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贺龙关怀武当山道教遗产

1953年,贺龙将军以长达800字的电报致湖北省政府和省委统战部,询问武当山道人政治、经济、生活与文物保护情况,并特别问及徐本善道总的情况,指示省政府要关怀在大革命时期为红军作过贡献的道人的政治和生活。省政府接到电报后,除派人到武当山调查外,还邀请部分道人到省政府进行座谈。此后,老道长罗教佩、王教化等分别被推选为省、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武当道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保护文物和生产劳动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成绩,部分道人被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同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免遭不应有损失,特拨维修经费一亿五千万元(折人民币1.5万元),对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的部分危房进行维修,每月用工200~500人,历时一年多即告竣工。这次维修工程对保护太和、紫霄二宫的古建筑有重要意义。

TOP

人民政府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武当山古建筑群及遗址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国务院先后将太和宫金殿、紫霄宫、玄岳门、南岩宫、玉虛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将全山建筑都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50年来,各级政府拨款数千万元用于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使武当山的部分宫观摆脱了残破不全的面貌,重现了宏伟壮丽的景观。

TOP

周郢:告诉你一座不知道的泰山(组图)

  周郢有关泰山文化的学术著作

  泰山 (陈长礼 摄)

  泰山经石峪刻石

  古代孟姜女绣像

  肥城石敢当(石将军)造像

  泰山水帘洞牌坊(陈长礼 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TOP

回复 15# 的帖子关于泰山的诗之李白游泰山

天宝元年(742)四月,李白来到泰山,作较长时间的浏览逗留,并写下了一批关于泰山的作品,如《游泰山六首》。
李白的泰山之游,正是他具备了一定声望与条件,尚在待机进身的特殊时期进行的。此游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开阔眼界,追溯历代帝王先贤遗踪。另一方面也是为现实功利计,期冀与神仙异士际会,得到高士名师指点。这一目的强烈吸引着李白,使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到“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再到“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一气住了四个多月。这种长时间的独往独来的畅游,是李白游历生涯中罕见的。

李白在泰山的浏览和创作大大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容:经春历夏的泰山寻仙,留下令人缅怀的足迹遗踪。《游泰山》把诗人的理想抱负与求仙访道完美的结合,是继屈原的香草美人形象之后,开创了以神仙道化寓政治理想的崭新的新手法,显示出“诗仙”的非凡手笔。他创造的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奇丽意象和旷达境界,那种与天地往来的自由放逸精神,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拟恨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察照人生,直抒胸臆,令人耳目一新。隐居徂徕,“竹溪六逸”的诗名传播深远,慷慨激昂的《梁甫吟》传唱有人。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悠远的思考与回味。

