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发挥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长城的存在,对古人来说,也是一个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尤其在近代,中国人更是以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号召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抵御入侵。
对长城的负面评价自古就有,例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负面观点认为古代长城劳民伤财,是“闭关锁国”的象征,如Beyond乐队的歌曲〈长城〉中所唱,而此歌曲更遭中国有关当局列入"黑名单"内,禁止播放于媒体之中。作家鲍昌曾撰文《长城》,描述古代长城是“凄婉的历史”、“文化愚钝的标志”,并乐于见到今天的长城的开放局面。在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其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后死,尸骨筑于城墙之下。孟姜女在城下痛哭,哭倒城墙八百里。
长城的意义也被延伸到互联网络领域,外国媒体曾以谷歌事件为题通过漫画形式指出中共当局恶意屏蔽谷歌部分网页的做法是在构筑互联网络领域的“数字长城”,以此阻止国内互联网用户通过国外网页了解某些事件的另一种说法乃至是事件真相,国内互联网用户要攻破这堵“数字长城”的封锁,只有通过使用软件实施“翻墙”。
长城也是中国各种产品、企业广泛使用的品牌名称之一。
1937年时,著名荷兰裔美籍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关于能否从近地太空或月球上用肉眼望见长城一直存在争议。但据一般研究与逻辑,长城宽度4~5米,远小于四线道或以上之公路,如高速公路等,且其本身并非发光体与反光体,在数百公里以上不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是不可能的。另外,神舟五号的宇航员杨利伟也称其在2003年的太空之旅中没有看到长城。

[ 本帖最后由 万梦盈 于 2011-10-2 14:26 编辑 ]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长城的艺术价值

1、建筑艺术   关隘城堡、城墙和烽火台是长城防御体系工程的三大组成部分。

(1)关隘城堡:

