅在北方民族中流行,而且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也有,我们的文学史和文化史将不能不因此而改写!

  贵州紫云发现苗族英雄史诗

  “我们在紫云发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已被国家文化部列为2009年的中国文化重大发现之一。”前不久在凯里举行的全省民族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书记罗运琪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寒冬的一个周末,记者踏上了开往紫云的列车。从踏上紫云的那一刻起,记者惯有的疑问仍在困扰着我。

  几经周折,记者来到了位于紫云文广局的“《亚鲁王》翻译工作室”。本应是休息的周末,然而与室外阴冷的天气截然相反,室内气氛热烈,翻译小组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苗语的翻译培训工作。

  “现在的任务太重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负责《亚鲁王》翻译的组长杨正江告诉记者,自专家组认可《亚鲁王》的价值后,紫云自治县文广局根据专家意见,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翻译工作。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流传并运用于麻山苗族地区,这是一部满山苗人在丧葬仪式中对亡灵返回亚鲁王国时代历史唱诵的神圣诗篇,是一部活形态的大型史诗,是麻山苗人的一部精神圣典。

  出生于麻山紫云的苗族学者杨正江,2006年从贵州民族学院民族语言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在留在省城的工作机会,回到了国家级的贫困县紫云。

  “我还在上大二的时候,就开始调查麻山苗族的古歌。”杨正江说,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利用节假日时间,在大学老师的帮助下,先后深入紫云、罗甸结合部的山坳与角落,关注麻山苗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态环境,从人类学视角审视家乡。

  实质上,麻山苗族古歌从古唱到今,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老人的丧葬仪式上,苗族古歌的唱诵是一个非常庄严而神圣的环节。

  “要找苗族古歌师,在麻山地区随便能找到几千。”杨正江说。

  可是,对苗族古歌司空见惯了的麻山人,并不觉得那是“宝贝”。相反,一些有点文化的干部,倒认为那是“迷信”,在老人去世后,不请歌师,而请外面的道士。杨正江认为,那是麻山苗人对本文化的“不自信”。

  生于麻山、长于麻山,在外完成学业后又回到麻山的杨正江,凭着他对麻山苗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总觉得丧葬仪式上,歌师们神秘的举动和唱词里,有着不同寻常的东西。

  于是,杨正江拜巫为师,虔诚地成为一名学徒,开始深入考究这个神秘的民族。从2005年开始至今年4月,他着手各种版本唱词的录制与翻译,共完成了10万余行。

  “说实话,一个年轻人整天与老年人对话、交流,内心很浮躁,不是滋味。”杨正江说,当时引他入门的黔南民族研究所所长吴正彪告诉他,要读懂麻山,必须先读懂麻山深处的巫文化。

  为此,杨正江先后拜了紫云自治县宗地乡戈岜村的杨再红、山脚村的杨再红等巫师为师,农闲时节还以每天25元的代价请师傅到家里来教他学艺,用苗文记录唱词。

  然而,理想和现实终是有一段距离,杨正江也未能幸免。一心想着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杨正江,毕业后踌躇满志的回到了家乡。可是,阴差阳错中,杨正江却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主抓计划生育工作,与他回乡发掘麻山苗族文化的理想相去甚远。

  就在这样的挣扎与砥砺中,年轻气盛的杨正江开始慢慢成熟起来,在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后,于大山寂静的深夜,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就在这时,2009年3月,紫云自治县文广局非遗办公室找到了他,要他按自己的想法来申报项目。

  “文广局领导的关照,我知道自己的人生转机来了。”杨正江说,知道这个信息的那一夜,在紫云的山城,他一宿未眠。

  杨正江又重新回到了麻山的镜像中去。通过对多年来自己在麻山苗族古歌的翻译积累,经过细致的梳理和细化后,他突然发现,这些神秘的苗族古诗里,有一个人的形象在不断出现,他,就是——亚鲁王!