TOP

回复 36# 的帖子

到了清代,龙井茶名声鹊起。清初《玉几山房听雨录》载:西湖南北“两山产茶极多,宝云山为宝云茶,天竺香林洞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名白云茶,葛岭名云雾茶,龙井名龙井茶。南山为妙,北山稍次。龙井色香青郁,无上品矣。” (49“龙井名龙井茶”,正是龙井一带所产茶的统称和冠名,而一句“龙井色香青郁,无上品矣!”更是把龙井茶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
到康熙年间,陆次云说:“其地产茶,作豆花香。与香林、宝云、石人坞、垂云亭者绝异,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瀹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50)这就品出了龙井茶的真滋味——啜之淡然似无味,其实有太和之气,这种“无味之味”,方是茶中“至味”。雍正《浙江通志》载:杭州西湖“盖南北两山及外七邑诸名山,大抵皆产茶。”而“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芽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51)
  清高宗乾隆皇帝与龙井茶的关系是龙井茶发展历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页。乾隆六下江南(52),四次巡幸西湖天竺、云栖、龙井,观茶作歌,对龙井茶赞不绝口,使龙井茶名声远扬,与龙井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到杭州时,在西湖天竺观看龙井茶的采摘和炒制后,作诗30韵,其中《观采茶作歌》诗曰:“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柔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防微犹恐开奇巧,采茶    览民艰晓。” (53)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杭州,游览云栖胜景,又作《观采茶作歌》诗一首。诗曰:“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54)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杭州,畅游龙井,并上龙井品茶,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一首。诗曰:“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生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出,笑我依然文字禅。” (55)
  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杭州时,再上龙井游玩,并写了《再游龙井作》诗。诗曰:“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入目景光真迅尔,向人花木似依然。斯诚佳矣予无梦,天姥那希李谪仙。”(56)
  另外,嘉庆《杭州府志》中还有关于乾隆追忆龙井寺的诗两首。一是《雨前茶》:“新芽麦粒吐柔枝,水驿无劳贡骑驰。记得西湖龙井谷,筠筐老幼采忙时。”二是《烹龙井茶》:“我曾游西湖,寻幽至龙井。径穿九里松,云起风篁岭。新茶满山蹊,名泉同汲绠。芬芳溢齿颊,长忆清虚境。寒苑夏正长,远人寄佳茗。窗前置铛炉,松明火不猛。徐徐蟹眼生,隐见旗枪影。芳味千里同,但觉心神静。西崖步晚晖,恍若武林景。”另外,乾隆还作过一首《项圣谟松阴焙茶图即用其韵》诗,追忆西湖龙井茶。诗曰:“记得西湖灵隐寺,春山过雨烘晴烟。新芽细火刚焙好,便汲清泉竹鼎煎。”(57)
  乾隆游历龙井寺后,题“不着一相”等匾额,又附庸风雅,题“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等“龙井八景”,并多次以八景题诗(58),从而使龙井名胜,在沉寂了数百年之后,再次名震东南。
  从此,量少质好的龙井茶的名声更加显赫,更得文人雅士的青睐。
袁枚《茶》载:“龙井茶。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59)
高士奇说:“吾乡龙井、径山所产茶,皆属上品,偶移其种于圃中栽之,发花极香。春末,绿芽新吐。访得采焙之法,手自制成,封缄白甀中,于评赏书画时,瀹泉徐啜,芳味绝伦。茶喜山石荫密,此地无山,故不能多植,然亦足解玉川之癖矣。”(60)
徐珂《高宗饮龙井新茶》载:“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者为贵,后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高宗命制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子瀹茶,有诗纪之。茶宴日即赐此茶,茶碗亦摹御制诗于上。宴毕,诸臣怀之以归。”(61)
孙同元《龙井芽茶及其它》中自称“性最嗜茶”,而“家乡龙井芽茶”“香色并美”,只是味略淡,“有一种名顶春,叶虽不甚细而其味独浓,以白沙泉水烹之,配以海宁之白甘贡菊数朵,真所谓色香味俱胜,足称佳茗三绝也。”(62)
沈初《龙井新茶》说:“龙井新茶,向以谷雨前贵。今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63)
翟灏在《湖山便览》中也说:“其茶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词人多见称誉,惟明袁宏道谓其尚带草气,陶望龄作歌嘲之。每岁所产,不过数斤,山僧收焙,以语四方人曰本山茶。”(64)
可见,即使到了清中期时,龙井茶的产量仍然十分有限,自然身价百倍。而以“本山茶”相称以区别外地别处所产,正与杭俗相同,如鸡鱼之类,凡本地所产者皆称“本鸡”“本塘”,且含有正宗、味纯、质量好之义。当时龙井茶已经出现被山民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让真正的爱茶者真假难辨(65)。
    清朝文人对龙井茶的诗词赞誉,更是不胜其数。高士奇《洞仙歌•以龙井新茶饷南渟答词尚记苑西尝赐茶事》:“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龙井茶清明前先茁)。野客山僧惯能摘。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66)
又其《临江仙•试新茶》:“谷雨才过春渐暖,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总香。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轻衫窄袖采茶娘,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67)
严绳孙《竹枝词》:“龙井新茶贮满壶,赤栏干外是西湖;年时还有当垆女,青旌红灯唱鹧鸪。”(68)
汪光被《竹枝词》:“山为城郭水为家,风景清和蝶恋花,昨暮老僧龙井出,竹篮分得雨前茶”(69)。查慎行《与灵上人饷龙井雨前茶二首》其一:“风篁十里郎当岭,官焙争收粟粒芽;惭愧老僧亲手摘,青纱蜡纸饷山家。”樊增祥《以龙井叶馈云生有诗报谢次来韵》:“养生常毁茶,饮多苦脾冷。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想见发汉皋,火车载而骋。珍重袭素鑞,谨严束红绠。瀹以通济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转浓,味腴香且永。独饮复谁共,数之得八饼。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华清有佳人,伫此团月影。病足不下床,闭门谢朝请。徘徊苦后甘,积渐入佳境。暖阁鸣松风,银波泻壶岭。昨夜雪在竹,红炉热力猛。雀舌发香清,龙头得句警。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贵幸。新诗二百言,淡远出明靓。和君白雪词,取办在俄顷。何当同夜话,煮灯紫微省。” (70)
劳乃宣《谢金谨斋寄龙井茶》:“驿使春风远寄将,开奁芬馥溢旗枪。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我生南北本随缘,久学坡公饮食便。不道故人犹旧眼,又教乡味领花前。乍忆龙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何时重泛西冷艇,对坐松风雪一瓯。”(71)
翟瀚《龙井采茶歌》:“西湖西去古龙井,烟云秀孕风篁岭。竹坞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数龙团饼。蛰雷一夜展旗枪,东风吹送兰芽香。火前社后辨迟早,沿缘林樾争携筐。摘来片片含生翠,薰篝拣焙养清气。箬奁开处足芬芳,鼻观微参渴先避。竹符调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静试共。蚯蚓窍鸣火初活,落落旋听蟹爪爬。蒙顶嫌寒顾渚瘠,六安阳羡殊标格。三篇好补季疵经,七碗试听玉川说。懿兹芳茗记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寻。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华林。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谁妄肆中郎毁。谨将土物志钱塘,顾比瑶琛纳包匦。”(72)
