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1
    中文学子是诗词艺术陶冶出来的才子佳人,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也因此可以从诗词艺术的角度,寻找到中文学子的独特视角: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
    2
    自此,我们2011的教学线索,即以中华传统中的诗词创作为核心,收集、整理与赏析、研究文化遗产在古典诗词中的形态与特质,思考文化遗产在中国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想象中的面貌,发现与厘清中国文化创造文化遗产的力量与格调,领悟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强大支撑与深刻影响。
    学子们以此贴为基础,以文化遗产的诗词形态为思考点,力争在短短的课程学习中,以艺术的方式,走进文化遗产,熟悉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
    3
    在号称“道南理窟”的武夷山,曾经有过三星聚首的辉煌时期。这三颗璀璨的文魁星就南宋三位名昭千古的文人——著名诗人陆游、著名词人辛弃疾和著名理学家朱熹。  
    他们是同时代人,被尊乐为“武夷三翁”,即陆放翁(陆游)、辛瓢翁(辛弃疾)、朱晦翁(朱熹),他们三人的私交甚笃。他们在力主抗金,拒斥和议的抱负上肝胆相照。  

    他们三人都是被主和派的权贵所极力排斥的忠臣。遭受贬谪后,他们都在武夷山冲佑观任祠官。朱熹更是长期寓居山中著述。“冷板凳,热心肠”,他们抗金的初衷始终未改。  

    陆游,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与朱熹初识于淳熙初年。当时,被闲置的朱熹屈任武夷山冲佑观主管,而陆游政治上也同样失意,由于平生抱负得不到施展,因而生活疏懒散漫,被言官谗为“燕饮颓放”,贬官至建州(州治今建瓯),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当时陆游年届半百,勘破世事,本已老气横秋,加上对“燕饮颓放”的罪名异常反感,他说:“这一个说法别致得很,索性就作为我的别号吧。”从此之后,他竟自称放翁,后人也称他陆放翁。到建州任职后,他慕名到相距不远的武夷山游览,与朱熹初识于山中。两人纵情谈论,结为莫逆之交。  

    陆游在年届花甲时,被贬官在家赋闲。这时朱熹在武夷山兴修的“武夷精舍”竣工,前往贺喜的高朋云集山中。陆游得悉后,意欲亲来祝贺,但因路远体衰,只得遥寄贺诗四首,第一首写道:“先生结屋缘岩边,读书悬知屡绝编。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诗意十分明白,他指出,朱熹刻苦治学的目的在于济世救民,而不是遁世自乐。他说:朱熹读书臻于“韦编三绝”的境界,这绝不是悠然学仙的避世态度所能做到的。第二首写道:“蝉蜕者间果是无,世人妄想可怜渠,有方为子换凡骨,未读晦翁新著书。”诗中婉转地批评了世间追逐功名,趋炎附势之辈,他们妄想象“仙蜕”一样,换下凡骨,悠然进入“仙境”。然而这是绝不可能的。陆游奉劝此辈要认真“读晦翁新著书”。可见他对朱熹是何等的推崇。  

    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虽然十分羡慕朱熹在武夷山的讲学生涯,但他仍劝勉朱熹读书不忘爱国:“身间剩觉溪山好,心静尤如日月长。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挚友的赠言启示了朱夫子。数后,朱熹决然出山知漳州。在任内,他仰制豪富,体恤平民。此时陆游刚任武夷山冲佑观提举,闻讯朱熹出山,极为欣喜,但他心中也感到悲伤和矛盾:老友出山了自己却被贬入山,坐领祠官俸禄,报国无门,因此他发出了“世路涩于棘,祠官冷于冰”的慨叹。陆游前后任冲佑观两任提举,在武夷山留下了许多诗篇!

    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因涉祸文字狱,被列为党禁的罪魁之一。对此陆游愤懑已极,他决意辞去祠官,回绍兴老家养老。他赋诗道:“今年高谢武夷君,饭豆羹藜亦所欣。”两年后朱熹殁于建阳,陆游在老家闻讯,老泪纵横,挥笔写下了祭文:“捐百世起九原之思,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忘,庶其歆飨!”  

