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回复 36# 的帖子

接上
二、继承茶文化的相关创新与措施

(一)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该是茶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1、传承科学精神,打造现代茶产业的竞争优势
我们从《茶经》和历代茶书中最重要的是传承这些著作中所创导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适应新的需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开发新的、品质更优异的茶叶品种和茶的制成品,来提高茶产业的竞争力。
成功的例子:
(1)、一千二百多年前,湖州长兴的顾渚紫笋是唐代最好的贡茶。由于历史原因,到上个世纪中叶,紫笋茶已经不那么出名了。湖州长兴的茶叶科研人员从研究《茶经》入手,在唐代贡茶的原亍虽旧矫髟孪恳淮≡裆肪澈土⒌靥跫最佳的茶山,采摘最富有营养成分的茶芽,按现代制茶方法,炒制出“芽叶微紫、芽形似笋、茶汤清澈、茶性温和”的紫笋茶。一举夺得全国名茶的称号,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成功范例。

  (2)、安吉县通过茶树良种普查,在大溪横坑坞发现一株宋•赵佶在《大观茶论》中阐述过的“与常茶不同”的白茶,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开发出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二至三倍的现代白茶,市场价格高于绿茶数倍,几年时间,就使白茶种植面积扩大到四万多亩,成为安吉茶农种茶致富的“摇钱树”。事实上,从不发酵的绿茶到半发酵的乌龙茶,到全发酵的红茶和后发酵的确普洱茶,也是茶叶加工方法创新。如果我们还能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开发出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茶制品,就能进一步提高湖州茶产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这是在现代条件下,传承历代茶人所坚持的科学精神,努力创新的正确方向。
2、丰富文化内涵,拓展茶和茶文化的产业链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还能观察到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从上述理念引伸开去,茶与文化的结合就有了多种形式和载体。

 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茶与文化的结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态,新的载体。它可以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于茶艺演示;可以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结合起来,在茶馆、剧场、和盛大的茶会上演出;也可以制成光盘、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供人欣赏,成为新的文艺作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内容。
成功的例子:
(1) 2004年在四川雅安举行的茶文化一会一节中,以四川传统茶艺——龙行十八式为基础,扩展为一百零八人组成的威武雄壮的茶艺表演,配以几百人的大合唱,赢得了参加开幕式的国内外茶人长时间的鼓掌喝彩。以歌颂首创人工植茶的吴理真为主题,演出的歌舞剧,把茶人的崇高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2) 据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报道,以安溪茶乡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铁观音传奇》拍摄完成,开创了茶与文化结合的新形式,使茶文化有了新的传播手段。
  (3) 云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原兀衲晁脑戮傩辛耸⒋蟮钠斩杞冢⒔济┦懈奈斩校庖彩呛胙锊栉幕男戮俅搿
  (4) 湖州是茶人们公认的茶文化发祥地,2008年将在湖州举办的一会一节,应该在茶与文化的结合上有新的拓展。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正在组织茶文化工作者编辑湖州茶文化丛书,既有阐述晋唐以来湖州茶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湖州茶史》,又有《湖州茶诗》、《湖州擦茶文》、《湖州茶俗》、《湖州茶业》。由谢文柏主编的《顾渚山志》也将在2008年一会一节中公开发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还有一个演出《茶恋》的计划,把茶圣陆羽的故事搬上舞台,贡献给国内外茶人与越剧爱好者。
3、坚持服务方向,造福种茶人和饮茶人
《茶经》以后的茶书作者都以《茶经》的宗旨为圭臬,不断的充实内容,把不同的历史时期、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藏茶的经验吸纳到出茶书之中,把不同地区出产茶叶的优劣介绍给种茶人和饮茶人。
 现在,我们要认真考虑的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品位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中,当代的茶文化工作者应该如何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为种茶人和饮茶人服务呢?
有几件事是应该努力去做的:
(1)倡导茶为国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茶导和”的社会功能。
(2)在城市中,把茶馆业打造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提高人们生活情趣、促进社会和谐的现代服务业。
(3)在名茶产地建设茶文化村。杭州梅家坞已成为世界闻名的茶文化村。在梅家坞不但出产龙井茶,而且有十分清幽的生态环境。
(4)保护茶文化遗址,打造一批茶文化旅游区。
人们可以期待,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各地一定能建起一大批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在茶文化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4,另,政府和茶企要经得起市场对茶叶界的残酷竞争,茶文化的推广要坚持,要树立目标及制定规划。
茶的推广例子:
(1)《龙井、茶文化载入世遗 古都西安千年茶韵该如何传承》------详见所发word文档------主要讲述了杭州对茶文化的成功推广以及相对比的西安在这方面的缺失和对西安茶问题的探讨等。
(2)《失落的茶都 从“长安红”战略启动看西安的茶文化传承问题》------详见所发word文档------讨论了西安茶文化的现状以及现在所推广的茶品牌“长安红”战略等措施。

详细实践报告例证:《关于土家茶文化传承的情况》------详见所发word文档------详细报告了土家族关于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关于土家族现今将茶文化与旅游、贸易相联系,将茶文化向艺术化、多元化发展,融合民族特性与人文精神等措施都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关于泰山的传说浩如星海,11帖只暂取若干较具代表性的,现摘录具有说服力的著述如下:
 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

关于泰山的故事,正在整理中……

TOP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TOP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TOP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TOP

回复 22# 的帖子

泰山最大的特色是以她雄伟的自然形体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的社会人生、政治历史、哲学文化、世俗观念等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磨合、互相影响、互相振荡、互相作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就泰山而言,其文化系统,不外封禅文化、文人登山文化(含诗、文、碑刻)宗教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的结合体。
   根据泰山的艺术价值来推及泰山的社会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接下来我会对泰山由古到今的文化影响力做具体分析。如在宗教上,哲学上,对其他文化影响上,对当地的旅游发展上,民俗文化遗产发展史上等诸多方面的社会价值逐步分析。

TOP

泰山名称的由来、演变及文化内涵

在原始先民心目中,泰山就是一座大山,是一座比大山还大之山,故曰“太山”。泰山有着28亿年的发育史,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形成了今日之泰山的基本轮廓。说来泰山的海拔高度仅有1532.7米,并不算高,但相对高度达1400余米,有着拔地通天的气势。繁衍生息于斯的先民们,面对这样一座大泰山,慨叹其大,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就刻画出泰山的形象文字符号,以便铭记,尊为比大山还大之山。“大”字出现较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均见其形。那么比大还大怎么办呢,因“太”字的出现晚于“大”字,古人便以“大”字代之,读音“太”,此诚如《骈雅训纂•释名称》所云:“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段玉裁在注《说文解字》中也认为,“域中取大之山,故曰大山”,“大俗写为太”是因为“言大而形容未尽”。泰山是比大还大之山,影响由古自今。孔子编定的《诗经》誉泰山“岩岩”。汉武帝面对泰山发出了“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的感叹,以至于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泰山之大了。明太祖朱元璋文墨功底不深,请来高人捉刀,大有言不尽意誓不休的味道:“岱山高兮,不知其几千万仞;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几千百里;影照东海兮;巍然而柱天!”泰山之太,除宏观形象高大雄伟之外,还有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神州大陆的东方,是华北大平原上唯一的一座大山,“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是谓“中央之山”。
  泰山之名称由当初的大山——太山演变为“泰山”,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外延得到了拓展。“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鲁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泰”字的含义之一是与大——太同音同义。古籍文献太、泰常常互用,如太一为泰一,太极为泰极,太古为泰古,泰山为太山。且不说《孟子•梁惠王上》及《庄子•逍遥游》中分别有“挟太山以超北海”、“有鸟焉,背若太山”的说法,而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则把“泰山”与“太山”同篇互用。“泰”字含义之二是大通。《说文》云:“泰,滑也,从手从水,大声。”段玉裁注:泰字,从手从水,水在手中下溜甚利也”。所谓“下溜甚利”,就是大通。“泰”义有异于大小之大的“太”和“大通”,缘于《易经》中的“天地交,泰!”“泰”就是大吉祥的意思。在先秦文化和中国古典哲学中,“泰”字有高大、安宁、吉祥之义,三者集于一山,融为一体,于是泰山便崇高了、神圣了、威灵赫赫了。历代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泰山与天地对话,于标榜其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抬高了泰山,升格为国家的象征。最意味深长的是姓爱新觉罗氏的满族清朝皇帝康熙著《泰山龙脉论》,论定泰山与长白山龙脉相连,借泰山来提升长白山的“龙山”地位,政治目的不言而喻。郭沫若研究:“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还高一等,因此谁也不敢藐视泰山了”。泰山“威灵赫赫”,那以泰山为依托幻化出来的泰山神祗也随之神之又神、赐封有加、无所不能了。泰山神东岳大帝由神而王,由王而帝,主生主死。泰山石敢当是正义的化身,“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泰山女神由泰山娘娘而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老百姓心目中,“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因而“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则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东岳碧霞宫碑记》)。闯关东的山东人有一种泰山情结,不仅把泰山石敢当信仰带到关东,把东岳行宫、元君行宫建在关东,而且组成香社回泰山祈福、还愿,刻勒于红门宫小泰山附近的香社碑文中就保留着这方面的资料。
  岱山、岱宗、岱岳、东岳等,均为泰山的别称或尊称。“岱”、“岱山”、“岱宗”,见于先秦文献。《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所谓“岱”,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是:“岱,大山也,从山,代声,”与太山——泰山义同音同。“岱宗”之说,为尊称,古人所谓“太山,群山所仰”(《史记•孔子世家•集解》引郑玄语),也就是说,泰山为宗长,所以杜甫在其著名的《望岳》诗中自问“岱宗夫如何?”答曰“一览众山小”。“岱岳”之称最早见之于西汉刘安及其门生所著的《淮南子》:“中央之美者有岱岳。”注云:“岱岳,泰山也”。古代岳字“象大山之形”,古人认为“山高而尊者岳”。《诗经•大雅》有“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尔雅•释山》解释崧字为“山大而高”者。至于“东岳”代指泰山,是因为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东方使然。但这个方位词“东”字却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东”字从日从木,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生机,引申为主震、主春、主生、主苍龙。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海岱文化区的大汶口人就朦胧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崇拜太阳,以“太阳鸟”为图腾,其部落首领的名称或“太昊”或“少昊”,这个“昊”字从日从天,个中玄机意图不难看出。
  汉代五岳制的确立,不仅使泰山定位为东岳,而且成为五岳之长,或曰“五岳独尊”。岳为大山,引申为掌管大山的官职。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统一起来,于是便有了“四岳”。道教典籍《洞天记》认为“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神仙家言,难以与后世之五岳称指有内在逻辑关系,不足为凭。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说”盛行,五方岳镇也应运而生,《诗话》所谓“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从大地理和人文的角度分析,或许有其道理。《尚书》中虽无“五岳”的说法,但有东、西、南、北“四岳”,且在四岳山中,经书明指何山者唯有东岳泰山。《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而不言何山。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考证,夏商至秦,汉代以前五岳所指因势而异,各有不同。据可靠文献记载,汉初之《尔雅》把东南北中五大名山谓之五岳,称泰山为东岳,列五岳之首。汉武帝根据五行说创立五岳制后,汉宣帝又于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正式把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霍山(又名天柱山)、北岳恒山封为五岳。其后又废安徽霍山改湖南衡山为南岳;废河北曲阳之北岳,改指山西浑源之北岳。五岳的由来还有种种神话传说,如《述异记》记载:“秦汉间有俗语言: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把五岳与远古祖先盘古氏连系起来的神话,并把泰山作为首脑,既是原始先民大山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信仰遗俗,也是泰山居于宗长地位的折射反映。清代《岱览》引汉武帝名臣东方朔语曰:“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这可能是后人借古附会(按:当时南岳是霍山,非衡山),但并非全无道理,因先秦时期泰山就已尊为“岱宗”了。种种方面的因素,成就了泰山五岳宗长的地位,用曾做过泰山太守应劭的话说:“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岱,故为五岳之也”(《风俗通义》)。随着五岳的神化,道士们把各岳职能又作了分工,现存于岱庙内的明万历年间《五岳真形之图碑》记载:“盖闻,乾坤之内,五岳者谓之神。五岳之中,岱宗为其祖,莫不应其造化。生于混沌之初,立自阴阳,镇乎乾坤之位。且五岳者,古经云:‘分掌世间人间等事’”。“东岱岳泰山,乃天地之孙,群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是□公真人得道之处,长白、梁父为副。岳神姓□讳□,封号天齐仁圣帝。岱岳者,主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主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
  综上所述,泰山名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可列简表如下:
岱山、岱宗、岱岳-东岳-五岳之长
大山-太山→
泰山(高大意)-泰山(大通意)-泰山(平安意)

