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百多年前 兰州就有地方戏

二百多年前 兰州就有地方戏

二百多年前 兰州就有地方戏

中广网    2009-01-08



上世纪90年代民间艺人带着装扮在表演皋兰曲子,证明它是“戏”




“三小戏”皋兰曲子戏剧本





民间艺人颜绿佰演唱皋兰曲子戏




    一直以来,戏曲界认为:兰州没有地方戏,也就是说没有地方剧种。说到这很多读者也许会问,兰州鼓子、永登下二调、青城西厢调不都是本土“特产”吗?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的土特产,可这些也只能称得上是小曲或曲子,不能称为剧种或戏。日前,记者从兰州市秦腔博物馆获悉一则好消息:该馆戏曲研究学者陈岚经过深入考证后发现,“皋兰曲子”将改写“兰州没有地方戏”的历史,为兰州地方戏正名。它的名字也将被称为“皋兰曲子戏”。

    说到“皋兰曲子戏”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皋兰农民颜绿佰。颜绿佰祖辈都会唱“皋兰曲子戏”,他也不例外,可遗憾的是他没有子女无法传承,再加上当地会表演的人越来越少,“皋兰曲子戏”面临失传。于是他便怀着不安和渴望的心情找到秦腔博物馆,想寻求帮助。用他的话说就是:“怎么着也不能让曲子失传,一定要把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保留下来。”因有了他的这一举动,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挖掘。

    1月6日,记者见到了民间艺人颜绿佰。虽然从未上过学,但一肚子的曲子戏,他张口就能唱。憨厚的颜绿伯告诉记者,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皋兰,曲子戏更是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过。自己也是通过口传心授从父亲、爷爷那里学来的。这些年,看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也让颜绿佰动了心。几年前,不识字的颜绿佰还专门找人把自己记忆里的剧目一一整理了下来,共有18本32折戏。据了解,颜绿佰“腹本”中的《周文送女》、《小两口积肥》等剧目都属皋兰曲子戏中特有的。

    清代乾隆年间的皋兰小曲子

    曲子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在甘肃流传已有久远的历史。从甘肃的汉画像砖,魏晋以来的众多石窟壁画,宋代出土的墓葬砖雕,都可以得到证实。敦煌莫高窟遗书中保存有唐、宋以来的曲子达数百首。可以看出,汉唐以来,甘肃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曲子演唱活动。据有关志书记载,兰州地区在明末清初,曲子的演唱已经是“妇孺皆歌,口耳相递”。

    陈岚介绍说,到清中叶以后,兰州曲子已从清唱、坐唱而登上舞台表演剧目了。据《兰州市志》第五十卷《文化事业志》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流行于皋兰地区民间小调,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唱腔艺术———小曲子。”到清同治年间,皋兰县的水阜、西岔、山子墩、石洞寺、什川、中心、忠和等地,都先后出现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演唱小曲子为主,以农民“好家”自发结成的自乐班;并由坐唱、清唱逐渐步入舞台表演。实际上,兰州曲子戏不仅在皋兰地区广泛演唱,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且已形成了兰州十里店、泥窝子、盐场堡、阿干镇、永登苦水、榆中青城等地区盛兴的区域。”由此可见,当年在兰州地区广泛流传演唱的兰州曲子,已经脱离了曲艺演唱形式,走上发挥戏曲的综合优势,“借助锣鼓之声势,舞台之场面形态,”成为兰州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了。

    演故事的“兰州小戏”

    当记者问到:“皋兰曲子不是曲子吗?何以说它是一个兰州的地方戏曲呢?”陈岚说:“何谓戏曲?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也就是说只要是演员扮演剧中人物在舞台上表演就是戏曲艺术了。但如果仅是演员演唱小曲,还没有步入扮演人物去演唱故事,还不算是戏曲艺术。就像兰州鼓子,它在表演时说事不演事,而皋兰曲子是在演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它可以称为‘戏’,是小戏。”

