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关于春节的传承

春节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使春节文化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而这种传承,除文字传承外,民间则大多数是口头传承。
    相传在公元前两千年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开始有了庆祝岁首元旦的风俗。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历史学家司马迁创制了《太初历》,明确规定正月为岁首。以后,人们称正月初一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后,将阳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阴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这样,就把元旦和春节严格区分开来,所以才有“元旦春节之间”的说法。
    贴春联,是最能体现春节文化档次和品味的习俗,也是春节文化传承不断的品牌。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从律诗演化而来。据《宋史·世家·西蜀》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但真正使贴春联之风盛行起来,还是在明代初年,这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公元1368年,明朝建都金陵,为庆祝开国立业,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见清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他不仅颁旨天下,而且还在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巡,漫步大街小巷,欣赏各家各户贴出的春联。当他发现城门口有一阉猪户未贴春联时,便命人取来纸笔墨砚,亲自挥毫,为这阉猪人家题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既诙谐,又贴切,一时传为佳话。自此,贴春联便传到了民间,成为民间春节文化最为普遍的民俗事象,并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了。明代还出现了《玉堂巧对》、《姝联》、《古今巧对》等对联专著。
    春联不仅是春节文化传承的品牌,而且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可喜的是,由春联繁衍而出的对联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文艺园地的一朵奇葩。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艺宝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也大放异彩。到了清代,对联发展更快。不仅有《楹联丛话》、《对联汇海》、《分类字锦》、《楹联录存》等30多种对联专著相继问世,而且还出现了专门从事书写对联的艺人和“对摊”,成为春节期间街头一景。当时,对联不仅在国内盛行,而且还传到国外,日本下永宽次还编写了《中国春联集锦》一书。
    春节文化靠春联增加文化含量和提升文化品位,而春联靠春节文化的传承得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拓展。春联的内容较为单一,而对联的内容就丰富得多了,既有宣扬爱国的,又有反映革命的;既有述志的,也有劝学的;既有祝寿的,也有哀挽的;既有新婚之庆的,也有乔迁之喜的;既有名胜古迹联,也有客堂装饰联;既有机关联,也有行业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联创作和征联活动出现了几次大的高潮。全国和各省市都相继成立了楹联学会,创办了楹联刊物,举办了征联活动,出版了大量的对联专著和对联故事。国家重点工程《中国对联集成》,各省省卷,各地分卷,都已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联多达200万副,可谓洋洋大观。
    春联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得到繁荣,守岁同样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发展。除夕守岁,始于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庾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灭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代诗人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两首除夕诗,表达了人们在新旧交替之际,缅怀过去,展望未来,珍惜时光,具有积极的意义。过去,守岁是一家人坐在火塘边,驱寒取暖,说说笑笑,共度良宵。新中国成立后,守岁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各个地区或举行团拜会,或举办迎春晚会。这些活动由小家的守岁,变成了大家的守岁,增强了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文化活动。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次迎春晚会以来,人们守岁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不仅春节文化的氛围加浓了,而且炎黄子孙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现在人们守岁,看春节晚会,成为一种文化时尚,春晚中的相声、小品、歌舞、戏曲、杂技、魔术,成为春节文化中的精神食粮。大陆人民也好,港澳台同胞也好,海外侨胞也好,不管什么国度,不管在地球什么地方,只要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没有人不守岁的,就没有人不看春晚的。这一天,仿佛距离拉近了,炎黄子孙一边欣赏着文化艺术,一边进行着心的交流,同时感受到春节文化的快乐与祥和。

TOP

怎样过有意义的春节

过年逛庙会

    千百年来曾经给人们带来无穷诗意和价值满足的春节在物质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里已经变得衰败,甚至无聊乏味;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春节依然红火热闹。同样是中国人,城乡之间对于春节的认同差别如此之大,这不能不归咎于城市所接受的所谓“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对传统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这里只谈谈近100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所遭受的侵蚀和毒害。

