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关于春节的诗词

春节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意义
1、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
2、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

以下是冯骥才先生答记者问时关于春节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从中也可以看出春节的重要意义,因此摘录部分
冯骥才: 春节应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骥才先生日前提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
 冯骥才先生认为,节日里有民族和民间的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地域气质。如果我们不从文化上、从精神上去看节日,就不明白节日为何物,不经意间随手丢掉。”
 我们成千上万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中,春节之所以是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有三点。第一,时间跨度非常大,前后将近40天时间。第二,它有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民俗,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上,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民俗,有非常灿烂的、丰富的表现的形式。而且我们民族民间所有的艺术,民间的绘画、雕塑,各式各样的民俗,包括庙会,全部在春节期间被调动起来,没有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么综合,这么完整,这么庞大的规模。第三,是主题,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比如对祈福、富裕、平安、丰收、健康等等的这些,对于所有这种精神理想,都是春节的主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这时,一个民族所有的精神理想都要表达出来,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的形式。所以说它是一个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说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是我们的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我们的春节。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果它一旦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每一个华人都认为自己是这个文化遗产的一个传承者,对世界华人的四海一家这种民族团结的情感,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的认同,有一个巨大的团结、凝聚的作用。

以下是几首诗歌
1、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歌背景和主题: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推行新政之时,因而具有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卖痴呆词》 宋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诗歌背景和内容:该诗写于除夕之夜,一二两句合起来的解释就是,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祈求神灵除灾降福、大家都呆滞的等待新的一年的临近和到来。其实是除夕守岁这一习俗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个人观点:暂时就找了这几首。在找春节诗歌的过程中,我也试着揣摩诗人在春节写下这些诗歌时的心态和目的。个人比较粗鄙地认为,古代文人写关于春节的诗歌里,主要的主题都是记叙一些习俗、表达团圆、和辞旧迎新的喜悦等。从这些主题中可看出,古代文人借春节寄托着他们的爱与希望。爱,是对家人和朋友的爱,无论是表现合家欢乐、一家团聚的喜悦的诗歌,还是孤身在外、在春节时倍感孤独的游子,其写作出发点都只因为一个爱字,这也体现了中国文人对家的一种眷恋和归属感。第二个是希望,春节特殊的时间段给了文人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写守岁、喝屠苏酒、换桃符等习俗,只是因为对未来有着一种新的期待,不管过去一年过得如何,只求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TOP

萧放博士关于春节的演讲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三千年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春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演变: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依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逐渐改变,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朝会。在朝廷的影响下,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机,沟通自己与亲族、邻里的关系。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间,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齐,依次拜贺尊长。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大的朝贺庆典对内显示国家太平,对外彰显中华帝国国威。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

  比如北宋,“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娱乐。明朝时北京民间春节更为生动有趣,当家人元旦晨起,率妻子等拜天地、拜祖先、煮饺子、给长辈上寿。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离,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

  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足于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将传统节日习俗全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过公历元旦,不过农历新年。但这么做的效果并不理想。1934年初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以“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关口,伴随着过年的脚步,如同展开一幅年俗长卷

  春节是迄今为止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节日。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节日。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其节俗丰富、生动,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为了全面呈现传统春节的面貌,我们伴随着中国人过年的脚步,依照年节顺序,渐次展开年俗长卷。

送旧年的习俗
 1.“腊八粥” 2.小年送灶神   3.扫尘  4.备办年节食品 5.身体清洁:“洗疚疾”与剃年头   6.装饰门庭:窗花、年画、桃符、春联
过大年的习俗
 1.年夜饭  2.压岁钱  3.守岁  
迎新年的习俗
  1.“爆竹声中一岁除”  2.天地、祖先祭祀   3.穿新衣与拜年   4.接财神

TOP

萧放关于春节的文化内涵的阐释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萧放说,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萧放认为,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改变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改变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春节尤其如此。”萧放说。

    他表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该努力使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永远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春节,这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灯,以其独特而永恒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明亮又温暖。”萧放说。

TOP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以上资料都来自于新华网

TOP

对春节申遗的双重视角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可能丢失的“年味”。因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还想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11日,一直为文化传承鼓与呼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报纸撰文再次谈起春节申遗的话题。(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节是否需要申遗,我的观点和冯骥才先生不尽相同。一方面,我赞同他说的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只要是濒临灭亡和逐渐消失的文化,都需要去保护、去留存。因此,虽然春节依旧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春节本身并没有亟须抢救的风险,但是传统的“年味”却在春节的火热中逐渐淡去。这些来源于悠久传统的年味是春节的文化特征之一,现在它们更多地存在于各种“文本”。从珍惜文化和保存传统的角度看,这些未流行于现实生活的年味当然需要申遗。

  但是,另一方面,我对春节文化却有另一个看法:什么是春节文化?以传统春节习俗为内容的春节文化当然是一种意义上的春节文化。但是,当这样的传统存活于“文本”之中,缺乏现实活力时,是否应该把这种看上去很完美的习俗,当成是界定春节文化的固定标准?再说,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文化的定义太多了,但如果我们把人当成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最基本含义其实就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这个层面看,那些远离了文本中春节传统习俗,但依旧热闹的春节到底有没有文化呢?这种文化可能还未成形,但无疑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甚至,我觉得随着群体的分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不同群体对春节文化的理解也在逐渐地产生差异。年老的人,可能还在坚持着春节的传统,该送灶的时候送灶,该守岁的时候守岁,该吃啥的时候吃啥,他们过节讲究的是“按部就班”,春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习惯,就是一个仪式。而年轻人早已把春节当成了一次可以放松的难得假期,他们未必知道该如何过传统的春节,他们未必喜欢看大年三十的春晚,他们未必在要吃饺子的时候吃饺子,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选择过一个不同的春节。