  杨正江发现,散布在麻山紫云、望谟、罗甸等地的苗族歌师,唱诵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关于亚鲁王一生征战的故事。其中,描绘了两次大战争的场景,有10000万余行。创世、立国、创业及其发展,“亚鲁王”这一生动的形象,在不断的翻译和积累中逐渐丰满起来。

  杨正江为有这样的突破发现激动不已!在紫云文广局领导的支持下,他多次辗转省城和麻山,征求苗族专家和前辈的意见,听取大家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紫云非遗申报工作组决定以“苗族英雄史诗”的基调,对《亚鲁王》进行申报。

  省文化厅、省民协以及省非遗中心了解此事后,各方高度重视,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书记罗运琪、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女士、省非遗中心主任周必素等领导,深入麻山地区,对苗族英雄史诗进行考察和论证。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专门组织部分民族学研究生,深入麻山腹地进行田野考察。

  各方的高度重视,积极地推动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翻译和发现工作。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知道此事后,专门委托属下到紫云考察,并资助了12万元给紫云,希望认真抓好《亚鲁王》的各项工作。

  “贵州麻山地区紫云自治县发现的西部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21世纪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文化部著名民俗专家刘锡诚认为,苗族三大方言区,过去发现的苗族叙事作品,大都属于东部和古歌,而今在西部苗族方言区发现和正在采录的《亚鲁王》,如果确认是苗族英雄史诗的话,那将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英雄史诗不仅在北方民族中流行,而且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也有,我们的文学史和文化史将不能不因此而进行改写!

  神秘莫测的《亚鲁王》

  “山到山是亚鲁王的山∕河到河是亚鲁王的河∕亚鲁王的儿女遍布了亚鲁王的山∕亚鲁王的儿女遍布了亚鲁王的河∕亚鲁王说我儿我女∕亚鲁王说我人我群∕你们就此离去∕保护好你的稻谷穗∕收藏好你们的白银∕好好保护着先祖的小米种∕好好保护着先祖的红 种∕养儿养女要靠它∕养人养群要得它……你们会像带去的麻一样繁殖茂盛……”

  93岁的苗族老歌师黄老金头戴顶棚,身穿苗族黑色长袍,右肩扛着长刀,面前摆放着祭奠祖先的酒、肉等祭品,口中念念有词,《亚鲁王》的历史过往烟云,在老人的唱词中一遍遍呈现。

  黄老金是紫云自治县水塘镇格凸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是当地能比较完整唱诵《亚鲁王》的歌师之一,也是至今发现的年纪最大的歌师。

  和黄老金一样,数以千计的苗族歌师,从远古唱到今,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那浑厚而苍凉的嗓音,长久回荡在麻山的峰峦叠嶂间,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麻山地区唱诵了二十个世纪,把一部厚重的苗族英雄史诗传承。

  麻山位于贵州省紫云、望谟、长顺、罗甸、惠水、平塘六县交界处,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共20个乡镇,苗族人口29万余人。

  据专家介绍,苗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原的蚩尤九黎部落是苗族的先民,蚩尤是苗族的人文始祖。亚鲁王是蚩尤之后两千多年苗族部落的一位王族后裔,秦汉时期,亚鲁王带领苗族部落迁徙到贵州,进入了麻山,从此定居了下来,繁衍至今。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主要流传于紫云自治县,分散流传于邻近的罗甸县、望谟县、平塘县,另外贵阳花溪、清镇、镇宁、关岭等西部苗族地区也有少量流传。

  早在中国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麻山苗族史诗就有了雏形,秦汉时期,苗族定居麻山后,史诗充实、丰富了亚鲁王的故事,并以亚鲁王的故事为主要传唱内容,亚鲁王的若干王族后代故事完善定型于清朝末年。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有26000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上万人,几百个古苗语地名,十几个古战场的细腻描述,传承于麻山苗族地区3000多名歌师的记忆里。

  “开始翻译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可是越深入到史诗里,越觉得它的内容太丰富了。”杨正江坦言,史诗内容非常丰富,史诗对亚鲁王祖辈父王谱系的记忆是从哈珈王第一代开始的,到了亚鲁王已经是第十八代王了。

  在《亚鲁王》的记载中,每代王的故事有300余行,详细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创世故事,有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宗教习俗等历史与神话相隔的传说,描述了麻山苗族对故国故事的记忆,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等价值。

  “苗族通史、迁徙史中关于苗族是如何从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迁徙到贵州,又如何征战定居开发的,描述极为简略。”余未人女士认为,英雄史诗《亚鲁王》填补了两千多年前这段苗族口述历史的空白。在贵阳、安顺等说西部方言的苗族支系中,都有关于蚩尤的后代“杨鲁”(“牙鲁”)的传说。“亚鲁王”与“杨鲁”“牙鲁”是同一个人,“亚”“杨”“牙”都不是姓氏,而是祖先的意思。