    与晦翁(朱熹)交善的另一位老翁就是号称“瓢翁”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瓢翁”之号源于他长期寓居江西铅山县的瓢泉。他原是山东历城(今济南)人。20多岁时就曾经率领义军,从被金朝占领的老家山东斩将夺关南归宋朝。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先后三次被贬到武夷山任冲佑观祠官。  

    辛弃疾在武夷山任祠官时,与结庐山中的朱熹结成知己。他经常往返于江西铅山寓所与崇安之间,在山中常与朱熹议政论义,酬唱应对。冲佑观位于幔亭峰下,辛弃疾对此峰甚为眷恋,认为境界殊胜,不亚于老家山东的蓬莱仙境,因此题诗赞曰:“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最令他难忘的是偕同朱熹共同舟游九曲。《宋史·辛弃疾传》载:“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可见二人感情甚笃。  

    庆元四年(1198年),已经暮年的辛弃疾被贬,第二次主管冲佑观。这时,朱熹已经遭权臣之馋,被撤销了焕章阁待制兼皇帝侍讲的高职,回到武夷山。辛弃疾一方面为老友大鸣不平,另一方面又慰勉有加,吟诗赠之:“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他把赋闲在山中的朱熹喻为渭水垂钓的姜子牙,并且迫切希望当朝皇帝能够收回成命,像西伯侯姬昌(后为周文王)重用姜子牙一样,把朱熹从钓矶“载归”朝廷,委以重任。遗憾的是这个愿望终于落空。两年后朱熹念恨而终。辛弃疾闻讯后大恸,亲往吊唁。《宋史·辛弃疾传》载: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写了祭文之后,辛弃疾哀思犹然如缕。他接着又挥笔填词,调寄“感皇恩”,副标题为“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全词如下: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
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
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这首词上半阙尽写阅读《庄子》《老子》之后的感想。庄子在《列御寇》中说道:“知道易,勿言难”,意即探究学问是容易的,但要达到“得意而忘言”(老子《外物篇》)的境界却很难。辛弃疾在词中对自己的“不自能忘”颇有自谦、自责和自嘲之意。下半阙则把朱熹比作汉代的大思相家扬雄(即扬子云)。扬雄的哲学著作是《太玄》(又称《太玄经》)和《法言》。《太玄经》是研究《易》的书,内容深奥,世人知之甚寡。辛弃疾把朱熹的新作比做扬雄的《太玄》,是他对朱熹的极力推崇。“江河流日夜,何时了!”这一句更把犀利的笔锋刺向“庆元党祸”的始作甬者们:“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在辛弃疾笔下,朱熹俨然成为屹立在波涛滚滚中的中流砥柱,笑看制造冤狱的奸佞小丑们一个个为波涛所吞没。  

    朱熹去世后,陆游和辛弃疾都积极参加了“开禧北伐”——即在开禧二年(1206年)北伐女真。在这一点上,两位老翁都极力拥护“庆元党祸”的制作者韩侘胄的北伐主张。韩侘胄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奸臣,知合门事(宫廷大臣)。放翁与瓢翁在抗金思想的指导下,与晦翁的政敌合作,服从权臣的调遣,这似乎不应受到指责。尽管后来北伐失败,也不应在这三位老翁深交的友谊史上打上问号。  

    开禧北伐初期,辛弃疾起师浙东,正巧79岁高龄的陆游因年老多病退居家乡山阴。诗人、词人天缘相会。此时朱熹虽已辞世数年,但他的大弟子、女婿黄干也于同时出知安庆府,担负起支援前线的重任。这段抗金史实,成为武夷三翁深交的尾声。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9-17 20:46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强顶!!!