TOP

回复 66# 的帖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 庐 山
慧 远
崇岩吐气清, 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 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 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 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 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 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 一悟超三益。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
吴迈远
蒙茸众山里, 往来行迹稀。
寻岭达仙屋, 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 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 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 知我道无为。


游简寂观
张正见
三梁涧本绝, 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 银牓映仙宫。
镜似临风月, 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 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 知在白云中。


入彭蠡湖口
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 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 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 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 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 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 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 弦绝念弥敦。


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
江 淹     
广成爱神鼎, 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 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 , 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 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 俛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 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 层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 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 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 伏思托后旌。

庐 山 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TOP

补充:有关长城的著作

二、有关长城的学术著作
1、中华国学网
⑴《万里长城》刘金柱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本书重点介绍长城的历史、重要关隘、长城建筑的构造和材料及其军事特点。并设“长城古迹的保护和维修”专节,详细介绍长城维修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⑵《辽宁古长城》冯永谦、何溥滢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依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古调查材料,对位于万里长城东端的辽宁境内燕、秦、汉、明四朝所修长城及沿线其他史迹分别加以介绍。其中包括燕筑长城始末、燕长城遗迹探寻;秦筑万里长城的前前后后、秦长城遗迹及景观;辽宁地区汉长城的修筑及汉长城沿线的历史文物;此外本书重点介绍1960余里的明辽东长城修筑年代、地理位置、结构、走向和筑城技术,以及沿线著名遗迹、遗址、景观。书中附有40多幅插图、图片。本书不仅比较系统、形象地介绍了辽宁境内的长城状况和沿线风物,而且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辽东明长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⑶《明长城考实》华夏子著,档案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系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德玉(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张元华(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三人历时两年徒步全程考察明长城的首创之作。全书在概要介绍明朝以前历代修筑长城概况、明朝修建长城的历史背景、明长城的建置沿革之后,分省市地区,逐县逐段详细记述所考察长城遗址的形制、结构、位置、布局、走向及有关遗物;并结合正史、方志等历史文献和当地居民口碑回忆,记述该地曾经发生的战事、故事。书中附有大量实地拍摄的图片,并附录长城沿线石碑碑文。如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为该书撰写的序言所说:“《明长城考实》一书中的章章节节,字字句句都是用脚步踏写出来的。它将是这一个时代关于万里长城的忠实记录,成为一个时代的真实史料,传之后世而无愧。”本书不仅因将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紧密结合而显示出较高科学性、准确性,并因此而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而且为学术界进一步考察研究明长城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⑷《宁夏古长城》许成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宁夏地处边塞,军事上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战国、秦汉至隋、宋、明等朝代都曾相继修筑长城,累计长度绵延3000多里。本书作者在全面系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撰写成这本通俗读物,除了帮助读者对宁夏境内古长城有一简明、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外,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宁夏古长城打下基础。全书内容包括“关中屏障,河陇咽喉”,宁夏战国秦长城,宁夏秦、汉、隋长城,宁夏明代边墙,明代对固原城附近战国秦长城的利用,明代长城的建筑结构及沿线设施,意志和力量的象征,长城遗迹的现实意义等10部分。
⑸《天津黄崖关长城志》方放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上编系统介绍了天津蓟县境内古长城的历史沿革和有关关城寨堡、墩台、烽燧、兵器、戍卒、粮饷等当年防御工程体系、制度及总兵戚继光等方面的情况;下编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天津人民修复长城的壮举。书后附有大事记、历史碑刻、当代开国元勋百将碑林和海内外名士百家碑林的题字、题诗,并附有70幅图片、插图。
⑹《中华名关》曹云忠、席本森、朱彦武、史友仁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对我国113个主要关隘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历代经历过的战争、古今作用、交通贸易以及有关的名胜古迹、故事传说等情况加以系统介绍。这些著名关隘中包括山海关、玉门关、阳关、嘉峪关、临晋关、雁门关、紫荆关、宁武关、偏头关、娘子关、倒马关、铁门关、平型关、黑峪关、居庸关等边塞、长城沿线上的重要关隘。
⑺《嘉峪关及明长城》高凤山、张军武编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共四章,分别对嘉峪关的主要建筑与防务,嘉峪关明长城概况及其建筑方法与形式,嘉峪关长城城堡、城台、墩台的设置与作用,嘉峪关长城屯田与军需的状况及有关制度加以系统考察介绍。书后附嘉峪关大事记略及图片50余幅。作者广泛搜集、吸取有关嘉峪关长城研究的资料和成果,较好地将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结合起来,使本书在资料性和学术性两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
⑻《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刘谦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是考察研究明代辽东长城很有价值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辽东镇长城西段与蓟镇长城交界的山海关北锥子山起,北至义县,东至黑山,转向开原、昌图,东南至鸭绿江边,行经23个县市,全部历程1000余公里,对辽东长城作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辽东长城的地理位置、名称变革、建筑结构、修筑年代,以及作为长城整体防御体系所属有关各系统的设施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和论述。全书分导言和六个专题。(1)长城系统的设施及考察。(2)陆路屯兵系统的设施及考察。(3)海防屯兵系统的设施及考察。(4)传烽系统的设施及考察。(5)驿传交通系统的设施及考察。(6)屯田及军需系统的设施。作者把这段几乎被人遗忘长城的实地情况科学地记载下来,公之于众,对于纠正过去史书的误载有很大作用。这些资料对于辽东长城的保护工作,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其它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历史地理、古代军事史等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有各种示意图、位置图、结构图、平面图、剖面图、复原图等插图118幅,书后附各种遗址、遗物图版191幅。
⑼《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彭曦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为作者历时数载,行程万里,对跨越甘、宁、陕、内蒙古四省区战国秦长城进行全面系统考察与研究的成果。通过实地考察纠正了自南宋《华夷图》以降诸多历史地图对这条长城大段位置、走向的误断和错划。作者在对长城地理位置考察的基础上,注意运用考古、文献、数量统计及其它相关自然学科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记载测绘城、障、烽燧、关塞的数量、位置、距离及其建筑技术特点;以长城为标志,描绘与之有关的地震、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并进一步对长城建筑的工程技术特点与自然地理的内在联系加以科学剖析。此外,作者还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对长城内外两侧的有关文物给予了更多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从军事防御、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对长城的历史进行全方位总体性探索,得出“一部长城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历史上文化区系关系的发展史”的结论。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交了有关战国秦长城位置、走向及其变迁的翔实考察报告;而且以其整体综合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拓宽了长城研究的范围,使长城研究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书中附有照片、地图、拓片260多幅。
⑽《明代陕西四镇长城》艾冲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是第一部对明长城西北段进行全面系统区段研究的专著。作者用实际考察与文献资料相印证,系统介绍了明长城西北段兴建、修葺、重建的沿革;并对这段长城的兴建与分布、四大军镇的建立及组织机构、守卫长城的军队营地——城堡、守军数量的变化、长城地带军用通道的布局等诸多前人较少涉及的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把长城当作包括城堡、墩台、关口、交通道路和兵力配备在内的整体军事防御体系,进行总体性的综合考察研究,从而揭示描绘出以长城为主体的明西北防区综合性防御体系的全景画面。书中附有明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镇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附近长城图、嘉峪关关城平面图。
⑾《山海关长城》张立辉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是作者在实地勘察测绘并详考史籍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研究山海关长城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四章十二节,分别对明代山海关长城设防筑城始末、戍守沿革、山海关城总体布局及附属建筑、山海关境内长城的主要地段以及山海关各旅游区风光景点详加考察描述。其中山海关始末一章述及山海关城选址的依据、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屯田制”使明城得以巩固、改革使“城防”得到加强、民族战争促进了明长城的发展、山海关在明史中的作用等方面。本书史料翔实、考察严谨,尤其所附精密测绘图弥足珍贵。书中附有大量图表,书末附录山海关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表和山海关近三百年战争一览表。   
⑿《内蒙古长城史话》高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作者结合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多年实地考察取得的成果,对该地区历代长城的分布与沿革作了概括性描述,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长城遗址和遗迹加以重点介绍;同时还联系内蒙古地区的实际,叙述了长城的建筑结构、长城工程的施工和古代军事信息传递系统等情况。全书着重论证长城是各兄弟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曾经生活在内蒙古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光辉业绩。作者在书中注意穿插一些历史事件、故事、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的业绩、小传和古诗词等,使该书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作者也对一些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表述了自已的看法,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⒀《长城访古万里行》高旺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出版。本书从作者十几年实地考察长城拍摄的大量摄影作品中精选出200幅有关长城及其附近名胜古迹的照片,并配以4万多字相关的考证说明文字材料。全书东起天津市蓟县黄崖关长城,西止宁夏盐池县长城,中经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市区,真实反映了中国北部战国秦、赵、魏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秦、汉、北齐、北魏、金、隋、明等历代长城遗址的原始体态风貌。同时,作者注意广取博收,用金线串珠的方式综揽长城沿线的文物古迹、名山胜景、文化艺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一部宣传、介绍长城,为中外游客提供长城旅游指南参考的佳作。
⒁《山海关首届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政协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员会、《长城学刊》编辑部1992年8月编辑出版。本书汇集1990年10月“山海关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收到的学术论文27篇,除调查考证长城遗址、遗迹外,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地理、建筑以及长城修复、保护和开发长城旅游资源等诸多领域,反映长城研究不断向纵深和整体综合的方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收论文的主要篇目为:罗哲文、董耀会:《关于长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曹大为:《评长城的历史作用》,王岳辰:《长城,中国社会发展的象征》,李凤山:《长城——中国民族融合的历史纽带》,严家骝:《万里长城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关系》,吉人:《万里长城与墨子的备御学说》,孔繁德:《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长城位置的移动》,艾冲:《明长城十三镇考述》,刘建华:《明代宣府镇长城防御工程体系考略》,康力为:《山海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吴启昌、郭泽民:《简析山海关古城防体系内涵》,徐乐尧:《汉简所见边塞的徼巡制度》,朱希元:《蓟镇长城与金岭长城的结构》,鲍桐:《蒙恬修筑阴山北麓长城考察记》,李并成:《汉令居长城及其附近汉长城遗址的调查与考证》,高凤山、吴骧:《明代建关嘉峪辨》,韩嘉谷:《津唐地区长城始建年代质疑》,沈章兴:《秦皇岛地区明长城防御武器刍议》,张春泽、魏克晶、蒋介煜:《在黄崖长城修复中对修复方法之继承和发展的探索》,董耀会:《开发“长城行”特种旅游的构想》,吉羊:《秦皇岛市北部山区长城沿线旅游资源评价》。书中并附有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和闭幕式上的致词。
⒂《长城学刊》中国长城学会编辑出版。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侯仁之、罗哲文分别任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学刊》编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编委会下设编辑部,主编朱希元,副主编董耀会。《长城学刊》为16开本,1991年6月创刊,该刊以发表长城学术研究论文为主。
⒃《中国长城学会通讯》中国长城学会编辑。《中国长城学会通讯》为中国长城学会内部刊物,侧重报道中国长城学会工作动态和长城考古、保护、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等。
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杂志社编,主编:高旺,副主编:崔学东、杨振南。1994年创刊,设名家谈长城、长城文化、中华名关、长城烽火、长城风光、长城故事、长城风情等栏目。
⒅《长城百科全书》1994年8月出版发行。《长城百科全书》总结了考察研究长城的丰硕成果,向世界宣传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长城历史知识,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工具书。它既是一部有文献价值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此书按知识门类编排,共分11个门类,各知识门类列有本门类全部条目分类目录,分类目录反映了条目的层次关系,向读者全面展示了长城区域历史;长城区域地理;长城区域军事;长城区域民族;长城人物;长城建筑;长城关隘;长城区域经济;长城文学艺术;长城旅游等内容。还附有中国长城年表;外国长墙年表;中国明长城现状。书中含有极具文献价值的彩色图片。文图并茂,印装精美。称得上是一部了解、宣传长城的综合性教科书,也是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好教材。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并为本书作序。此书是中国长城学会和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近百名专家学者,耗时3年撰写而成,将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的集合。以百科全书的形式介绍长城的有关知识,在我国尚属首例。中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担任主编,副主编为董耀会、孔令铜、王怀申、吉人、成大林、朱希元、张振、吴梦麟、金常政、姜念东、高巍、曾朝铭。   
⒆《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9月,中国长城学会在多家单位配合协助下,举办庆祝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1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万里长城风采;团结世界各族人民,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研究维护万里长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作为纪念活动的中心项目之一的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9月23至2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近百人,收到论文60多篇,与会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就长城的各种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论文涉及到长城建造的原因及背景、长城的军事功能、长城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长城考察与考古发掘、长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长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长城的多视角研讨等。经中国长城学会研究决定,将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经酌讨研审,定出48篇编辑出版。本书中英文对照,16开精装,国内外公开发行。此书对长城的研究和保护以及长城资源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⒇《长城万里行》董耀会著,1994年8月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4年5月4日,本书作者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和他的伙伴们从长城的起点出发,开始了考察万里长城的漫漫征途。经过两年的艰辛历程,在克服万般困难之后,终于完成了这个首次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壮举。在考察活动结束后,作者潜心著述,于是便有了这部知与行的结晶《长城万里行》。本书系统的介绍长城的历史和现状,详尽记述了长城各地段及重要关口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对长城沿线城镇、古迹及风土人情也做了扼要介绍。这是一部分介绍长城知识的权威之作。   
(21)《望长城》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主编:杨伟光;副主编:黄望南.这本书分为《望长城》文学台本、创作谈和评论三部分。其中收集汇编了《望长城》的解说词和对话记录稿。主要创作人员的创作体会。影视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这本书翔实地记述了摄制组人员在拍摄《望长城》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以不屈不挠、顽强执著的长城精神拍好长城。此书使读者从历史到地理有关长城的知识得到了丰富的满足。   
(22)《长城区域经济信息》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区域经济信息网络中心编辑,主编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主要栏目有专题论谈、市场分析、工作研究、国际经贸、国外经验、政策法规、专利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等。双月刊,36开本,每期32页。1993年创刊。
2、中国长城网
【《长城》】罗哲文著,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  本书作者系著名长城研究专家。本书系统、全面介绍长城的历史沿革、修建、构造、用途及山海关、古北口、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嘉峪关、玉门关等长城关隘遗址,并对长城的历史作用做出评价。作者指出,长城的用途主要表现在防御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保护通讯和商旅往返等三个方面。长城是“我国占代国内各封建割据集团和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战争的产物”,足“各族劳动人民的血汗结晶和智慧创造”。在指出统治阶级只顾筑城不重民心的偏颇、揭露批判J,统治阶级役使兵民筑城酷虐残暴一面的同时,充分肯定“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毅力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作者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挖掘材料和民间传说等民俗资料,既高度概括、精炼、准确、科学;又深入浅出,丰富、生动、饶有兴味,在介绍、宣传乃至研究长城方面产生很大影响。书中附有50余幅精选的插图、图片。1988年北京旅游出版社重版该书,增加了对黄崖关、慕田峪两处长城遗址的介绍。