邹方锷《虎跑泉次东坡韵》:“石林深处暗闻香,草榻茶烟客思凉。松沥满山云满坞,野梅初绽日初长。偶携     尘逢禅侣,坐听寒钟出上方。廿载风尘怜世味,一瓢应许荐新尝。出谷泉声带松香,阴森石    拂衣凉。云藏古寺鲸灯静,昼掩空山鹤梦长。闲凭绳床参密谛,行提药笼试新方。露芽细摘风篁岭,截玉倾瓯取次尝。(客到,寺僧辄供龙井茶)”(73)
厉鹗《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74)
刘瑛《谢龙井僧寄茶》诗:“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顾渚无双品,烦试吴山第一泉。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谈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75)
王寅《龙井试茶》诗:“昔尝顾渚茗,凿得金沙泉。旧游怀莫置,幽事复依然。绿染龙波上,香搴谷雨前。况于山寺里,藉此可谈禅。”(76)
于若瀛《龙井茶歌》:“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山岭。飞流密汩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柱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铜瓶试取熟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山岂惧涸金沙。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列浮瓯面。二枪浪自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77)
这么多的诗歌赞颂,无不说明,当时的龙井茶已在全国独占鳌头,而其栽种、炒制和品饮,仍然与龙井一带寺僧有关。可以说,龙井茶甚至杭州的茶,其发源、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是与寺院和僧人有关,可以归属于佛茶一类。
    这里,关于龙井茶得名,还有一个不得不澄清的话题,有人以为元丰七年(1084)六月初一赵抃再次去寿圣院拜访辩才大师,两人在龙泓亭上所品的“小龙团”茶,就是龙井产的贡茶。赵抃在诗序中明确说:“老僧辩才登龙泓亭,烹小龙团以迓余”,其诗曰:“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鬓华。珍重老师迎厚意,龙泓亭上点龙茶。”辩才和诗云:“南极星临释子家,杳然十里祝清华;公年自尔增仙禄,几度龙泓咏贡茶。”(78)
这里的“龙茶”是当时的贡茶“龙团茶”还是“龙井茶”?这里的“贡茶”又指的是“龙团茶”还是“龙井茶”?如果是当时极为名贵、一般人根本无缘品尝的朝廷贡品“龙团茶”,那么,辩才从何得到?很可能是苏轼等人赠送给他的(79),就如苏轼送龙团茶给怡然一样。那么这“龙茶”就是“龙团茶”的简称了,辩才所谓的“几度龙泓咏贡茶”中的“贡茶”,自然也就是“龙团茶”了。
茶,饮多苦脾冷。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想见发汉皋,火车载而骋。珍重袭素鑞,谨严束红绠。瀹以通济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转浓,味腴香且永。独饮复谁共,数之得八饼。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华清有佳人,伫此团月影。病足不下床,闭门谢朝请。徘徊苦后甘,积渐入佳境。暖阁鸣松风,银波泻壶岭。昨夜雪在竹,红炉热力猛。雀舌发香清,龙头得句警。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贵幸。新诗二百言,淡远出明靓。和君白雪词,取办在俄顷。何当同夜话,煮灯紫微省。” (70)  
劳乃宣《谢金谨斋寄龙井茶》:“驿使春风远寄将,开奁芬馥溢旗枪。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我生南北本随缘,久学坡公饮食便。不道故人犹旧眼,又教乡味领花前。乍忆龙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何时重泛西冷艇,对坐松风雪一瓯。”(71)
翟瀚《龙井采茶歌》:“西湖西去古龙井,烟云秀孕风篁岭。竹坞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数龙团饼。蛰雷一夜展旗枪,东风吹送兰芽香。火前社后辨迟早,沿缘林樾争携筐。摘来片片含生翠,薰篝拣焙养清气。箬奁开处足芬芳,鼻观微参渴先避。竹符调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静试共。蚯蚓窍鸣火初活,落落旋听蟹爪爬。蒙顶嫌寒顾渚瘠,六安阳羡殊标格。三篇好补季疵经,七碗试听玉川说。懿兹芳茗记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寻。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华林。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谁妄肆中郎毁。谨将土物志钱塘,顾比瑶琛纳包匦。”(72)
邹方锷《虎跑泉次东坡韵》:“石林深处暗闻香,草榻茶烟客思凉。松沥满山云满坞,野梅初绽日初长。偶携     尘逢禅侣,坐听寒钟出上方。廿载风尘怜世味,一瓢应许荐新尝。出谷泉声带松香,阴森石    拂衣凉。云藏古寺鲸灯静,昼掩空山鹤梦长。闲凭绳床参密谛,行提药笼试新方。露芽细摘风篁岭,截玉倾瓯取次尝。(客到,寺僧辄供龙井茶)”(73)
厉鹗《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74)
刘瑛《谢龙井僧寄茶》诗:“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顾渚无双品,烦试吴山第一泉。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谈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75)
王寅《龙井试茶》诗:“昔尝顾渚茗,凿得金沙泉。旧游怀莫置,幽事复依然。绿染龙波上,香搴谷雨前。况于山寺里,藉此可谈禅。”(76)
于若瀛《龙井茶歌》:“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山岭。飞流密汩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柱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铜瓶试取熟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山岂惧涸金沙。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列浮瓯面。二枪浪自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77)
这么多的诗歌赞颂,无不说明,当时的龙井茶已在全国独占鳌头,而其栽种、炒制和品饮,仍然与龙井一带寺僧有关。可以说,龙井茶甚至杭州的茶,其发源、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是与寺院和僧人有关,可以归属于佛茶一类。
    这里,关于龙井茶得名,还有一个不得不澄清的话题,有人以为元丰七年(1084)六月初一赵抃再次去寿圣院拜访辩才大师,两人在龙泓亭上所品的“小龙团”茶,就是龙井产的贡茶。赵抃在诗序中明确说:“老僧辩才登龙泓亭,烹小龙团以迓余”,其诗曰:“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鬓华。珍重老师迎厚意,龙泓亭上点龙茶。”辩才和诗云:“南极星临释子家,杳然十里祝清华;公年自尔增仙禄,几度龙泓咏贡茶。”(78)
这里的“龙茶”是当时的贡茶“龙团茶”还是“龙井茶”?这里的“贡茶”又指的是“龙团茶”还是“龙井茶”?如果是当时极为名贵、一般人根本无缘品尝的朝廷贡品“龙团茶”,那么,辩才从何得到?很可能是苏轼等人赠送给他的(79),就如苏轼送龙团茶给怡然一样。那么这“龙茶”就是“龙团茶”的简称了,辩才所谓的“几度龙泓咏贡茶”中的“贡茶”,自然也就是“龙团茶”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是否赵抃只是在诗里把辩才款待他的寺僧自种自制的茶或“白云茶”,因在“龙泓亭”上用“龙井”泉水来烹点而故称之为“龙茶”了。这里姑且不论当时西湖灵竺所产的茶是否已经列为贡品,但显然与当时以建州北苑出产的“龙团凤饼”为贡茶、“龙井(茶)”专名出现在明中后期的历史事实不相吻合。