TOP

我不仅是强顶,更要去彻底执行!!!
大家伙儿都来看看撒,我到时候也可以少费些口舌,我下去催催。。。

TOP

小组任务说明:
1  选择一个或一组具体的文化遗产(含非遗),全面收集和整理这些遗产所关联的中国古典诗、词、文、事;
  要求:材料系统、完整、准确;
        体裁丰富、多样者,尽收;
        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2 尔后说明遗产内涵
  要求:遗产类型;
        遗产内容;
        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遗产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3 再次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遗产的历史价值;
        遗产的思想价值;
        遗产的科学价值;
        遗产的艺术价值;
        遗产的社会价值。

组长职责:
组长分工,组员合作,诗诵大赛,论文结业。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1-9-17 21:01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根据老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就我们组的主题“武当山古建筑群”作出以下分工,希望大家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如对分工有异议,可在星期3之前提出。)
1  张玄、林清霞负责收集和整理与武当山古建筑群所关联的中国古典诗、词、文、事;
  要求:材料系统、完整、准确;
        体裁丰富、多样者,尽收;
        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2 李娇琴、费丹妮、刘福平、曾筱筱负责说明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内涵
  要求:遗产类型;
        遗产内容;
        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遗产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3 屈文君、瞿维、丁永芳、吴燕华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遗产的历史价值;
        遗产的思想价值;
        遗产的科学价值;
        遗产的艺术价值;
        遗产的社会价值。

[ 本帖最后由 瞿维 于 2011-9-27 16:28 编辑 ]

TOP

元代罗霆震诗作《武当纪胜集》中诗作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分类
(一)武当题咏及言志篇
《樵歌首章》/《樵歌次章》/《真常遗烈》/《尘劳道侣》/《承应仙游》/《天下武当》/《钻天五里》/《武当图本》/《住持仙隐》/《天宫》/《云山书隐》/《讲师函丈》。
(二)宫观祠庙殿堂篇
《紫霄仁圣宫》/《南岩改天乙真庆万寿宫》/《天乙真庆宫》/《五龙宫》/《延长宫》/《紫虚宫》/《王母宫》/《云霞观》/《佑圣府》/《太常府》/《元和迁校府》/《南岩三殿》/《风雷秘府》/《桂籍殿》/《蓬真殿》/《三茅真君殿》/《明真殿》/《三清殿》/《元皇殿》/《玉皇殿》/《玄帝正殿》/《月庵》/《冲虚庵》/《白雪庵》/《接待庵》/《云窟庵》/《龙庙》/《威烈王庙》/《南岩真官祠》(二首)/《五百灵官祠》/《黑虎祠》/《雷堂》/《雷司赵帅堂》/《雷司孟帅堂》/《斋堂》/《真官堂》/《尊宿堂》/《山神堂》/《海山堂》/《祖堂》/《宣慰祠堂》/《清心堂》/《诵经堂》。
(三)楼台亭阁洞室篇
《浩劫之家》/《洞渊丈室》/《五龙阁》/《步云楼》/《钟楼》/《官厅》/《七皇阁》/《望仙亭》/《飞升台》(二首)/《大顶圣坛》/《瘗剑堠》/《山门》/《上天门》/《雷洞》/《桃园洞》。
(四)峰岩涧谷桥梁篇
《手爬山》/《大明山》/《灶门山》/《五总山》(即五老峰)/《眉棱山》/《界山》/《五龙顶》/《大顶》/《金鼎峰》/《皇崖峰》/《中笏峰》/《鸡鸣峰》/《乱石峰》/《竹筱峰》/《紫芥云峰》/《中鼻峰》/《香炉峰》/《槎牙峰》/《落帽峰》/《大莲峰》/《小莲峰》/《伏魔峰》(二首)(郧阳师专编《武当山诗集》题为《大伏魔峰》、《小伏魔峰》)/《大笔峰》/《中笔峰》/《小笔峰》/《狮子峰》)/《叠字峰》/《健人峰》/《千丈峰》/《六丁峰》/《六甲峰》/《紫霄峰》/《紫盖峰》/ 《阳和峰》/《显定峰》/《天门峰》/《中天门峰》/《下天门峰》/《望云峰》/《望州峰》/《望顶峰》/《朝帝峰》/《外朝峰》/《复朝峰》/《皂纛峰》/《展旗峰》/《系马峰》/《金锁峰》/《聚云峰》/《南岩海汇》/《三公岩》/《三斗岩》/《九卿岩》/《仙侣岩》/《玉仙岩》/《聚仙岩》/《歇仙岩》/《朱砂岩》/《希夷岩》/《尹喜岩》/《太和岩》/《太清岩》/《藏云岩》/《卧云岩》/《灵虚岩》/《紫虚岩》/《紫霄岩》/《隐仙岩》/《常春岩》/《俞公岩》/《太子岩》《滴水岩》/《翠云岩》/《云雾岩》/《读书岩》/《谢天地岩》/《独阳岩》/《磨针涧》/《磨剑涧》/《牛槽涧》/《九渡涧》/《九渡雾》/《青羊涧》/《大青羊涧》/《小青羊涧》/《万户谷》/《会仙桥》/《天桥》。
(五)潭泉溪池奇石篇
《黑龙潭》/《甘露泉》/《紫霄灵泉》/《梅溪》/《天池》/《日月池》/《龙池》/《炼丹池》/《上龙池》/《五龙井》/《浪河》/《羊河江》/《试心石》/《金星石》/《银星石》。
(六)奇草竹木灵药篇
《甜茶》/《艾煎元》/《川芎饼》/《黄精》/《苍术煎》/《石灯心》/《天灯》/《定心松》/《云竹杖》/《骞林树》/《灵寿杖》/《万年松》/《千年艾》/《松萝》。
(七)仙禽神兽篇
《白雉鸡》/《我师禽》/《半部乐》/《不空禽》/《乌鸦》/《黑虎丹》。
(八)仙真道域赞颂篇
《上升朝贺》/《圣诞朝贺》/《功德司》/《提举知官位》/《知府官位》/《紫云道域》/《桃溪道域》/《茅坡土地》/《子坡》/《会仙坡》/《城子里》/《观庄》/《蒿口》。