关隘城堡、城墙和烽火台是长城防御体系工程的三大组成部分。长城关隘城堡是指与长城关联的军事防御性城堡。考古发现,早在秦汉长城遗址旁边,就有与长城紧密相联与相关的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也有建在长城内外纵深发展方向的小城。小城汉代有称为“障”的,《汉书·武帝纪》注引颜师古解释:“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比“障”大点的小城也有称“坞”的,此种小城住的多是守边士卒,也有大一点的城中住有屯田的军民。在汉代,一些长城关隘就已经非常著名,并且在以后的文学艺术中成了长城边关的代名词,如唐诗中常常提到的玉门关、阳关、雁门关等。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有些朝代可以不修长城城墙,但不能不修边关城堡,比如唐朝,虽然没有大规模修过长城城墙,但却下大力修过历代长城沿线的城堡,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春三月,朔方军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河套北津要之地开筑3个受降城,到六月3城首尾相应建成,并于山北建置烽堠1800所,从此突厥不敢再南侵。张仁愿筑的这3个名为受降城的城堡和1800个烽堠,应该说是唐朝国防工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工程。
    据历史记载,明代在建万里长城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把建关隘城堡放在首要地位。这不仅表现在明代建国之初首先修的是各大关口,而且也表现在每次大规模修长城的时候都没有停止维修或新筑关隘城堡。明代长城的关隘城堡一般分镇城(总兵官驻地)、卫城(军事编制卫一级的指挥驻地)、路城(各镇下辖路的指挥驻地)、关城、堡城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建筑,这其中关城和堡城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明代的关城有些是承袭前朝的规模,有的是新建的,它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明万里长城上曾有很多著名的关口,比如现辽宁省境内的抚顺关、鸦鹘关,现河北省境内的山海关、九门口(与辽宁交界)、喜峰口、古北口(与北京市交界)、独石口、张家口、紫荆关、倒马关,现天津市境内的黄崖关,现北京市境内的居庸关、慕田峪关,现山西境内的偏关、阳方口、宁武关、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固关,现陕西省境内的榆林关,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镇远关、三关口(赤木口),现甘肃省境内的嘉峪关等,这些关城,有的现在已废弃,有的已成为交通要道,旅游胜地。
    明长城重要关城的构造,一般由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台、城门楼、角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与一般州、县城不同的是更坚固更重守卫实用。
    关城的城墙,一般都借用一面长城城墙,而且这一段城墙特别坚固,墙台较多,设马道上下城墙;关城的城门多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门洞,为了增加坚固性,城门附近的一段台基多采用大条石砌筑,不少城门上面嵌挂镌刻有该门名称的匾额。关城的城门一般多为4个,但也有因守防需要及地势原因多开或少开城门的,门洞内装巨大的双扇铁皮包钉木门;关城的城门楼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建筑比较讲究。现存嘉峪关的东门“光化门”和西门“柔远门”上的2个城楼,都建在9米高的城台上,均为三层三檐木结构的歇山顶式建筑,楼高17米,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为砖木结构,东西两面开门,门内安装木栏杆楼梯,缘梯可登二、三层。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各18根,二、三层楼为木结构,第二层的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第三层四周为木格花窗。楼脊装兽形瓦,顶盖绿色琉璃瓦(原为灰瓦)。2个门楼高高地耸立在辽阔的戈壁上,在北面雪山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雄伟。现存山海关东门城楼“天下第一关”,又叫“镇东楼”,是典型的砖木结构。城台高12米,宽15米,城楼高13.7米,楼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为重檐歇山顶,第一层高5.7米,墙厚1.3米,第二层高8米(包括吻脊),墙厚0.9米。顶脊双吻对称,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楼门朝西,楼上下两层的东、南、北三面,共开68个箭窗,二楼檐下悬挂“天下第一关”木质巨匾。整个楼雄峙在辽西狭窄的通道走廊上,控山襟海,更显气势雄壮非凡。
    明代关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一般都建瓮城,瓮城也称月城,是建在城门外面护卫城门的小城,瓮城门方向和关城门往往成直角,比如山海关东门瓮城的门朝南开,嘉峪关东西两城门的瓮城也朝南开。明代大的关城还建有罗城,罗城建在临敌方向的城门外,门顶上往往嵌有书有关名的石匾,成为关的正门,罗城与关城形成一道重墙,城内驻扎军队,是关城的最前防线。
    明代有的关城建于水道上,因此建筑也特殊,一般都设水门,如山海关城南2里的南水关和城北3里的北水关都设有铁叶闸板,闸板宽1.2丈,高1.4丈,两旁立有用铁叶包裹的大木柱,柱上各有护朽石,柱下各有出水石,城设悬楼,以供守兵蔽风雨,并设滚水辘轳,以便启闭闸板,无事闸板高悬城半,有事则闸至水底。
    明代大的关城有护城河,西北少雨干旱,护城河以壕沟代替。
    明代的大关城往往并非是一座单体的防御设施,而是以关城为中心,包括罗城,哨城等附近小关城及周围的城墙、城台、护城河、敌楼、烽燧等组成的完整的范围防御体系。以山海关为例,它是以山海关城为中心,以长城为干线,在从长城入海处老龙头到山中九门口长达26公里的长城线上,建有10个关口(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寺儿峪关、滥水关、九门口),三个卫城(宁海城、南翼城、北翼城),30座敌台,14座烽火台,还在东到辽宁绥中,西到抚宁望海店、西北到平山营等地的三条向外辐射的线路上,建有墩拨(?t望台)16座。关东外围的防御设施,还有卫、所、堡的分布,即今辽宁兴城的宁远卫和前所、中后所及李家堡、永安堡等军事工程建筑。这些不同形式,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军事工程,组成庞大的军事工程建筑群,控山制海,形成坚固的防线。
    又如居庸关,它直接管辖中路隘口12处,北路隘口6处,南路隘口12处,东路隘口14处,西路隘口64处,共计108处隘口。关城处在两山之间长长的关沟中,城高14米,厚8.3米,南北二门设券城(瓮城),四面敌楼15座,南北山险处,共筑护城墩6座,烽堠墩18座。其南7.5公里处有南口门堡城,可作为内部接应的场所,并起防备敌兵迂回袭关的作用。居庸关北4公里有上关门堡城,南口门与上关门两个堡城均有护城墩和烽堠,特别是关城北15公里处的八达岭,也建城跨两山,城门楼、敌楼、护城墩等一并俱全,并在城外挖掘偏坡堑壕以防敌,再往北还有岔道城作为前哨关堡。正是这些众多的军事防御工程组成了居庸关控制京师通往塞外要道的防御工程体系。
    再如嘉峪关防御工程,也是以关城为中心,与相连接的长城、壕沟、城台,以及周围的10个堡城(关南的红泉堡、卯来泉堡、塔尔湾堡,关东北的新城堡、野麻湾堡和十营庄子,关西的双井子堡,北关的石关峡堡和黄草营盘,关东的安远寨)和80余座烽燧组成。
    明代万里长城沿线建有很多堡城,堡城的叫法很多,有营城、营堡、城堡、塞堡、墩堡等等,包括很多小关城也叫堡城,堡城一般周长0.5至1公里左右,大的营城周长达2公里左右,墙高且厚,有很多是砖墙,有门一二个,大的营城有多个门的。堡城主要是驻扎军队,是长城防线上最基本的防守据点。也有的堡城住有屯边的居民,在西北叫“屯堡”,屯堡里的居民往往也派有修缮防守长城的任务。还有一些堡城是为有警时实行坚壁清野留住周围村民而建的。有的堡城里还没有烽火台(烟墩),将防守与通讯报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肃州新志》中记载:“每大堡设屯长一人,屯副一人,小堡只设屯长一人。冬操夏种,舍余无事则耕,有事则战。贼寡则用本堡之兵,贼多则近堡合力各大城兵相机应援。”
    长城关隘城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的荒芜堙没了,有的演变为一般的村落,有的由单纯的军事城堡发展为当地的经贸中心,有的成为县城所在地,有的还发展为今天的城市,特别是当初的几个镇城、卫城,如大同、宣化、固原、榆林、武威、张掖、银川、沈阳(沈阳卫)、以及张家口、北镇、锦州(广宁左屯卫)等,今天都已成了著名的大、中等城市了。

(2)城墙:

