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故乡,不安的教育可否得到安顿

故乡,不安的教育可否得到安顿

   在网上购买了《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流变与博弈:一个农村小镇30年的教育变迁》、《文化视野下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地方社区基础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看完以上书籍,简单说说我所在乡村教育的印象,而系统的学术研究期待会是在不久的将来。
   在家乡,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如下面这样的表述:“让他们到学校里学会识字、会计算,以后能够生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学得好,就让他们好好的读书,安心读书,跳出农门”,这是在人们嘴上说得最多、表达得最频繁的、也是最能代表人们脑海深处的想法的。因为,在这两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人们这样的看法:“生存是最基本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生活上的稳定”。这是人们衡量教育的价值标准。并且,人们总是习惯地用出外打工与接受教育进行收入还是支出的比较。
   因此,乡人们在现实层面上的行动是:当通过学校教育能够为子女日后找到一份工作、为子女提供一个稳定的职业、从而能够增加自家的收入的时候,人们就积极地支持自家的子女入学接受教育;当学校教育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也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不能立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时候,人们就转而消极对待教育,甚至以不作为的态度对教育。
   而站在国家的角度上看,教育是现代化的产物,是国家整合农村思想的有利武器,其目的是通过现代教育,向农村灌输现代的教育思想,即国家通过对农村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从而在农村形成统一思想、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的一个集体,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思想统一。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方法就是通过展示现代教育的种种好处——让人们相信现代化教育能够给家乡带来现代化的种种好处。
   在这里,分别怀着不同目的的国家和家乡在一个看似相同的目标里实现了统一。在国家看来,国家的进步、发展来自教育;在人们看来,接受现代教育是支持国家的政策、支持地区的发展,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鲤鱼跃龙门”。在人们的眼里,他们仅仅是想通过现代教育达到“光宗耀祖”,现代教育只是一条捷径,人们只是想利用现代教育而已。
   表面上看,在国家的引导过程之中,人们会自觉地用现代思想来改造自己原有的传统思想,现代的、进步的思想会慢慢占据上风,家乡原有的传统思想会在这一过程中慢慢解体。然而,这仅仅是表象,因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思想依然隐藏在现代思想的背后,并且,传统思想对现代思想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改造,从而使现代思想成为为我所用的一把工具。在看似现代思想胜利的背后,人们用传统思想在不经意中对现代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转换。
   在乡人们的眼中:教育是一种工具,教育仅仅是一种改变生活的工具,教育也是实现他们“光宗耀祖”的工具,教育只不过是古代科举制度在现实的延伸。
   因此,当教育并没有为人们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教育不能立即让人们尝到甜头的时候,以及教育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教育在家乡面临怎样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家乡,一方面,从1997年起(近7年来),人们对本地的师范、以及中专、大学的态度是:当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时候,人们推崇教育、重视教育;当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分配的时候,人们冷落教育、漠视教育。因为国家取消分配制度对于家乡的人们而言,就意味着没有了铁饭碗。
   因此,人们都持这样的观点:“没有了国家分配,也就意味着没有了铁饭碗,也就意味着生活的不稳定,那么,受教育学习与外出打工所得到的结果又有什么两样,因为受与不受教育都要打工,那么,还不如立即外出打工。”这就导致了人们以冷漠的态度看待教育,随着人们对事实的认定,受不受教育都要打工的观点在家乡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教育态度开始转180度的大弯。
