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回复 15# 的帖子 明代关于泰山的诗词

三阳庵
萧协中风来树里沸洪涛,满目河山兴自豪。野蔬味冲消俗念,黄冠致逸不劳骚。
青帝观
萧协中万国苍黥此禀生,飞甍金壁倚云平。轮回自古司东岳,懿号讹传两地名。
白鹤泉
萧协中名泉喷激漾悠悠,达入雉城堪泛舟。鹤翥源枯空怅望,蓁芜满道野烟浮。
高真院
萧协中香林栖碧宇,旷古事高真。岚翠空中色,昙花象外身。径微悬石细,松老得枝新。城市仍非远,宁辞蜡屐频。
香井
萧协中凿石分流细,芬芳脉长濬。岭梅寒濑夜,岩桂夜澄浆。鼻观闻初异,泉痕溴自香。茶铛闲煮月,应共老僧尝。
虬在湾
萧协中扰扰路傍人,昏昏云靉 。虬去池犹空,波光清于黛。
杨老园
萧协中山径仄石欹,荒圃睛烟曙。杨老何年人,此是避兵处。
凤凰台
萧协中台上曾闻集凤凰,时和应自兆祯祥。汉臣不似宋臣媚,浪撷灵芝奏中央。
都庙
萧协中森严庙貌昼长阴,风雨遥闻苔杖音。莫道游人争却步,满墀密树断鸣禽。
封家池
萧协中山翁频醉习池头,此地名园亦胜游。赖有灵泉通浩荡,且邻白鹤倍清幽。一泓势可倾千里,百折期将到十洲。歌管每邀岩际月,芙蕖纷集水中鸥。游人耐可酬嘉赏,地主无端厌拍浮。消歇繁华宁物理,搜寻遗迹待人谋。
凤凰台
萧协中台上曾闻集凤凰,时和应自兆祯祥。汉臣不似宋臣媚,浪撷灵芝奏中央。
白骡塚
萧协中御厩騕褭秣食多,登峰阅巘几能过。功成身死无余慕,芳塚黄麻翳碧萝。
梳洗河
萧协中蕊宫原不珥明璫,楼去波澄映夕阳。轻抹霁烟迎黛色,嫩萦河芷带天香。瑶池沁液风寒冷,岳麓分泉月浸凉。欲借双成问王母,恐随时局亦新装。
朝元观
萧协中古柏阴阴覆画廊,风飘霜叶满墀黄。楼台敞邃难穷胜,到处笙歌佐客觞。
梳洗河
萧协中蕊宫原不珥明璫,楼去波澄映夕阳。轻抹霁烟迎黛色,嫩萦河芷带天香。瑶池沁液风寒冷,岳麓分泉月浸凉。欲借双成问王母,恐随时局亦新装。
王母池
萧协中仙风吹动水涟漪,信是当年阿母池。青鸟书回波镜绿,碧桃花系洞春迟。琮琤暖液遥穿溜,浅淡睛莎细绕堤。乞得丹砂消世劫,一飘长日灌琼芝。
剑匣石
萧协中谁人刻琢石函方,中有青蛇夜吐光。一自神仙携去后,至今风雨绕萧湘。
吕公洞
萧协中仙人当日度神虬,石洞栖真水畔浮。寻字凌云探故迹,覆崖珠露滴松秋。
东溪
萧协中闲看罨画水澄溪,岳色西倾树影移。流出前村幽赏足,一湾春绕碧琉璃。
四阳庵
萧协中莱蒙遥望覆青霞,万井千峦点暮鸦。庵无林樾妆生色,藓绿苔苍遍地花
谢过城
萧协中齐人夹谷能归过,千载犹存谢过城。今日军戎频玩寇,更无人可去莱兵。
天井
萧协中天成方井汇诸流,莎茁波澄隐浴鸥。滉漾逶迤通百里,东南汇汶送漕舟。
周明堂
萧协中明堂当日奠王居,水声山光丽有余。一自殿庭隤圮后,赋诗总属野人书。
东岳庙
萧协中寰海名山尊五岳,岱主天孙帝天角。春德生人冠百灵,燔柴秩祀原超卓。爰有神居体势崇,巍峨竦拔疑云中。高城百雄围金壁,殿阁千里卧螮蝀。朱门轮奂辉金榜,黄屋飞翚足宏敞。两两廊庑翼寝宫,明神赫弈昭英爽。
嬴城
萧协中憩望芊绵绿草平,轻车遥过听莺声。延陵马鬣知何处,不是嬴城是博城。
汉柏唐槐
肃协中汉唐英主侈东封,并植灵柯古色浓。柏叶傲霜迎翠葆,槐枝结夏荫苍龙。虚疑神物同千载,自是仙根托九重。安得虎头携捐素,纵横仿佛写奇踪。
云云山
萧协中水尽云生成,山空云亦归。无心邀帝泽,宠锡不相违。
环咏亭
肃协中一亭如斗缀神祠,四壁名贤砌勒诗。尊酒搜奇犹未艾,云飞锦烂目迷离。
龙窝
肃协中生逢盛世泰山阿,皓首青童鼓腹歌。已识域中无虎政,复看堂上有龙窝。
鲁两先生祠
肃协中徂徕高矗泰山南,迭起名贤列具瞻。万古春秋心共契,千年庙貌德同龛。椒浆苾芾留云暖,松柏阴森系日酣。肃拜登阶聊一问,近来祠位可容三。

TOP

关于泰山的研究著述,论文(一)

韩国《南冥学研究》2009年6月号(总27期)
周郢发表
泰山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清•阮元语)。将于韩国庆尚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名山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确定以“各国名山文化的现况与前途”为主题,正是对各大名山文化“学术盛衰”的一次论衡与品藻。谨遵议旨,试对中国泰山文化之研究作一回顾与前瞻。
本文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系对二十世纪的泰山文化研究作一简略回顾,第二部分则对进入新世纪后的泰山文化研究成果进行重点评述,第三部分则是对今后泰山文化研究方向的蠡测与选题的预拟。囿于闻见,限于学识,述评难称至公,拟题未必恰切,谨请与会方家予以匡正。