TOP

回复36#的帖子

对普洱茶文化内涵的理解

首先,从茶文化的总体构成看,中国茶文化,是与中国的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各民族茶文化既是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分支。民族茶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茶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茶文化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普洱茶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名茶,既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自已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点。对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必须将之放在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前题和地方民族文化的背景中,系统地加以对比研究和分析,才能在茶文化的普遍性中找出其特殊性,从而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普洱茶独特而深刻文化内涵。

作为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点普洱茶,其无论在历史文化、传播和贸易文化、交通运输文化、饮茶文化、茶礼茶艺茶俗中都有着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因此可以说,普洱茶文化也即云南民族茶文化,只有在云南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去加以研究,才能使普洱茶从自然的历史中走出来并展现出其文化的真实性。普洱茶如果离开了云南的地方民族、历史性,其后果只会失去了其文化及品牌赖以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本。

其次,从茶文化的发展看,饮茶是人们高质量的生活与休闲方式,是人类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有精神需求。茶不仅是物质的且是精神的,而精神的需要则是比物质更高一级,更无止境的,这便是人类有着对自我实现和求发展的永恒的追求。普洱茶是云南民族和地方茶文化的产物,其产品特色必须最体现其文化的本质。因此对普洱茶文化及品牌建设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现代茶饮品感性认识上,而是应对其茶文化的精神及各方面都应有充分深刻的理性认识,只有对作为以茶为契机的云南民族综合茶文化体系(包括对云南各民族以种茶、采茶、制茶,烹茶、吃茶、品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茶道精神为内涵、以茶艺茶俗为表现的一定社会的整套礼仪与特有风俗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研究,只有从云南民族茶文化对普洱茶的根本影响方面入手方能领悟其真谛。只有将普洱茶放在云南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去加以研究,才能理性地对普洱茶茶道精神内涵、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表现的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走出自己的市场定位及品牌推广之路。

TOP

回复36#的帖子

普洱茶的价值观及品牌文化特色

首先,要充分把握普洱茶的云南民族茶文化品牌价值观。云南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而且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加工食用、贮藏、运输方法,并发展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茶艺、茶礼和茶俗,还将茶与宗教、祭祀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普洱茶的文化内函。因此普洱茶文化是产生于云南悠久地方民族历史的综合性文化,有着云南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反映在普洱茶的品牌价值观上,最首要是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朴素价值观,并在中华各民族茶文化的影响下,同样也富含着儒家的治世机缘,隐现着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并在品茗中倡导着和敬、俭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其次,要充分展现普洱茶的云南民族茶文化品牌特色价值。这就是一为质朴之道,二为自然之性。普洱茶最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洁。道法自然,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性。崇尚简洁即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有自然才有普洱茶生命的体现。在云南民族茶文化中,充满了肯定自然和因之获得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动。饱受云南民族文化浸润的普洱茶,深得自然之性,一切取之自然、源于自然、归干自然的属性是无比的本真,所以凡是体现在普洱茶的采种、加工、储存、运输、饮用都须符合质朴、自然,方能为最高境界。普洱茶从生产到饮用最强调的便是在返璞归真的质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展现普洱茶的质朴、自然特质才有构成了普洱茶文化内涵及品牌价值之根本。