TOP

元代 浩然子 《武龙宫自题石刻像诗》
     假合身躯用墨图,
     性天朗朗笔难模;
     上天之载无声臭,
     此个清光何处无。
五龙宫全真道士浩然子题写自己石刻石像上的自赞,大概意思是:
    虚假聚合的身躯可以用墨来图画,而豁达开朗的性格却难以用笔来描摹,上天所做的事没有声也没有味,但这种清雅的风采却无所不有。
(据《武当道教史略》记载:李明良,字浩然子,至元23年(1286年)生,安成(今江西安福县西)城南兴德乡阳溪人。大德年间(1297--1307年)入武当山修行,拜龙岩子为师,任五龙宫提点,他是元代后期武当道士中的佼佼者,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

明朝 王世贞 《武当歌》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
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
武当万古郁未吐,得吐居然压华嵩。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
少府如流下白撰,蜀江截云排豫章。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
南岩宏奇紫霞丽,甘泉九成差可当。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之空山旁。
呜呼!英雄御世故多术,卜鬼探符皆恍忽。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
汉武空邀王母过,高真不显宋宣和。功名虽胜无乃晚,混屯时来当奈何?

TOP

武当诗词集粹

紫霄宫
明•张维
天作旗峰映翠微,丹岩空壑尚依依。树临紫气乘牛过,路入青霄看鸟飞。
仙乐忽从天外传,岭云尽向洞中归。羡门久订餐霞约,直入玄关与世违。

紫霄宫
明·章焕
行尽青山入紫霄,函关紫气郁岧峣。乍看云雾生巾舄,转觉檐栊隔绛绡。
池上七星低可掬,峰前五老坐相邀。空中冉冉闻清乐,指引鸾骖路渐遥。

紫霄宫
明·吴楷
紫霄宫阙倚云端,片片明霞近可餐。万丝松髯逶地翠,群青石骨摩不穿。
泉飞远沼风逾急,露滴丹梯昼未干。眼底葛藤何日了,欲从此处觅长安。

紫霄宫
明·汪大受
峭壁中天翠展旗,琼台叠叠紫虹霓。金光殿阁明霞灿,瑞气峰峦远汉移。
六月杉松深带雪,千年芝草净须池。忽闻仙乐从空下,恍觉身游玉帝墀。


南岩宫
明•沈良才
路入南岩景更幽,凭虚高阁迥生愁。云浮石槛檐疑动,雨过松林碧欲流。
别涧泉声时细细,隔溪禽语啁啾啾。道人指点神仙迹,苔锁荒台满目秋。

南岩宫
明•章焕
三十六岩何者奇?南岩岩壑多幽姿。飞空欲作翔鸾舞,跨涧真看渴虎垂。
树梢回栏时隐见,云中栈阁故参差。归旌欲问来时路,洞口云深已不知。

南岩宫
明•崔桐
古木悬孤嶂,虚崖缀百灵。亭阴侵座爽,林影上衣青。
地寂年为日,云屯昼欲暝。何方回白首,于此问参苓。

太和宫
明•顾璘
天柱峰高白日晴,华嵩相对最分明。扶桑倒射东溟影,银汉平留上界声。