泰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内涵丰厚,风格特异,在文化史上所具之影响,实已远逾一般的名山胜迹,且与民族文化的特征与民族精神的形成息息相关。然泰山之学,虽源流甚长(可追溯至战国时之《山经》与《管子》),却一直开凿欠深,范围率拘于山水与胜迹,记述多限于景观与掌故。直至清代,始有深入研究的著述出现(清初顾炎武首开其端,清中叶之《岱览》、《泰山志》集其成,两书为传统泰山研究之高峰)。随着二十世纪初叶学术新思潮的开启,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也益发引起学界关注。一些学术名家纷纷以新的视角对泰山文化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散见于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钱穆诸家集中有关泰山的论述,代表了这一时期学界大师对泰山的新认识。他们或以新获之自然科学知识,或以新见之异族文字,或以新兴之学科理论诠释岱宗往迹,有的虽只言片语,然皆如精金美玉,弥足珍视。顾颉刚、王献唐、孙作云等综合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古文字学对泰山上古史事与信仰的全面研讨,皆体现了当时泰山研究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一批泰安地方学者也以极大的热忱,投入泰岱文献史料的搜求、校订、考释与研论,百卷《泰山丛书》(由王价藩、王亨豫父子积四十年之力而成)便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泰山研究,诸多学者已自觉运用现代学术理论,筚路蓝缕,使研岱之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949年后,大陆与港台地区的学术界对泰山文化的研究均有所开展。大陆在此后三十年中,有多种泰山著作与论文刊出,其中顾铁符、唐兰、俞剑华、张鹤云等一批文史专家分别从不同领域对泰山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揭析,深得精要;郭沫若的泰山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之说更为精辟之论。但这一时期泰山人文研究的力作相对较少,许多重要领域的探研或呈空白,或现停滞。而此时在港台地区,苏雪林、凌纯声、饶宗颐、孔德成、余英时(美籍,但学术活动多在港台)诸人精研义理,深造有得,他们从世界文化的宏大范围中,探索泰岱文明的源起和形成,这种贯通东西、纵横联系的研究方法,使泰山之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结束,随着大陆文化事业的复苏,泰山文化研究也开始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广泛开展,中老年学者在学术上日趋成熟,年轻一代崭露头角;使得这一时期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成果质量也显著提高。举凡历史、文学、艺术、美学、文物考古、宗教、民俗、旅游诸领域,泰山文化各个层面的学术课题均被触及。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学术难关被一一攻克(其中关于泰山封禅、宗教、石刻、文献的研讨,都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新方法、新史料迭见层出,泰山的学术影响明显扩大。新编《泰山志》、《泰山大全》等一批学术性、资料性宏篇巨制相继出版,集中展示了这一时期研究的整体水平。毋庸讳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仍存有诸多缺失,就人文研究而言,许多学者由于学术上储备不足,加之治学心态浮躁,导致一些研究硬伤累累,许多著述在低水平徘徊。就总体而言,这二十年仍是泰山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其总体成绩不容低估。
二十世纪泰山文化研究的另一个特点,便是研究群体不复限于域内,而是愈来愈为域外学者所青目。早在世纪之初,便有沙畹(Chavannes)〔法〕、卫礼贤(RichardWilhelm)〔德〕、阿列克谢耶夫(B.M.AekceeB)〔俄〕、盖洛(WilliamEdgarGeil)〔美〕、桑原騭藏〔日〕等一干汉学家得此学术“预流”,对这一“东方之巔”的古老文明迭加考论,开启了海外泰山研究之风。由于这些汉学家多学贯东西,视野开阔,故其比勘泰山与东西文化之异同,皆能箴缕百家、冞入其阻。如沙畹所著《泰山:中国人的信仰》(LeT’aiChan:Essaidemonographied'uncultechinois),以社会学的方法解读泰山文明,这一研究被视为“开创了一条研究上古宗教的新路”(法•程艾蓝《法国的古代中国研究》,《国际汉学》第1期,商务印书馆,1995),在西方世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反响。传播泰岱风华于欧美,沙氏实厥功甚伟。如果说世纪之初国外泰山研究先由法国沙畹执其牛耳,而此后则以东瀛为岱学重镇,酒井忠夫、泽田瑞穗、宫川尚志诸氏均为国外的研岱大家。
