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七夕

七夕民俗特色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另外,七月正值各色植物活泼朝气的盛夏,一些七夕节风俗还与夏季特有的季节特色紧密相连。
1、针线 女孩子们乞巧用的器物都极为精细。乞巧用的针就有很多种,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精细异常。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水中便清晰可见各异的针影来。如果针影是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2、鲜花 除了针线,女子们还在鲜花上做文章。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放在露天的庭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还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在无名指和小指甲上,称"红指甲"。
3、唱歌 唱《乞巧歌》也是过七夕节重要的一项活动。歌是这样唱的:"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4、祭织女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5、窃听哭声 七夕情人节还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听哭声的人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进古井旁边,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6、许愿 虽然说七夕节上少女是绝对的主角,但已婚的人和年老的人也都各怀所愿,等着在七夕节这天许下美好的愿望,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据说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7、预告收成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高。还有一些地区在七夕做"青苗会",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8、玩偶 北宋时期,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产品。例如以蜡铸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做成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称之为"水上浮"。有人还用蜡制成婴儿玩偶,妇女买回家后将玩偶浮在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还有人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磁碗里,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做成假的双头莲,造型可爱,颇受时人欢迎。
9、晒书、晒衣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考虑到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决定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暗中探查真相。当时正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按照风俗,正在家中晒书。亲信回去后禀报魏武帝说司马懿并没疯,而且还在家中晒书。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外,汉代还有晒衣的风俗。魏晋时,这一风俗也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TOP

“七夕”文化亟待挖掘

在2008年的东西合作会上,由汝南县选送的项目《董永遇仙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投资人的目光。
据了解,这个项目地址在汝南县宿鸭湖东岸。汝南县是董永遇仙故事的发源地,宿鸭湖原是他路遇七仙女的地方,在汝南,董永卖身葬父的至孝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这里有董会村、仙女桥、董永的衣冠冢等遗址且保存完好。在湖东岸已设立有董永遇仙处标志,景点所处地点宿鸭湖是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湖,相邻景点有万亩湿地保护区等。开发建设董永遇仙文化旅游景点——“孝园”,市场潜力较大。
汝南县旅游局的黄克锋说,如果按照规划实施,将在现董永遇仙碑亭的岸东辟一块地,以汝驻故道为中轴线,一边建二十四孝碑廊和百孝图及董永遇仙、传说故事图绘彩画展厅;一边建董永与七仙女男耕女织生活园和1958年几十万汝南人民肩挑锨挖建平原水库的展览馆。建成后可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在董永遇仙碑亭西边建水上游乐码头,供停靠游艇和游船。在董永遇仙女碑亭西三百米水面处,建一或隐或现的遇仙桥。在湖内情人岛上建设七仙女旅游区。塑董永、七仙女雕像,白天从大坝上能看到美丽的雕像,晚上通过实施灯光效果,更显夜景美妙。再加上梁祝故里,每年的七月初七,天中人民在享受这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为发扬这个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相信真正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人们,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将会从另一层意义上理解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我们

TOP

七夕

七夕”在天中具备丰厚文化土壤

七夕节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面对夜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带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报箱。”
据《泌阳民俗》记载,每逢七月初七这一天,成群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在桥上相会。如果这一天下雨,就是织女和孩子们的眼泪。织女即便在天上受到王母娘娘很严厉的惩罚,仍决心跟牛郎一起过日子。这是对爱情何其朴素的一种追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是民间少女在这个夜晚向心灵手巧的织女学女工,祈望自己心灵手巧的一个节日。同样,据屈正平教授《汝南风土记》中关于董永与七仙女在天中大地上美丽的传说,汝南城西董永与七仙女相遇的“董会村”,见证着这个美丽传说中的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同样,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汝南的传说世代传唱,祝英台与梁山伯为追求完美爱情化蝶的凄美故事,感染着中外无数追求爱情的善男信女。
滚滚红尘中,随处可以看到纷纭爱恋,但许多人都找不到心中真爱,这是何其悲哀!爱情的悲哀就在于:有些人在追求“速食爱情”,乐此不疲地在玩爱情游戏,只是他们或许忘了:热衷于游戏人生之人,终有一天会被人生所戏弄。这样的“速食爱情”,我是不敢认同的。在一年一度的中国的“情人节”,谈起时下一些年轻人的“速食爱情”,真不敢想象如果董永与七仙女也有这样的爱情观,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如果梁山伯与祝英台地下有知,不知会对此作何感想。

资料来自百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