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1
    中文学子是诗词艺术陶冶出来的才子佳人,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也因此可以从诗词艺术的角度,寻找到中文学子的独特视角: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
    2
    自此,我们2011的教学线索,即以中华传统中的诗词创作为核心,收集、整理与赏析、研究文化遗产在古典诗词中的形态与特质,思考文化遗产在中国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想象中的面貌,发现与厘清中国文化创造文化遗产的力量与格调,领悟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强大支撑与深刻影响。
    学子们以此贴为基础,以文化遗产的诗词形态为思考点,力争在短短的课程学习中,以艺术的方式,走进文化遗产,熟悉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
    3
    在号称“道南理窟”的武夷山,曾经有过三星聚首的辉煌时期。这三颗璀璨的文魁星就南宋三位名昭千古的文人——著名诗人陆游、著名词人辛弃疾和著名理学家朱熹。  
    他们是同时代人,被尊乐为“武夷三翁”,即陆放翁(陆游)、辛瓢翁(辛弃疾)、朱晦翁(朱熹),他们三人的私交甚笃。他们在力主抗金,拒斥和议的抱负上肝胆相照。  

    他们三人都是被主和派的权贵所极力排斥的忠臣。遭受贬谪后,他们都在武夷山冲佑观任祠官。朱熹更是长期寓居山中著述。“冷板凳,热心肠”,他们抗金的初衷始终未改。  

    陆游,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与朱熹初识于淳熙初年。当时,被闲置的朱熹屈任武夷山冲佑观主管,而陆游政治上也同样失意,由于平生抱负得不到施展,因而生活疏懒散漫,被言官谗为“燕饮颓放”,贬官至建州(州治今建瓯),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当时陆游年届半百,勘破世事,本已老气横秋,加上对“燕饮颓放”的罪名异常反感,他说:“这一个说法别致得很,索性就作为我的别号吧。”从此之后,他竟自称放翁,后人也称他陆放翁。到建州任职后,他慕名到相距不远的武夷山游览,与朱熹初识于山中。两人纵情谈论,结为莫逆之交。  

    陆游在年届花甲时,被贬官在家赋闲。这时朱熹在武夷山兴修的“武夷精舍”竣工,前往贺喜的高朋云集山中。陆游得悉后,意欲亲来祝贺,但因路远体衰,只得遥寄贺诗四首,第一首写道:“先生结屋缘岩边,读书悬知屡绝编。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诗意十分明白,他指出,朱熹刻苦治学的目的在于济世救民,而不是遁世自乐。他说:朱熹读书臻于“韦编三绝”的境界,这绝不是悠然学仙的避世态度所能做到的。第二首写道:“蝉蜕者间果是无,世人妄想可怜渠,有方为子换凡骨,未读晦翁新著书。”诗中婉转地批评了世间追逐功名,趋炎附势之辈,他们妄想象“仙蜕”一样,换下凡骨,悠然进入“仙境”。然而这是绝不可能的。陆游奉劝此辈要认真“读晦翁新著书”。可见他对朱熹是何等的推崇。  

    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虽然十分羡慕朱熹在武夷山的讲学生涯,但他仍劝勉朱熹读书不忘爱国:“身间剩觉溪山好,心静尤如日月长。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挚友的赠言启示了朱夫子。数后,朱熹决然出山知漳州。在任内,他仰制豪富,体恤平民。此时陆游刚任武夷山冲佑观提举,闻讯朱熹出山,极为欣喜,但他心中也感到悲伤和矛盾:老友出山了自己却被贬入山,坐领祠官俸禄,报国无门,因此他发出了“世路涩于棘,祠官冷于冰”的慨叹。陆游前后任冲佑观两任提举,在武夷山留下了许多诗篇!

    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因涉祸文字狱,被列为党禁的罪魁之一。对此陆游愤懑已极,他决意辞去祠官,回绍兴老家养老。他赋诗道:“今年高谢武夷君,饭豆羹藜亦所欣。”两年后朱熹殁于建阳,陆游在老家闻讯,老泪纵横,挥笔写下了祭文:“捐百世起九原之思,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忘,庶其歆飨!”  