纵观二十世纪的泰山文化研究,在中国名山研究或是区域文化研究中都是十分突出的。这一时期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在山言山”,只将泰山研究拘囿于方志编纂、艺文辑录与金石考订的格局,逐渐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封闭走向开放,力求将泰山文化投置于中外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审视,由此进而厘定其文化的地位与特色。一些新的方法如“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皆被广泛采用,使泰山研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新方法、新材料的引进、挖掘及新学科的切入,无论是对泰山文化的总体评估,还是对泰山一些具体课题的考论,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二十世纪是泰山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泰山学”的提法也由此得到越来越多学人之认可(关于“泰山学”之名实的论说,参看宋绍香《泰山与泰山学》,《泰安教育学院报》1988.3.1;徐北文《建立“泰山学”刍议》,《泰山研究论丛》第一集)。当然,与同是勃兴于这一世纪的甲骨学、敦煌学、红学这几门显学相比,泰山研究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相形见绌,难与争胜;与同属名山文化的五台山研究相较,也有着明显的差距。凡此种种,皆当“诚望杰构”于二十一世纪之“来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题记》语)。(关于20世纪的泰山研究状况,《泰山研究资料索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之《引言》,已用5万言篇幅对其发展历程、前沿与热点、成就与不足作了述评。故本文对此仅撮述大略,不再列举细目。谨此说明。)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短短数年之中,泰山文化研究便出现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工具书的编纂、石刻的普查辑录、非物质遗产的研究与申报、泰山文化特质的大讨论及学术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现分别作一述评。
(1)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在2000年之前,泰山古籍整理极为薄弱,成书者不超过4种,且多为短帙,整理质量也不尽人意。进入新世纪后,古籍整理成果喜获丰收,代表之作为《泰山文献集成》(十卷本,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版)、《岱览点校》(泰山学院2004年版)与《岱览点校集注》(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集成》对传世的泰山著述进行汇辑,共收录明清以来专著13种,逐一予以标点校勘,总字数达400万字。其中一些古籍如《泰山图志》、《泰山述记》等传本甚稀,对其点校出版,有助于文献的传播。其中部分古籍的文字校勘,利用了馆藏旧拓,对原著多有订正,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泰山志校证》则是学术性笺证著述,校者除对原书进行标点外,并以“校证”形式,对志文进行疏解、补苴、考订,征引的各种文献几近千种,辑录了众多的珍稀资料,并提出诸多视角独到的新见解,成为此书鲜明的学术特色。车锡伦先生《〈泰山志校证〉:古籍整理新硕果》中评云:“综观《校证》之‘笺证’,言必有据;其体式,尤为古籍整理的一种新探索;其内容,则扩及古代文史研究的许多方面。”(《光明日报》2007年5月2日)《岱览点校》系首次对泰山重要著述《岱览》进行全面点校,多有精意可采。《岱览点校集注》则于点校之外,采用“集注”的形式,多家分工合作,对原著进行了纠谬、训诂、解说,内容甚丰,也是一种新体式的尝试之作。这几部著作的出版,使当代的古籍整理,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古籍之外,其他文献整理也有所开展,如《泰山百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便是一部大型老照片图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大型工具书的编纂:目录索引之类的工具书,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近年泰山研究亦有工具书出版,即《泰安历代书目提要》(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及《泰山研究资料索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前者共著录泰安历代地方书籍1400馀种,其中泰山著述440馀部,约占三分之一,每书均作内容提要与作者简介,为研究者提供了有用的资料线索。