    据了解,50年前,在我市曾盛兴的一个民间小戏(亦称皋兰曲子戏,众所皆知,兰州过去亦称皋兰)。这种民间小戏,当年在兰州地区相当兴盛,老妇幼孺皆传唱,口耳相递,村村镇镇,曲音不断。皋兰小戏,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是由民间艺人在流行本地曲子的基础上,并通过坐唱、走唱的形式上逐渐发展成舞台剧的。它由民间小曲发展成“小曲子”地方戏,也是经过了一段历史衍变过程。皋兰小戏,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是由民间艺人在流行本地曲子的基础上,并通过坐唱、走唱的形式上逐渐发展成舞台剧的。它由民间小曲发展成“小曲子”地方戏,也是经过了一段历史衍变过程。据资料记载,自乾隆皇帝以后,由于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恢复,社会矛盾亦暂趋缓和稳定,农民们在田间农作时,为了消除劳累,便边唱边舞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小调,演唱中逐渐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并逐渐进入演唱人物和故事阶段。最迟,在十九世纪末,将其搬上了舞台。成为兰州农村乡亲们一个喜闻乐见的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称它是民间小戏,其一,是因为它不单是用曲调在咏唱故事,而是在“边唱边舞”中融进了表达故事的情感的动作;其二,它不单是坐唱、走唱了,而是登上了舞台,演出了有故事剧目。因此,皋兰曲子,应是名副其实的“兰州小戏”了。

    皋兰曲子戏是中国小曲之一脉

    地方小戏的形式都比较简陋,出场角色少,音乐唱腔简单明快,表演风格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演出剧目也多半是比较简单的民间生活内容,不同于大剧种,演出大量表现宫廷历史生活和军事斗争场面大的蟒靠戏,因此被称之为小戏,又由于这些小戏角色多半为小生、小旦、小丑,也称为“三小戏”。记者从“腹本”中记录下来的皋兰曲子戏“剧本”中看到小生、小旦、小丑的“台词”,这证明它是典型的“三小戏”。(见照片)

    此外,皋兰曲子戏中的大部分唱调,如尖尖花、太平年、勾调、打枣杆、银扭丝、五更调等,不仅在北方剧种中普遍都有,而且南方诸多剧种中都普遍有,如太平年、剪靛花、银扭丝、打枣杆、勾调等,在北方的“北京曲剧”、“河南曲剧”、“山东吕剧”、“晋南眉户”、“凤台小戏”中也可以找到,也在有些省份的“四川灯戏”、“湖阴曲”等剧种中存在。这说明皋兰曲子戏是中国民间小曲中之一脉、或者说是这个参天大树上的分枝。

    建议作为“非遗”项目加以保护

    陈岚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总结出皋兰曲子戏的三个特点:一是在根据本地民间原小曲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流入本地的一些小曲小调,并和自己本土的曲调在演唱过程中逐步融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皋兰曲子戏;其二,有众多的演出团体:据资料记载,在今皋兰县的水阜、山字墩、石洞寺、什川等地区基本上都有一个曲子戏的演唱班子,俗称他们为“自乐班”,说明当年兰州小戏的兴盛,可见一斑;其三,有自己的众多剧目,如《老换少》、《张连卖布》、《小姑贤》、《女寡妇验田》、《打灶神》等近百出。

    从有关史料记载上看,从远古秦代已有了民间的演唱。几千年来,从东到西传衍不息,甘肃各“品牌”的曲子占有主要位置。而且众多的曲子都在繁荣发展中衍变成戏曲,如民勤曲子戏,陇南的高山剧,文县玉垒花灯戏,敦煌曲子戏,天水的秦州小曲戏,礼县的白河曲子戏,以及兰州曲子戏等等。这些布满全省的曲子戏,说明我们甘肃的民俗文化相当深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位专家曾说:“甘肃的民间小曲音乐,曾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产生过影响。”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如秦腔而言就是从甘肃、陕西民间音乐中形成的,因此,我们探讨研究甘肃民间文化时,不能忘记曾轰动一时的兰州曲子戏。在收获了研究成果的同时,陈岚说:有许多民间的说唱艺术是在世代的口口相传中保留下来的,流传的基础比较脆弱。这些艺术日渐衰落甚至已濒临消亡。我想在进一步地实地调查后,希望皋兰曲子戏这一古老的剧种会作为“非遗”项目、甘肃的地方曲子被抢救性地保护起来,并进一步被挖掘和研究。


来源:兰州日报    责编:魏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