再次是普洱茶充满着云南名民族自然主义的生活气息及生命的活力。人们在饮茶用茶生活中,更关注的是茶中的味道,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和社交很好地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更具个体感觉的生活享受。所以对普洱茶来说必然追求地域品质的丰富多彩与能够“越陈越香”的品饮享受,这才是与其它茶在价值观上最根本的的区别。而不是妄想仅以一种工业化标准生产及仅追求现代速饮、保健的时尚文化价值观可以取代的。在茶艺之美方面则应表现为自由旷达,毫不造作,注重内省,不拘一格,其特点正是不僵化、无凝滞,率性而为,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富有云南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茶艺,返朴归真才是其茶艺带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构筑品牌文化的实质。

TOP

回复36#的帖子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及品牌价值构建

有不少专家建议发展普洱茶产业,应学习国外可乐、咖啡和国内的“娃哈哈”,的确,在我国,不管是海派的城市还是充满草根气息的城市,可乐和咖啡厅早已如火蔓延,以发廊式的覆盖速度生长着。就连美式咖啡的代表作——星巴克也在中国各大城市尘埃落定。

在西式饮食文化的影响下,为学习国外可乐、咖啡、立顿红茶,有的企业在一些所谓“专家”指导下,将最具民族文化及草根气息的普洱茶有的也穿上洋外衣,赋予了速饮、调饮的港式、欧式的时尚风格,一时间大有没有“创新”,便没有普洱茶的发展和生存市场的歪理成了指导普洱茶发展的“正确”思想。结果使得这些企业让几千万上亿的资金打了“水飘”。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出的产品及市场拓展上,要牢牢把握住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根本价值观及和敬、俭约、的高雅精神,同时具追求地域品质的丰富多彩与能够“越陈越香”的收藏品饮享受及真正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由此才能与“星巴克”、立顿红茶等区别开来,走出自已的品牌及产业发展之路,而不是妄想用普洱果茶调饮、可乐与咖啡式的速溶速饮,更不是什么“愉枷”和“SP水疗”的普洱茶就可以走出市场及品牌发展之路的。

如果一定要学习国外的成功饮品,到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法国的红酒做法,因为普洱茶与法国红酒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内涵,有着从品种、原料到生产加工、仓贮及品饮、保健、收藏、增值诸多相似的特点。学习法国菊葡萄酒产业,让普洱茶在生产工艺、品质认定、品牌塑造等等向法国红酒看齐,用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突出它的特点,用自然、质朴、真实彰显它的它的灵魂,用原料、工艺和口感体现它的品质;用产地和品牌表明它的身份,用年份和“越陈越香”界定它的无限价值,这样的普洱茶才是又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蕴涵着深厚文化的中华瑰宝,像葡萄酒那样成为世界文化。

TOP

回复36#的帖子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及品牌价值构建

有不少专家建议发展普洱茶产业,应学习国外可乐、咖啡和国内的“娃哈哈”,的确,在我国,不管是海派的城市还是充满草根气息的城市,可乐和咖啡厅早已如火蔓延,以发廊式的覆盖速度生长着。就连美式咖啡的代表作——星巴克也在中国各大城市尘埃落定。

在西式饮食文化的影响下,为学习国外可乐、咖啡、立顿红茶,有的企业在一些所谓“专家”指导下,将最具民族文化及草根气息的普洱茶有的也穿上洋外衣,赋予了速饮、调饮的港式、欧式的时尚风格,一时间大有没有“创新”,便没有普洱茶的发展和生存市场的歪理成了指导普洱茶发展的“正确”思想。结果使得这些企业让几千万上亿的资金打了“水飘”。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出的产品及市场拓展上,要牢牢把握住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根本价值观及和敬、俭约、的高雅精神,同时具追求地域品质的丰富多彩与能够“越陈越香”的收藏品饮享受及真正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由此才能与“星巴克”、立顿红茶等区别开来,走出自已的品牌及产业发展之路,而不是妄想用普洱果茶调饮、可乐与咖啡式的速溶速饮,更不是什么“愉枷”和“SP水疗”的普洱茶就可以走出市场及品牌发展之路的。

如果一定要学习国外的成功饮品,到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法国的红酒做法,因为普洱茶与法国红酒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内涵,有着从品种、原料到生产加工、仓贮及品饮、保健、收藏、增值诸多相似的特点。学习法国菊葡萄酒产业,让普洱茶在生产工艺、品质认定、品牌塑造等等向法国红酒看齐,用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突出它的特点,用自然、质朴、真实彰显它的它的灵魂,用原料、工艺和口感体现它的品质;用产地和品牌表明它的身份,用年份和“越陈越香”界定它的无限价值,这样的普洱茶才是又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蕴涵着深厚文化的中华瑰宝,像葡萄酒那样成为世界文化。