卷首《概述》并对泰安历代著述的发展、门类、特点、成就与缺憾作了简明精当的述评。后者则收录论文资料7890种,图书资料976种,总计8862种,内容涵盖人文与自然20多个学科门类,时段则上溯汉代,下迄2004年。全面展示了泰山学术研究的历史轨迹、学术盛衰、研究阵容,突现了研究课题的“热点”与“盲点”。同时对泰山研究的内涵、外沿及发展作了初步界定与总结,譬如:泰山研究的范围界定,泰山主体研究、边缘研究与相关研究各自的视阈,泰山研究的学术历程与发展规律,泰山研究的得失评诂,编者皆通过论说或索引自身作了体现。这些,大都是前人所未言,学界所应知,这便使这部《索引》不复局限于是一部检索工具书,而是进入了较深的学理层面,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原创性”。索引学专家张琪玉将此书称作是“学术性索引的一个范例”(张琪玉《学术性索引的一个范例——〈泰山研究资料索引〉》,《中国索引》2008年第2期),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3)泰山石刻的普查与辑录:泰山石刻不仅是泰山文化遗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泰山研究的一大重心。近年来,有两种大型泰山石刻专著先后推出,一种为《泰山石刻大观》(二十四册,线装书局2003年版),一种为《泰山石刻》(十卷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泰山石刻大观》选取著名石刻465方,每方石刻皆收有全拓缩印和拓本局部,名刻并收入全拓剪裱本,全书共收图照2700馀幅,均作录文及考释。其收碑之多,拓本之精,录文之全,都远远超越此前出版的《泰山石刻大全》。十卷本《泰山石刻》在普查、著录上则取得更大的进展,本书以图照为主体,共收录图版9700幅,登录石刻6300块。首卷并有概论。其书贡献之一,是对大泰山(主峰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石刻遗存作了较为系统的普查,近半数是前人著述所未著录的。贡献之二,是用数码摄影、卫星定位等手法,对石刻详作记录,留存了石刻现状、周边环境、载体、形制、地点等重要信息。其贡献之三,是对部分石刻作了录文,共录文1600篇,是迄今录文最多的书籍。卷首概论洋洋30万言,对泰山石刻的源起、流变、分布以及史学、文学、宗教、民俗、书法、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作了初步评鉴。两部大型著述的推出,为泰山石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重要著述还有《泰山石经》(齐鲁书社2003年版)、《泰山碑刻经典》(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5年版)等。
(4)非物质遗产的研究与申报:近年世界及全国性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启动,带动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泰山石敢当、东岳庙会等都成为关注热点。其中石敢当文化遗存、传播、风俗调查收获较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泰山石敢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从泰山石敢当的起源、传播与分布、形态分析与仪式性活动等方面对这一文化遗产作了全面解析,是一部该课题的破题之作。相关著作还有《泰山风俗》(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泰山岱庙考》(中有庙会考略专章)(齐鲁书社2003年版)等。2005年以来,中国文化部开展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过专家学者的周密论证,泰安市确定以泰山石敢当信仰和泰山东岳庙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有关学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了充分扎实的申报工作,受到省、部评审专家的重视,两项申报先后成功列入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这对保护挖掘和研究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泰山文化研究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关于泰山文化特质的讨论:关于泰山的文化特质,讨论主要是围绕泰山“国山”性质而展开。