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乡村古戏台,白族“吹吹腔”

乡村古戏台,白族“吹吹腔”

中国民族报 2012年5月18日

乡村古戏台,白族“吹吹腔”

□ 朱运宽 文/图


2008年《云龙风物志》刊登的反映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古戏台旧貌的图片。

作者今年拍摄的云龙县大达村白族小朋友表演的《闹春》。

  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县城沿沘江溯流而上,两岸是看不够的峡谷风光。一座座跨越两岸的江桥,展现出一幅“人类桥梁发展的‘活’的历史”,云龙县也由此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要在平时,笔者一行“好摄之徒”会三里一停伫、五里一徘徊,把这些各具神态的桥梁一一收入相机,但这次有更新鲜、更精彩的“好戏”等着我们,这些景物也就一一闪过。汽车过江后在蜿蜒的大山公路上前行2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长新乡大达村。

  大达村虽然仅离云龙县城38公里,却深藏在大山皱褶中。笔者曾3次来到云龙县,但都是跑诺邓、天池、“太极湾”这些“热点”,来大达村还是第一次。进村后沿着小巷往里走,两旁赭色的土木结构的民居,都是传统的白族式样。不一会儿就到了大达村的中心,大家不禁眼前一亮,村中心赫然伫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戏台为“丁字形一阁两翼”式建筑,斗拱叠架,飞檐翘角,4层高约20米,宽30米左右,蔚为壮观,用时下的流行语形容就是“原生态”的。云南129个县笔者都到过,像这样保护如此完好、造型如此典型的乡村古戏台,全省不过10余处。

  有好戏台就必然有好戏。在云龙县一带的白族聚居区,盛行“吹吹腔”的演出。相传白族“吹吹腔”产生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采用白族最常用的吹奏乐器“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是白族的一种主要戏剧形式。

  我们到时,戏台前已有数百名观众;不一会,唢呐齐鸣,鼓锣喧天,好戏开场了。据介绍,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每次“开台”必须首演的《三出首》。只见一个全身披挂古代戏服、手执大刀、脸绘成大花脸的“武生”风一样旋进舞台,唱了两句定场诗后,跳上舞台中间的一个高台;紧接着,一个峨冠博带的“须生”手缚一支大公鸡登上台,高亢激昂地唱起来……

  说来笔者跟戏剧还有一段缘分。30年前,笔者在云南省文联工作时,第一个岗位就是在戏剧家协会,短短3年,笔者看了大小100多出京剧、滇戏、花灯剧、民族戏的剧目,具备了一些戏曲常识,能看出一些道道。

  “吹吹腔”的戏装与云南最主要的地方戏——滇戏的服装区别不大,生、旦、净、丑的脸谱化妆也与滇戏无异,还从滇戏移植了一些剧目,反映了“吹吹腔”在漫长的流传和演进中,吸收、融合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元素。但“吹吹腔”又逐步将外来文化与白族神话、谈唱、歌舞等融为一炉,形成自己本土化、民族化的剧种。因此,“吹吹腔”保留的传统大戏、折子戏竟有240多种。

  看他们的演出,舞台上汉语、白族话夹杂;唱腔句式独特、荡气回肠,虽听不懂,却十分动听。非常欣慰的是,“吹吹腔”表演结束,小学生们载歌载舞表演了“春耕”、“闹春”等节目,有这样一代代能歌善舞的白族人,不愁“吹吹腔”传不下去……

  陪同我们的张老师介绍,大达村最热闹的日子是春节,那时,一年一度“吹吹腔”的首演与“闹春”结合在一起,文化与民俗共生共荣。“吹吹腔”演出前要“敬戏台”、“开台”,演出结束要“扎金板”、“谢戏台”、“封台”。真希望今后有一年的春节能在大达村度过。

TOP

!!

希望有视频。。。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