【《万里长城》】刘金柱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奉书重点介绍长城的历史、重要关隘、长城建筑的构造和材料、及其军事特点。并设“长城古迹的保护和维修”专节,详细介绍长城维修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张维华著,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本书系根据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对历代古长城的位置、经过的路线、建置的年代和沿革进行考证研究写成的专著。上编主要考证战国时期的各国长城,计有齐长城、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附中山长城)、秦昭王时之长城、燕长城等六篇;另外两篇分别为秦统一后之长城、汉边塞。书中附有12幅插图,指明各段长城经行的路线。按照原来的计划,对东汉而后长城的考让拟集为下编,但因故未能成书。唯有《明辽东边墙建置沿革考》一篇收入1986午齐鲁书社出版的《晚学斋论文集》。本书各篇大部分写于三十年代,又未经实地勘查检验,有一定局限性;但作者于文献史籍旁征博引、详加考订,仍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中国长城沿革考》】于国良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作者针对古籍记述长城每因文字含糊、缺少精确调查统计、时代及地理概念错误而导致混乱谬误的状况,旁征群集,详加考辨,并将古地名翻作今名,著成此书。全书分五篇,首叙修筑长城的略史,然后按时代顺序依次考据历代长城位置、建筑年代与沿革。

【《历代长城考》】寿鹏飞著,1941年自刊得天庐存稿之二。本书分周时之长城、秦时之长城、汉代之长城、北魏北齐及隋代之长城、唐宋及元时之长城,女真金代之长城、明清时代之长城、长城内之重城、辽东之长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辨讹十一节。对历代建筑长城的年代、位置、沿革详加考证。作者指出秦筑长城东起乐浪郡遂城县(朝鲜平壤南);又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清代《万里长城图》指出“嘉峪关以西以南,青海西藏间,尚有多数长堡,往复交叉,密如珠网,不知建自何代。”书后附历代长城路线图。

【《古垣沦桑》】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编著,1983年北京军区内部刊印。本书是一部概述历代长城沿革、不同时间的起迄段落以及当时的战争态势、设防目的和作用的专著。全书分战国长城、汉长城、北魏和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长城、金界壕、成吉思汗边墙质疑、明长城九部分。书后附精密地图和照片各十余幅。作者对古代关隘城塞、防御体系以及古人利用山川险要得失的考辨研究是为了向军事部门提供以古鉴今的参考,因而有其特殊的视角,并因此而具有特殊的价值。

【《战国察长城考察与研究》】彭曦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为作者历时数载,行程万里,对跨越甘、宁、陕、内蒙古四省区战国秦长城进行全面系统考察与研究的成果。通过实地考察纠正了自南宋《华夷图》以降诸多历史地图对这条长城大段位置、走向的误断和错划。作者在对长城地理位置考察的基础上,注意运用考古、文献、数量统计及其它相关自然学科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记载测绘城、障、烽燧、关塞的数量、位置、距离及其建筑技术特点;以长城为标志,描绘与之有关的地震、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并进一步对长城建筑的工程技术特点与自然地理的内在联系加以科学剖析。此外,作者还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对长城内外两侧的有关文物给予了更多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从军事防御、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对长城的历史、效应进行全方位总体性探索,得出“一部长城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历史上文化区系关系的发展吏”的结论。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交了有关战国秦长城位置、走向及其变迁的翔实考察报告;而且以其整体综合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拓宽了长城研究的范围,使长城研究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林剑呜为本书撰写题为《“长城学”研究的一块基石》的序文,称誉本书为中国“长城学”的一块“奠基石”,书中附有照片、地图、拓片260多幅。