“国山”之议自二十世纪30年代已开其先声,但其进入学术研究的层面,则是自新世纪开始。较早探讨这一课题的有王雷亭、宋体金、汤贵仁、周郢等人的文章。王雷亭先生《“泰山——国山”命题的提出过程与意义》(《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等文较早对泰山之“国山”内涵作了分析:认为“国山”是国家形象的符号标志,而泰山“在政治、历史、文化、精神上独一无二,是中华民族政治名山、历史名山、文化名山、精神名山,是彰显中华民族完整历史的宏大载体”。周郢则提出了国山“五分期”和“五要素”说,认为:先秦秦汉时期为泰山“国山”地位的肇始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形成期,唐宋时期为确立期,金元明清时期为延续期,民国时期则为“国山”之名的提出期。继之又从历史、地域、民族、信仰、精神等层面,论证了“国山”应具备的五大要素,认定中华山岳之中,惟有东岳泰山具有“国山”的地位。(《泰山“国山”地位的历史回顾》,《齐鲁文化研究》第三辑,2004;《泰山成为中华国山的理由》,《齐鲁晚报》2006.12.21)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因有人大代表提出“国山”议案,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反对者中有学者认为“国山”应属民意、文化范畴,倡议将“国山”建构还给民间,论说颇具深度。只是由于事先缺乏学术积淀,大多论者流于感情用事的口舌之争,缺乏学术含量,基本上无裨于研究推进。笔者以为:对于泰山“国山”性质的研讨,并不一定最终通过国家立法来确立其“国山”地位,而是可借助这一讨论,揭示出泰山不同于其他山岳的文化特质所在,凸现其民族文化象征的精神内涵。这也正是“国山”之议所具有的学术意义。
另外近年出版的《中华泰山(电视文学脚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年版)、《泰山: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中华第一名山泰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中华第一山:泰山》(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泰山天下安》(齐鲁书社2006年版)、《泰山—中华之魂》(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等书对泰山文化特质问题也有较为深入的讨论。
(6)学术活动的充分展开:新世纪的泰山学术活动,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其一是周边研究日渐兴起:泰山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泰安成立的泰山研究会,曾于1990年与1991年分别召开两届国际性会议。2001年又召开“第三届泰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泰山研究会活动减少,此类研讨会未能再度举行,第三届会议论文集也终未付梓。相对于泰山(主体)文化研讨活动趋于冷落,边缘地带的文化研究却因与地方经济结合而日趋繁盛,如泰安各县市区分别以左丘明与肥城(2001)、岱岳下港与齐长城兵学文化(2004)、罗贯中与东平(2006)、柳下惠与新泰(2007)、范蠡与陶山(2008)等为主题,召开国际或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有多种会议论文集出版。使泰山文化的研讨颇有支麓压倒主峰的势头。
其二是研究地域有所扩展:过去泰山研究活动全部集中于泰安一地,至2008年初,以北京市民俗博物馆(东岳庙)为基地,召开了“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以“东岳文化与大众生活”为主题,侧重探讨了以东岳泰山自然崇拜为基础,以有关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民间信仰和中国传统生死观、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东岳庙为物质载体的文化形态——东岳文化,在全国传播、分布的过程以及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40馀人,收到论文30篇,同时这也是首次在泰安地域之外举行以泰山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研究上具有拓疆之功。
