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泰山名称的由来、演变及文化内涵

在原始先民心目中,泰山就是一座大山,是一座比大山还大之山,故曰“太山”。泰山有着28亿年的发育史,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形成了今日之泰山的基本轮廓。说来泰山的海拔高度仅有1532.7米,并不算高,但相对高度达1400余米,有着拔地通天的气势。繁衍生息于斯的先民们,面对这样一座大泰山,慨叹其大,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就刻画出泰山的形象文字符号,以便铭记,尊为比大山还大之山。“大”字出现较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均见其形。那么比大还大怎么办呢,因“太”字的出现晚于“大”字,古人便以“大”字代之,读音“太”,此诚如《骈雅训纂•释名称》所云:“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段玉裁在注《说文解字》中也认为,“域中取大之山,故曰大山”,“大俗写为太”是因为“言大而形容未尽”。泰山是比大还大之山,影响由古自今。孔子编定的《诗经》誉泰山“岩岩”。汉武帝面对泰山发出了“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的感叹,以至于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泰山之大了。明太祖朱元璋文墨功底不深,请来高人捉刀,大有言不尽意誓不休的味道:“岱山高兮,不知其几千万仞;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几千百里;影照东海兮;巍然而柱天!”泰山之太,除宏观形象高大雄伟之外,还有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神州大陆的东方,是华北大平原上唯一的一座大山,“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是谓“中央之山”。
  泰山之名称由当初的大山——太山演变为“泰山”,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外延得到了拓展。“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鲁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泰”字的含义之一是与大——太同音同义。古籍文献太、泰常常互用,如太一为泰一,太极为泰极,太古为泰古,泰山为太山。且不说《孟子•梁惠王上》及《庄子•逍遥游》中分别有“挟太山以超北海”、“有鸟焉,背若太山”的说法,而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则把“泰山”与“太山”同篇互用。“泰”字含义之二是大通。《说文》云:“泰,滑也,从手从水,大声。”段玉裁注:泰字,从手从水,水在手中下溜甚利也”。所谓“下溜甚利”,就是大通。“泰”义有异于大小之大的“太”和“大通”,缘于《易经》中的“天地交,泰!”“泰”就是大吉祥的意思。在先秦文化和中国古典哲学中,“泰”字有高大、安宁、吉祥之义,三者集于一山,融为一体,于是泰山便崇高了、神圣了、威灵赫赫了。历代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泰山与天地对话,于标榜其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抬高了泰山,升格为国家的象征。最意味深长的是姓爱新觉罗氏的满族清朝皇帝康熙著《泰山龙脉论》,论定泰山与长白山龙脉相连,借泰山来提升长白山的“龙山”地位,政治目的不言而喻。郭沫若研究:“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还高一等,因此谁也不敢藐视泰山了”。泰山“威灵赫赫”,那以泰山为依托幻化出来的泰山神祗也随之神之又神、赐封有加、无所不能了。泰山神东岳大帝由神而王,由王而帝,主生主死。泰山石敢当是正义的化身,“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泰山女神由泰山娘娘而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老百姓心目中,“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因而“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则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东岳碧霞宫碑记》)。闯关东的山东人有一种泰山情结,不仅把泰山石敢当信仰带到关东,把东岳行宫、元君行宫建在关东,而且组成香社回泰山祈福、还愿,刻勒于红门宫小泰山附近的香社碑文中就保留着这方面的资料。
  岱山、岱宗、岱岳、东岳等,均为泰山的别称或尊称。“岱”、“岱山”、“岱宗”,见于先秦文献。《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所谓“岱”,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是:“岱,大山也,从山,代声,”与太山——泰山义同音同。“岱宗”之说,为尊称,古人所谓“太山,群山所仰”(《史记•孔子世家•集解》引郑玄语),也就是说,泰山为宗长,所以杜甫在其著名的《望岳》诗中自问“岱宗夫如何?”答曰“一览众山小”。“岱岳”之称最早见之于西汉刘安及其门生所著的《淮南子》:“中央之美者有岱岳。”注云:“岱岳,泰山也”。古代岳字“象大山之形”,古人认为“山高而尊者岳”。《诗经•大雅》有“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尔雅•释山》解释崧字为“山大而高”者。至于“东岳”代指泰山,是因为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东方使然。但这个方位词“东”字却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东”字从日从木,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生机,引申为主震、主春、主生、主苍龙。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海岱文化区的大汶口人就朦胧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崇拜太阳,以“太阳鸟”为图腾,其部落首领的名称或“太昊”或“少昊”,这个“昊”字从日从天,个中玄机意图不难看出。
  汉代五岳制的确立,不仅使泰山定位为东岳,而且成为五岳之长,或曰“五岳独尊”。岳为大山,引申为掌管大山的官职。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统一起来,于是便有了“四岳”。道教典籍《洞天记》认为“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神仙家言,难以与后世之五岳称指有内在逻辑关系,不足为凭。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说”盛行,五方岳镇也应运而生,《诗话》所谓“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从大地理和人文的角度分析,或许有其道理。《尚书》中虽无“五岳”的说法,但有东、西、南、北“四岳”,且在四岳山中,经书明指何山者唯有东岳泰山。《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而不言何山。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考证,夏商至秦,汉代以前五岳所指因势而异,各有不同。据可靠文献记载,汉初之《尔雅》把东南北中五大名山谓之五岳,称泰山为东岳,列五岳之首。汉武帝根据五行说创立五岳制后,汉宣帝又于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正式把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霍山(又名天柱山)、北岳恒山封为五岳。其后又废安徽霍山改湖南衡山为南岳;废河北曲阳之北岳,改指山西浑源之北岳。五岳的由来还有种种神话传说,如《述异记》记载:“秦汉间有俗语言: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把五岳与远古祖先盘古氏连系起来的神话,并把泰山作为首脑,既是原始先民大山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信仰遗俗,也是泰山居于宗长地位的折射反映。清代《岱览》引汉武帝名臣东方朔语曰:“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这可能是后人借古附会(按:当时南岳是霍山,非衡山),但并非全无道理,因先秦时期泰山就已尊为“岱宗”了。种种方面的因素,成就了泰山五岳宗长的地位,用曾做过泰山太守应劭的话说:“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岱,故为五岳之也”(《风俗通义》)。随着五岳的神化,道士们把各岳职能又作了分工,现存于岱庙内的明万历年间《五岳真形之图碑》记载:“盖闻,乾坤之内,五岳者谓之神。五岳之中,岱宗为其祖,莫不应其造化。生于混沌之初,立自阴阳,镇乎乾坤之位。且五岳者,古经云:‘分掌世间人间等事’”。“东岱岳泰山,乃天地之孙,群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是□公真人得道之处,长白、梁父为副。岳神姓□讳□,封号天齐仁圣帝。岱岳者,主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主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
  综上所述,泰山名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可列简表如下:
岱山、岱宗、岱岳-东岳-五岳之长
大山-太山→
泰山(高大意)-泰山(大通意)-泰山(平安意)