墙,是中国长城建筑体系中最突出的组成部分。城墙的建筑规制,结构类型、材料、做法等都随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别,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明代以前,长城城墙均为土筑或石砌,砖砌长城城墙是明代的特点,这也表明了中国长城建筑已进入到完善的高峰时期。除砖砌长城外,其它的长城城墙建筑形式二千多年来虽有改进,但基本一直延续不变,并坚持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掘,中国长城按照建筑用料大体可分为:土城墙、石城墙、砖城墙、砖石墙、山险墙、劈山墙、木栅墙等。
    按建筑手法大体可分:土夯法、版筑夯土法、土坯垒砌法、箱式片石垒砌法、片石夹土混筑法、土沙植物混筑法、树石混筑法、砖砌法、砖石混砌法、铲削偏坡法等。
    用不同材质建造的长城城墙,现在遗存的有:
    土城墙  土城墙是中国长城最早最多的一种形式,它的建造方式有三种,一种为直接夯筑法,一种为版筑夯土法,再一种为土坯垒砌法。土城墙在中国西北地区较多存在,其中版筑夯土墙最多,版筑夯土法是中国最早最广泛也是最长久的一种筑墙方法,直到今天仍在干旱少雨的西北部运用,它是以木板、木椽作框模,内填黄土或灰石,再用杵等夯土工具一层层夯实。西北的历代长城有不少地段是用沙土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一层层夯实筑起来的。还有的在水平方向加设木毛杆以增加结构拉力。
    石城墙  石城墙多建于山区,早期的长城石墙均用当地产的山石块堆筑,石块多为毛石块,采用箱式片石垒砌法,即先用片石垒砌城墙两侧,每隔几米、十几米不等在中间打一隔墙,中间填充碎石和杂土,类似火车车厢一样,并且没有石灰泥勾缝。明代修建长城开始采用加工后的条石和用石灰粘结勾缝。明代石城墙内外两侧表面多为不规则的较大的当地产毛石块垒砌,石块一般在20至50厘米之间,平面朝外,然后用白灰泥勾缝,从底至顶按一定比例收分,墙体中间填充碎石块和山皮土夯实。顶部用带有平面的自然石块铺平,顶部平面一般稍向长城内侧倾斜,平面下砌有15至20厘米宽的排水凹槽,使墙面积水通过吐水石槽将水引出墙体,以防雨水冲刷墙身。在顶部建有宇墙,外侧宇墙上有垛口(垛口墙也称雉堞,垛口为齿状缺口,守城士卒?t望敌情,反击敌人时用),宇墙和垛口有的全用石块砌,有的用砖砌,尺寸比例大致相同,石砌宇墙一般高0.8至0.9米,宽0.4至0.5米,垛高0.6至0.7米,厚0.4至0.45米,长2.4米至3.2米,垛口长0.6米。砖砌宇墙及垛口尺寸与砖包城墙较为一致,砖砌宇墙一般高1米,宽0.4米,垛高0.6至0.8米。所不同的是石砌垛口两侧一般为平面,没有象砖砌垛口那样做成中部凸出抹角。明城墙中也有尖顶不设垛口宇墙的,此种墙顶部窄小,不可行人走马,如在宣府镇有很多这样的城墙。
    明长城有的地段的石城墙用规则的大条石垒砌,其精密程度不下于砖砌长城。石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因地形的不同而有变化,在山上陡峭处的石城墙有的只有一米左右高,一米左右厚,不及一般宇墙高。
    明石城墙中有一段特殊的入海石城,地处山海关老龙头,这段石城是明万历七年由戚继光令部下修筑的。据1985年修复时考古发现,该石城长为22.4米,宽为8.2米,由9层巨形块石垒砌,其顶端为桥墩状梯形布局。每块巨石重1至3吨,巨石衔接处有燕榫银锭扣,上、下、左、右有形状各异的凿槽,然后用白矾、松香、铁末加热浇注连结成为一体,石与石之间用纯石灰浆垒砌。
    砖城墙  所谓砖城墙实际是指砖包城墙,砖包城墙大量的是在原石墙的基础上两侧包三、四层青砖,使主墙体顶部总宽加厚到5至5.4米,下基加厚到6.5到7米左右。也有在特殊地段,建有用青砖直接垒砌城墙两侧(砖墙一侧平均厚1米),中间回填三合土的砖包土城墙。砖城墙是明万里长城有别于历代长城的一个显著特点。
    砖城墙的建筑方法是在原石墙的基础上,在墙体内外两侧首先刨槽夯实,然后根据地形砌数层规整的加工条石(条石规制不一,一般长1.2米,宽0.5米,厚0.8米)。找平之后(石缝找平方法有的地方是用特制的铁片),再用大块青砖错缝平铺垒砌至顶,砖块之间用石灰炭浆粘接。为使墙体安稳坚固,包砖部分随原石墙外皮逐层向上内收。在墙顶和宇墙底部外侧有挑出5厘米的线角,线角绝大部分用青砖平铺两层,厚20厘米,也有的地段用20厘米厚的石板代替。
    砖城墙顶部内侧均用砖建宇墙(也称女儿墙,起护栏作用),外侧则在宇墙上建垛口(有的地段城墙两侧都建垛口)。宇墙一般高0.9至1米,厚0.4米,底部上有射孔,形状为长方形,一般高0.3米,宽0.25米,两射孔间距约3米。个别地段有石水槽(也称吐水嘴)探出墙体0.3至0.4米(最远的伸出墙面1米左右),水槽形状为一长条形,横断面外方内圆,水槽总长1.2至2米,用于排除顶部积水。
    砖城墙外侧的垛口一般高0.8米,垛长2米,垛口宽0.6米,厚与宇墙相同,垛口铺垛口基石(为架火铳一类火器用)一块,石长0.7米,宽0.4米,边厚0.15米,中间有一直径5厘米,深4厘米的圆形孔。垛口个别地段有?t望洞。墙顶部墁地用特别的方形砖错缝平铺,方砖边长一般为38厘米,厚9厘米,方砖下面再铺一、二层长条砖。遇有陡峭之处,则用砖砌出踏步做成梯道,踏步阶梯一般高0.38米,长0.4米,但也有的踏步阶梯为石砌。
    墙身内侧,每隔不远的地段有一个登城券门,券门一般设在墙台或敌台两侧,分砖砌和石拱门两种,券门总高2米左右,宽0.9米左右,券门内有砖砌或石砌阶梯,通到城墙顶或敌台,供守城士兵上下。登城台阶形制有多种,石筑城墙的登城台阶虽显简单,但也有多种,颇具匠心。
    砖城墙中有单侧包砖的,其中又分外侧包砖和内侧包砖两种,采用哪种取决于地形地势。
    明代长城正是由于有了砖和石灰的大量应用,所以结构和形状能有很多改进和创新。在长城砖墙中有种战墙和障墙,是过去所没有的,战墙是指一种在高高的宇墙或单边墙上置有上中下三排(也有上下两排的)射孔,可供守城士兵作立、跪、卧姿射击的砖砌墙;而障墙是指在比较陡峭的长城垛口墙内侧连续加筑的几道垂直于垛口墙的短墙,这种短墙高约2米左右,约同高于垛口墙,和垛口墙间仅留出供单人上下的窄梯道,墙上设有望孔与射孔,这样即使敌人攻上城墙,守城士兵仍可据墙节节抵抗,同时它可防止因地形陡峭而使守城士兵暴露在敌人的视线或射程之内。