TOP

七夕

主题:七夕

一、七夕遗产类型: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七夕的基本内容:
    1、七夕民间传说
a.第一版本的传说:
相传天上和人间只隔着一条浅浅的天(銀)河,织女是天上美丽的仙女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可以织出千变万化的衣裳,在天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牛郎则是人间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兄弟分家的時候,只分到一头老牛,可是牛郎非常勤劳,又細心照顾老牛,所以老牛感谢她,让他見到织女,经过无数的风浪和努力,最后天帝将织女嫁給牛郎,並留在天上住。过沒多久,牛郎想回家探望,但因为以前已在天帝面前发过誓,将永远陪伴织女住在天上,违誓就会受到处罚。結果因为牛郎违背誓言,所以和织女分隔在河銀河的两边。天帝说只要天河的水干了,就让他们见面。結果牛郎带着他的孩子,日夜不停的舀水,终于感动天帝,让他们每七日見一次面,結果喜鹊传错话,变成「每七夕」见一次面,后来喜鹊王为赎罪,发动所有的喜鹊搭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从天河两边可以碰面相会。
b.另一版本的传说:
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乃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黃昏時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届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之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娶得织女为妻,后来並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命天神將之押回。老牛为了报答牛郎,舍命帮助,经过一系列的事情, 牛郎织女还是被银河分隔,但由于众喜鹊的帮忙,每年终于于农历七月初七得以相会于鹊桥.
c.常用版本的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相传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2、乞巧节的形成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出现了向牛郎、织女二神祈求赐福的活动。南朝,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转引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某夜洒扫庭除,露施儿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河鼓(牵牛)、织女”,如见天空有奕奕白气或光光五色,即为二星相会之征候,人们可乞富、乞寿、乞子……,但不得兼求,三年可得。这种活动成为后果“气巧节”的萌芽。
关于乞巧之俗,南北朝已较为普遍,梁宋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珠铸石为针。陈瓜果于筵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其针如蔑子,为七孔(或两空、五孔),专为“乞巧”之用,不作为针线活用。齐武帝有“穿针楼”之设。
唐时称为“乞巧楼”,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盛数十人,陈瓜果酒炙,设坐具,以乞牛、女二星”。《新唐书?百官志》载:“织染署于七月七日,祭杼”。
宋以后,乞巧活动愈来愈多,且增设了男孩乞牛郎神之俗。“七夕”有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始,车马喧阗,民间用竹和麻等编成“乞巧棚”,内设五色綵剪成的仙楼,刻牛郎织女像及仙人以乞巧。《岁时广记》载,小男孩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某乞聪明”;女孩以针线箱筒置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苏轼《七夕词》“人生何处不儿嬉,其余牛楼彩舫。”明沈榜《宛墨杂记》记载:“七月七日,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曝日下,令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王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载,放入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至今长安斗门及关中各地均保留着七月七日乞巧的习俗,并在日本、南韩、朝鲜等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在我国南方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演变成“七娘会”,“水上浮”、“种谷板”、“乞双七水”、“听私语”、“接牛女泪”等习俗。
  3、七夕节主要包括
a.拜牛郎织女,瓜棚下听“天语”;b.丢巧针,卜运气;c.七姊妹结盟;d.接露水,种生;e.祭七夫人、魁星、文昌、关公、天孙等等。
七夕节的相关器具、制品有牛郎织女年画、七夫人像、七夕绘画、乞巧楼、乞巧针、乞巧果、七巧板等。

三、七夕的基本特征
  1、根植于民间,流传时间悠久,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从《诗经》对牛郎、织女星座描述开始,到西汉传说形成,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传播形式也最为丰富,小说、诗歌、戏剧、曲艺、绘画、剪纸等,几乎涉及了艺术领域中所有主要的艺术形式,仅《全唐诗》就有上千首描写牛郎织女的诗歌,牛郎织女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现象。
  2、流传区域广泛,远播世界。牛郎织女从诞生之日起,向国内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并同时形成了影响巨大的七夕节。在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中,惟独牛郎织女有民间传统节日这个特殊的传播载体和文化现象,不仅国内,东南亚、日本等国民间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传统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3、符合传统审美心理。牛郎织女由星名演变成了男耕女织、活生生的人物,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对神话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一千多年来,牛郎织女故事所以能得到不断流传,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故事的具体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集中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4、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忠贞、自由、平等、互爱、悲剧色彩、团圆结局等伦理观念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和价值规范,追求真正的爱情,要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具有传承性、民族性,不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影视、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原形,而且对构建民众和谐的世俗生活秩序意义深远。
   5、牛郎织女故事及其衍生的节日,对推进农耕文明及民间文学、曲艺及其工艺美术等活动的繁荣功不可没。

