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瓦族民俗

云南瓦族民俗

佤 族

服饰--饮食--建筑---婚姻家庭--
生育习俗--葬俗--节庆--返回


佤族是跨中国和缅甸两个国家的民族。居住在中国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和与其相对的缅甸萨尔温江以东之间,北至保山,南至勐海的地区。佤族集中分布在阿佤山区。我国佤族人口较集中居住在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两县佤族人口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0%以上。而孟连、耿马、澜沧、双江等县的佤族居住地,也多与西盟、沧源两县相连,构成佤族集中的阿佤山。佤族有主体聚居性较强的特点,主要分布于滇西南和滇南的部分地区。临沧地区(202,991)的沧源佤族自治县(124,850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37,133人)、永德县(19,060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1,888人)、是最主要的聚居地。思茅地区(137,135人)的西盟佤族自治县(56,706人)、澜沧县(51,899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6,451人)也是佤族人口的重点聚居地。


文化民俗

㈠传统文化

1、 服饰
佤族人感情豪放、朴实,由于生活地域不同,在穿戴方面也有些差异,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佤族服饰。
佤族崇尚黑色,视为庄严和肃穆的象征。因而佤族人的服装也以黑色为基调。如黑衣下面穿件白衬衣,黑衣裳配银纽扣等等;佤族妇女以黑齿为美等。据说,嚼鸡矢藤或果实,可杀虫、保护牙齿。肤色较黑的人,被认为是诚实而勤劳的人。
男性服饰 佤族男性头缠包头,包头一般为黑色、白色和红色。颈外用红色布条压边,手袖短而宽大,下着黑色大摆裆布裤。过去佤族男子有穿耳坠银圆圈的习俗。佤族男子喜欢佩带长刀,手持弩箭和身背铜枪炮。佤族认为,若男子不佩带长刀,不持弩,不背抢,会被视为衣冠不整,认为没有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女性服饰 佤族妇女留长发,不梳辫子。有的少女将发辫盘卷在头上,头顶外发辫上装有两个小绣球,发不加编梳自然后披;有的头戴银箍或藤箍,银箍将头发从刘海以上部分拢在背后,形成一种自然美。(老年妇女盘发于头上,有的还缠包头。妇女包头比男子包头大些,装有两个多色绣球,缠成圆槌形。)中青年妇女喜欢将发辫盘卷于头上,头顶外发辫上装有两个用多种毛线组成的小绣球。
女孩子从3、4岁起就穿耳坠耳环,中青年坠银制耳环,老年妇女戴银耳塞。颈戴银圈,手臂手腕戴大小银制手箍,手箍上刻有小朵花、方块花纹。腰围数十道箍圈,小腿和大腿之间戴若干箍圈。老年妇女小腿上缚有一尺宽的裹腿布,佤语叫“罗宗”。
妇女的服装各地都有所差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等部分地区,上穿黑色圆领短衣,下围一块由黑、红、蓝、黄等颜色组成多种图案的筒裙。以前多为自织棉布,现在是用毛线织成的,裙身图案多样,裙边有红、黄、蓝等颜色组成的花边,裙身由各种颜色组成几何图案。图案近看交叉起伏,远看似波涛滚滚。

回页首



2、饮食
过去,由于生产力低下,佤族能作为主食的只有:大米、包谷、荞子、小米、小红米、豆类、山薯、野菜等。佤族肉食主要是牛、猪、鸡、狗以及猎获的兽、禽、蛇、鱼、螺蛳、螃蟹、蚁中蛹、蜂儿等动物肉。佤族的炊具、餐具,过去是以土制、木制为主,如土锅、土碗、木碗、葫芦碗、木勺、竹勺等。佤族饮料有生水、浓茶和水酒。
佤族民间较为普遍的、且有特色的饮食是鸡肉烂饭,这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首先要选择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否则,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一种叫作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作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其味也更美。牛肉酸菜,也是迎宾佳肴,主要是以牛肉、酸菜、小豆、旱谷米为原料。制作方法是:先将牛肉或者牛干巴同一把小豆和旱谷米一同放入锅里煮烂,然后将温水泡散的酸菜切碎倒进锅内,再将生姜、花椒、山胡椒、辣椒、三叉叶或者五茄叶等佐料撒入,而后又将烧红的盐砣和炼好的牛油放进锅中,再撒下芫荽、葱花、薄荷等佐料即可。酸笋、灰笋。其中酸笋腌制方法简便,取山地鲜笋,就地切丝,挖好地坑,铺以冬叶,将笋丝埋入坑中覆以叶子泥土,5-10日后取出晒干即成。灰笋制法:将竹笋切成片,盛于陶罐内,加入澄清的草木灰水,放置火堆旁,浸泡2-3日,取出炒吃,别具风味。酸粑菜。一般仅将青菜、豆包或南瓜藤尖与酸笋丝或鼻涕果烂煮,加盐、辣即成,食之酸辣可口。臭豆鼓,也是佤族喜食的咸菜之一。将黄豆煮烂,倒进篾筐中用芭蕉叶捂紧,待捂臭后,捣碎按成小圆饼形,晒干备用。食用时,在火塘边烘黄后放进菜汤里即可。