    砖石墙  砖石墙一般指下部用石砌,上部用砖砌的城墙,也包括一侧用砖砌,另一侧用石砌的城墙,修这种墙一方面是地形地势所允许所要求,另一方面也比修砖砌墙节省费用。
    山险墙  指在山势险峻之处,利用悬崖峭壁作的墙体。长城在此不再有人工建筑。山险墙与长城衔接非常紧密,长城宛如插入大山石壁中一样。
    劈山墙  指铲削山坡,使之成立象墙壁一样壁立的悬崖,以防止敌人突入的人造悬壁。劈山墙有两种,一种是在山脚下施工,此种方法施工省力,但也容易平漫,另一种是在山脊近顶处用石工凿石,除原来自然峻壁处不施工外,其余地方都凿石高一丈,使其成为长长的峻壁。劈山墙往往和山险墙连在一起,在山中常常可以见到。
    长城城墙除了上述6种外,还有一些以木料作的挡墙,如木栅墙、崖柞墙、木板墙等,这种墙一般都是作为临时性的建筑,且不能长期保存,因此现在长城线上已没有遗存。
    与长城城墙同一性质的,还有堑壕。堑壕初成时,一边是深沟,一边是翻土上来形成的高堤,高堤的高度一般在一丈左右,宛如高高的土墙,由于深沟易被风沙掩埋,所以现在所能见到的堑壕,往往只是土梁了。
    与长城城墙有关的,还有拦马墙和护城沟,它们一般都建在易攻难守的薄弱地点及各山头的要冲地。所谓拦马墙,就是建在长城外侧的高2至3米,宽2至4米,长从几十米到上千米不等的石墙,有的用白灰勾缝,有的是干垒。有的墙上还筑有角台。护城沟也叫拦马沟,建在长城外侧几十米以内,是基本上按长城走向挖掘深2至3米,宽5至6米,长从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的深沟,拦马墙与护城沟主要是防御骑兵的。也有的地方不修拦马沟而修“陷马坑”,这类陷马坑修在城外侧约百米,直径为3米左右,成数行交错排列。
    长城主城墙上往往叉出一些支墙,支墙长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其作用是与主线长城形成交叉以加强防御能力。
    根据明代长城碑刻记载,明代中后期边墙的建筑是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也有称上、中、下三等)的。
    一等边墙多修在要塞部位,一般以方整条石为基座,墙身内外两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墙心填以灰土或毛石砌体,上部的垛口和女墙一律用砖砌出,墙顶也用砖墁地。
    二等边墙墙身外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内侧用毛石砌体,表面做虎皮石墙面,并用白灰勾缝,垛口及女墙全部用砖砌筑,墙顶也用砖墁地。
    三等边墙一般用毛石砌筑,内外两侧墙面均做虎皮石墙面,墙的厚度、断面尺寸及墙顶上部的做法根据防御需要和地形条件而异。
    长城城墙最高的达14米,最宽的顶宽为15米。但也有的山中城墙只有一砖宽。
    长城城墙上有一些设施和结构是构成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中墙台和敌台即为突出重要部分,而地堡则只在个别地段才有。
    墙台也叫马面,因为它象马的长长的脸面一样突出于城墙外。墙台的功能与敌台相似,当敌军来犯时,守兵登台迎战,矢石铳炮居高临下投射,使敌军不能近台,而当敌军一旦逼近长城城墙,守兵又可从墙台突出城墙的部分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消灭死角。墙台之设早在秦长城上就有,至明代其结构更为坚固科学。明代墙台与城墙同高,大多为长方形,也有呈圆形。长方形的三面凸出城墙,圆形的半圆呈外侧(也有的呈内侧,其作用是贮放器物),边圈都垒砌垛口。近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早期长城墙台上往往建有灶坑。
    墙台作为长城城墙的一部分,建筑材料、方法等都和连体长城一样,墙台有
    大有小,间距也有长有短,有的墙台上建有房屋(也有叫铺房或楼橹),其用途是供守兵遮雨和居住,贮放器物。现在在河北迁安县白羊峪西北的一座墙台上还存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楼(楼橹),楼门额上嵌有阴刻楷书“神威楼”三字石匾。该楼为隆庆五年建,楼台平面作长方形,长6.6米,宽5.6米,四周墙体用青砖抹白灰泥垒砌,前后墙厚1.05米左右,左右墙厚0.95米,高3.8米,垂直向上没有收分。门面向城墙,后墙(外墙)和左右两侧墙的中间各开一箭窗,箭窗下部楼墁地上面左右两则各有一雷石孔,排列成品字形,雷石孔是滚放雷石用的,孔内大外小,外宽0.3米,高0.33米,内宽0.64米,顺雷石孔外墙向下是一条由深到浅的半圆形凹槽溜道,溜道宽0.3米,最深处0.14米,总长1.2米。此种雷石孔又称滚雷孔,在金山岭长城的垛墙底部大量设置。“神威楼”楼顶外侧前檐用砖预制成椽飞,增加挑檐深度,后檐做成封护檐,左右山墙随屋顶砌成三角形山尖。楼顶前后坡用方砖铺砌,砖缝用预制的半圆形砖盖住,看上去好象瓦垅。楼脊用方砖先砌二层,然后再用横断面为三角形的砖起脊。整个楼顶没用一片瓦。该楼与古北口东金山岭长城上的大金山楼一样是用砖砌成的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品。
    敌台也称“敌楼”,一般指建于城墙上,突出于城墙外侧并高于城墙,用以防御攻城之敌的高台。宋代曾公亮等编撰的《武经总要》中记述的敌楼是建于马面上,向外悬挑的木构高台,每面一间二柱或三间四柱;向外三面安装厚木板,开箭窗;上面平铺木椽,做平顶;顶上覆厚土以防矢石;有的部位还裹以牛革以防火箭。此种“敌楼”是否应用在长城上现在还未有考古验证。
    现在在历代长城上可见的敌台,在明早期以前均为实台,即用砖石或土垒堆在长城上的实心台。实心台有其不足之处,以致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黄洪毗上疏建议:“五十步设敌台一座……敌台上盖小房三间,使人可依藉,以避风雨,以储器械,以谨?t望。”成书于明天启元年的《武备志》中提到敌台有实台与虚台两种类型,并说明了敌台的功能:“……全仗高台,两边顾视夹击,贼不得直至城下,且又不能屈矢斜弹以伤我台上之人,故我得以放心肆力敌贼也。谓之曰‘敌台’,其义以此。”。书中认为“筑实敌台不如筑虚敌台。”虚台“用砖石砌三面而空中心,中有二层,以木板为楼,用木梯上下,每层多置空眼,以便窥视,以便放鸟铳弩箭之类,贼不知箭矢出自敌台内也。”