【《明长城考实》】华夏子著,档案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系董耀会、吴德玉、张元华三位青年学者历时两年徒步全程考察明长城的首创之作.全书在概要介绍明朝以前历代修筑长城概况、明朝修建长城的历史背景,明长城的建置沿革之后,分省市地区,逐县逐段详细考察记述所见长城遗址的形制、结构、位置、布局、走向及有关遗物;并结合正史、方志等历史文献和当地居民口碑回忆,记述该地曾经发生的战事、故实。书中附有大量实地拍摄的图片,并附录长城沿线石碑碑文。如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为该书撰写的序言所说;“《明长城考实》一书中的章章节节,字字句句都是用脚步踏写出来的。它将是这一个年代关于万里长城的忠实记录,成为一个时代的真实史料,传之后世而无愧。”本书不仅因将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紧密结合而显示出较高科学性、准确性,井因此而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而且为学术界进一步考察研究明长城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宁夏古长城》】许成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宁夏地处边塞,军事上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战国、秦汉至隋、宋、明等朝代都曾相继修筑长城,累计长度绵延3000多里。本书作者在全面系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撰写成这本通俗读物,除了帮助读者对宁夏境内古长城有一简明、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外,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宁夏古长城打下基础。全书内容包括“关中屏障,河陇咽喉”,宁夏战国秦长城,宁夏秦、汉、隋长城,宁夏明代边墙,明代对固原城附近战国秦长城的利用,明代长城的建筑结构及沿线设施,意志和力量的象征,长城遗迹的现实意义等十部分。  
【《辽宁古长城》】冯水谦、何溥滢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依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古调查材料,对位于万里长城东端的辽宁境内燕、秦、汉、明四朝所修长城及沿线其他史迹分别加以介绍。其中包括燕筑长城始末、燕长城遗迹探寻;秦筑万里长城的前前后后、秦长城遗迹及景观;辽宁地区两汉长城的修筑及汉长城沿线的历史文物;此外本书重点介绍长达一千九百六十余里的明辽东长城修筑年代、地理位置、结构、走向和筑城技术,以及沿线著名遗迹、遗址、景观。书中附有四十多幅插图、图片。作为辽宁旅游丛书的一种,本书不仅比较系统、形象地介绍了辽宁境内的长城状况和沿线风物;而且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辽东明长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蒙古长城史话》】高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本书系第一部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城历史的著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多年实地考察取得的成果,对该地区历代长城的分布与沿革作了概括性描述,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长城遗址和遗迹加以重点介绍;同时还联系内蒙古地区的实际,叙述了长城的建筑结构、长城工程的施工和古代军事信息传递系统等情况。全书着重论证长城是各兄弟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曾经生活在内蒙古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光辉业绩。作者在书中注意穿插一些历史事件、故事、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的业绩、小传和古诗词等,使该书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作者也对一些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明代陕西四镇长城》】艾冲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是第一部对明长城西北段进行全面系统区段研究的专著。作者用实际考察与文献资料相印证,系统介绍了明长城西北段兴建、修茸,重建的沿革;并对这段长城的兴建与分布、四大军镇的建立及组织机构、守卫长城的军队营地——城堡、守军数量的变化,长城地带军用通道的布局等诸多前人较少涉及的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把长城当作包括城堡、墩台、关口、交通道路和兵力配备在内的整体军事防御体系,进行总体性的综合考察研究,从而揭示描绘出以长城为主体的明西北防区综合性防御体系的全景画面。书中附有明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镇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附近长城图、嘉峪关关城下面图。

【《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刘谦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是考察研究明代辽东长城很有价值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辽东镇长城西段与蓟镇长城交界的山海关东北锥子山起,北至义县,东至黑山,转向开原、昌图,东南至鸭绿江边,行经二十三个县市,全部历程 1000余公里,对辽东长城作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辽东长城的地理位置、名称变革、建筑结构、修筑年代,以及作为长城整体防御体系所属有关各系统的设施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和论述。全书分导言和六个专题。(一)长城系统的设施及考察。  (二)陆路屯兵系统的设施及考察。 (三)海防屯兵系统的设施及考察。(四)传烽系统的设施及考察。(五)驿传交通系统的设施及考察。(六)屯田及军需系统的设施。作者把这段几乎被人遗忘长城的实地情况科学地记载下来,公之于众,对于纠正过去史书的误载有很大作用。这些资料对于辽东长城的保护工作,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其它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历史地理、古代军事史等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有各种示意图、位置图、结构图、平面图剖面图、复原图等插图118幅,书后附各种遗址、遗物图版191幅。

【《山海关长城》】张立辉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是作者在实地勘察测绘并详考史籍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研究山海关长城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四章十二节,分别对明代山海关长城设防筑城始末、戍守沿革、山海关城总体布局及附属建筑、山海关境内长城的主要地段、以及山海关各旅游区风光景点详加考察描述。其中山海关始末一章述及山海关城选址的依据、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屯田制”使明城得以巩固、改革使“城防”得到加强、民族战争促进了明长城的发展、山海关在明史中的作用等方面。本书史料翔实、考察严谨,尤其所附精密测绘图弥足珍贵。书中附有大量图表,书末附录山海关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表和山海关近三百年战争一览表。

【《嘉峪关及明长城》高凤山、张军武编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本书共四章,分别对嘉峪关的主要建筑与防务,嘉峪关明长城概况及其建筑方法与形式,嘉峪关长城城堡、城台、墩台的设置与作用,嘉峪关长城屯田与军需的状况及有关制度加以系统考察介绍。书后附嘉峪关大事记略及图片50余幅。作者广贬搜集、吸取有关嘉峪关长城研究的资料和成果,较好地将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结合起来,使本书在资料性和学术性两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

【《天津黄崖关长城志》】方放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上编系统介绍了天津蓟县境内古长城的历史沿革和有关关城寨堡、墩台、烽燧、兵器、戍卒、粮饷等当年防御工程体系、制度及总兵威继光等方面的情况;下编记录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天津人民修复长城的壮举。书后附有大事记、历史碑刻、当代开国元勋百将碑林和海内外名士百家碑林的题字、题诗,并附有70幅图片,插图。

【《中华名关》】曹云忠,席本森、朱彦武、史友仁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书对我国113个主要关隘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历代经历过的战争、古今作用、交通贸易以及有关的名胜古迹、故事传说等情况加以系统介绍。这些著名关隘中包括山海关、玉门关、阳关、嘉峪关、临晋关、雁门关、紫荆关、宁武关、偏头关、娘子关、倒马关、铁门关、平型关、黑峪关、居庸关等边塞、长城沿线上的重要关隘。(曲  方)

【《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书辑有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座谈会侧记及昭乌达盟燕秦长城遗址调查报告、阴山南麓的赵长城、潮格旗朝鲁库伦汉代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河北省战国秦汉时期古长城和城障遗址、河北省围场县燕秦长城调查报告、宁夏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金代的长城、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山海关关城的布局与建筑勘查记、山西省境内长城简记、嘉峪关及其附近的长城、一块珍遗的“长城工牌”等十四篇长城遗址调查报告。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英)斯坦因著、向达译,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市区,真实反映了中国北部从战国秦、赵、魏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秦、汉、北齐、北魏、金、隋、明等历代长城遗址的原始体态风貌。同时,作者注意广取博收,用金线串珠的方式综揽长城沿线的文物古迹、名山胜景、文化艺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一部宣传、介绍长城,为中外游客提供长城旅游指南参考的佳作。

【《丝路访古》】丝绸之路考察队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1981年7月,由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24位史学工作者组成的考察队,东起西安,西至乌鲁木齐,历经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5个省区,行程8000公里,历时55天,对古代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实地考察。本书即为这次考察研究成果的汇编。这些依据考察所见,结合历史文献写成的考察文章,别具特色,有较高学术价值。其中宿白《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齐陈骏《古代河西的兴衰》,高敏《从居延汉简看内蒙额济纳旗的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刘曼春《汉唐间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陆庆夫《唐代前期对河陇地区的经营及其效果》、傅玫《河西的犁》、吴宗国《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安西回镇的废置问题》、杨檀《鄯善县与鄯善国》、宁可《河西怀古》诸篇对于研究长城均有较高参考价值。宁可在考察汉代烽台长城遗址后指出,“对于轻装的匈奴骑兵,它确实是一道不易逾越的障碍”,“长城.就是中原王朝威力和决心的凝聚”,“代价尽管沉重,却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支出,也得到了历史的丰厚报偿”。书后附考察期间拍摄的50幅照片。

【《中国军事史•兵垒》】《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出版。 本书依据历代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考古发现,系统地论述历代兵垒发展演变的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其中第一章第三节论述了战国时期野战筑城迅速兴起导致点、线结合防御工程——长城的出现;第二章第二节探讨秦、汉长城的位置、修筑原因、结构特点及其在边防中的作用,第三、四节分别叙述魏、齐、隋代长城的情况;第三章论及金代界壕(长城)的兴建和蒙(元)军在长城沿线的作战;第六章论述了长城在近代战争中的作用。作者着重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和发展,战术战法的变化以及战争性质、规模等因素与筑垒、构筑长城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依托长城墙体防御作战,对小部队可起防止袭扰的作用,以保护长城线内的居民;对大的骑兵集团,则主要起障碍作用,以迟滞敌骑兵集团的长驱直入,用以争取时间,集中和调动兵力,将来犯之敌歼于边境地区,“防守长城并非如城池防御那样,据守城墙进行决战。战争的胜负,仍决定于双方主力的会战”。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侯仁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的学术论文集。除了对历史地理学进行理论探讨外,对西北沙漠地区的历史地理考察在论文集中占有重要比例,计有:《走上沙漠考察的道路》、《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址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六篇。作者在亲自参加对西北部广大沙漠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透过古城废墟和河道水系变迁等表面现象,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深入研究这一大多为我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地带不断沙化、大幅度南移的原因。既研究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变化,也研究这种变化与历史上人的活动和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揭示其中固有的规律。作者指出导致沙化的原因中既有“天然流动沙丘”、沙区水系变化等自然因素;也在很大程度卜与人为活动有关,“汉族和若干少数民族,在这里相互追逐,活动频繁,不仅战事一再发生,农耕与游牧也迭有更替,这就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了地方植被的破坏,从而引起了流沙的一起再起”。而人为活动对沙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自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沿边城堡军屯的推行,不合理的耕作,以及过度的樵采和放牧,使原来的草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一部分田地的盐碱化,又显然是排灌不良的后果”;汉代垦区的盛衰则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其原因既不是由于流沙的侵袭,也不是由于任何其他自然因素的威胁,主要的还是由于汉族人口的退却”,“广大地区之内,田野荒芜,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时地表已无任何作物的覆盖,从而大大助长了强烈的风蚀作用”,逐渐导致这一地区沙漠的形成。作者还对阴山山谷区域一系列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研究。本书对西北沙漠地区带有开拓性的历史地理考察研究,对于探索长城与生态环境变迁的辨证关系,全面认识和评价长城的历史作用,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山海关首届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政协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员会、《长城学刊》编辑部1992年8月编辑出版。本书汇集了1990年10月“山海关中国长城学术研讨会”收到的学术论文27篇,除调查考证长城遗址、遗迹外,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地理、建筑以及长城的修复、保护和开发长城旅游资源等诸多领域,反映长城研究不断向纵深和 的方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收论文的主要篇目为:罗哲文、董耀会:《关于长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曹大为:《评长城的历史作用》、岳辰:《长城,中国社会发展的象征》、李风山;《长城——中国民族融合的历史纽带》、严家骝:《万里长城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关系》,吉人:《万里长城与墨子的备御学说》、孔繁德:《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长城位置的移动》、艾冲:《明长城十三镇考述》、刘建华:《明代宣府镇长城防御工程体系考略》、康力为:《山海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吴启昌、郭泽民:《简析山海关古城防体系内涵》、徐乐尧:《汉简所见边塞的徼巡制度》、朱希元:《蓟镇长城与金山岭长城的结构》、鲍桐:《蒙恬修筑阴山北麓长城考察记》、李并成:《汉令居长城及其附近汉长城遗址的调查与考证》、高风山、吴扔骧:《明代建关嘉峪辨》,韩嘉谷:《津唐地区长城始建年代质疑》、沈章兴:《秦皇岛地区明长城防御武器刍议》,张春泽,魏克晶、蒋介煜:《在黄崖关长城修复中对修复方法之继承和发展的探索》、董耀会,《开发“长城行”特种旅游的构想》、吉羊:《秦皇岛市北部山区长城沿线旅游资源评价》。书中并附有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和闭幕时的致词。