    不少城市人都怀疑春节作为新年第一天的真实性。因为我国从1912年开始实行公历与农历(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夏历)两套历法,公务活动使用公历——实际是来自西方基督教社会奉行的格里高利历。农业生产使用农历——即自西汉以来沿用的夏历。两种历法各有自己的新年,因此,习惯了公历的城市人难免会怀疑农历年春节的真实性。农历是阴阳合历,兼顾日、月的视运动周期,每年时间长度不一。所以,春节与公历日期不对应。那么,农历真的不科学吗?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是一致的,完全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指责农历不科学是对传统历法的误解。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剥夺了农历年的正名“元旦”,转赠给公历新年第一天,把农历年称为“春节”。这就破坏了春节新年第一天的含义。这种做法沿袭98年至今,也难怪城市人会怀疑春节的真实性了。在这方面,广大农民比城市人幸运。他们较少受政治家和激进知识分子影响,生活中也多使用农历,因此对春节的“新年”属性确信无疑,计算年份、计算年龄、生肖都以春节为唯一标准。因此,农村的春节比城市的春节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春节的衰微也表现在信仰的缺失方面。春节作为最大节日,必然要全面展示人们的信仰,借此重申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传统民众一般信仰多神论,所以春节要祭拜的神灵很多。来自道教的玉皇大帝、土地神、城隍、龙王、财神、灶神、门神;来自佛教的佛祖、观世音,还有祖先的灵魂都在祭拜之列。人们或者在家设立香案祭拜,或者到寺庙烧香祷告,祈求保护,祈求赐福。但是,在一些人眼中,这些都是“迷信”,必须彻底扫除。发展到极端,就是“文革”期间,全国、尤其是城市全面消灭了宗教信仰,把这些超自然因素从春节习俗中全面扫除了。时至今日,城市里春节活动除了大鱼大肉等物质内容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信仰内容。因此,春节的神圣性荡然无存。丧失了神圣性的春节如何能够使人们心安理得呢?其实,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需要科学,也需要信仰。信仰是科学以外的领域,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要求宗教。一些人以科学的名义消灭宗教信仰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近年来,农村民间信仰逐步复兴,城市各种庙会也有恢复。北京著名的白云观庙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想,参加庙会的市民与呆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的市民对春节的感受一定有天壤之别。


初一行大礼

    春节信仰也包括一些俗信,比如危害人的邪气、除夕夜会出来吃人的年兽、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语、忌讳摔碎盘子等等。这些在科学至上主义者眼中都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难免有一些未知的有害因素,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通过这些俗信强迫自己保持一分谨慎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除夕守岁是非常辛苦的,人们解释说这样可以防止年兽害人,于是也就能够坚持下来。有的地区解释说老人守岁可以长寿,孩子守岁可以为长辈延寿,这样全家上下共同努力,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这表达的是美好愿望,怎么能用科学判断其真假呢?

    春节放鞭炮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爆竹习俗——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原来的目的是驱除妖魔鬼怪或晦气。后来也有传说是为了欢迎财神。一般无神论者只把它看作制造喜庆气氛的工具。鞭炮是危险品,制造和燃放过程中多次出现伤人事件,燃放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于是,放鞭炮自然成为科学至上主义者的又一个批判对象。1928年,民国政府禁止放鞭炮,没有效果。1993年以后,从北京开始,各大城市陆续禁止燃放。效果呢?只有一个,就是城市里的“年味”更加淡漠了。喜欢放鞭炮的人只好大年初一跑到乡下去放!2005年春节,北京市改为“限制燃放”,城市人终于享有与农村人同等的过节权利了。那么,是否让鞭炮继续伤人呢?当然不是。政府改从控制生产、销售渠道入手,禁止高危险鞭炮,保证人们买到安全鞭炮。这样,城市放鞭炮的伤人事件和伤害程度都大大降低了。这种兼顾科学目的和文化价值的做法值得肯定。

    春节是要挂灯笼、贴春联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把新年第一天装扮得喜气洋洋。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可是,在一些人的影响下,我们的城市建筑师从来不考虑房屋还要满足这些文化需要。楼房门窄到无法贴春联,白色的粉墙也不能贴。门口没有突出物,更不能挂红灯笼。于是,春节就完全混同于普通的休息日,没有了节日气氛。而广大农村依然是独门独院,不仅挂灯笼、贴春联,还有剪纸窗花,那个节日气氛实在令城市人羡慕不已。

    与农村相比,中国现代城市人在享受到更高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遭受了一些人借科学的名义对自己精神生活的更大侵蚀。要想过好春节,需要我们从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真实性、神圣性及其美丽想象等方面重新认识它。