   再加上近年来大专院校的报名费高得惊人,对人们而言,一年7、8千的报名费就如天文数字。报名费高得惊人,也是人们对教育态度由支持、推崇教育、重视教育转变为冷落教育、漠视教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大:人们由对高不可攀的学费感到无奈转而对家乡的基础教育的怀疑——怀疑这样的教育对自己的子女还有没有用。怀疑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自家的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进一步变坏的趋势。“我的孩子以前学习成绩很好的啊,现在怎么就这样了呢?”人们很明显的在质疑学校教育,把一切责任推给了学校。人们在质疑学校教育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的想想自己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六合彩、赌博等等不良因素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没有了家庭的支持,家乡的教育只会陷入越来越糟糕的恶性循环。家乡的大街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穿着入时,叼着香烟,骑着摩托车高唱“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余音袅袅,扬长而去;或是孩子们的头发染成黄色、穿着一条破裤、大声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真精彩”后一阵哄然大笑;家乡的网吧里,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在 “反恐”中百发百中,驰骋无敌,在“星际”里合纵连横,拒敌于千里之外;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的思想在“孙悟空”、“唐僧”、“沙悟净”、“猪八戒”等等“大话”山头林立的帮派中分崩离析。一张无形的“网”消除了严肃、解构了暴力,戏说了生活。玩世不恭已经成为家乡孩子们身上的一部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等优秀传统成为孩子们讥笑、嘲讽的对象。
   或许,国家政策的转变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这是国家积极主动的一种表现。但就家乡而言,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归转变,但生活没有变。
   换一个角度可以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对人们来说就是教育已没有什么了可以利用的价值,因而就要寻找比这更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了。
乡人们人们利用自己原有的各种门路、关系出外谋生,人们向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中山等地方寻求发展、寻求生活的稳定。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向自家的孩子表明读书不如出外打工,这比人们在嘴上说的“读书无用论”更加彻底。教育在人们的眼中就成了一种让下一代识字的、计算的,有最低利用价值、最低级的工具,同时,人们心中所想的往往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尽快长大,然后就可到外面世界学习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在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地方寻找工作机会的人们,由于文化的限制,留给村人们的工作并没有很多很多,人们往往是在从事着在城市的人们看来是社会最低践的事情:如回收废品、做建筑工、最大的也不过是自己开店铺,而真正的能自己开办工厂的又能有几人呢?
并且,成功的定义并不是由村人们来主宰,城市每天都在拼命强调“成功”——一种有尊严的成功,但是,我们的乡人大多数都是居住在出租屋里,小心地计算着自己的工资:哪些需要寄回家给小孩、老人生活,哪些又得存着以防备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人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那么,金钱、金钱、再金钱就成了人们大脑的唯一信念。
   就是一些在城市里取得很大成功的人们,他们也依然为挤身城市的上层而努力。在这里,拥有金钱成了人们的唯一目的,这一切给人们烙上“金钱至上”的思想烙印。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所遭受到的观念上的洗礼,是思想的物化。什么精神文明、什么道德、什么传统,统统都得让位于金钱。人们把在异乡所受到的思想影响带回到家乡,对家乡所产生的变化——让人唯金钱至上。人们想急切地改变自己命运,却在改变自己命运的这一过程中慢慢的把自己、把家乡变成物质的囚徒。
   站在外人、他者的角度来看家乡的这种现状,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并且人人都会说农村是愚味、落后的,人人都会说这是一种落后、短视的做法。但是,必须看到的是,人们之所以做出以上的选择,是因为人们对教育进行了一场精密的、利益的、经济的计算的——这与人们对任何问题都与自己的生存、发展有利与否联系起来是相关的。在家乡,现代化教育也不能避免这样的命运,什么现代化的教育,通通都得让位于生活的稳定、发展这一基本前提,在乡人们的眼中,现代化教育仅仅就是一种经济教育、利益教育、必须为生存而服务的。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2-3-9 18:55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2-3-11 19:59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农村学生来说最贴切。。。城里孩子读书不成还可以作小买卖甚至大买卖,或者作混混。。。。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前一段时间网上还有“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自己没有实证调查,所以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在调查中感觉农村的孩子通过上学向上流动真的很难,“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已然发生……