【《边塞研究》】黄麟书著,香港造阳文学社1979年出版。本书重点对秦皇长城、明辽东边墙等不同时代长城、边塞的布局及其防御思想进行考证研究。作者认为秦始皇筑长城、拓植新秦,扩展中华民族生存领域,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为中华民族立万世不拔之业”,且“迄至秦亡,长城以内,未当被寇祸”,是一种接近民族主义的政策,唐代宗塞防政策的成功在于以攻为守,故以守则固,以攻则胜,“然举凡秦汉成功之政,如筑塞移民以实边,皆未尝实行”,导致后世边防空虚,迭遭败覆,波及辽左朝鲜,弃之如遗,前功尽废,是为未足以捍卫民族,“乃一蹴而跨上世界主义之失”;惟汉“由敦煌至辽东筑塞、置戍、设郡、移民,完成保卫民族之功;进而绥靖西域、维系西北戎狄诸国之和平,盖近于世界主义矣。”总观秦、汉、唐二代塞防政策,“汉得上策,秦与唐得中策。”作者并指出,“根据各种资料,证明辽东塞防,不仅边墙一道而已,堡屯遍布,刁斗相闻,诚所谓由点而线面者矣”,其余地段“亦莫不然”,因而“全边重险足恃,失在人事而已”。

【《西北史地论丛》】黄文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书是著名考占学家黄文弼有关西北史地研究成果的专集。其中一部分曾在各种刊物上发表;—部分选自解放前出版的专著;另有一部分为未发表过的稿件,共二十一篇。作者生前亲自拟定书名,订出篇目,并对部分文章作厂初步修改,夏鼐也曾审阅过本书的—部分文章。作者从1927——1958年,曾四次去西北地区考察,本书所收各篇多系作者依据亲自取得和验证过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考察研究取得的成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对罗布泊的考察并不仅限于阐明在地理学上的意义;而是根据罗布泊的迁移、河水的改道等地理因素的改变,结合考古发现,阐述了楼兰的历史,汉、晋及以后与西域关系的变化,西域交通路线的改变,对诸绿洲古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古籍记载的正误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在罗布泊北岸发现一座西汉烽燧台遗址,出土厂汉通西域以后最早的一批文字简牍,并据汉简考释了西域官制,搞清了一些史籍所不载或含混难解的西域职官。作者对吐鲁番考察写成的文章,至今仍为研究高昌的重要参考著作。本书还收入了作者根据古籍记载,结合实地对遗址、遗物考察研究写成的关于龟兹、于阗、焉耆等古国的今地问题的探索文章。作者关于人的因素可以引起地理环境改变,如河流改道等的观点,对阐明西域历史上的一些现象也颇有启发。其中《汉通西域后对西域之影响》一文详细考察论述汉通西域后伸展长城线、加强边防建设,以及汉代先进文明传入西域后对当地产生的深远影响,尤为精辟。

【《古代北西中国》】姚大中著,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出版。蒙古(以及南西伯利亚)、新疆(以及中亚细亚)等古代北西中国,是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重要场所。本书分双线解明他们自身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形态,以及与汉族间的交涉和文化交流,实为一部古代蒙占史、新疆史。全书分北方游牧势力的冲击、汉族中国以西的吐界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草原游牧社会与其独立文化的形成;长城内外的对立;匈奴——北亚细亚大风暴;战争与和平;东胡•西羌•前期突厥诸民族。第二部分论及认识古代“西方”;新疆与河西走廊;从“通西域”到“西域经营”;考古——占代学上的新疆;东一一西文化、商品交流的早期形态。作者从宽广的文化社会背景考察农牧民族之间的对立、冲撞,战争与和平。其中“长城内外的对立”一节中两个世界的分隔标志、长城的最初性格  一国境线、汉朝攻势长城与后代防御长城、游牧主动与其外向性、与耕地相斥的草原历史路线、以及“考古—一占代学上的新疆”一节中的汉朝西长城制度等部分,对不同时期长城的性质、功能、用途及其演变作了详尽考察。作者提出,长城的最初性格为国境线,“系战国列国出于相互间对抗需要而构筑的大规模防御工事”;而“雄伟的秦朝大长城,乃是汉族人定胜天的战斗精神结晶”,是拓展新领土政策中的一个环节,“汉族从游牧胡人手中夺取土地,是为厂这片土地适合于农耕,这片土地既加入农耕中国,便拒绝胡人再予游牧化”,“全面隔断草原——耕地的万里长城完成,也便代表了农业汉族最大利用空间的设定”,其作用非只对外,同时也包含“限定农业社会最大限度的活动范围”,“为汉族定型后统一农业社会新秩序的建立,立定一个界限”;汉朝西长城“所代表的精神是积极的、进取的,非只不是防御,相反还是执行前进政策的工具,战略性的攻势长城”,其性格也从国境线演变为国防线;北魏时期,长城始转变为防御性质的工事,至明则成为“全出乎‘防胡’要求的消极与被动性国防线长城”而“长城工事南移,站在防御立场是正确的。最基本的理由,缩短补给、运输路线,可以使戍守长城时,人力、物力供应都便利得多,这样的设汁,才能充分发挥‘防胡’作用,也便是为什么长城性恪转变为守势或防御时,长城线必须陪伴向南迁移的原因”。作者认为,“长城的命运,因此关系历史现象说明至为重大,也综合代表厂长城内外两个不同世界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广泛国力条件消长的弧形曲线”。

【《东北史论丛》(上、下)】姚从吾著,台北正中书局1959年出版。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占代东北少数民族历史的论文集。沦丛中《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近代欧洲学者对于匈奴的研究》、《匈奴与西汉争夺东亚霸权的检讨》、《辽金之疆域沿革与地理因素对当时政治文化的关系》等数篇论文,对长城学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在《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代序)一文中,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民族发展的次第,是自北而南的。边疆民族的入侵,也从北方与东北方的南下为主潮,甚至说我国的历史,是由北方、东北民族与中原文化交织而成,亦无不可。因此长城、黄河与长江,也确实形成了国吏上的三道防御线,我们称之为儒教大同文化的三大保障。长缄,奠基于秦代,显耀于两汉,形成隋唐以后中原文化对东北与北方边疆民族势力消长的关键。它可以说是中原汉民族的前进基地,也可以说是中原民族与儒教文化的门户。自东汉以后,北方与东北边疆民族,欲问鼎中原者,必先占领长城。占领厂长城,才能有权力过问中原黄河流域的政治;才能对中原政治有发言权;才有用武力于涉的机会。契丹是如此、女真是如此、蒙古更是如此。”该文还“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做了具体论述。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9出版。本书所收8篇论文,围绕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统治政权以后与汉民族的文化接触、冲突与调整展开研究。作者指出,“在农业文化的特质中,筑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筑城不仅是农业社会的特殊技巧,也是农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当草原文化向农业文化转变时,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开始筑城。因此透过筑城过程,也可以了解其文化转变的程度”。作者认为“边疆民族与汉民族以长城为基线所发生的冲突与斗争,对彼此历史形成的激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这不但表现在边疆民族融合于汉文化之中,而且表现在被融合民族放弃自身文化传统后仍有某些文化因子残留下来,“这些残留下的文化因子往往在被吸取后,经过转变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成份,不仅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也增强了汉文化的活动力量。中国历史自魏晋以后,由于边疆民族不断拥入长城,结束了汉民族在长城之内单独活动的时期后,汉民族不断地和不同的边疆民族进行接触与融合,使汉文化增添更多的新内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更多彩多姿”。本书对拓跋氏部族跨入长城,从平城迁都洛阳历时一个世纪与汉文化接触、适应、调整、融合,从而以新的血液与文化因子注入汉民族之中、跃入文化发展新领域艰难历程的研究,为上述理论提供了典型的例证。作者在书中提出,长城与草原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着一个半农半牧的中间过渡地带,游牧民族入关后“汉化程度的深浅与缓速,恰和他们居住这个地区时间的久暂成反比”。而他们最初在政治上引用的汉人“多是‘居近塞下’有胡化成份的汉人,或‘往来中国’受农业薰陶的胡人,由于他们居间的协调,缓和了当时草原与农业文化接触时的冲突”。拓跋魏建都平城之时修缮起自赤城到五原绵延两干多里的长城,“代替汉民族执干戈以卫长城,抵制其他的边疆民族进入长城”,成为拓跋氏开始汉化的标志,而孝文帝迁都洛阳则表明完成了完全融于农耕文明之中的文化转变。本书是从文化学、社会学视野研究长城以及长城南北农牧民族碰撞融合的重要学术专著。

【《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本书收入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物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韧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吴扔骧《汉代蓬火制度探索》;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号的演变》等15篇有关烽燧遗址调查报告、出土简牍考释以及对边塞烽燧制度考证的文章。对于研究长城烽燧预警体系具有较高价值。
【《历代名人咏长城》】孔繁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艺匠词人以及元戎将帅、戍卒吏丞,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描绘了万里长城的雄风,写出了长城关险、戍边征战、关山行旅、怀念远人、兵民疾苦、悲欢离合等等丰富的生活内容,题材十分广泛。本书选录自西汉至现代一百四十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学者吟咏长城的诗词作品一百七十首,附有作者简介、内容分析介绍和简要的字词注释,并附《长城沿革史略》  —文及三十余幅彩色照片、二十多幅诗词墨迹。