空里金宫陈帝座,云边铁锁度人行。不缘旌节巡方岳,孤负尘埃过此生。


太 和 宫
明•孙应鳌
天柱开金阙,虹梁缀玉墀。势雄中汉表,气浑太初时。
日月低双璧,神灵肃万仪。名山游历遍,谁似此山奇。


由太和宫登绝顶
明•王世贞
千盘转尽见三门,七十二峰朝至尊。下插香炉胜庐岳,中悬天柱即昆仑。
银璈挟籁晴疑雨,金殿摇光夜不昏。欲指群方无可问,青山处处白云屯。


宿太和宫道房即事
明•彭凌霄
小窗空翠入沾裳,爽气凝秋枕簟凉。阊阖天边开蜃楼,芙蓉嶂杪插蜂房。
疏星近宿依前殿,飞电回看落下方。身在此间难稳卧,惊心已到白云乡。

五龙宫
明•王世贞
听雨过青羊涧,披云出紫盖峰。曲曲蜿蜒复道,层层历落怪松。
嵌岩几点靺鞨,拥殿千朵芙蓉。倦时但引三爵,睡法不输五龙。


遇真宫
明·王格
玄岳门开响玉箫,崔嵬紫府控山椒。仙人架上闻金箬,游客溪边度石桥。
已觉地维超俗劫,更闻天语慕逍遥。长廊肃揖瞻颜色,水碧何缘赐一瓢。


玉 虚 宫
明·王世贞
霞矗黄金界,虹飞白玉桥。帝居开显赫,天路入椿亳。
薛网云常挂,松珠露不消。步将尘世隔,境许俗心调。
圣水流仍暖,仙衣静自飘。可知笙鹤度,特底引王乔。

玉 虚 宫
清·王钦命
仙原景物尽空霏,缥缈琳宫隐翠微。镜过万峰吞远色,亭迎落照系晴晖。
岭云含碧松花老,涧水流香石乳肥。此日闲游疑梦幻,身从碧落踏虚归。

游玉虚宫
明•袁宏道
一壁绣烟霜,石老崎嵚露。蜕骨留空岩,青山也仙去。
或纤削而清,或高古而怒。瘦过必成妍,喜极多由怖。
咽者为奔泉,古者为杉树。种种出天成,幽奇互遭遇。
翘首告仙真,此地好流寓。未必三神山,有此奇绝处。

太和山
唐·吕洞宾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弯。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个中自是乾坤别,就里元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古今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返。


宿太和绝顶
明•苏浚
飘然双舄出云门,一柱孤高帝者尊。巴楚诸流环叠嶂,燕秦千里荐芳荪。
经?海藏龟龙出,钰指招摇虎豹蹲。七十二峰俱侍侧,便堪倚杖看儿孙。


登太和山
清·乐醒
嵯峨众派独嶐巃,应是昆仑第一峰。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
鸟啼隐隐闻天语,鹤影翩翩度晚钟。我正欲寻招隐地,桃源洞口白云封。


壬子中秋登太和山
清·党居易
大岳嶒立汉东,虚皇正位太和宫。松间明月巢丹凤,天际真人御晓风。
尊居荆襄千嶂上,光连雍豫二州中。登峰此日秋思迥,寥廓金城帝座通。


天柱峰顶敬谒真武
明·贾笃本
(一)
丹梯层累入天门,琳宇瑶宫北帝尊。一柱高撑悬日表,万峰朝拱卫云根。
范金殿古光常焕,抱玉岩幽迹尚存。夕霭朝晖神变化,名山终古镇乾坤。
(二)
晓登天柱喜新晴,放眼凌空万家清。偶倚危栏愁鸟坠,翻从下界听鸢鸣。
俯看岩壑千重秀,遥指沧浪一带横。咫尺名山初陟览,兹游真不负平生。