四、七夕相关的制品
  围绕牛郎织女七夕传说和乞巧节俗,古代文人骚客千年吟咏,有诗词、散文、传奇、话本等等。至唐宋两代,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到顶峰,以七夕为题材的诗词很多,据欧阳询《艺文类聚》所录,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以下至唐,以七夕赋诗的诗人有24位25首作品:《全唐诗》以七夕为题者,有54位诗人82首作品(无题者未计入内):《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者,有62位词人108首作品,若计无题者,共有300首以上。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华,载施之行。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藉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五、七夕的主要价值
  1、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可谓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在牛郎织女身上寄托了中国人的爱情理想,始终颂扬着中华民族历代民众为爱情坚贞、婚姻自由而奋斗牺牲的精神。这是一种非物质、纯精神的爱情观,震撼人心,优美迷人,它代表了传统文化中最纯正的精神,为中华儿女争取爱情与婚姻自由的斗争,潜移默化地发挥唤起觉醒意识的重要作用。
   2、这个故事的核心是歌颂心灵手巧的天仙织女,当然也歌颂勤劳朴实的牛郎。人们向织女乞巧、乞美,一直是七夕活动的传统内容。这个故事,和现代社会法制是相吻合的,和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也是完全相符的,与整个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是相符的。歌颂爱情的忠贞,家庭的美满幸福,倡导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稳定。
   3、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
   4、牛郎织女故事证明,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生活怎样进步,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心愿是不变的,衡量真善美的标准是不变的,爱情婚姻仍在人民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民间文化市场大有潜力可挖,蕴藏着丰富的商机。从文化角度来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可以推动诗词、对联、书法、美术、摄影、戏剧、影视等文艺作品的创作,推动大规模的文艺展演活动的开展,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尤其对落实贯彻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七夕的濒危状况
   1、缺乏相应的传承载体。“牛郎织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堪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宁波的梁山件庙,山海关的孟姜女庙,杭州的雷峰塔,都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唯有牛郎织女农历七月初七的“鹊桥相会”事的发祥地被淡忘,民间传说失去了“文化空间”。
   2、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传统的节俗包括七夕节日被淡忘,过去轰轰烈烈的热闹场面,已逐渐萎缩,不少传统习俗已弱化或消失,葡萄架下的浪漫情景,已慢慢成为老年人久远的回忆。
   3、由于过去重视不够,残存的故事和历史遗迹破坏严重,急需抢救保护。
   4、民间老艺人青黄不接,出现了人老艺绝的现象。
   5、民间传统庙会祭祀仪式将要面临无人传承的不利局面。
   6、两尊汉武帝时代的石刻像保护方法原始,风蚀严重。

七、七夕的保护内容
  1、保护、挖掘正月十七、七月七庙会习俗,打造、光大中国传统七夕节,进一步促进牛郎织女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2、保护庙会祭祀仪式。
  3、保护发展传承人。
  4、保护牛郎织女石刻传承载体。
  5、配合昆明池恢复工作,修旧如旧,恢复观花楼、鹊桥等文化遗址。

八、七夕的传承谱系
  1、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开凿昆明池。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
  2、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修织女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并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习俗。
  3、西汉、五代?后唐的杨璞、唐时的权德舆、宋时的秦观、明时的汤显祖、清时的姚燮等有诗为证。
  4、传说正月十七日牛郎、织女结婚的日子,七月七日是相会的日子。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斗门及周边群众至今还比较完整保留着庙会的习俗,敲锣打鼓扭秧歌、放鞭炮、唱大戏。
  5、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当地人许敬忠说:“唐贞元14年(公元798年)置石爷庙,即现在的石婆庙。”北宋文学家宋米球在长安志中有记载;传承人刘星文说:“清朝光绪年间遭水灾,有李生润之父组织三社八村村民为石像卷一土洞,予以保护石像。”民国初年,李生润等继承父志,率人筑三间大殿;解放前1946年左右,又建四间厢房;1955年县拖拉机站进住庙内,石婆殿前的假山及人物塑像被毁;1978年石婆庙石像被人搬迁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后又移至户县草堂寺。1985年村干部张建堂等率人去省文化厅索要石像。1986年8月20日经长安、户县两地民政、文化部门协调,从草堂寺索回石像,当日三村八社群众上万人迎接石像。1987年又由群众集资盖五间大殿,1999年盖菩萨殿,2001年盖五间大殿,2004年又建门楼。
  7、当地群众刘星文(78岁)说:“七七也叫女儿节,抗战时期,白家庄刘振乾的大妈薛氏每年七夕前用碗豆生巧芽,到七夕晚再摆置香案、瓜果,夜深人静时,不让男娃去,乞巧让姑娘们听牛郎、织女说话声、喜鹊叫声,女孩要染红指甲,晚上跪在香案前求神乞巧。若豆芽碗上有蜘蛛网和露水,证明乞到巧。”
  8、如今当地群众每年依然在七夕节前后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从未间断。