【《长城名咏集》】李奋起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国历史上围绕长城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这些诗词歌咏长城的雄伟壮丽和 塞外风光、歌咏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伟大功绩和他们为此而付出的莫大牺牲、歌咏长城 在保卫中原地区先进封建文明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歌咏戍守长城将士的高尚情操和 英雄主义精神、歌咏长城内外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民族大融合;同时也反映封建 统治阶级在修筑长城过城中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统治者的昏聩和腐朽。这些诗歌构成了一部形象、生动、具体的多元的长城史,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选录上自秦朝下至清末—百二十余首歌咏长城的诗词,附有作者简介、题解、注释和分析说明。

【《长城传说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编,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本书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甘肃、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广泛流传的与长城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中精选46篇,汇编成集。其中除孟姜女的故事外,绝大部分为新发掘采录。罗哲文为本书作序指出:这些“罕见于正吏,鲜收于文集,流行于民间,争说于众门”的长城传说故事,“对于历史、语言、民俗等学科,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这同样应该是研究长城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董耀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出版。本书是作者对长城各类问题所做的综合性研究文集。书中共收录论文40篇,内容涉及对长城学的研究、长城历史文化研究、长城的保护和资源开发讨论,以及对长城学会的工作理论研究等。本书可供从事历史、考古及长城学研究的学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万里长城纵横谈》】董耀会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本书以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长城建筑遗存、长城在民族融合中的历史作用、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作者董耀会先生是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是资深的长城研究工作者,曾多次陪同国外贵宾参观长城并为之解说。在本书中,他纵论古今,寄情抒怀,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新的视角和价值取向,阐述了长城是开放与和平的象征,而不是封闭与保守的壁垒。书中还用不少生动的事例告诉人们,长城是中国的长城,也是世界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坚韧刚毅、勤劳指挥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TOP

武当山如何面对白蚁危害

武当山如何面对白蚁危害   
   武当山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至于环境湿润、长年多雨(年降雨日数在110天左右),非常适合南北植物至生长,为白蚁及其他昆虫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加之武当山古建筑群及建筑物周围植被丰厚,宫观的木构件多且复杂,特别有利于白蚁的孳生、繁殖、蔓延和新老群体的更替,从而使武当山古建筑群长期处于白蚁危害的威胁之中。
   据有关史料统计,宋、元、明、清时期,武当山曾有宫、观、庵、堂、祠、庙、亭、台、桥、坛等共计500多处。其中,宫23处、观37处、庵39处、庙院楼阁98处、祠25处、岩庙72处、亭26座、坊27处。时至今日,除仓、厂、桥、坛、域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因长期风化、历经火焚和水淹等而大部分坍塌毁废外,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尚存129处,计庙房1182间,建筑面积43332平方米。而在排除新的火、水患可能性之后,这些古建筑面临的最大潜在危害是白蚁侵袭。  白蚁(虫)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危害在过去有三个特点:一是蚁患面积广,危害历史久远;二是白蚁(虫)谱系杂、危害种类多;三是危害程度大、防治任务重。由此表明,如果不抓紧对潜在白蚁危害的防治,武当山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存在大面积古建筑再次遭受白蚁毁损的可能。
           白蚁的种类不同,活动范围也不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危害宫观建筑的白蚁是从附近古树中、山坡上或从地下土层进入的,为了杜绝这一入侵途径,在房屋扩建再建时,建筑物的抗白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建筑构造上采取通风和防潮措施,尽可能使木结构含水率常保持在20%以下并选用抗蚁标准化材料,减少木材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控制白蚁在建筑物内滋生的环境条件,防止白蚁入侵并消除隐患。
屋顶:古建筑屋顶大多采用木屋架、人字架,如果是女儿墙形式,大木两端插入墙心,由于天沟排水的渗入,此处最易建巢。因此,建议屋架端头改用螺栓固定在顶层腰固上,四面留空隙,增加通风,同时墙内天沟可通过墙心排水,使檐沟在外,通畅排水,保护木屋架的干燥。避免白蚁筑巢。
大梁:楼层木大梁、楼楞等,往往由于两端插入墙心,外用木板抹灰包裹,白蚁最易营巢。有的插墙部位的木构件被白蚁蛀断。建议采用大圈梁的两翼搁置木构件。如必须插入墙心时,建议两端垫上预制水泥块,并保持四周留有一定空隙,使其通风,同时,各房间的天棚四角要设置通风孔或装饰上通风的花纹。
板条墙:底屋最好不设板条墙,如必须设置,建议在近地部位用条石与素混凝土垫高,将木质与地面隔离。在板条墙内、外层都不应安排给排水管和恒温设备。
木柱、木楼梯、木门框等接近地面的木构件应用石块或混凝土块做成垫脚,使木构件高出地面与潮湿环境隔离。楼梯不应插入墙内,建议采用牛腿搁置,加螺栓固定,下端不与地面直接接触,用素混凝土或石块砌筑二、三级踏步。
墙柱:砖木结构的墙壁、柱墩,有的内部埋存有木板块、木柱之类,极易被白蚁蛀噬,一般最好不用,必须使用则要进行药物处理。
窗间木结构:围护构件中遇到窗台下砌砖。窗间以上采用木结构时,柱脚要采用水泥或石块垫墩,而且木柱两侧要用水泥灌筑,不要把木柱包裹其中。
门窗框顶木过梁、木压条:建议改为水泥预制板或砖砌拱。
3.4 古建筑群建筑施工中的防蚁措施
在古建筑群建筑施工中增加防蚁的措施,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技术,进行专门的场地清理;按施工规范进行白蚁预防处理.提供一个能阻止白蚁侵入的化学屏障。
场地清理:目的即清除所有的纤维素碎片,减少白蚁生存的可能性。清理范围,如树根、树桩、棺木、杂木及建筑施工中的模板等。
墙基、地坪和土壤处理:目的即杜绝白蚁从地下侵入建筑物内部的途径,消灭基础下的残留蚁群,构筑地下防蚁药膜保护层。处理范围,如墙基内外保护圈,室内地基防蚁毒土层,踏步、台阶等辅助设施的防蚁毒土层。
屋面处理:目的即防止古建筑的屋面发生蚁害。处理范围,如屋面。
木构件处理:目的即切断白蚁的吸水线路,避免白蚁直接危害的可能,延长使用的年限。处理范围,如需全面涂刷的木构件有地楞木、地枕、压沿木桁条、垫木、垫板、木砖等;需两端涂刷的木构件有地板、屋架木粱、木搁栅、木桁条、楼板、屋面板等;此外,如门窗框、筒子板、木柱、装
饰板、踏脚板等靠墙部位涂刷的木构件和接地(石)木柱,涂刷重点应放在木柱的基部和离地1.5厘米以下的部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危害虽已被大家普遍认同,但现实中对白蚁的防治,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及心理上的侥幸。武当山名列四大道教名山,又冠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美名,其宫观建筑群是武当文明史的见证之一,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共同历史财富。特别是武当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武当的古建筑群令其焕发魅力,发扬和传承民族精神,走向世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堰市的经济应以武当山为首开发旅游经济,从而激活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旅游经济影响至深至远。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武当山建筑群白蚁的防治工作,将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武当古建筑群白蚁防治的关注。

TOP

回复 66# 的帖子 .庐山.

1、庐山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全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因庐山主要是自然景观,故为自然(景观)遗产(不是文化景观),而不是文化遗产。该名录有三层含义:(1)自然遗产(2)文化遗产(3)自然文化遗著}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一。10年前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在对庐山进行考察以后,对庐山的文化遗产价值作了这样的定性:四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TOP

庐山

2、文化遗产内容: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庐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庐山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为庐山第一高峰。铁船峰,海拔950米,危崖耸立,似一艘巨舰,伟岸壮观。王家坡双瀑,飞瀑成双,势若二龙倚天,喷珠泻玉。三叠泉,既分为三叠,又呵成一气,落差达155米,风飘日映,千姿百态。

  庐山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公元391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慧远在庐山活动了36年,创建净土法门,使庐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在山上开创佛叫临济宗和沩仰宗,影响极大。到宋代,庐山有寺庙多达361座。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庐山建堂传教。经过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见现象。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庐山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TOP

庐山

3、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1)、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 ... content_4871318.htm

                                   标题:为保护世界遗产庐山的环境 1.2万居民3年全部下山

为保护世界遗产庐山,避免人口居住、大气污染等可能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的损害,7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正式确定了庐山文明新城的选址方案,山上的4000多户1.2万名居民将在3年内分批迁下山。

    据介绍,经多次勘察和比较,九江市决定在距市区4公里的庐山区威家镇芳兰村开发建设庐山新城。新城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2008年初步建成。在此期间,将有计划地把居住在庐山上牯岭镇的1.2万居民全部迁到山下。

    庐山风景名胜区在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是我国现有的33处世界遗产之一,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有关方面多次邀请专家,对庐山的山体面积、景点分布、游客在庐山的活动范围、生态恢复周期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大决定:一是对庐山接待游客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其接待规模每年基本控制在180万人次以内;二是分批将山上现有1.2万居民迁居山下。

    有关方面介绍说,庐山新城首期建设实行住房公积金存款与贷款挂钩。土地用地性质区别对待,凡属于应当享受房改政策的土地实行无偿划拨,避免一城两制。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商业用地的土地出让结合起来,做到学校、医院和商业网点三同步,完善新城的功能性设施。

    据了解,此次建设庐山新城,是继庐山综合垦殖场、庐山茶科所、庐山水电厂等移交庐山管理局统一管理后,九江市为理顺庐山管理体制推出的又一实质性步骤。从去年底开始,庐山进行着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扩山”运动,整合后的庐山管理范围从46.6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了121.04平方公里。规划设计既结合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建筑风格等要求,又有相关的配套设施,使游人充分感受到了庐山的美丽意境。

    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表示,将居民分批迁下山,减少庐山上的非游客人群,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世界遗产的环境破坏,使庐山的自然生态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http://www.jxcn.cn/33/2003-2-28/30017@10145.htm

                                              标题:保护世界遗产迈出重要一步 庐山“第一爆”

2月27日10时16分,在6声爆炸声接连响过之后,位于庐山中心牯牛岭顶部的观景台,仅用4秒钟,便在数以千计翘首以待的庐山居民和外地游客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放眼牯牛岭,远处的天空顿显开阔。

  这是庐山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风景区中心爆破拆除有碍观瞻建筑物,也是庐山人为保护世界遗产迈出的重要一步。

爆破,确保万无一失

  2月25日上午,庐山,春光明媚。记者从“月照松林”景点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脚踏松软的落叶和枯枝,攀上海拔1215米的牯牛岭。建于1993年的观景台即将消失,不管怎样,它毕竟在庐山曾经“标志性”地矗立了10年,记者心中生发了与许多庐山居民一样的心情,带着一份与它告别的情绪,希望留住它的最后一抹印象。