TOP

关于春节的传承

春节文化,有一个思想舆论导向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号召,移风易俗过春节,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过一个文明、吉祥、和谐的春节。60多年来,人们不断弘扬春节文化中健康有益的东西,不断涤除封建迷信的东西。20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同建议下,北京、武汉等全国一批大中城市的政府予以采纳,逐渐实现了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禁鞭的愿望。可是,曾几何时,这些大中城市不知何故,不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协商,竞擅自推行“禁改限”的政策,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污染严重,其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存空间;四是引发社会纠纷,是和谐社会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五是影响城市的形象,特别是与武汉“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极不相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的进步,移风易俗的推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大中城市有必要、有条件,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还各大中城市一个湛蓝的天空,一块圣洁的净土,一方宁静的尘世;还人民群众一个平安、吉祥、文明、和谐的春节。这样造福人民的大好事,把传统的春节文化与现代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春节期间,我们要提倡文化下乡,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去占领人们的休闲时间和精神空间,以增加春节的氛围和春节文化的含量。过去,湖北省、武汉市都有这方面的举措和经验,春节期间曾多次组织百团下乡活动,给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给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也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沈云陔生前,每逢春节期间,他都要带领他的楚剧团,深入到武汉市的新洲区、黄陂区农村演出。他们的演出,对于春节文化中的陋习抹牌赌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样的演出活动,既丰富了春节文化的内容,又移风易俗,使春节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
    春节期间,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村落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体现春节文化的传承,又可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可以活跃春节文化,又可以提升春节文化的品位。近年来,有些社区在春节到元宵节之间,开展猜灯谜活动,既有趣又好玩,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风貌。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千百年来,灯谜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涌现了不少佳作,形成了许多谜格。猜灯谜是一项高雅的益智游艺活动,男女老少均可参加,猜中者还可以获得一份小小的奖励和礼品。既富有民族风格和生活情趣,又凝结着我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0世纪九十年代,洋节特别是圣诞节在中国城市悄然兴起。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中国大中城市,在每年12月,各大中商店门口,都要摆设圣诞树,扮演圣诞老人,借圣诞节开展促销活动。中国人大都不是基督教徒,他们不到教堂去作礼拜,只在24日晚的平安夜狂欢,吃喝玩乐,交朋结友。中国人智商很高,他们利用平安之夜,进行公关活动,或交友联谊,或洽谈业务,或沟通信息。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回到家乡团聚,亦可借鉴圣诞节的做法,开展商务活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借春节之机,为联络感情,交流信息,招商引资,召开各种形式的迎春茶话会、团拜会,使其成为春节文化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活动,使春节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添加了新鲜的色彩。春节文化,也只有这样不断的传承和变异,才能真正体现“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哲理,才能真正出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

TOP

回复 66# 的帖子

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国家公园
●中文名称:庐山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Lushan National Park
●批准时间:1996年12月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
  庐山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概况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庐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庐山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为庐山第一高峰。铁船峰,海拔950米,危崖耸立,似一艘巨舰,伟岸壮观。王家坡双瀑,飞瀑成双,势若二龙倚天,喷珠泻玉。三叠泉,既分为三叠,又呵成一气,落差达155米,风飘日映,千姿百态。

  庐山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公元391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慧远在庐山活动了36年,创建净土法门,使庐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在山上开创佛叫临济宗和沩仰宗,影响极大。到宋代,庐山有寺庙多达361座。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庐山建堂传教。经过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见现象。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庐山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自然遗产价值: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云雾频繁,夏季凉爽,是庐山气象的显著特征;土壤呈垂直分布现象;植物显示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点;昆虫形成了庐山特有的种群。     

TOP

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保卫春节宣言》(节选)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年味”是越来越淡了,这引起很多国人的思考和热议:在这岌岌可危的境遇下,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咱们的传统节日呢?
    当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抢救。2005年韩国人竟抢先一步,申请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产生了极大震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尴尬。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更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年”是我们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应该引发对年和春节的特殊认识。 “过年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特殊纪念。但‘欲灭其国,先灭其史’,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高教授表示,保卫春节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特殊日子,而是要自觉地对民族文化尊严进行维护。

TOP

保护文化遗产,提升庐山底蕴

庐山持续打出保护发掘文化遗产这张“王牌”,推进实施了诸多遗产保护发掘工程,力求将全山孕育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A.在还原中发掘
    近年来,庐山理清全新的发展理念:对历史事件的挖掘,重要的不是还原历史事件本身,而是发掘历史事件的当代意义。在保护好前人留下的遗产的同时,还要给后人创造和留下新的文化遗产。庐山先后投入巨资,整理、发掘、积累和展示庐山文化,丰富庐山文化内涵。
     