TOP

回复 82# 的帖子

泰山千百年来都受人景仰,泰山祈福也成为当地人们非常重视的节日形式,成为了泰山文化的重要内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82# 的帖子

秦汉时期泰山文化
  泰山,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几千年来,泰山以它固有的雄伟壮丽和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地位成为齐鲁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是在中国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阶段。在当时的社会意识中,山川崇拜有重要的地位。而泰山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的意义,成为社会上下共同尊崇的对象。比如《淮南子》说,“太山之容,巍巍然高。”还写道:“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王充《论衡》也写道:“泰山之高巍然。”又说:“夫天之高下,犹人之察太山也。”都赞美泰山的高伟。言之极端者甚至以为可以与“天”相比。这种文化影响延续至今。一座山峰的文化作用,能够如此稳重,如此长久,这样的情形,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从文化史视角分析相关现象,对于认识秦汉社会意识史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益于说明泰山文化生成与演进的若干特征。
  齐鲁先进文化的象征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以儒学深沉的内涵和雄大的气象,具有先进文化的地位。儒学由齐鲁西渐,在各地普及,后来又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
  《论语•八佾》中可以看到孔子有关泰山(太山)的感叹,体现出这座东方名山在儒学思想领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泰山,又被看作圣人之学宏大高远的象征。孟子又有“太山之高,参天入云”的说法,可以看作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的一种解说。《韩诗外传》卷三写道:“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也说泰山伟大崇高。在齐鲁地区,人们又习惯用泰山来比类文化行为和精神境界的高尚。比如子贡和有若讨论孔子的文化地位,说“圣人之于民”类同于“太山之于丘垤”,“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在齐鲁文化深厚的基底上,泰山正是这样象征着圣德大智,同时也具有了神性。
  回顾历史,在秦汉时期这一文化高地上,儒学曾经是顶峰。汉武帝和董仲舒“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使得儒学逐渐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泰山自上古传说时代即作为正统政治权力之符号的地位,也因为儒学的传布而扩展了影响。
  古人说,“岱为山宗”,泰山“为五岳之长”。泰山在五岳中领导地位的形成,也是与齐鲁文化的先进性有关的。
  《史记•货殖列传》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泰山于是兼有齐、鲁不同风格的文化优势。然而,泰山在秦汉时期具有神秘主义特色的信仰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又使得其文化影响远远超过了齐鲁地域,而成为华夏文化共同体公认的尊崇对象。
  “泰山”和“大海”的组合
  立足于西部和中部的秦汉帝王东望泰山,在他们看来,泰山的高大,是以神秘浩瀚的海洋作为背景的。
  立足于西部和中部的秦汉帝王东望泰山,在他们看来,泰山的高大,是以神秘浩瀚的海洋作为背景的。
  齐地由于海洋资源的早期开发得以富足。《管子》于是曾经提出“海王之国”的设计。秦始皇多次东巡海上,即使部分因素在于寻海上仙山,求长生之药,主要动机还在于强化行政实力,实现与秦统一时代最为接近的法家名著《韩非子》中所谓“明照四海之内”,“富有四海之内”,“独制四海之内”,表露的对极端权力的追求。汉武帝类似的行动,也在宣示“天子以四海为家”的政治意识。他们海上行旅的辛劳,也表现出对海外世界的求知热忱。燕齐海上方士作为探索海洋文化和海洋学的先行者,在秦皇汉武身边形成影响,不是偶然的。
  秦汉帝王对海洋的关注,往往和对泰山的尊崇相关。他们的海上之行往往同时礼祀泰山。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如此。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出巡,宣告“会大海气,以合泰山”,显示出在他们的意念中“泰山”和“大海”的神圣组合。
  《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单独和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又写道,既已封泰山,无风雨灾,而方士又宣传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汉武帝欣然期待,希望“东至海上望”时可以相遇。然而奉车子侯意外暴病,一天就去世了。汉武帝于是立即放弃了海上之行,踏上了归途。在泰山得到的神异征兆决定了汉武帝“蓬莱之神”追求的行动。钱锺书先生指出:“秦始皇封禅,而不死之方术则别求之海上三山;……汉武乃二而一之”,然而有人说,泰山封禅,就可以实现长生理想。“是泰岱之效,不减蓬瀛,东封即可,无须浮海。”由此可以体会到,在汉武帝的意识中,“泰岱”与“蓬瀛”,“封禅”与“浮海”,山海之间是存在着特殊的神秘联系的。