    实际上,虚台即空心敌台,其典型建筑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隆庆万历年间坐镇蓟镇长城时兴建的。《明史?戚继光传》记载,戚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陈述了建筑空心敌台的要求、方法和用途,认为过去“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互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远送不前;如收处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所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冲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 ,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防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
    这些空心敌台一般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外围大多用大条石砌成,少数用砖砌成,中间填土石夯实,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柱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及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台顶围以垛口,垛口下面的宇墙上有射孔,宇墙下有流水槽。台顶建制有两种:一种在台顶中间筑有楼橹(也有称望亭的),可供守台士兵?t望时遮风避雨,楼橹多为一间或三间的硬山或悬山顶建筑。有的楼橹规模较大,为带围廊的歇山顶建筑,还有正面为正方形的攒尖顶楼橹。从现存遗物和遗址看,这些楼橹有的用五檩或七檩大木架承重,有的用砖墙、砖石拱和砖砌筒拱承重;屋面多用布瓦(不施釉的筒、板瓦),脊上有兽,正脊两端一般不用正吻,而用望兽,瓦当也有多种。现长城上保存较好的楼橹多为砖仿木结构,有的建筑很精美,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品;另一种不建楼橹,用砖或木头铺墁成平台,用木头铺墁平台的,其承重也用木柱。楼层间开洞,可利用绳梯,木梯上下,有的可通过仅供一个上下的砖砌台阶或条石踏步通道上下。中部空心部位开箭窗和楼门,两楼门(敌台通口)均向长城(有的只有一个门),楼门两侧各开一窗(也有窗在门一侧的),突出长城外的两面各开有箭窗若干,少的只有1个,最多的达11个,多数为3个或4个。箭窗多数为一字排开,也有的分两层错开。长城附近的村民常按敌台某一面的箭窗数称该敌台为“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六眼楼”乃至“九眼楼”等,也有的地方称“眼”为“孔”,叫“三孔楼”、“五孔楼”、“九孔楼”等。
    有些敌楼不设面对长城的楼门,因此,从长城上不能直接进入此种敌楼。欲进此种敌楼须下长城绕到长城内侧的敌楼下,再攀登临时设置的小梯爬进比箭窗大不了多少的门洞里,敌楼俨然是一座建在长城上的独立封闭的堡垒,敌人就是上了长城也无法攻克此楼。此种敌楼的两边长城都在内侧建有能上下长城的砖砌券门,以便守兵能从长城这一侧绕过敌楼到长城的另一侧。
    明代长城敌台并不全都是骑墙而建,有一些是建在长城两侧的,此种非骑墙敌台一般都建在高高的平台上,四周常建围墙,门和箭窗一般都高于地面很多,有的可达6米,进入此种敌楼必须用梯子。建在长城两侧的还有很多实心敌台,有些地方把此种敌台纳入“墩台”之列,其制基本为方形,基部用规则的条形石块垒砌,基部以上墙体四周用长方形青砖错缝平砌至顶。整个敌台从基部向上有明显的收分,从旁边看墙体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顶部围以垛口,垛上置?t望孔。实心敌台与堡垒相同,也有的兼传烽火功能。非骑墙敌台互相间及与长城能形成交叉火力,成为点线结合的坚固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若根据空心敌台的功能及内部结构进行归类,除特殊形制如圆形外,一般都为方形或长方形,大致可分为单筒拱无柱式、多筒拱有柱式、环形筒有柱式、无筒拱木柱楼板承重式四大类。筒拱,是指纵深方向尺度较长的拱券结构,又称车棚券,它是利用砌块之间的侧压力建造的跨空砌体结构,其底部(空间为上部)常呈半圆形或弧形。明长城空心敌台中,常用砖砌筒拱构成较大的室内空间,供士兵驻守休息,并存放粮秣和兵器。
    明代修建空心敌台时,往往先建样板台于某地,然后各地照式修建。现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山神庙村境内存有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六月的长城碑石,碑额上明确刻有“新建样台”四字。该楼为三眼铺房楼。
    明代因为有了空心敌台,便产生了长年守台的“楼军”,史籍也载,蓟镇敌台建成后,谭纶、戚继光曾招募浙兵9000余名守之。楼军可以带家眷,可以在楼台附近开荒种地,在今河北省抚宁县董家口、大毛山、拿子峪、板场峪一带,就有“暴家楼”、“龚家楼”、“姜家楼”、“张家楼”、“王家楼”、“许家楼”、“范家楼”等以十多种姓氏命名的敌楼。
    长城地堡也叫地楼。特点是修建在长城墙体内部,其作用与敌楼相同,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只有在长城的个别地段发现,如在蓟镇九门口长城。