   B.在修旧中保护
    上千栋风情各异的别墅,是庐山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庐山打造庐山别墅休闲游,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改造庐山别墅村宾馆和庐山美庐山庄别墅。突出每一栋别墅的风格和价值,规划建设相对独立,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一流接待基地。同时,寻找名人在别墅居住的资料,陈列展示,丰富内涵。改造中,庐山178#别墅不但保留了别墅外貌和内部结构,更突出了欧式风格。173#别墅恢复了原有的外走廊,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182#别墅是全国唯一一栋保存完好的英国圣公会别墅,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壁柜、窗台柜,木门窗完整保留。
    截至目前,庐山已开发出“老别墅故事”景区和近百栋修缮一新的名人别墅,形成群落。别墅风情游新线路一经推出,很快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在变革中出新
       整理编撰出版《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是庐山文化遗产挖掘工程中的一大手笔。从东晋至民国时期,有400多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留下了1.1万首诗、词、歌、赋。目前,诗词的收集整理和点校注释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今年年底可出版发行。
       庐山还编辑了《历代名家画庐山》、《庐山往事》等书。举办白鹿洞书院讲坛,修建“江西进士榜”。今年年初,仅用两个月的时间,编辑出版了《庐山历史上的今天》大型台历,宣传在庐山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和重大影响的事件、活动、趣闻等。庐山白鹿洞书院举办国学讲坛,邀请刘梦溪等一批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讲学。建设了“江西进士榜”长廊,弘扬传统文化,受到修学旅游的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庐山云雾茶资源是有着文化内涵的地方特产,是中国四大绿茶之一,荣获国家金奖。朱德称赞: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能长饮时,益寿又延年。为此,庐山成立了露语茶业有限公司,以云雾茶“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核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整合了庐山茶科所茶场、庐山云雾茶场、庐山茶场、庐山林场茶厂等产区,以云雾茶的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提升云雾茶生产品质。不但提高了庐山云雾茶的质量,品牌无序竞争状况也得到改善。2008年,庐山露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庐山牌”云雾茶荣获了江西省十佳旅游产品称号。
       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集四块“金字招牌”于一身。记者获悉,庐山将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打好自己在中国名山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科学、系统、不间断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工程,为旅游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TOP

自主创意过大年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外国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流入中国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传统的民间文化因此走向相对边缘化,变得容易消散……试问一个民族要是连传统都守不住,那它还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吗?在传统节日弥足珍贵的今天,我们应该着手汇聚这些历史的积淀物,在完好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它们永远地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东方文化的璀璨群星。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对于很多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记忆太多太远,“不切实际”、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欢迎。而当中国的春节文化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时,一定意味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渐的丧失,对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添入现代元素加以糅合,这便有了古典与现代的综合韵味。

TOP

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 (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TOP

长城地形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接着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为国家AAAA级建筑。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126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长城是中国坚不可摧象征.

TOP

长城起止点和关口

起止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修建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三千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8851.841公里(2009年修订)。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在5万公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公里。其次是甘肃的长城。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
关口: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 、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 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魏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韩城魏长城、黄甫川堡、齐长城等。

TOP

长城构筑方法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1.版筑夯土墙   2.土坯垒砌墙   3.青砖砌墙   4.石砌墙   5.砖石混合砌筑   6.条石   7.泥土连接砖。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TOP

长城修筑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TOP

长城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TOP

现存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其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慕田峪长城设有国内一流的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有机结合。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到慕田峪游览。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 级风景区。   慕田峪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关口之一。被称为“危岭雄关”。
司马台长城
  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 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箭扣长城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箭扣梁、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九眼楼、北京结到望京楼绵延20多公里,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距北京市区140公里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5公里。沿线有建筑各异的敌搂67座,烽火台2座,大小关隘5处,这里长城上敌楼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墙体以巨石为基,高5-8米,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山海关长城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现属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长城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现在看到的城关以内城为主,黄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砖,坚固雄伟。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   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寨外风光尽收眼底。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虎山景区,虎山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  虎山长城
见。
九门口长城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距山海关15公里,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
大同长城
大同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重要。大同长城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境门长城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长城四大关口之一。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为“万里长城长城第一门”。

TOP

回复 25# 的帖子

酒文化

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知酒文化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从世界遗产类型来看可知酒又属于农业遗产。

和酒有关的网站
中国酒文化网﹑世界经理人网站﹑华夏收藏网﹑酒酒网﹑酒水招商网﹑南阳酒文化网﹑四川水井坊携手中网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