TOP

关于乡村教育还有一本,《村落中的“国家” : 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可能钟兄已经看过啦。

王铭铭的溪村也描写过乡村教育。

TOP

社会结构固化越来越严重。
“一张无形的“网”消除了严肃、解构了暴力,戏说了生活。玩世不恭已经成为家乡孩子们身上的一部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等优秀传统成为孩子们讥笑、嘲讽的对象。”
楼主所述是事实,但如果冷静思考的话 可能会发现 这张也许是有意编制的
可怕之处在这里。这样的孩子长起来如何要求他有健康的继承创新。最怕的是 一种无价值的破坏将是一个个悲剧的轮回

TOP

其实抛弃传统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孩子有没有成长为 主动承担责任的公民素质
我们的教育恐怕不能给予
所以愿意重视乡土道德,是在没有真正确立公民道德前面,能厚道的担当。假如老人的道德过时了,新的道德没必要,那么这个人的重心在哪里呢,文化的重心在哪里呢
深深感到 教育的不健康

TOP

乡土文化已经在市场化的力量下被塑造为一种落后的、不实用的文化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就我所在的乡村坐个留守青少年的调查以及与“文化资本”的关系,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2-3-11 20:09 发表
关于乡村教育还有一本,《村落中的“国家” : 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可能钟兄已经看过啦。

王铭铭的溪村也描写过乡村教育。
,《村落中的“国家” : 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正在看之中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清春 于 2012-3-11 20:26 发表
其实抛弃传统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孩子有没有成长为 主动承担责任的公民素质
我们的教育恐怕不能给予
所以愿意重视乡土道德,是在没有真正确立公民道德前面,能厚道的担当。假如老人的道德过时了,新的道德没必要 ...
传统并没有在乡村社会被抛弃,只是留下来的很多是与当下的相结合,然后再回来冲击传统。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引用:
原帖由 耿羽 于 2012-3-11 20:28 发表
乡土文化已经在市场化的力量下被塑造为一种落后的、不实用的文化
然后,孩子在市场化的力量下引导,然后被市场塑造,这个问题我常常和我那些高二、高三的学生讨论。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之所以会看这么多教育人类学的书籍,只是因为自己已经收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资料,现在还在收集中,现在在看《中县干部》、《跨越边界的社区》,很有意思的两部作品。
今年开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民间文书找了一部分,要写民间传说的相关资料也基本完成,乡村教育的资料已经完成一半。只是恨不得自己会有分身术,然后有一段安静的时间,可以好好动手写东西。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乡村教育真是钟兄可以用力的一个方向,身在其中的感悟最重要,我从来不相信大牛论文中看似严谨详实的数据、模型,很大程度包装后套用国外理论,最后得出非常简单的结论。当然,钟兄的研究也要超越新闻报道式的文章,这些只有描述,读后令人感慨颇多却无理论概括。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耿羽兄说的极是,上文仅仅就是一些随想,毕竟呆在乡村教育已经那么久。目前看了一系列乡村教育的论文,想写一个与他们不同切入点的乡村教育的文章、方向基本确定,需要的时间、以及完整一年的资料。
目前还是想要把地方传说的论文作好,然后再回过头来做乡村教育的调查。也期待耿羽兄的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2-3-12 12:47 编辑 ]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