  这样的分化其实是一种必然,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春节不太可能以统一的方式出现。很多春节的习俗和仪式,从文本走进现实确实存在困难。当然,这样的分化并不会导致春节魅力的消失,原因除了不同群体可以从春节各取所需之外,还因为春节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相通的。如团聚,亲情,希望。这些东西是本质的,它们需要一些外壳,春节就是一个合适的外壳。而至于这个外壳是否与从前一样,其实是不重要的,就像拜年的习俗一样,当人们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离家庭成员越来越远时,见面拜年与短信祝福,网络祝福,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

  如果不把春节当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把文本上的春节当成是一个固定的答案,春节文化其实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年味,一种是日趋多元的过节方式,这两种文化有重叠可未必能够对接,但这两种文化可以汇聚、融合成一个更完整的春节。对于那些逐渐被淡忘的年味,当然是需要申遗的,这种申报有助于人们记忆的牢固,但同时,申遗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春节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对于越来越多元的过节方式则不必反感,不必以拯救春节的名义,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传统春节的坚守者。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乾羽

TOP

春节申遗的实质

 应该说,春节申遗的出发点―――抢救“年味”,还是击中了许多人柔弱的心灵。这些年,每逢过年,无论哪里的老百姓,都会发出一句“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追忆曾经的爆竹声声,曾经的锣鼓喧天,曾经的热闹场面……而现实中,“年”离我们却是越来越远了。这种状况下,如何抢救已然开始流失的“年味”,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但是,靠春节申遗,就真的能找回已越来越淡的“年味”吗?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估计没人敢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虽然春节在中国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人们也已积累下甚为浩繁的习俗,但不同的是,我们积攒下来的众多习俗,都是生长在农耕文明之上的,而今日之中国,却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两种不同的土壤之上,又如何能够生长出一样的“年”来呢?

  围绕着春节,这些年来,有了很多诸多年前不曾有过的新事物,比如春运,比如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比如春晚……在农耕时代,没有春运的繁忙,没有春晚的热闹,也不可能有人出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现在,伴随春节应运而生了许多新的过年形式,甚至,有些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单从支撑春节的种种特色形式而言,现代文明下的春节和农耕文明时代的春节早已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指望我们像农耕时代那样来过年?又如何指望我们能够保留住往日的“年味”?其实,形式终究只是外套,春节之所以经历多少个王朝时代而不衰,关键是外套下面的深刻文化根脉,比如亲情、孝道、和谐。所以,春节申遗与其说是抢救“年味”,不如说是如何在工业文明时代,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统一。

  无疑,这样一个问题,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远不是一个春节申遗能够承载的。对于人们来说,即便有一日春节能够申遗成功,但如果“年味”还是越来越淡,传统的因子不断消失,那这样的申遗仍旧是失败的,因为,它并没有达成在工业文明中保护传统的目的。

  因而,对我们来说,现在所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节日申遗的问题,而是避免现代生活将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诸多传统割裂太多。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演进,在文化血脉里,我们需要继承古人的一些优良传统,比如敬畏自然的和谐,减少无节制地从自然中攫取财富,比如尊崇“仁义礼智信”,力避对金钱的疯狂崇拜……

  没有人真的可以将某一些传统完全复原(而且也没有完全复原的必要),春节的诸多传统习俗亦不例外。所有的主张,仅仅只能是一种呼声、一种倡导,倡导人们在工业文明之中,金钱名利之上还有更高的文化追求,还有一些更为符合人类普遍价值的共同认知。

来源:《华商报》作者:曹旭纲

TOP

保护年俗文化要从具体活动入手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我国相沿成俗的腊八节。这一天,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这一习俗,在我国已流传一千多年。不少老百姓今天在家里特地煮了腊八粥,许多饭店也趁机推出“腊八粥”招揽顾客。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时,他说自己家  
也要煮腊八粥。陈竟认为,“煮腊八粥”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具体民俗事象,有助于使中国年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正如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月十五吃元宵,腊八节吃腊八粥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具体民俗事象。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是纪念佛祖说。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寺院会在这一天给善男信女施粥,无论富贵贫穷,来到寺院不收费且随意喝,而百姓也认为,在这一天喝粥能消灾免难,有利身体健康。陈竟认可这种说法。北京的广化寺现在还有腊八节熬粥和施粥这一活动,据说这一传统已延续720多年。陈竟说,腊八粥所费不多,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陈竟介绍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年节,而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过了腊八就忙年,从这一天起,人们就准备过年了。他以自己所在的江苏农村为例,过了腊八,家家开始做腊肉、腊鸭、腊鱼,灌香肠,压米粉。而南京夫子庙的手工艺人,也开始扎彩灯、作泥塑等,准备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

  作为民俗学家的陈竟认为,春节与日常生活相比,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民俗事象也更加繁富多样。春节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非常珍视和积极弘扬。而且,就要从像煮腊八粥这样的具体活动入手,让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从中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传统年俗文化。(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宫苏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