(3)烽火台:
古代警戒和传递军情的工程设施,专指建于山顶、高岗或易于相互?t望之处,供燃点烽火用以报警的高台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该汉简讲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
    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据今考古发掘发现,它主要的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亭),作为?t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有的望楼下面或旁边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称作障或坞的),障、坞一般呈方形,边长都在10米以上,障、坞墙都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坞的四周埋有称为“虎落”的小木桩,一些大的障、坞内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讲:“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文中的桔皋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迳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古代烽式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其主要内容有:
    “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城障。”
    “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个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则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关闭。每岁秋冬前期采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k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著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犯)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黄洪毗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真保等府一体建设。”明代《深沟儿墩碑》碑文记有:“墩军五名口:丁□妻王氏,丁海妻刘氏,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马名妻石氏。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器械:军每人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支,军旗一面,梆铃一副,软梯一架,柴碓五座,烟皂五座,擂石二十碓。家俱:锅五口,缸五只,碗十个,?h十双,鸡犬狼粪全。嘉靖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立。”深沟儿堡在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将墩军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家俱等都刻在石碑上,是为了防其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从此也可见当时的墩军是苦役。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而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在管理上,该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选自《中国长城》孙志升著)

[ 本帖最后由 万梦盈 于 2011-10-2 14:54 编辑 ]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2、规模宏大,绵延万里。
外国也有长城,它们有的规模宏大,有的却很小。例如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它全长仅为我国长城的数百分之一,其视觉的冲击无法与我国长城相提并论。其次,其质量也不高,约4.5米高,2.5-3米宽,用约75万立方米的石头砌成,是罗马国王用军队在山谷中仓促建成,而我国长城是动用了数百万民工,经数十年筑成。
中国的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所以说中国长城在规模上是其他长城所无法比拟的。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中国传统宇宙观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优美则以柔媚、秀雅、文静和谐为特征,以情趣见长。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等,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从这两种形态的美的功能来看,可以说,阴柔之美侧重于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操方面的修养,它对于完善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阳刚之美则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悲壮、拼搏。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
  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特洛亚塬发现者,现代著名考古学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它对于我就像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每个人在初次看到长城的一刹那,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这也就是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 本帖最后由 万梦盈 于 2011-10-2 15:01 编辑 ]