TOP

回复 118# 的帖子关于泰山的事——孔子泰山二三事

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这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
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
孔子在泰山一带有较多活动。泰山在春秋时期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孔子一生尽管颠沛流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鲁国度过,这为他在泰山一带的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禅制度。泰山处于我国东部,称东岳。历代帝王在改朝换代,并致太平以后,都要封禅泰山,以示受命于天,四海率从。(封禅相关内容前文已提过,详见第118和119帖)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升泰山,观易隆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对照,发现历代封禅的具体仪式差异很大,为他掌握封禅礼仪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当时的封禅与祭山活动都要由国君举行,诸侯以下举办是不合礼节的。据《论语•八佾》,鲁国掌权的大夫季孙氏要祭泰山,孔子急忙去问季氏当管家的学生冉有:人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讥笑说:难道泰山也不懂礼仪,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此外,孔子游泰山,还有观览名胜,开阔眼界,增强道德文化素养的目的。泰山上下有不少孔子游览遗迹。
瞻鲁台。在岱顶南侧,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这是讲知识境界要不断递进,才能有更高的道德修养。”此处曾有“孔子小天下处”刻石,以志纪念。
虎山。在泰山南麓王母池东侧。《礼记·檀弓》篇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不过此处地势开阔,山峦疏旷,似非虎狼出没之地,“虎山”之称或系后人附会。清乾隆皇帝在此立“乾隆射虎处”石碑,声称曾在此亲射猛虎,不少人信为史实,其实是附庸风雅,借题发挥,寓革除“苛政”之意罢了。
泰山还有关于孔子的建筑。孔子庙有两处,一处在泰城岱庙东南,始建于宋代,一处在岱顶天街东首,碧霞祠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孔子登临处”牌坊。在红门宫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山东都察御史朱安等人建。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泰山对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学习礼乐,由此得窥封禅大典全豹;登泰山而小天下,以开阔的眼界胸襟审度自己德才学识的修养;孔子临终,孔鲤,颜回、子路相继死去,自知已日薄西山,遂唱出“泰山其颓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最后歌声,把自己的生死与泰山联在一 起,足见泰山在孔子心目中不同寻常的地位。
孔子在泰山的影响又是深远的,后人把孔子与泰山紧密联系在一起,誉为“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明·严云霄《咏孔子庙》),这一见解,是相当深刻的。

TOP

七夕习俗的内容

七夕习俗内容

一、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五、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六、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八、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九、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   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十、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十一、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十二、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十三、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十四、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十五、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

TOP

回复 72# 的帖子

“逢年过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来的一句成语。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一首《新年自唱自和》的组诗中写道:

  江山一夜雨,花柳九州春。过节喜无事,谋欢要及辰。

  年年仍岁岁,故故复新新。把酒有余恨,无从见古人。

  这首诗,道出了中国人过年过节的真谛:“谋欢”,就是过个快乐的节日。早年有一首儿童歌曲唱道:“同我们一起,过呀过着快乐的节日”。今日的春节联欢会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台词:“欢欢喜喜过大年”。

  然而,在现实中,老百姓在传统节日中“谋欢”的情感越来越淡薄,吃吃喝喝、人情送礼、节日促销、商业炒作堂而皇之地充斥在节日中。传统的年味变了,节气霉了,欢乐的年节之魂正在悄然离去。

  传统节日是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悠久历史过程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和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代表性象征符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存续的“真谛”。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一定要牢牢地守住这个“真谛”。

  被拥有者普遍认同的民间信仰是节日传承的灵魂。当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民间信仰的问题。民间信仰是传统节日的精神支柱,体现出中华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魂”。将“民间信仰”等同“封建迷信”的说法,是个固步自封的、没有被彻底破除的“误区”,应当打破。没有民众普遍认同的精神支柱的节日,必然“失魂落魄”。

  传统节日的仪式性规范决定固定的节期和相对稳定的节日场所,制约着节日的“活态传承”。随意更改节期或脱离传统的场域,都会使节日的“活态传承”遭受破坏。把固定时间举行的民间信仰节日活动或表现形式,变为一种日常性“谋钱”的演出节目,背离节日“谋欢”的精神价值取向,必然是对节日文化遗产的亵渎。
    年年仍岁岁,故故复新新。保护、传承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必须守护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谋欢”真魂,魂兮归来,任重而道远。

TOP

春节的传承

如何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恢复传统春节文化的活力?如何创新春节文化、使其引领世界各地的春节活动?
    春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节日气氛最浓、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春节最基本的文化含义是辞旧迎新,春节的文化理念各有各的看法,我觉得主要是迎新接福,团圆、吉祥、平安,最主要是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平安,祈福这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围绕着迎新接福、祈求平安,包括放鞭炮,贴春联,都是迎接喜气。是一年的开端,它的字眼意义、属性就是一年的开端,一个季节的开端,一个月的开端,但是作为文化的含义就是辞旧迎新。
    我们国家地方很大,各地的春节风俗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些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基本上各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有普遍性,我觉得要想办法传承下去。放鞭炮可以通过高科技,研制没有污染、比较环保的鞭炮,通过高科技需研制这种无公害的环保鞭炮,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我觉得应该组织人去研究这些东西。经过创新把放鞭炮的习俗,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其实贴符最初是一种辟邪的,驱邪的,大门上贴上,鬼怪进不来。我这里还有一个道教的平安符,就是茅山道教,但是这个符比较简单,这个是平安符挂在门的两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