  《淮南子•地形》论述四方形势,其中说到东方、东南方、南方、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各地物产之美。最后又写道:“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其中对于“鱼盐”的强调值得重视。以泰山为“中央”,是齐鲁之地渊源久远的观念。其“东方”之山称“医毋闾”,位于辽东。可知以泰山为“中央”的地理观,很可能是将海域包括在内的。
  东方神学体系的重心
  西汉帝国全面继承了秦的神祀系统。秦地和齐地,在当时正统礼祀体系中,形成了一西一东两个宗教文化的信仰重心。
  《汉书•地理志》中所记录分布各地的国家正式的祀所,共计352处,然而仅右扶风雍县就有“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滨海郡国有24所,占全国总数的6.82%。如果不计右扶风雍县的祀所,那么滨海郡国占到48.98%之多。全国列有正式祀所的县,共37个,滨海郡国有15个,占40.54%,比重也是相当大的。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出巡远方,曾经“东游海上”,礼祠“八神”。“八神”分别为:1.“天主”,祠天齐;2.“地主”,祠泰山梁父;3.“兵主”,祠蚩尤;4.“阴主”,祠三山;5.“阳主”,祠之罘;6.“月主”,祠莱山;7.“日主”,祠成山;8.“四时主”,祠琅邪。汉武帝东巡海上,同样“行礼祠‘八神’”。这样的仪式似乎不止一次。每次经过,必然礼祀,这就是所谓“上过则祠”。按照顾炎武《〈劳山图志〉序》的说法,秦皇汉武时代,“八神之祠遍于海上,万乘之驾常在东莱。”秦始皇、汉武帝东行,都曾经庄严礼祀“八神”。这一行为,体现出来自西部高原的帝王对东方神学传统的全面承认和充分尊重。我们看到,在“八神”之中,是包括泰山的。泰山的地位仅次于“天主”。
  原本属于齐人神秘主义文化系统中之主要崇拜对象的所谓“八神”,包括天地之神、阴阳之神、日月之神、四时之神、兵战之神,结成了比较完备的祭祀体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八神”之中,有六神完全位于海滨。而泰山因为与封禅这种政治正统地位追求的关系,在“八神”之中最受重视。
  “上太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等,都体现了泰山和神仙信仰的关系。
  “主人生命”的神仙
  秦汉时期,泰山被看作神仙居所。汉镜铭文“东上泰山见神人”,“白虎引兮上泰山,凤凰舞兮见神仙”,“上太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等,都体现了泰山和神仙信仰的关系。
  汉诗《步出夏门行》:“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陈直先生联系《小校经阁金文》卷一五“上太山,见神人”镜铭文字,以为可作为说明汉诗中之习俗语与古器物之联系的一例。
  东王父、西王母、赤松子,都是汉代传说中的神人仙人。神仙居于太山,太山与天相近,反映了汉代人对于泰山神性的认识。
  秦汉时期,“泰山”,在民间意识中还有另外的神秘涵义。《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是生命起始的方向。与当时生命意识的觉醒相联系,东岳泰山被看作生命的主宰。正如《白虎通义•巡狩》所说:“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泰山,是山之尊者,又称作“岱宗”。“‘岱’者,始也。”《续汉书•祭祀志上》刘昭注补引《风俗通》又写作:“‘岱’者,胎也。”“胎”,也许更近于“始”之古义,也更富有生命气息。
  《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十六》有《泰山吟》二首,题解写道:“《乐府解题》曰:‘《泰山吟》,言人死精魄归于泰山。’”说泰山是人之精魄的归处。泰山之神称“泰山府君”,后世又俗称“东岳大帝”。
  一般以为,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其实,这一观念的形成,还要早得多。《博物志》卷一引《援神契》说,太山是天帝之孙,“主召人魂”。因为“东方万物始成”,所以“知人生命之长短”。也有写作“主人生命之长短”的。
  《风俗通义•正失》有“封泰山禅梁父”条,可以看到一则关于汉武帝的神异传说,也体现了同样的意识:“俗说岱宗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汉武帝探得一枚书写“十八”之策,但是却因“倒读曰‘八十’”,后来果然长寿。这一泰山“能知人年寿修短”的传说,也是值得重视的。
  反映泰山神在民间信仰中作为阴间主司的文物资料,有汉墓出土镇墓文的有关内容。例如:“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太山。”“生属长安,死属太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妨)。”吴荣曾先生曾经指出,东汉都城不在长安,则所谓“生人属长安,死人属东太山”的说法,应当是从西汉时流传下来的。
  泰山,又是统理地下秩序的管制中枢。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有“泰山治鬼”条,其中讨论“泰山之故”,指出“鬼论起于汉末”,以为“泰山治鬼”的民俗,起初或许与民间“祈名岳”的风习有一定关联。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也有“泰山治鬼”条,论述“泰山治鬼”的说法,在汉魏间已经盛行。这一情形的发生,正是因为泰山在当时社会的文化理念中,具有神圣万能的地位