TOP

回复 34# 的帖子

3、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长城不仅有着鲜明的建筑艺术特色,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万里长城屹立与中华大地已数千年,我们从现在的长城上可以看到许多历史的沧桑与古老的文化价值。其中又流传着多少有关长城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很多时候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会给人一很多想象的空间,此时人们不在只是看到那冷冰冰的城墙,看到的是更多的历史,更多的沧桑。

TOP

根据老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就我们组的主题“茶文化(参考附件,重点普洱茶、武夷岩茶、西湖龙井)”作出以下分工,希望大家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有建议或意见,请找组长)
1. 周红艳、徐露、秦晓蓉——收集和整理与茶文化(特别关注上述三种茶)所关联的中国古典诗、词、文、事;
  要求:
       ①材料系统、完整、准确;
       ② 体裁丰富、多样者,尽收;
       ③ 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2.戴兰兰、游红霞、吴卫芳——说茶文化(特别关注三种茶)的内涵。
要求:
        ①遗产类型;
        ② 遗产内容;
        ③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④遗产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3.王少雅、张一梅、张蓝文——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
        ①遗产的历史价值;
        ②遗产的思想价值;
        ③遗产的科学价值;
        ④遗产的艺术价值;
        ⑤遗产的社会价值。
4.石远芬、王振强、周红艳——论文结业
5.组员合作,诗诵大赛——所有成员一起参与(到时具体分工合作)。
进度:第一、二、三组在第七周周二完成。
      第四、五组在第八周周二完成。
备注:1.各小组讨论分工(小标题选择)。
      2.将所查资料传至邮箱:1192186815@qq.com(标明姓名和所查题目)

[ 本帖最后由 红夜 于 2011-10-2 20:1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36# 的帖子

普洱茶、七子饼茶,均为绿茶,普洱茶为历代贡品,茶味醇厚爽口,香气浓郁。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汤色红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口角生香、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有着悠久的产销历史。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重要的商业集镇和茶叶加工集散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沿岸各地所产的茶叶,多经普洱运销各处,普洱茶即因之得名。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清朝前期《滇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对普洱茶亦有描述。由此可见,普洱茶声名之著。
@

TOP

告同学书:教与学反馈之一

读了这几天的讨论与发贴,有一个感受就是:
材料的收集整理渐成气候
然,讨论不充分,结合诗词与遗产的分析太少.

1
我们第一个贡献就是做成一个重要的资源贴.
也是第一个前提,研究的基础.

2
我们第二个追求是以审美的眼光让遗产艺术化
这正是我们从诗词的角度讨论和欣赏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一定要将文化遗产的诗词文曲作出艺术评价

3
我们第三个目标是以探索的眼光让遗产学术化
这正是我们从历史\思想\科学的角度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目的
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历史\思想\科学的理论出发,找到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4
各小组的讨论成为我们每小组推进课题的基本方法,提请组长们多加注意,一定要及时地推动组员们去欣赏\思考\分析!
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团队训练,八个小组的分工,其实也是八个团队的竞争!

5
希望团队合作大开眼界,希望网络互动大展身手,希望艺术与学术并驾齐驱!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10-3 22:05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关于春节的诗词

春节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意义
1、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
2、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

以下是冯骥才先生答记者问时关于春节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从中也可以看出春节的重要意义,因此摘录部分
冯骥才: 春节应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骥才先生日前提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
 冯骥才先生认为,节日里有民族和民间的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地域气质。如果我们不从文化上、从精神上去看节日,就不明白节日为何物,不经意间随手丢掉。”
 我们成千上万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中,春节之所以是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有三点。第一,时间跨度非常大,前后将近40天时间。第二,它有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民俗,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上,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民俗,有非常灿烂的、丰富的表现的形式。而且我们民族民间所有的艺术,民间的绘画、雕塑,各式各样的民俗,包括庙会,全部在春节期间被调动起来,没有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么综合,这么完整,这么庞大的规模。第三,是主题,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比如对祈福、富裕、平安、丰收、健康等等的这些,对于所有这种精神理想,都是春节的主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这时,一个民族所有的精神理想都要表达出来,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的形式。所以说它是一个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说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是我们的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我们的春节。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果它一旦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每一个华人都认为自己是这个文化遗产的一个传承者,对世界华人的四海一家这种民族团结的情感,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的认同,有一个巨大的团结、凝聚的作用。

以下是几首诗歌
1、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歌背景和主题: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推行新政之时,因而具有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卖痴呆词》 宋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诗歌背景和内容:该诗写于除夕之夜,一二两句合起来的解释就是,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祈求神灵除灾降福、大家都呆滞的等待新的一年的临近和到来。其实是除夕守岁这一习俗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个人观点:暂时就找了这几首。在找春节诗歌的过程中,我也试着揣摩诗人在春节写下这些诗歌时的心态和目的。个人比较粗鄙地认为,古代文人写关于春节的诗歌里,主要的主题都是记叙一些习俗、表达团圆、和辞旧迎新的喜悦等。从这些主题中可看出,古代文人借春节寄托着他们的爱与希望。爱,是对家人和朋友的爱,无论是表现合家欢乐、一家团聚的喜悦的诗歌,还是孤身在外、在春节时倍感孤独的游子,其写作出发点都只因为一个爱字,这也体现了中国文人对家的一种眷恋和归属感。第二个是希望,春节特殊的时间段给了文人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写守岁、喝屠苏酒、换桃符等习俗,只是因为对未来有着一种新的期待,不管过去一年过得如何,只求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TOP