其三是普及工作广泛展开:随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热播,以“国学”为代表的文化学术涌现普及热潮,由此也推动了泰山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如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座“大众讲坛”,确立以“齐鲁文化”为讲坛主体之一,首批推出的讲座中,便有泰山文化的内容。山东省政协与省社科联主办的“齐鲁文化进北大”系列活动,也列入了“中华泰山与泰山文化”的选题。泰安电视台、泰山学院联合主办的“泰山讲坛”,则专以普及泰山文化为宗旨,通过不同名家的生动讲述,展示泰山历史文化各个层面,力求学术性与普及性的有机统一。至今已成功举办讲座8场。讲坛除了现场面向学院学生外,同时由电视台录制为专题节目,借助现代传媒最大化的传播普及泰山知识。
                            三
新世纪泰山研究的硕果,已略见上述。为了适应和推动未来泰山研究的发展,以及建构“泰山学”新格局的需要,建议泰山研究同仁在做好固有研讨的同时,再发掘拓展一些新的领域与课题。现就我个人的心得,仅就文献整理与专题研究方向预拟几个选题,供同好参考与讨论。
在文献整理方面,现虽已初具规模,但仍有较多的罅隙亟需填补,一些课题也有待拓展与深入:
(1)古籍新校与笺释:古籍点校方面,《泰山文献集成》虽搜访较勤,但仍存一些遗珠之憾。如传世之《岱宗纪略》、《泰山辑瑞集》、《泰山石刻记》、《泰山吟》等重要著述都未能辑入,大有订补重编的空间。又《集成》点校成于众手,体例未能画一,个别文献或底本选取不佳,似有重新整理之必要。古籍校释方面,《泰山志校证》、《岱览点校集注》等书作了有益的尝试,但其体式仍有待于改进,一些重要泰山专著,如清代《泰山志》、《泰山道里记》等,也应进行校订笺释工作。
(2)各体古文献的汇辑:相对于泰山古籍的整理来说,泰山各体文献数量繁多,分布零散,其汇辑工程更钜,难度更大。今已有学者启动《全泰山诗》、《全泰山文》、《全泰山戏曲》、《全泰山小说》的编纂。由于工作量极大,写定付梓,还需较长时日。有鉴于此,其他大型文献集如《全泰山曲艺》、《全泰山图》、《全泰山档案》、《全泰山宗教经籍》(泰山宝卷、佛道经书等)、《全泰山笔记史料》等书的编辑,应早日制定规划,组织班子,通力协作,以便更好更快的推出。
(3)论文提要与汇编:《泰山研究资料索引》的完成与出版,将泰山论著资料清理出一笔总账。但由于该书仅著录书名篇目,读者难明其论说意旨,而绝大多数篇章由于散见于文集、报刊,难以觅读。因此极有必要作以下几项工作:①将较为重要的文章,分门别类,各撰提要,明其大旨,汇为《泰山研究论文提要》出版,以便使用;②择其菁华,编纂一种带有一定系统性和代表性的文选——《泰山研究资料大系》,分卷出版,既省去研究者翻检之劳,同时集中地展示这百年之中泰山研究的进程和成绩。另外,各大师名家著述中对泰山的零星论述,虽乏体系,但碎珠散玉,多有精意可采。近年泰安市社科规划中立项的《泰山文化论述精编》,便是对此领域资料的深度挖掘。此类“采铜于山”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下去。
(4)外文资料的译介: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密切,泰山也越来越为海外汉学家所关注,刊出了大量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论文。但对其译介工作却相对滞后,一些颇有影响的泰山专著至今仍无中文译本(如沙畹的《泰山:中国人之信仰》已有日语译本,但汉译出版仍付之阙如),新刊论文的译介更是为数寥寥。长此以往,必不利于泰山学术的对外交流与沟通。只此亟需要作以下两点工作:①组织翻译20世纪外国学者(如沙畹、多类(Dore)、蒂施帕(P.A.Tschepe)、泽田瑞穗、达白安(BrianRussellDott)等人)的泰山专著,汇编成《外国学者泰山论著译丛》出版。②外国学者的单篇论文,择要翻译,汇编成《国外泰山研究文粹》出版。对国外相关研究综述、述评应随时进行,以便及时了解其学术动态与相关信息。
(5)石刻的继续搜访与著录:十卷本《泰山石刻》对泰山石刻现状作了初步摸底与普查,为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后的研究重点,除了继续田野调察外,另一项内容便是石刻文字的著录与考释。《泰山石刻》对所收石刻未能全部录文(录文者仅占三分之一),大量的碑石尚待校识。从长远看,编辑一种集合拓片、照片、录文、集评、考释于一体的《泰山石刻全集》,势在必行,有待于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另外,现存石刻的搜讨著录之馀,历史上大量的佚碑佚刻亦应加以关注,通检历代金石著述,从中辑录出一部泰山石刻总目,亦是一项必需的工作。