再来一段乡村社会的描述

    物质巨轮之下的家乡,精神哪能有逃脱的机会?物质风暴之下的家乡,精神哪能辩别方向!
    首先,城乡之间、乡人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它所带来的是人们对现实不满以及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公共传媒(在农村最主要的是电视)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很多时候成了人们确信的依据,加快了不满情绪的蔓延——人们是不会轻信电视的,但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情和电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让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的态度。所以,在家乡,电视传媒所要颂扬、向往的理想,电视传媒所要批判、暴露的黑暗不但在人们当中不能形成共识,反而让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分化,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电视传媒所要批判的,以期引起人们重视的(例如反腐败、二奶、拜金主义),在现实中不但不会得到应有的批判,反而是在家乡找到了它生存的广阔土壤,电视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让人们确信自己在现实中所看到的不良、黑暗是有根有据的(因为与电视里面所描述的相吻合),加速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它进一步导致了家乡原有的一切思想观念的沦陷,也让人们更加确立了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个人至上的法则,以及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政府的一切不合作。
   人们在不可阻挡的经济大潮面前,在急于富裕的心态以及人们在贫富悬殊的环境里所受到的极大刺激、心理不平衡等等这些内在、外在因素的推波助澜之下,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个人至上的思想正越来越快地修改人们原有的思想、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原有的观念、信念正慢慢丧失它原有的底线,成为金钱支配下的傀儡。
   由此,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秩序在种种因素之下日趋于混乱、无序,收入的降低、六合彩的盛行、以及传媒的推波助澜,人们已是以“金钱”为中心,为“金钱”而服务。人们一方面在大谈现在的世风日下,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表示深恶痛绝,而另一方面对于与自己的利益有关问题却是闭口不谈,在暗地里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益、利益分配正越来越左右着家乡的人们的观念,导致了人们用利益代替曾经的理想,导致了人们的思想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最终,人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奔波而对政府主导下的思想、行动缺乏认同、缺乏兴趣。
在信息高度透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氛围中,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个人至上的信息氛围中,人们得到的是——为了得到金钱而不择手段、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机关算尽。务实、勤奋、平静、平和的氛围正慢慢在家乡流逝,浮躁、暴富、歇思底里等等正走上前台,包围了家乡。传媒冲击下的家乡、传媒诱惑下的家乡——沉浸在传媒的包围之中,却不知道自己正走向一个没有未来的前方。
再次,家乡的基层政府现在基本处于不做为的状态,家乡基层政府的官员现在抱着无过就是功的态度过日子。家乡基层政府的官员现在除了做好计划生育和搞好火葬以及催缴一些杂费外,农村基层政府根本就没有发挥、起到带领家乡走致富之路的作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家乡最主要的经济作物——青梅、青榄的价格一降再降,政府出台过关于青梅、青榄价格收购的保护价吗?人们对报纸上的青梅一斤一毛钱的最低保护价的报道附之一笑。“公司+农户”的模式仅仅就是基层政府应对上面领导检查的书面文章。
     一方面,人们渴求能够预测、预见到他们未来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而不得的时候,人们心中的怨气就越积越多,且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化解的时候,这都加深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另一方面,人们看到或听到的是基层政府经常在盘算着家乡的哪些地皮值钱,然后借用经济开发批地皮,为自己谋利益;或是利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不透明,挪用资金,中饱私囊。
在家乡,人们对以上这些事情,在私底下是这样说的“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他们怎么能在市里买值几十万的房子呢?”在人们看来:什么保持先进性、什么三个代表、什么村务、镇务公开都是一种形式,当上镇上的头头意味着“晋爵加禄”才是最重要的。
   并且,人们习惯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政府官员在家乡调研、视察所说的话(主要是关于如何如何发展家乡的承诺等等)或是基层官员所做的承诺基本上是空头支票,那些人往往就是在描述了一大堆的美好前景后不了了之,久而久之,人们也不再相信这些人了,甚至,人们用这样的腔调说:“那只不过是他们为自己捞政绩,以便为自己向上爬积累政治资本。”
在家乡,人们用家乡的一句俗语对以上的情况做了生动总结:“做一些来吃、做一些来看”(意思是生活应该务实、也应该讲花架子),麻木就这样蔓延了 。
   还有,我们经常听到家乡基层政府感叹财政困难并发牢骚:“这不能收,那不能收,政府还要不要运转啊?财政拨款又那么少,公共设施还要不要建设啊?”这是事实,但是为什么就不能加强自身造血机能,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呢?为什么就不能带领人们走向致富之路呢?更何况,在没有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之下,在纯粹是虚设的、形式的人大制度之下,以及没有人监督的农村基层政府,谁能够知道政府资金的动向呢?不然,人们也不会经常这样子说“那些镇政府的主要官员一个月才一千多快钱的工资,凭什么能够在市里买几十万的房子?” 故人们对政府政策的麻木、对政府行为的不满、不合作以及充满敌意,谁还愿意相信政府呢?如果基层政府就是这样的“公信力”的政府,那么,国家主导下的农村现代化进程就是由这样的基层政府来完成的话,我们能走向现代化吗?
    最后,当我们的中央政府在出台自以为对农村有利的政策的时候,是否想过基层政府能否最终落实、执行这些政策呢?是否想过这些政策在出台后得不到落实时,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呢?当我们的中央政府决定对家乡、对农村推行一系列政策的时候,是否想过政策本身所带给人们巨大的思想冲击,是否分析过政府的政策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与家乡的人们原有的思想体系相同或是相排斥的呢?是否考虑过政府的政策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与家乡的人们原有的思想体系相排斥时,会不会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呢?一句话,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最终会给农村、给家乡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国家如何保证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扬长避短、如何保证农村健康、快速地走向现代化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症结或许在于国家如何保证出台的每一项政策不会在现实落空、走样,以及人们不会走向国家政策出发点的对立面。
    因为,摆在面前的现实:人们在渴求能够预测、预见到他们生活衣食无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中所表现出来一切以金钱为中心而无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人们在国家大力营造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凝聚共识的同时却为达到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消除了一切神圣的东西。
贫穷是家乡一切问题的根源,贫穷是可怕的,但人们为了摆脱贫穷而不择手段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思想却是更可怕的,这也许是家乡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虽然人们不把这看作是困境。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2-3-12 12:4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2-3-12 19:23
流光不觉,青春荏苒,理想尚能饭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