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网络直播】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第二会议小组直播报道(2011.10.30下午)

大郭老师说自己搜索了所有能搜集到的文本
六六大顺

TOP

戏曲舞台上的牛郎织女因为戏曲表演特殊演出要求的需要,在人物设置、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叙事形式的牛郎织女传说内容。
1、戏曲代言体的文体结构对牛郎织女传说主题的再认识与再书写。
2、戏曲商业性的演出目的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戏曲内容。
3、“乡间观剧,多喜热闹,而厌寂寞,仓猝一过,不解其详”,中国观众这种喜热闹、厌寂寞的戏曲审美心理也使戏曲舞台上的牛郎织女发生了变化。
4、戏曲代言体的文体结构也影响牛郎织女戏曲内容的改写。
六六大顺

TOP

戏曲演出由叙事体向代言体的转变、戏曲表演主动适应观众的审美趣味、戏曲舞台表演自身特点都内在规定性地限制了牛郎织女戏曲改编的取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戏曲牛郎织女的叙事内容,可以说,戏曲表演这种形式直接决定了牛郎织女戏曲文本的书写内容。牛郎织女戏曲文本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其表现形式的妥协与折中,形式载体决定了内在的书写内容。
六六大顺

TOP

再来一百七十贴吧,让水更猛烈吧
六六大顺

TOP

民俗学、人类学视野下儿童拍手游戏及其游戏中歌谣的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洼子村为例



              张帅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2010级民俗学专业



摘要:拍手游戏又称“拍对子”是曾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民间儿童游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针对儿童的各种电动、声控等玩具逐渐在都市兴起并迅速向农村普及,电脑、电子游戏机等高科技产品也在促使少年儿童的娱乐方式逐渐由群体互动性走向个体性,以至于包括拍手游戏在内的这种需要两人甚至多人互动的民间儿童游戏逐渐走向衰落。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拍手游戏作为一种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民间游戏竞技,曾在教育少年儿童,培养少年儿童的群体配合意识以及调剂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集歌谣与表演于一体的民间游戏,其在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从拍手游戏的歌谣来说,经历代传承下来的歌谣作为各时期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有关社会记忆的内容,而且大多数歌谣里面都会体现出国家政治生活的渗透。而从拍手游戏本身来说,游戏的过程相较于竞技更是一种表演,它需要一种情境,需要在这种情境下的所有互动。因此,本文将以作者出生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洼子村当年流传的各种拍手游戏以及游戏歌谣为例,试图以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解析,以揭示其所蕴含的相关民俗学内容。

关键词:拍手游戏 歌谣 社会记忆 国家的在场 表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六六大顺

TOP

张帅说拍砖越狠越好,板砖呢,板砖呢
六六大顺

TOP

儿童间的拍手游戏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儿歌游戏,在全国各个地区都非常盛行,尤以山东为甚,特别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可以两人或多人一起参与,一般情况下是两人参与,多人围观。游戏时,游戏中的两人需相对而坐,两只手先在胸前拍一下,或游戏双方将四只手握在一起晃动三下同时口称“谢、谢、谢”以使双方进入同一节奏。然后拍对方的手,右手拍右手,左手拍左手,换手之间要求要自己拍手一次,动作要协调有节奏,不断重复,游戏者同时唱各种歌谣。多人玩的时候,游戏者围成一个圈,双手先拍一下,然后手向两边分开拍挨着的同伴的手,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游戏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若是有哪方拍错,就要受罚,若歌谣结束都未出现错误,则一般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出胜负,负者要接受胜者惩罚。惩罚方式一般也是一边唱着歌谣一边按照歌谣的内容作出扭胳膊、打胳膊、打后背、戳额头、打脸颊、顶下巴等惩罚。后来随着游戏的发展人们也渐渐创新出了多种玩法,比如正反手、拍手次数随轮次递增等等。
六六大顺

TOP

亲们,你们玩过哪种游戏呢?
六六大顺

TOP

适合发到我们的游戏竞技板块哦
六六大顺

TOP

引用:
原帖由 瑶族小妹 于 2011-10-30 16:44 发表
不得了了都在唱歌
小妹你也来唱一个啊
六六大顺

TOP

景军在其有关社会记忆理论的论文中提到近来在对社会记忆的研究中有三个基本的取向:“集体记忆取向、官方记忆取向、民间记忆取向。”
六六大顺

TOP

不管作者分析的好不好,景军的这个文章倒是应该接触一下
六六大顺

TOP

拍手歌谣异文:“高老师好,高老师坏,高老师教我们做早操,不伸腿不弯腰,气的高老师发高烧。”
六六大顺

TOP

吼吼,老师偶尔请请假,他休息,我们也休息
六六大顺

TOP

你一我一一休哥,你二我二编小辫儿,你三我三三姐妹,你四我四四世同堂,你五我五拜见五大娘,你六我六小龄童,你七我七七仙女,你八我八八仙过海,……
六六大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