  山顶,松涛阵阵。南昌陆军学院爆破工程大队的18名施工人员挥着铁锤,正在紧张地拆除观景台的楼层地面。沉而有力的咚咚敲击声伴着松涛声在山谷里回响,混凝土浇制而成的楼面此时只剩下钢筋网架。

  罗海平,南昌陆军学院爆破工程大队大队长,有着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爆破指挥经验。最近江西省老博物馆的成功爆破,便是由他坐镇指挥的。27日10时30分,当记者好不容易接通他的手机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我们在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上施行爆破取得圆满成功,也算是我们对保护世界遗产作出的一点贡献吧。我们对爆破方案进行了上百次的论证,对爆破数据进行了精确测算,并动用了620块毛竹片、120根毛竹、200多公斤铁丝,进行全方位静体爆破防护,以确保观景台原地整体坍塌,对周围建筑不产生影响。”

观景台,为何要拆

  普通老百姓也许会纳闷,这座投资400余万元的观景台当初为何要建,现在又为何非要拆除不可呢?当记者为此求证有关专家时,他们这样解释:原先论证建设观景台,出发点是想充分开发庐山的旅游资源,在庐山增加一个游览点,增加庐山的收入。可后来,当我们从保护世界文化景观的高度来反思时,却发现这座位于牯岭景区中心位置的建筑,明显地突破了山脊线,与周围景致极不协调,破坏了庐山整体景观。

  更令庐山管理局痛下决心拆除的原因是,观景台在质量、安全上存在严重隐患。而且,观景台建成后,历年来经营亏损,使用价值已是微乎其微。如对工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整改,只会造成新的损失。况且,这更有悖于世界文化景观的保护。

  庐山名胜风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欧阳泉华说起拆除观景台的缘由时,平静的神情中透出决心和果敢:“拆除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是保护世界遗产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庐山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使世界遗产和风景区的保护工作达到全国和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的“金山”,世界的遗产

  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有这么一段话:“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作为我国惟一一处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庐山,保护得怎样呢?

  庐山管理局的领导介绍情况时说了两组数据,一组是:自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庐山的森林面积大幅增长,牯岭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69%提高到82%,庐山山麓地带由35%~40%提高为60%;野生动物和鸟类大量增加。

  另一组数据则是:去年,庐山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329处,建筑面积8995平方米;许多在景区范围内难以拆除的服务设施,全被拆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庐山自行拆除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赢得了全山人民群众的由衷赞誉,也受到了国家旅游局、省市领导和联合国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为保护世界遗产,庐山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01年,庐山在我国率先实施“无烟山”环保工程;加快庐山污水治理步伐,确保今年7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如琴湖和剪刀峡污水治理工程;扩大别墅保护范围,力争有更多的别墅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大投入,建设品位高、有创意的现代文化作品遗传后世,充实世界文化景观内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庐山经全国人民投票、专家论证,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超越许多名山大岳,高居第四。

  庐山,江西的“金山”,世界的遗产。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庐山人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世界级名山———庐山人的下一个目标。

(3)、


   改造庐山的旅游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庐山存留的欧美时期的700余栋名人别墅,有一百年的历史,庐山推出别墅休闲游,投资5千万元改造项目,已经修缮改造了近百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突出每一栋别墅的风格和价值,规划建设相对独立,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一流接待基地。寻找名人别墅居住过的资料,陈列展示。如:178#别墅不但保留了别墅外貌和内部结构,更突出了欧式风格。173#别墅恢复了原有的外走廊,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182#别墅是全国唯一一栋保存完好的英国圣公会别墅,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壁柜、窗台柜,木门窗完整保留。

   庐山青莲谷旅游服务区市场改造项目,共拆除6000平方米的各种建筑,按照现代化旅游功能的发展要求,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服务区,包括餐厅,特产商店,游客服务中心和大型超市。达到提升三叠泉景区的环境品位,消除原来家庭式作坊式的粗放经营,彻底解决了对三叠泉水系的污染问题。如今,从青莲涧引来的溪水,形成了景观水带,绕着服务区流过,木质小桥古朴典雅,游客在溪水中玩耍,成为了精品景点。设施完备,建筑美观,有庐山特色的服务区已经投入使用。

  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窗口形象

  管理局在环保上舍得投入,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剪刀峡污水处理站、如琴湖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建设。同时,铺设了1.32万米排污管道,将如琴湖、花径片区的雨水和居民、宾馆饭店的污水分离,使得庐山著名的如琴湖流域的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湖水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了四类水水质的标准。加强水源地一二级管理保护,庐山的自来水出厂水达到了直饮水标准。为了保护水环境,庐山开展了“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经济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减少用水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加强了景观树、行道树的保护,对大天池、花经、三宝树、等景点的100余棵树,实行了剪枝、填土、覆盖、支撑等工程,庐山有千年历史的“三宝树”搭起了脚手架,仙人洞景点蟾蜍石旁的石松,龙首崖上的龙冠松,庐山植物园的镇园之宝――金松(高14米)、水杉、银杉等进行了专人有效保护。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庐山的名贵树木安然无恙,得以保全。为了鼓励居民使用液化气,液化汽的价格维持在60元∕罐,庐山财政每年补贴80余万元,极大的减少了薪柴的砍伐。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1.54%,列入到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活林木蓄积量达到79万立方米,名列全省第一,绿色生态充分显现。

   庐山旅游旺季“让路于游客”,实行了限制自有车辆出行,自有车辆在牯岭街上停放收费,“减车、错峰、管制、疏导”等新管理办法,游客车辆通行顺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同时,严格限制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实行日常管理检测,对常年超标,治理无望的本山车辆实行强制淘汰。庐山牯岭小镇洁净卫生,实行了24小时保洁,做到了瓜果、纸屑、烟头“三个不见”,做到晴雨风雪,有无接待任务、白天晚上、节假日“四个一样”。垃圾日清日结,拉到山下九江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每年的运输费用一年就达100万元。

(4)、

   ①环境保护良好,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保护。

    风景区内水系水质优良,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生活垃圾全部运往风景区外处理。

    庐山地理环境复杂,既有山地又有鄱阳湖滨湿地,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庇护所和避难所。森林覆盖率近年来有很大的提高,牯岭中心区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初的51%提高到87.83%,其余地区64%,全山达到77.6%。植物种质资源丰富,风景区内生长有3400多种植物,誉为"植物王国"。

    野生动物保护。近年来,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鸟类由八十年代初的171种增长到243种,兽类由33种增长到39种,两栖爬行动物53种,昆虫2000余种。游客记录到金钱豹的野外活动。

    ②、文物、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得到完好的保护。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保护状态完好。省、市、庐山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态完好。

    古建筑、古遗迹、石刻保持完好。近代建筑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分区分级保护,保护状态完好。

    ③、风景区内建立人与自然良好的生态体系,严格保护历史特色,实行整体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森林中十八个国家的别墅高低错落,小型居民点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④、区域完整,保护和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局统一规划管理。在精简机构和编制的背景下,特批成立庐山世界遗产办公室和庐山风景资源管理办公室,定人员定经费,加强对遗产和资源的管理。

    ⑤、科学规划,以法治山。

    聘请清华大学高标准、高品位进行《庐山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划定核心保护区,制定核心保护区规划。建立规划信息监测系统。

    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结合实际,相继制订了《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维修管理规定》、《近代别墅建筑维修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⑥、综合整治,优化环境。从治理环境入手,拆除违法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从2002年以来,拆除违法建筑3万余平方米,特别是对位于景区中心不符合规划、有碍景观的观景台,管理局决定一举拆除,受到中外游客一致赞赏,赢得了民心,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⑦、实施"无烟山"工程。全山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改变燃料能源构成,防止水体和大气污染。

    ⑧、"十五"期间,投入1.34亿元资金进行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工程已经完工,垃圾场迁往风景区外,水、电、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使庐山的可持续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⑨、严格控制建设活动。严格按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审批,所有新建工程均报省政府审批,严格批后管理。

    ⑩、封山育林、调整林相。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组建了一支30名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专业森林防火队伍;对282株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专人保护,建立档案,生长良好。




(5)、

                                       标题:庐山挖掘文化保护资源促旅游事业科学发展


      一、   挖掘整理庐山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完善展示内容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庐山抗战纪念碑落成。这是在小天池景区原九十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上恢复修建的,新建的石牌坊上刻有“长江入海方无限,庐岳撑天始有峰”和“河山不二”的楹联。九江市博物馆捐献了一块原纪念碑残碑“精忠报国”,现在已经嵌入新碑中,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记录了70年前,庐山“孤军奋战”,全山军民奋力抗击侵略者的光荣历史,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径是白居易咏桃花的地方,为充实景区文化内涵,围绕白居易在庐山筑草堂,写大林寺序的主题,修缮了紫荆亭,在白居易草堂对面新设白莲小石拱桥,新建了“憬春”实木草亭,新增紫荆亭游步道。使得沿紫荆山林至柳杉路林荫道,赏桃亭,成一环形路线,给游客以曲径通幽之感。同时,在如琴湖周围将种植大量的桃花树,届时,桃花盛开,桃红柳绿,突出古诗的意境美。

  庐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有80多年的历史。馆藏了珍贵的善本图书和外文图书(上世纪初外国人在庐山办学校的图书馆、教堂和别墅里面遗留的书记)。近期,管理局投资70余万元,进行了门厅改造,设立有特色的史料陈列展,内容有:古代的庐山藏书、近代的庐山图书馆、当代的庐山图书馆、馆藏珍本、主要捐书者名录及大事记。游客在庐山有一个参观展览,阅读图书的文化活动场所。

  庐山千年以来,有四千多位诗人到访过庐山,留下了1万多首诗词歌赋。整理出版《历代庐山诗词全集》,搜集范围包括:东晋至唐的第一册已经编撰完毕,即将出版

  二、   改造庐山的旅游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庐山存留的欧美时期的700余栋名人别墅,有一百年的历史,庐山推出别墅休闲游,投资5千万元改造项目,已经修缮改造了近百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突出每一栋别墅的风格和价值,规划建设相对独立,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一流接待基地。寻找名人别墅居住过的资料,陈列展示。如:178#别墅不但保留了别墅外貌和内部结构,更突出了欧式风格。173#别墅恢复了原有的外走廊,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182#别墅是全国唯一一栋保存完好的英国圣公会别墅,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壁柜、窗台柜,木门窗完整保留。