回页首



3、 建筑
佤族房屋的建筑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干栏式”楼房,一种是“四壁落地房”,也叫“鸡笼罩房”。
“干栏式”楼房,与我国傣族房子相似。楼房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或者堆放柴禾。建筑材料主要是杂木、竹子、茅草、野藤、竹蔑等。房屋较为普遍的分主间和客间,火塘设主火塘和鬼火塘。
佤族的另一类房屋是“四壁落地房”。此类房屋的结构建筑比“干栏式”楼房简单,用3棵长杈作柱梁,用平直的木条作椽子,房顶至房檐倾斜度较大,椽子上用茅草铺盖,四壁用竹笆编栅成墙,向东面开一道门。
佤族建盖新房一般选在农历八月(佤历十月)以后,春节过后一般不宜盖新房。要盖新房,得先到头人家或者“长万”(回历法,会算日子的老人)处,由“长万”根据年份及要建新房人的家境、忌日而选定吉日。选好日子后就到山上选择一棵大树为柱,砍时要特别注意,大树所倒的方向。以倒下时平稳着地为佳。若是倒下时还挂在别的树上没着地,或者是倒下树根压在树桩上,这就视为不吉利,这棵树就不能使用,要再重新选择,若是还不好,就只有返回家重选日子,再来备料。另外,妇女割茅草也要选择吉日。待建盖房屋的材料基本备够了,就去问“长万”建房的日子。建房那天,同姓人、外姓人、亲朋好友都要来帮忙。来帮忙的人达5、60人,有的送几把竹蔑,有的扛来竹子,有的送大米、水酒等。房子要一日竖立起,不能隔夜,据说,隔夜是不吉利的。

