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春访罗永麟先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新春访罗永麟先生

初二给罗永麟先生拜年 罗先生民间文学见解
罗先生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的前辈,作为中国民间文学教学研究的前辈之一,为民间文学的发展贡献良多,为民间文学的人材培养贡献良多。15年前,我的博士论文请罗先生评阅,得到很多的鼓励。当历史的风水把自己不自觉地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这一行当,我只能说,这是宿命加意愿。也许在罗先生的那个偶然际遇,也许在程蔷老师那个不经意的邀请,加上导师吴泽先生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对于神话有超级兴趣和见解,都是上天的安排。一个神话传说的研究者,在古典文学的领域,在古代史先秦史领域,在人类学领域,都是能够以同样的工作生存的。加入民俗学民间文学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
    我心始终记得15年前的一幕,但是,15年就没有再去拜访罗先生。今年我是下了决心要去的。初二下午,当我叩开师大一村那件熟悉而又陌生的大门时,担心要解释半天才会让罗先生记起,哪知道,已经96岁高龄的罗先生一下子就说出来:你是历史系的博士生田先生,我给你评过论文,我和苏渊雷先生一起给你评的。
    罗先生记忆力惊人,罗师母也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
    我非常感激他竟然还记得我,更是感激他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民间文学带来的荣誉,作为三所大学(北师大,华师大,复旦)最早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的院校之一,华师大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今天继承这一传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罗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元老和硕果仅存者。当时中国开民间文学课的教师分别是钟敬文、赵景深和罗永麟先生。现在就只有罗先生健在,真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聆听他的教诲,为他的业绩所感动,更要把华东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推向一个新的天地。罗先生的事业,经过陈勤建教授的发扬,已经是弟子满天下,真是为德者有邻,也为我们的发展增添信心。

   罗先生说:
   民间文学应该独立出来,它是文学的根。作家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三位一体,在这样的系统里面,确立民间文学的地位。比如《浮士德》,先是一个民间故事,再是通俗戏剧,然后才是歌德的《浮士德》,这是三位一体。《诗经》也是三位一体的东西,最初是民歌,然后是流行的歌曲和宴会歌曲,最后是孔子等整理的本子,今天的诗经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说是民歌有问题,说是贵族的诗歌也有问题,从三位一体的角度看,很好解释。
  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太杂咯!什么剪纸烧饭都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搞,但是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民间文学。
  你要跟陈勤建老师多联系。你们现在搞民俗学,也要搞民间文学。(我说我编了一本教材正在印刷,他很高兴)
  民俗学,民间文学应该分开,独立发展,二者有联系,但是不一样的。
  钟敬文和我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时候,他的年纪比我大,去的时候30几岁,我是19岁,比他早一点去。他是从英国的民俗学哪一路出发的,我呢,是马列主义的基础。民俗学有其特点,马列的成就也是水平很高的。刘魁立翻译的苏联的民间文学的那本书,水平很高的,我们现在好像还没有办法超越。
  民间文学在学科中被搞掉,很可惜。不能怪钟先生,那是费孝通的问题。
  四大民间故事是我提出来的,这个要好好研究。

   这些见解,很珍贵。罗先生健谈,只是听力有点障碍。(有成就的人是不是都听力不太好?
   罗先生当时正在看书屋这样一些杂志,他和学术前沿联系密切,谈论问题现实感很强。他博闻强记,纵谈章学实斋与戴东原。他说,写一篇杜甫与民间文学的论文真正花了半年的时间。
   衷心祝愿罗先生健康长寿!
   我们也要努力恢复和建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尊严!

[ 本帖最后由 suntree 于 2009-1-28 18:07 编辑 ]

TOP

与罗先生新春留影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书平很高的”
抓住田老师一个错别字,“书”应该是“水”误吧?嘿嘿。

TOP

祝罗先生健康长寿。罗先生说得极是,民间文学是一门独立学科,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它在夹缝中生存。

TOP

祝罗老师长寿

看了田教授的文章,知道了罗教授的近况,很为罗老师的健康长寿而高兴,记得23年前的春天,我刚从大学毕业去上海开会,便斗胆拜访了罗先生,得到了罗先生的指点与帮助,现在能偶尔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界客串一下,与他的指点是分不开的.
   我们后来偶有联系,他曾将他的两篇大作寄给我,后发表在我所工作的学报上,他也将他的大著寄给了我.
   在这里给罗先生拜年了.

TOP

跟罗老师吃过两次饭,听罗老讲述往事,是种享受。
祝罗老健康长寿。

TOP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为啥要分开???
自己高举灯烛,照亮自己选择的道路

TOP

两个学科

TOP

有人还分成民间文化哪。三国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