除此之外,一些工具书——如《泰山文化大词典》的编纂应列入研究规划,泰山《书目》、《索引》的辑录也应继续下去。“泰山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更应是文献工作中的一项首要课题。
在专题研究方面,更有大量新领域、新课题可以开拓进行——
(6)泰山文化史的总结和研究:泰山文化历时绵长,其发展脉络,历史变迁,很值得作一总结。而其“史”的编著,确实是当今泰山研究的一大薄弱环节。如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全面反映泰山文化发展面貌的《泰山文化史》,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为了使这一学术工程有较充分的学术基础和成果准备,笔者建议先组织人力,对泰山文化的各个门类分头进行研究撰述,诸如泰山文学史、泰山经济史、泰山科学技术史、泰山艺术史、泰山交通史、泰山旅游史、泰山美术史、泰山戏曲史、泰山曲艺史、泰山宗教史、泰山文物史、泰山体育史、泰山与海外文化交流史等等,先各自成书,在此基础上,再整合编订成一部系统的《泰山文化通史》。
(7)泰山与其他中外文化名山的比较研究:泰山号称“五岳之首”、“天下名山第一”,在中国山岳中具有突出地位。但若考究泰山的文化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其文化有何独特之处?这一探索便离不开与其他域内名山的比较,察其同异,观其优劣。诸如:泰山与昆仑山在上古信仰中有无相通之处?其最早是一山还是两山?两者信仰有无递呈关系。又如:五岳形成过程中,中西南北四岳位置均有变动,只有东岳迄未变更,其原因何在?而北岳在北魏之初,中岳在武周一朝,西岳在盛唐之际,政治地位都几逾东岳之上,那是什么原因,“五岳之长”的尊号仍确定于东岳而非他岳?这些问题,非进行文化比较不能明其内情。再如明清以来,黄山文化地位渐次升腾,抗衡传统五岳,甚至有“黄山归来不看岳”、“岱宗逊色”之说,那么,泰山与黄山类比,其山在文化上各具哪些优势与不足?黄山文化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泰山(如形成独特的画派)?黄山文化地位后来居上的深层社会原因又是什么(明清江南文化空前发展,成为中国文化重心,黄山地位突现是否与这一社会变革相关)?则更需深入比较两山文化才能得出合理结论。(当代泰山在保护开发中,与其他名山景区相比,有何得失?这种比较,对泰山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裨益。)
不独域内,众多的域外名山也应纳入比较的视野。世界上各大文明体系,几乎都有对名山的崇拜,也有各自尊崇的神山圣岳。众多的世界圣山,为了解中华圣山泰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很早就有学者开始将中外名山作比较审视,如清代外交家张德彝在《再述奇》中称日本富士山“国人敬之如华人之虔奉泰山”,德国学者卫礼贤《中国心灵》称泰山是“中国的奥林匹斯山”,法国总统密特朗称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的泰山”,都是基于这种文化比较的视角。徐北文先生在论述泰山地位时,也曾类比世界各大圣山:“泰山的著名,其原因不在于自然方面,而在于人文方面。它是与中华文化的孕育与形成有重大关系的山,是一座遍布史迹的文化名山,与我国人民传统心态的形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如奥林匹斯山之与希腊乃至欧美文化,耆阇崛山(鹫峰)之与佛教徒,富士山之与日本国民,泰山兼有上列世界诸山的诸功能,它具有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和历史的重要意义。”(《建立“泰山学”刍议》,载《泰山研究论丛》第二集)这种比较研究,对进一步把握泰山文化的个性差异是颇有帮助的。如泰山被称为是“中国的奥林匹斯山”,而在世人的心目中,而奥林匹斯山正是希腊文化的象征,与被推崇为“木本水源,同族仰镜”的华夏民族之山——泰山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两大圣山都以体育文化而负盛名,希腊人为祭祀奥林匹斯主神宙斯而举行的盛大竞技活动,成为了后世奥运会的远源。而这种娱神的竞技,在古代的泰山也延续不绝,宋元时期的岳庙相扑,成为当时的“武林大会”。除了相扑之外,历史上骑射、击刺、举重、跳跃、马球、足球、围棋、拔河、游泳、导引等体育活动,在泰山地区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留下了众多的文物文献,如近年在岱庙出土的捶丸刻石,据考为现存最早的捶丸图,其出土为高尔夫运动源出中国说提供了直接证据。奥林匹斯山的体育文化在近代重兴,而泰山体育文化在明清时期陷入沉寂,起伏兴衰之间,有着何种文明背景与社会心态?作这样的比较,也许能予人以较大的启迪。