回页首



4、 婚姻家庭
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很少有一夫多妻的。另外,佤族的婚姻是自由选择加父母媒约之言。过去,佤族认为姑表婚才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优先选择权,在婚姻问题上,舅父权还高于父母权。佤族还有转房现象,即丈夫死后妻子可转嫁丈夫之兄弟,若女方不愿意转房,亦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偿还结婚时所付聘金、聘礼给亡夫之兄弟或同姓人。佤族还规定同姓不婚,同姓人若发生两性关系,或要成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违者必受到严重的惩罚。
佤族婚姻要经过“串姑娘”自由恋爱,定亲送酒后才能结婚的一系列程序。婚礼一般在秋季后举行,过了春节不宜再举行婚礼。
串姑娘 佤族小伙子,一般到了16、7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串姑娘”就是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去玩。串姑娘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独个进行。)姑娘对于来“串”的小伙子,不管对小伙子是否中意,都要陪坐。若不陪坐,会被视为无礼。串姑娘,一般是坐在火塘边谈笑。若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床上)串,就被视为不道德。一般串姑娘的礼仪是这样的:姑娘小伙坐在火塘边开始搭话问长问短,说说笑笑,但不会马上涉及恋爱问题,待男女青年相互谈熟了之后,小伙子就拍着自己的头“请”姑娘给他梳。梳头一般是在阴暗的屋檐下,一人坐一只篾凳,彼此窃窃私语。小伙送给姑娘的礼物多种多样。若姑娘接受,她不会介意小伙子送的东西是否贵重,而把它视为信物;如果姑娘不愿意接受,而暂时把它收留下,几天后再归还给小伙子,这样小伙子也不会见怪。
在男女青年恋爱的过程当中,佤族认为梦预示吉凶兆。若是梦见大树林、芭蕉林、或者水槽流水,摘瓜果等,认为是吉兆,婚后美满幸福;若梦见老虎、树倒、桥断、被水冲走或者梦见与情人身着新装,相亲相爱,则认为是凶兆,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妻。如果硬要结成夫妻也会好景不长,所以在恋爱过程中须趁早分手。
佤族在过去也有脱包头的习俗。若男女青年双方都很倾心,小伙子便把姑娘的包头脱下,拿回家中,向父母宣告。家里就杀鸡占卜看鸡卦,吉凶与否以便定婚事。
订婚 订婚,佤语叫“朵帕克”。佤族订婚仪俗分3次进行。第一次是由一两个能说会道的人,带着酒到女方家向姑娘的父母提亲事,倾听女方家的意见。第二次是送小礼,这次要带茶叶、香烟、水酒、芭蕉、甘蔗等礼品去女方家。这时女方的父母当着大家的面故作反对,找客观、说自家姑娘这不行,那不行的话。意思是想看看男女双方的爱情基础是否牢实。第三次,是送大礼,这次所带的东西和去的人数要更多,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要到齐,要杀大公鸡、煮鸡肉烂饭,宾主吃喝畅谈,最后商定结婚日期。
结婚 订婚后,由男女双方两家商定,作结婚准备,如:酿制一两坛水酒,备好鸡、猪等。结婚时,新郎要给女方舅父送礼,送礼一般是3元5角,或者9元5角,要付单数,同时还要加鞋子、筒帕、毯子。有的地方结婚时,新郎还要给新娘的母亲送奶汁钱(姑娘是吃母亲的乳汁长大的)作为礼仪。
佤族的婚礼大同小异。其中沧源县岩帅佤族的迎亲和送亲习俗,别有一番情趣。这个活动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是男方到女方家去迎亲。男女双方家各自都有迎送亲的仪仗队。每队20人左右,男女各半,表示男女结合成队。队员的构成也非常讲究:柱木杆长膘者和挎长刀者都与新郎或新娘有社会关系。(例如男方的迎亲仪仗队,前两者分别为新郎的舅舅和叔叔),紧跟后面的就是芦笙手和敲队人员。队伍出发时,他们取的路线是预先选择好的,不是直路,而是曲曲折折的弯路,这期间含有游行和夸耀的意思。当迎亲队来到新娘家的门外,新娘家请来的门官,早已把门关上,新郎家的礼仪队进不去,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对话、对唱……。最后,挎长刀的叔叔取出几块银币,赏给门官,大门方才开启。接着,开始向迎亲队队员灌水酒,摆出丰盛的酒席款待他们,到此,迎亲仪式就算完了。第二天是送亲的日子,不用对话,不用恳求,更不用金银收买门官,照样的灌酒、款待。到了晚上,也一样的喝酒、唱调,一直到通宵才告结束。