  《亚鲁王》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的用叙事的形式朗诵、吟唱,有的用道白的形式问答,采用了形容、比喻、拟人、描述的表现手法,词以散文诗的叙述为主,歌唱的曲雕变化丰富,不讲究押韵,只讲押调。

  “《亚鲁王》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杨正江这样概括他对史诗的理解,因为《亚鲁王》是麻山苗族人民生命结束时,活人对亡灵的吟唱,麻山苗人人为,亡灵必须牢记先祖的历史故事,方能追赶迁徙来路,回归东方故国与先祖团聚。

  余未人女士认为,《亚鲁王》是最珍贵的、活在苗人心中的历史。

  “迟到”的紫云文化惊喜

  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由省政协民宗委、省民委共同发起的那场轰轰烈烈的“两山”(麻山、瑶山)调查,“贫穷落后”几乎成为麻山的代名词。《麻山在呼唤》呼唤着山外的世界,多年来一直从物质上去关心和扶持麻山。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贫穷的麻山会有如此神圣宏大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紫云人的灵魂,可惜一直没有如愿。”紫云自治县县委书记辛卫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亚鲁王》的发现,对紫云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场革命性的运动,意义深远。

  在紫云采访期间,记者被紫云人对发现《亚鲁王》这一事件的惊喜所深深感动,上至县委书记,下至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那种对特定地域文化的渴求和期盼,无不让人振奋和感动。

  “从现代文化的视角看紫云,从各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是落后的!”辛卫华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紫云要走矿产资源富县的可能几乎没有,而目前为数不多的工业,也只是一些高耗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紫云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依托,着力打造旅游生态城市。

  然而,令辛卫华们尴尬的是,紫云缺少一些厚重的有底蕴的文化来支撑旅游的发展。围绕格凸河打造的蜘蛛人、洞葬以及攀岩文化等,表象上热闹,由于挖掘粗浅,内涵、外延都不够,编造的一些人为故事恰恰适得其反,有形的东西太少。

  而紫云自治县文广局局长卫青则认为,不管最终的结果怎么样,《亚鲁王》已经成为紫云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根标杆,为紫云的民族文化立起了一座高楼大厦,对紫云的文化、旅游以及民俗研究,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意义和价值。卫青自信地说:“《亚鲁王》就是从紫云飞出来的一只金凤凰。”

  “紫云本身的民族文化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但很多东西需要更为专业和热心的有识之士来发现。”紫云民宗局局长梁定勇认为,现在的关键是要全力搞好翻译整理工作。

  “一个歌师掌握的东西,如果完整唱出来,需要七天七夜。”紫云自治县文广局副局长王建平说,截至目前,县里已拨出两万元经费开展前期工作,省里拨出了10万元。中国民协主席冯冀才也资助了部分费用,为《亚鲁王》翻译整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在目前《亚鲁王》的翻译组里,除了杨正江一人受过系统的苗文以及民族学教育外,其他人基本都出于热爱而走进了《亚鲁王》翻译工作室。

  杨光应是麻山腹地紫云自治县宗地乡大地坝村主任,这个一心想着要为弘扬麻山苗族文化做点事的朴实农民,曾在自己家里办起过“双语”教学班,无力支撑后,到沿海打过工,后来又自费到贵州民族学院学习苗语。如今,他已成为杨正江的得力帮手,他毕生的最大理想,是在家乡建立一个苗族文化的传承基地。

  和杨光应一样的还有农民出生的吴斌,为了帮助工作组,他把自家的农用车义务开到工作组,成为工作组的“御用专车”。

  此外,还有现就读于陕西师大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梁勇、宗地乡政府干部寥德勇等人,他们利用周末,到翻译工作室学习苗语,帮助《亚鲁王》的翻译和整理。

  对于未来,杨正江们坦言,老歌师们正在不断离世,再不抓紧将会晚矣,然而又不能急于求成,违背原理速成。他们表示,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崎岖,都会坚持下去。

  采访结束的时候,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普照在山城紫云的每一寸肌肤上,给人舒服而惬意的感觉。告别紫云,我不想说再见,对于《涯鲁王》,这部传唱了二十几个世纪的史诗,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谁也说不清楚。

  《亚鲁王》,你会给文化贵州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期待?!2010,我们一起,继续关注!

  来源:贵州民族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