   庐山青莲谷旅游服务区市场改造项目,共拆除6000平方米的各种建筑,按照现代化旅游功能的发展要求,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服务区,包括餐厅,特产商店,游客服务中心和大型超市。达到提升三叠泉景区的环境品位,消除原来家庭式作坊式的粗放经营,彻底解决了对三叠泉水系的污染问题。如今,从青莲涧引来的溪水,形成了景观水带,绕着服务区流过,木质小桥古朴典雅,游客在溪水中玩耍,成为了精品景点。设施完备,建筑美观,有庐山特色的服务区已经投入使用。

  三、   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窗口形象

  管理局在环保上舍得投入,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剪刀峡污水处理站、如琴湖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建设。同时,铺设了1.32万米排污管道,将如琴湖、花径片区的雨水和居民、宾馆饭店的污水分离,使得庐山著名的如琴湖流域的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湖水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了四类水水质的标准。加强水源地一二级管理保护,庐山的自来水出厂水达到了直饮水标准。为了保护水环境,庐山开展了“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经济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减少用水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加强了景观树、行道树的保护,对大天池、花经、三宝树、等景点的100余棵树,实行了剪枝、填土、覆盖、支撑等工程,庐山有千年历史的“三宝树”搭起了脚手架,仙人洞景点蟾蜍石旁的石松,龙首崖上的龙冠松,庐山植物园的镇园之宝――金松(高14米)、水杉、银杉等进行了专人有效保护。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庐山的名贵树木安然无恙,得以保全。为了鼓励居民使用液化气,液化汽的价格维持在60元∕罐,庐山财政每年补贴80余万元,极大的减少了薪柴的砍伐。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1.54%,列入到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活林木蓄积量达到79万立方米,名列全省第一,绿色生态充分显现。

   庐山旅游旺季“让路于游客”,实行了限制自有车辆出行,自有车辆在牯岭街上停放收费,“减车、错峰、管制、疏导”等新管理办法,游客车辆通行顺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同时,严格限制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实行日常管理检测,对常年超标,治理无望的本山车辆实行强制淘汰。庐山牯岭小镇洁净卫生,实行了24小时保洁,做到了瓜果、纸屑、烟头“三个不见”,做到晴雨风雪,有无接待任务、白天晚上、节假日“四个一样”。垃圾日清日结,拉到山下九江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每年的运输费用一年就达100万元。

  四、   打造庐山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

  庐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与中国国旅集团全面合作,引进投资1.25亿元,打造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较强资本运作能力的平台。整合了庐山优质的旅游资源,完成了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工作。目前,各股东的资金已经到位,工商登记,取得了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决策机制,为下一步发行公众股票上市融资,进行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庐山整合庐山云雾茶资源,整顿云雾茶市场。成立了露语茶业有限公司,以云雾茶“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核心,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 的运作模式。整合了庐山茶科所茶场、庐山云雾茶场、庐山茶场、庐山林场茶厂等产区,以云雾茶的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提升云雾茶生产品质。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庐山云雾茶的产业化、规模化、正规化经营。提高了庐山云雾茶的质量,市场销售状况混乱、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品牌无序竞争状况得到改观,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质量等级标准和价格体系等,以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庐山牌”云雾茶的主打品牌逐步形成。

  庐山是世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著名旅游胜地,中华文明摇篮,古今风水宝地。庐山引进现代发展要素,客观分析当前的形势,抓住了事关庐山发展的关键点,准确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科学和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TOP

庐山

4、遗产的相关网站和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庐山东林寺http://www.donglin.org/     

庐山之家网站  http://www.mylushan.com/news/201175/2011752337205.html

庐山官方网站http://www.china-lushan.com/

中国庐山网http://old.china-lushan.com/

中国庐山区网http://www.lushan.cn/

庐山文化旅游论坛http://www.lscul.com/forum.php




论文:


《庐山古今诗词选》注解商正

尹鲁 《九江师专学报》 2001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论历代庐山石刻的文史价值

胡迎建 《鄱阳湖学刊》 2010 第6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旅游业发展的文化思考及对策研究

陈昭玖 陈德仄 周波 《商业研究》 2006 第24期 - 万方数据






庐山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一种尝试--庐山别墅公园规划构思

欧阳怀龙 《中国园林》 2004 第12期 - 万方数据





基于资源评价的庐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辉 杨云仙 《生态经济》 2010 第7期 - 万方数据




浅析庐山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周晓燕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持续利用对策



谢国文 赖书绅 《广西植物》 1996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植物园乡土观赏灌木园景区规划与造景

张乐华 龙金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杨道德 谷颖乐 刘松 熊建利 王琅 《四川动物》 2007 第2期 - 维普资讯网





江西庐山发现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谢国刚 尹国胜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植物园杜鹃花植物资源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李晓花 鲁顺保 刘向平 梁同军 《江西林业科技》 2006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多样性及评价

李竹云 杨道德 王琅 宗道生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第6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评价及深度开发

蒋晓伟 冯立梅 杨达源 欧阳怀龙 任朝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第3期 - 万方数据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胡海胜 魏美才 唐继刚 张福庆 郑艳萍 《生态学报》 2007 第11期 - 万方数据





庐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庆友 杨达源 任黎秀 冯立梅 冒宇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第1期 - 万方数据





试论庐山文化的内涵

欧阳毛荣 《九江师专学报》 1996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的建筑文化

欧阳怀龙 欧阳芊 《南方建筑》 2003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儒家文化的内涵、旅游价值及深度开发策略

李文明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第6期 - 万方数据





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周赛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浅谈庐山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

漆晗东 计斌 陈伯云 《经济论坛》 2004 第10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发展国际旅游的条件分析与目标选择

丁绍民 《求实》 2002 第6期 - 万方数据





庐山桃花源及其文化的产生与积淀

饶军 《九江学院学报》 2008 第2期 - 维普资讯网





论敦煌宗教话本《庐山远公话》和《叶净能诗》

萧欣桥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第1期 - 万方数据





庐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余良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敦煌话本《庐山远公话》故事源流初探

钟明立 《九江师专学报》 1996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





世界地质公园——庐山

乔樵 《国土资源》 2004 第8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邱宁芳 王冠 丁冬荪 《江西林业科技》 2007 第6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典籍史》误解《史记》一则

李勤合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烟雨浙江潮--从王维三首诗看其一生的禅宗领悟

杨岚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第6期 - 维普资讯网





浅谈庐山书院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李晓琼 《九江学院学报》 2009 第4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

居翔汉 凌齐基 《长白山自然保护》 1995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周銮书 《九江师专学报》 1990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





"庐山恋":旅行、景观与电影院

张一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 - 万方数据

TOP

庐山

庐山,素以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美庐、庐山会议旧址)、教育名山、宗教名山、科技名山著称于世。
  这里是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测、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这里有完备的宗教文化,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等五教于一山;庐山还有近代国际别墅群落(庐山别墅园林),至今保留完好的有英、美、德、法等25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别墅1000余栋,在中国名山中,唯独庐山拥有这样大规模和高层次的“世界村”。
    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赣、鄂、皖三省交界地区和大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北邻长江,东濒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是一座风景名山,拥有12个景区,474处景点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风光秀丽。。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庐山有植物3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兽鸟类达210余种,昆虫2000余种;有着神奇、神秘、神圣的丰富内涵。庐山已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齐全,供水供电、交通、邮政、通讯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服务体系,包括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涉外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疗养院、培训中心近200家,仅山上牯岭可日接待游客3万余人,加上庐山周边景区和九江市的馆店在内,可日接待游客达6万余人,交通非常便捷。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四千年前大禹曾在此治水。现保存着极为丰富、审美价值极高的古代、近代文化遗存,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二千年来,有1500多位中国历代名人先后登上庐山写下4000多首诗歌、大量的文章、游记、绘画。现存摩崖石刻900余处,碑刻300多块。庐山有近代国际别墅群落。至今保留完好的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别墅600余栋。在中国和世界名山中,惟独庐山拥有这样大规模和高层次的“世界村”。
    首先说说文化,历史上有近1500位文人去过庐山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其中最有名的是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为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千古传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名人的诗篇做广告宣传,庐山的名气自然就广为人知大了起来。其实论其自然景观,庐山远没有黄山奇峻、华山惊险、峨嵋俊秀,没有太令人称奇的地方。既然如此为什么诗人都到庐山去吟诗作赋而不去黄山华山张家界呢,想来是庐山的地理位置好,离城市近便于旅游。古时交通不便,不比现在想上哪去上哪去,象井岗山那样的地势险要偏远难行的地方,除了意志坚强的共产党人,想来不会有人去那里欣赏景色,更不要说惯于风花雪月的诗人了,当然这是后人的推测遐想,不知是否准确。
    再说政治,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座山比庐山更具有政治意义,它是唯一一座国共两党领导人都居住过的地方。1928年至1937年及1946年至1948年内战期间,蒋介石几乎每年都要上庐山,把这里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夏都,多次召开重要会议,著名的抗战宣言也是在这里发表的。建国后党中央在此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的八届八中全会,即著名的庐山会议,敢讲真话的彭老总在此次会议因上交万言书而获罪,成为悲剧的主角,结束了其政治生涯。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推行了邓小平主持制定的系列调整措施,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发展期限。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挫败了林彪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明确提出不设国家主席。
    而1971年林彪仓皇出逃摔死在温都尔汗是这次会议的最终结果。这三次会议在我国历史上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所以庐山也因此具有了显赫的政治意义与不同凡响的名气。毛主席一生对庐山情有独钟,多次莅临,并写下过两首诗词,一首《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岭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其中的跃上葱茏四百旋指的就是庐山,去庐山的盘山路上有近四百个弯路。还有一首就是题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去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主席每次来庐山都住在美庐别墅,美庐是唯一一座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住过的别墅。
    庐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胜地。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庐山也是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名山。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文化,富有科学技术内涵。庐山科技文化之始,可远溯至公元前十七世纪道家的修炼及其后的医家活动,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古代天文仪器。铁质,现存两截,上截推之可转。原置庐山山麓太平宫,现称藏庐山博物馆。
    解放后,庐山科技活动得到了发展,1954年建立了庐山气象站,1956年建立了庐山马铃薯育种站,1959年建立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庐山云雾试验站,1981年建立了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庐山是政治名山、神秘之山、是世界文化景观。。秦至清代有30多位皇帝参与了庐山的文化创造和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国民政府“夏都”。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庐山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会议,成为闻名的政治名山。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荣获“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1993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山;1994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安全山,并被国家列为度假休闲旅游的山区度假胜地;1996年取得了申报世界遗产的圆满成功,联合国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6月,文化部授予庐山全国“先进文化区”称号;1997年9月11日,庐山被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光荣称号;1998年,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庐山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9年获全国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和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风景区称号;2001年,庐山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