回页首



5、生育习俗
生育和丧葬一样,被佤族视为大事。一个人的诞生和死亡,往往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继绝,甚至会影响到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强弱和兴亡。
妇女在结婚后3、4年内,如果不育,佤族就认为是婚后夫妻的精魂没有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举行“修正婚礼”。在修正婚礼之前,要从鸡卦上占卜,若是男方精魂没有与女方结合,只需在男方家重新举行一次婚礼就算是修正了。同样,若是女方的话,则需到女方家“娶魂”。在修正婚礼时,男方家要带上礼物和看鸡卦用的公鸡,女方家要请舅父等其他长辈,然后男女双方家的老人先后斟酒致辞,歌词大意:“让我们共同祝福,小两口相亲相爱,早日携儿带女。”接着把酒酹在地上,向祖父献祭,然后,把白布送给女方父母,黑布衣物送给舅父作为礼仪。分好后,把带来的公鸡杀了煮鸡肉烂饭,款待亲友。男方家的人临走时,女方家把早已准备好的葫芦籽、瓜种、谷种、小米种一样几粒,交给男方家,舅父要把自己的腰带解下送给不育夫妇,意思是让新妇的精魂不要留在舅父家里,要好好跟丈夫生儿育女。回到男方家后,通常叫新妇把葫芦籽种在地里。如果葫芦长得好,就认为已经得到福佑,并很快会有儿有女。当然这种修正婚礼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修正婚礼后,不会生育的也大有人在。好在佤族人并不因为不会生育就马上离异,有许多不育夫妇还是白头偕老。
佤族妇女在妊娠期间,照样参加生产劳动。分娩时,把带子结成一个圆圈,悬挂在横梁上,让产妇挽伏在带圈上,助产妇跪坐在产妇背后,双手抱起产妇,从上往下按压产妇的腹部,帮助产妇把婴儿从肚子里挤出来。若是碰上难产,则要让产妇的丈夫把自己塞好的铜炮枪放出来,然后叫丈夫帮助挤压。意为让孩子看见自己的父亲后就乐意离开娘肚子。待婴儿出世后,让一个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妇女用冷水清洗后裹紧放在篾柜盖里,剪脐带。分娩后,通常要请产妇的母亲前来帮助照看。母亲来时要携带一条裙子,一只小母鸡。裙子是用来包婴儿的,小母鸡杀后加米、放一点茴香、枇杷菜,煮成粥汤给产妇喝,认为喝了使乳汁会更多。妇女产后,家里通常要杀一只公鸡占卜,预示小孩一生的命运,就是佤族讲的命卦、生卦。佤族人家生小孩都习惯拿刺棵放在门头上,意为不让鬼怪进入家中危害婴儿,在出世当天也忌讳生人进家门。还有当婴儿的脐带表层脱落后,按照佤族习俗,要将剪下来的脐带用布裹好收藏于箱底,不能随便乱扔。脐带脱落后,就选择吉日,去进行“不列”婴孩的仪式,即“使出寨门”。“不列”婴孩仪式是:“产妇背起新生婴儿,点燃裹起的一截烂布,于中午时分,到寨门外不远处,让婴儿出来看看地方。出寨门时要注意听鸟叫声,还要看出寨门时遇见什么,若鸟叫声好,路上又未遇见生人或牲畜之类,则认为吉利,至此,孩子家里就算正式增加一个人口了。在“不列”之后,若产妇或者婴儿生病死去,不属于“凶死”,算是“善终”。
孩子要随父姓。佤族现在使用的几个姓有陈、赵、李、肖、罗、田、鲍、字、尹、钟等等,这些姓氏并不是佤族的本姓,就以岩帅地区的佤族姓氏来说主要有:央更(汉姓)、西奈(汉姓肖)等。佤族的汉姓并没有什么联系,也没有什么根据,这些姓氏并不能分辨出氏族的血缘关系。

回页首



6、葬俗
佤族十分重视死人的后事。佤族认为,对死人的后事处理不当,将给子孙和地方上带来祸害。佤族处理丧事有一套完整礼仪:佤族把人的死分为“永孟姆”(善终)和“永早敖”(凶死)两类。凡是正常死亡的,如老死、病死的,并在家中死的为“永孟姆”,凡是意外死亡的,如刀、枪、水、火、自杀、难产以及死于外地者为“永早敖”。两类死亡的丧俗也不同。
“永孟姆”是在死者断气时,家人要放枪报丧。随即就给死者洗脸,反穿新衣服,反盖被子,然后将尸体抬放到门口,头要对着“家堂”,脚则对着门口。来吊唁的人,多少要带点东西作丧礼,死人家要用水酒、杀鸡、煮饭招待宾客。佤族习俗:凡是所有事务都由本姓氏的“克挨”(女婿)全权负责,主持处理丧事的人必须是死者的舅父。“善终”的都要带棺材,棺材木料以攀枝花树为最好,象征着子孙兴旺发达。出殡时,要死人口里放点碎银。要先把棺材盖打开,然后放枪。佤族一般时兴土葬,善终者的墓地在寨子的右西方。墓穴的选择是请老人到墓地上念祈祝辞后,将鸡蛋抛起至人的头顶落下,若鸡蛋落到地上破碎了,表示死者愿意埋在那个地方,若不破碎,则又另选其它地方。有些地方的佤族也火化,火化后再把骨灰捡起来装在土锅里,然后挖坑再埋。丧事的最后程序是“朵更永”(译为“送死人头”)。佤族敬重舅父,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胜过父母。因此,人死后若是男人的头,接受人头的必须是舅父家(若是舅父不在世,也可以送给他的旁系亲属)。若是女子的人头,接收的必须是她的父亲(若其父不在世,可由哥哥或者弟弟接收)。丧事结束后,死者的亲属要忌3次:第一次是出殡后的第二天开始,3天内不能下地干活,从人死的那天算起到第十天要忌第二次,第二十天忌第三次。另外,家里要举行“洗涤家门”仪式,要杀猪杀鸡招魂。
凶死,即意外死亡。死后不能带棺,以篾笆裹尸。若死于难产,出殡时,不能从正方抬出,须拆掉竹笆墙,从墙洞中拖出。有些地方,甚至连房子都要拆掉,拆后的草片、木料都要扔出村寨外。凶死者当天安葬,不能让其尸体停放,尸体要埋在寨外凶死者的墓地里,方向在左西方。沧源佤族自治县永和新寨,对于凶死者不兴土葬而兴叶葬,用毯子或者白布裹尸体,然后抬到树下,用树叶盖尸即可。若是死于外地,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不能抬回本寨。凶死者也要杀猪、鸡作丧事,安葬后须杀猪“洗涤家门”。处理凶死者的丧事其仪式比起善终者要简单些,参加丧仪的人也没有善终者多。
按照佤族习俗,丧事办理后就不再上坟,除非家里连遭灾难,才去上坟,以后就不再去观顾了。