(8)泰山的地位与影响研究:泰山地位的论定,是泰山研究中的一大课题。诸如:泰山“国山”说有无历史依据?除泰山之外,中国其他名山有无可以荣膺“国山”称号者?季羡林称“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否具有学理的依据?这些,都亟需从理论上进行阐发、诠释。
泰山文化影响广泛,其影响地域,覆盖全国,远及东亚。因此,今天研论泰山,绝不能再如古人那样“在山言山”,而是应将泰山置于更广阔的视野去照观。这种影响研究可分地域——如泰山对中原、对江南、对边疆、对国外的影响,可分时段——如先秦秦汉、魏晋至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泰山对社会的影响,可分种族——如泰山对汉族、对少数民族群体不同的影响,可分个案——如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石敢当等泰山信仰的传播与影响。这种影响研究,对展示泰山文化“遍于天下”的这一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使人能够更准确、全面地把握泰山文化的全貌。
(9)泰山文化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研究:泰山文化的一些方面,与一些相关学科或学术领域有密切联系,如当代文史研究中的“显学”如易学、郦学(郦道元《水经注》研究)、甲骨学、敦煌学、四库学、龙学(《文心雕龙》研究)、红学等,或有关涉泰山之处。若能立足泰山,多方联系,触类旁通,与重大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或显学“对接”,有望取得超出泰山研究领域的学术硕果。我在旧作《乡献证史——地方文献与大文史研究》中曾指出:如果研究者“根据本地资料之特点,确定目标,进击学术界之重大论题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凭借自己掌握的独特资料,加入学术讨论,并诠释破解以往研究中的疑点与难点,阐发他人所未发,从而实现对重要学术研究的推进。”(载《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版)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仅仅局限于史料考证即“文献互证”层面,未免狭隘,如能从更大的文化比较上来联系研究,即“文化互证”,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如李白“徂徕之隐”真实意图何在?《红楼梦》“太虚幻境”的构思有无信仰渊源?这些文学史的问题,完全可以从泰山文化的层面予以解读、揭析。关于这一研究思路,我另拟有《从“文献互证”到“文化互证”》予以解说,此不展开。泰山“文化互证”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岱学预流之果,岂在是乎?
(10)对“泰山研究”的研究:刘凌先生在十多年前发表的《泰山文化的多元深化》一文,便倡导进行“泰山研究”的研究:“最后,我还想借此呼吁,重视泰山文化学术史的研究,创建泰山文化史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学术史也就是学科发展史。就我们论题而言,就是泰山研究之研究,其中包括史、论两部分。……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一是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提高学科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将学科发展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把握其与整体文化思潮的联系。由于泰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泰山学术史的研究,就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善乎斯言!远姑毋论,即就近30年的泰山研究中,一些代表性研究学者、重大的研究成果、重要的研究思路,都值得很好的总结、评价,总结往昔,反思当下,导引未来,能为今后的泰山研究的发展铺平道路。
笔者以为,上列10个研究选课的充分开展,无疑将大大有助于今后泰山文化研究的深度掘进。故试抒臆见,聊为一吷。

TOP

周郢:告诉你一座不知道的泰山(组图)

  周郢有关泰山文化的学术著作

  泰山 (陈长礼 摄)

  泰山经石峪刻石

  古代孟姜女绣像

  肥城石敢当(石将军)造像

  泰山水帘洞牌坊(陈长礼 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泰山的研究著述,论文(二)

李东辰先生及其泰山著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