TOP

回复 82# 的帖子

在泰山浩瀚的历史文化中,泰山以其高耸雄伟的自然特征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构筑起泰山宗教信仰的基础。从史前的巡狩柴望,到封建王朝的封禅告祭;从朦胧的信仰,到各种宗教的形成与融合,无不是中华民族诸多文化特征的体现。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为泰山宗教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着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山岳崇拜现象,对泰山宗教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82# 的帖子

秦汉以来,随着帝王的封禅,儒、释、道教的相继传入,泰山建筑亦陆续营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82# 的帖子

 泰山在现代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泰山精神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深邃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意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心灵深处。季羡林先生曾著长诗《泰山颂》,赞誉泰山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并倡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直上危巅休怯险,登天毕竟要雄才。”泰山高大雄伟,七千级盘道逶迤通达岱顶。从红门至岱顶,有多处以“登”为题的刻石,如“登高必自”、“勇登仙境”、“从善如登”、“若登天然”、“努力登高”和“共登青云梯”等,所宣扬的都是努力进取、自强不息的主题。十八盘是登山盘道中最险峻最难登的一段,同时也是天门咫尺、希望就在眼前的一段。因此,在南天门下刻有“努力登高”以示鼓励。虽然千辛万苦,如果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给人的感觉则是“万里清风来”、“一览众山小”、“登高壮观天地间”和“山为绝顶我为峰”。
  2、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究天人之际”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季羡林先生认为,“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综合的”即“天人合一”的,用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话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谓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就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泰山是“天地交泰”之地,历代帝王封天禅地之所,阴阳之和谐;泰山是中国首例文化与自然有机融为一体的双重世界遗产,自然与人文之和谐;泰山儒释道兼而有之,优势互补,多元文化之和谐;泰山人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客体之和谐。
  3、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在中华文化典籍中,我们常见“稳如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压顶不弯腰”、“责任重如泰山”等等。特别是“泰山石敢当”,意即泰山石可抵挡一切。在长久的流传中,泰山石敢当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正义的化身,誉为泰山平安文化的传播大使。2006年6月,“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也是从泰山石敢当幻化而来。
  4、胸怀博大的包容精神。早在二千多年前,秦李斯在其《谏逐客书》中就论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诚哉斯言。泰山古称大山,是比大还大之山,故曰“太山”。泰山之“太”,固然有其岩岩气象的自然因素,更体现在人文的崇高和胸怀的博大一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