回页首



7、 节庆
佤族在节日的祝辞中,老人常常念到:“把牙公艾,斋公尼,卧公桑。”意思是:“火把节老大,新米节老二,春节老三。”过去,佤族没有自己的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3个节日已成为佤族的传统节日。另外,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在自治条例中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为佤族新米节。”
火把节 “把牙”节(火把节),有的地方叫“伊拉拐”,即吃小米魂。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中旬。在佤族看来,这个节日是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的开始。佤族过“把牙”节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但也有自己民族的特点。要过节之前,老人或者头人要挑选红毛公鸡和毛色纯正的小公鸡进行祭社仪式。家人不能在外地住宿过节,要将家禽赶回家来,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全部拿回到家里来。过节那天,早上要派妇女(一般女孩子)到旱地里去摘小米叶子装在口袋里,口袋是事先备好的,里面已装好一只干老鼠、一只鸡蛋,然后带回家里煮小米魂饭。在煮饭时要将小米叶子、小米粒放在簸箕上,饭熟后就把老鼠、鸡蛋取出来,由老人坐在簸箕旁边,一边念祝词,一边一点一点掐老鼠的嘴、脚、尾巴等,一处一点放在芭蕉叶上,又将取来的小米叶、小米穗捆拢留好。祝辞念完后就剥鸡蛋看卦,看小米魂来得好不好,齐不齐可在鸡蛋里看得出来。最后由几个男子分吃稀饭。过“把牙”节那天,全寨人都要禁忌,不能上山下河,也不能到别的村寨去串。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点燃火把,将火把竖立在屋檐下。这样整个村寨亮如白昼,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赶鬼怪。
新米节 “斋”(新米节)是“迎新谷”的美好节日,于每年农历八月(佤历十月)间举行。届时经村寨里的头人和老人一起选定好过节的日子后,要求在过节这天,全寨各户要到主办节日仪式的头人家集中。各家各户要送去一碗新米作礼仪。然后就邀请身着节日盛装的3、4个7、8岁的小女孩,让她们到地里采摘谷穗装入口袋里,口袋里也备有一只老鼠干巴、一只鸡蛋,这就是拿“谷魂”。待小姑娘们拿到谷魂后,就回到主办节日仪式的头人家,然后杀鸡、杀猪、滤水酒、煮糯米饭,将小姑娘们采回的谷穗,剥上几粒丢进煮的稀饭里。饭熟后,主办仪式的头人就念祝辞,看鸡卦,然后大家再吃稀饭,吃糯米饭。过了新米节,大家将喜获丰收。
春节 “卧”(春节),是佤族最快乐、最高兴的节日。佤族过春节,别有一番情趣。大年二十九,在村寨中间的舞场上栽一棵松树。象征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乡亲们的真诚愿望。从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考熬窝”即跳春节舞,也叫打歌。佤族村寨中心都有一块场地,在场地中心,往往载有一棵“丫”字形的木桩,打歌时就围绕着这木桩转。“考敖窝”有些礼俗,不是想跳就跳,也不是哪个想主办就主办,一般是头人家主办。主办的人拿着粑粑、水酒等作为礼仪,敬请一位老芦笙手吹奏,另外,还要邀请3、5个能歌善舞的中老年妇女,代表主办人家,起着引导、牵头的作用。主办人家还要盛一箩谷子,谷子上面放上一串芭蕉、一包茶叶、两节甘蔗、两块糯米粑粑、两元钱。“考敖”开始时,舞队便随着主奏手的节奏围绕那棵松树,大家手牵手围成大圆圈打歌,一直跳到深夜才散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