    与晦翁(朱熹)交善的另一位老翁就是号称“瓢翁”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瓢翁”之号源于他长期寓居江西铅山县的瓢泉。他原是山东历城(今济南)人。20多岁时就曾经率领义军,从被金朝占领的老家山东斩将夺关南归宋朝。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先后三次被贬到武夷山任冲佑观祠官。  

    辛弃疾在武夷山任祠官时,与结庐山中的朱熹结成知己。他经常往返于江西铅山寓所与崇安之间,在山中常与朱熹议政论义,酬唱应对。冲佑观位于幔亭峰下,辛弃疾对此峰甚为眷恋,认为境界殊胜,不亚于老家山东的蓬莱仙境,因此题诗赞曰:“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最令他难忘的是偕同朱熹共同舟游九曲。《宋史·辛弃疾传》载:“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可见二人感情甚笃。  

    庆元四年(1198年),已经暮年的辛弃疾被贬,第二次主管冲佑观。这时,朱熹已经遭权臣之馋,被撤销了焕章阁待制兼皇帝侍讲的高职,回到武夷山。辛弃疾一方面为老友大鸣不平,另一方面又慰勉有加,吟诗赠之:“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他把赋闲在山中的朱熹喻为渭水垂钓的姜子牙,并且迫切希望当朝皇帝能够收回成命,像西伯侯姬昌(后为周文王)重用姜子牙一样,把朱熹从钓矶“载归”朝廷,委以重任。遗憾的是这个愿望终于落空。两年后朱熹念恨而终。辛弃疾闻讯后大恸,亲往吊唁。《宋史·辛弃疾传》载: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写了祭文之后,辛弃疾哀思犹然如缕。他接着又挥笔填词,调寄“感皇恩”,副标题为“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全词如下: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
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
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这首词上半阙尽写阅读《庄子》《老子》之后的感想。庄子在《列御寇》中说道:“知道易,勿言难”,意即探究学问是容易的,但要达到“得意而忘言”(老子《外物篇》)的境界却很难。辛弃疾在词中对自己的“不自能忘”颇有自谦、自责和自嘲之意。下半阙则把朱熹比作汉代的大思相家扬雄(即扬子云)。扬雄的哲学著作是《太玄》(又称《太玄经》)和《法言》。《太玄经》是研究《易》的书,内容深奥,世人知之甚寡。辛弃疾把朱熹的新作比做扬雄的《太玄》,是他对朱熹的极力推崇。“江河流日夜,何时了!”这一句更把犀利的笔锋刺向“庆元党祸”的始作甬者们:“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在辛弃疾笔下,朱熹俨然成为屹立在波涛滚滚中的中流砥柱,笑看制造冤狱的奸佞小丑们一个个为波涛所吞没。  

    朱熹去世后,陆游和辛弃疾都积极参加了“开禧北伐”——即在开禧二年(1206年)北伐女真。在这一点上,两位老翁都极力拥护“庆元党祸”的制作者韩侘胄的北伐主张。韩侘胄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奸臣,知合门事(宫廷大臣)。放翁与瓢翁在抗金思想的指导下,与晦翁的政敌合作,服从权臣的调遣,这似乎不应受到指责。尽管后来北伐失败,也不应在这三位老翁深交的友谊史上打上问号。  

    开禧北伐初期,辛弃疾起师浙东,正巧79岁高龄的陆游因年老多病退居家乡山阴。诗人、词人天缘相会。此时朱熹虽已辞世数年,但他的大弟子、女婿黄干也于同时出知安庆府,担负起支援前线的重任。这段抗金史实,成为武夷三翁深交的尾声。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9-17 20:46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小组任务说明:
1  选择一个或一组具体的文化遗产(含非遗),全面收集和整理这些遗产所关联的中国古典诗、词、文、事;
  要求:材料系统、完整、准确;
        体裁丰富、多样者,尽收;
        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2 尔后说明遗产内涵
  要求:遗产类型;
        遗产内容;
        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遗产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3 再次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遗产的历史价值;
        遗产的思想价值;
        遗产的科学价值;
        遗产的艺术价值;
        遗产的社会价值。

组长职责:
组长分工,组员合作,诗诵大赛,论文结业。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9-17 21:01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告同学书:教与学反馈之一

读了这几天的讨论与发贴,有一个感受就是:
材料的收集整理渐成气候
然,讨论不充分,结合诗词与遗产的分析太少.

1
我们第一个贡献就是做成一个重要的资源贴.
也是第一个前提,研究的基础.

2
我们第二个追求是以审美的眼光让遗产艺术化
这正是我们从诗词的角度讨论和欣赏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一定要将文化遗产的诗词文曲作出艺术评价

3
我们第三个目标是以探索的眼光让遗产学术化
这正是我们从历史\思想\科学的角度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目的
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历史\思想\科学的理论出发,找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4
各小组的讨论成为我们每小组推进课题的基本方法,提请组长们多加注意,一定要及时地推动组员们去欣赏\思考\分析!
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团队训练,八个小组的分工,其实也是八个团队的竞争!

5
希望团队合作大开眼界,希望网络互动大展身手,希望艺术与学术并驾齐驱!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0-3 22:05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