1.普 洱 茶 :
王 澍(北 京)
平生足未践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
炼字未安吟苦处,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云南•景谷)
茶。绿带环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语满山洼。
茶。普洱名扬誉迩遐,优良质,四海竟相夸。
茶。求教诗词致友家,香飘远,不觉日西斜。

普 洱 茶
王明之 (云南•墨江)
普洱名茶销万里,京城饮誉上红楼。
而今改革放开好,精茗香飘五大洲。

咏 普 洱 茶
王兴麒 (云南•昆明)
嫩绿邀春焙,余甘浃齿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誉仙家。

咏 普 洱 茶 (二首)
刘 杰 (四川)

普洱茶乡咏茗吟,驰名中外贯古今。 得天独厚春来早,雾锁云开万壑青。

含黄绿起泛芬芳,把盏忻吟留齿香。 肥减养生人喜爱,防癌功效待弘扬。

普洱毫峰茶
朱 俊 (云南•普洱)
兰洲藕榭假新辞,召我风清月霁时。
酝兴毫峰斟半盏,一分茶酿十分诗。

评云南普洱名茶
成 与 龄 (湖南)
云南普洱美名扬,腊茗春芽分外香。
多谢村姑精制作,遂教身价入华堂。

赞 普 洱 茶
全 德 茶 (云南•思茅)
灵山秀水吐香茗,日月精英润芳魂。 入药沏壶馨品意,通筋走脉喜沾唇。
一杯解暑松峰顶,两碗驱寒屋阁亭。 慕饮嫦娥抛桂酒,人间天上贺升平。

赞普洱名茶“八色贡茶”
李 萌 (云南•巍山)
普洱名茶八色清,龙芽早占一枝春。 香闻百里芝兰气,翠满千山瑞草芬。
贡献人民涤俗气,欢谈国事振芳心。 金瓯喜浴花中露,玉盏频添竹叶青。

普洱茶送北京
李 卫 华 (云南•思茅)
大雾青山名茗香,东风浩荡绕南疆。
深情厚意夸茶好,呼唤京华四海扬。

贡 品 茶
李哲初
普洱龙涎独占春,人间历久系芳名。
当年贡品香金殿,玉碗盘中动帝京。

普洱生态茶吟
陈天一(云南•思茅)
采天地灵气,孕日月豪光。
汇山水丹秀,聚草木幽香。
融云雾甘露,吸谷雨琼浆。
成生态佳茗,得红楼赞扬。
分一滴玉液,醒四座尘网。
饮金芽三味,除众民病伤。
颂茶节盛会,扬洱茶名芳。
促经济发展,垦万项茶乡。
会天下茶友,奔生活小康。
















2.武夷岩茶:
范仲淹的《斗茶歌》是咏武夷茶的第一名篇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其诗为: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朱熹的《咏武夷茶》一直流传至今。
作诗背景:朱熹(1130-1200年),宋代著名理学家,婺源(今江西)人,也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著述,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以茶论道,他写的《咏武夷茶》、《茶灶》、《茶坂》等诗后,使武夷茶名声大振。据说,朱熹在寓居武夷山时,亲自携篓去茶园采茶,并引之为乐事。

  有诗云:
  携赢北岭西,采撷供名饮。
  一啜夜心寒,羝跌谢蠹影。
  题名为《茶坂》
  此外朱熹的《咏武夷茶》也一直流传至今。

  其诗曰: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TOP

罗霆震生卒年不详,自号云麓樵翁,又号云麓仙人。江西龙兴(今江西南昌)人。元代中期武当山采樵道人、诗人。

罗霆震约在元仁宗期云游至武当山全境。所行之处,对山川景物一一题咏,出《武当纪胜集》一部,计209首诗作。内容囊括峰岩涧谷、潭泉溪池、宫观祠庙、楼台殿阁,具有全山的包容性,题咏突出宫观名胜中心地位,并按元代朝山进香神道为排列,从中可以窥见元代武当风物全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武当山的历史地位

自唐代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唐代时属“七十二福地”之一;元大德八年(1304)封为“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五年(1417)封为“大岳”,高于五岳之上;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封为 “治世玄岳”,把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

    在当代,武当山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地位日益提高。   
    1956年,湖北省将全山古建筑群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国务院分别将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玉虚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国务院将武当山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3年,国务院把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列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1994年12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0年,武当山被国家列为“AAAA级旅游区”,并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
    2001年,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长城(基本知识):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民族的脊梁在消亡!长城急需保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地形: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  长城《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为国家AAAA级建筑。
构筑方法:
       长城的另一面——石砌长城(大境门)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版筑夯土墙;
  2.土坯垒砌墙
  3.青砖砌墙
  4.石砌墙
  5.砖石混合砌筑
  6.条石
  7.泥土连接砖。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长城关口:
        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 、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 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魏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韩城魏长城、黄甫川堡、齐长城等。

TOP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长城的社会价值:
长城如今具有十分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综合性的象征。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 本帖最后由 阳平 于 2011-10-4 22:21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