登天柱峰绝顶
明·龚秉德
千寻盘石磴,一径蹑云梯。渐觉诸天近,回看万岭低。
金庭悬日月,仙掌接红霓。空外无人语,玄阙报午鸡。


重登天柱峰望初日
清·谢炳朴
罡风吹得混茫开,绝顶重临亦壮哉。此日观山似观海,洪涛万顷拍空来。

磨针井望天柱峰
清·周凯
一峰高出众峰巅,七十二峰都插天。隐约遥知前夜雪,苍茫半没午时烟。
何人铸就黄金殿,此地磨余白水泉。我亦不辞功力苦,定拼茧足叩元元。


天柱晓晴
清·徐京陛
早起看山色,烟光荡晓亚。霞明千嶂丽,天纵一峰尊。
突兀黄金殿,峥嵘黑帝阍。列风如可御,何处是昆仑。

天柱峰
明•张舜臣
一柱冲霄翠色浓,日华拂曙影先红。四方不见山何许,真是中华第一峰。


天柱峰谒帝
明•袁宏道
除却法善堂,人间无此丽。甍题铸黄金,玉版花纹地。
羲和曳长轮,锐碧返龙辔。霞里召仙官,飞断青溪翅。
茫茫诸夏人,绡绮被山翠。号呼夹笙镛,醒却天娥睡。
燔珠薪水沉,千里薰燎气。长髯老真人,畅晓天家事。
逸典绝云亭,功高七十二。鞭山驾鼋鼍,一笑秦皇帝。


一柱茫苍立
明•李延康
一柱苍茫立,群峰紫翠围。玉霄开望气,金殿映朝晖。
门彻三天晓, 香飘万壑霏。尘久有遐想,欲跨彩鸾飞。



元和观
明·方豪
才入仙关便不同,元和校府茂林中。
此山滋味甘如蔗,尽笑馋人口易充。


落帽峰
宋•陈抟
我爱武当好,将军曾得道。升举入云霄,高岭名落帽。



南岩
明·章焕
误入南岩路,频疑别有天。深溪千仞落,飞阁一巢悬。
鸣涧当窗急,长松拂幛眠。此中能避世,端坐已忘年。


仙关

明·胡宗宪
一入桃园路转艰,天风吹我渡仙关。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
揽辔自知王命重,杖藜聊与道心闲。玄房寂寂春宵冷,月上疏帘手可攀。


入仙关
明·李宗木
云履缘青磴,搴芳藓石隈。虎风寒白昼,龙气隐雨雷。
鸟向日边度,人从天上回。清宁属胜境,终古仰崔嵬。


老君堂望隔涧群山
明•赵司至
群山奔走涌潮来,况复松声万壑雷。一片纵横雄厚气,岩居应有折冲才。


老君堂凭眺
清•谢炳朴
峰峰回抱势雄蟠,树树盘纡秀可餐。应是天空夸气力,撇开五岳幻奇观。



剑河遇雪
清·谢炳朴
云生足底雪霑衣,顷刻梨花遍翠微。群嶂争翻银波立,老松欲化玉龙飞。


过黄龙洞
清·谢炳朴
古木参天号七星,树边清磐彻青冥。漫邀五老谈玄妙,恐有黄龙出洞听。


雪天同林君梅窗登太和
明•叶九金
直上天门景更幽,金城台殿甲中州。丹梯万丈云霞杳,白浪千层雪雾收。
点点秦山横地出,悠悠汉水接天流。银河夜色清如许,蓬岛何须海上求。


登 太 和
明•高迁
仙宫遥在紫云边,仙药曾闻白雪篇。莫怪武陵迷去路,可能天上住千年。


登太和山即事
明•王世贞
天门挥手是,宛转尚千盘。但语中原小,那论行路难。
夜分先得日,春去独留寒。不尽登临意,翛然思羽翰。


登太和山漫兴
明•陈孟章
袖带飘飘入翠微,幽关真与世情违。花从削壁含香放,鸟向丛林得意飞。
四面青峦攒画戟,半天祥霭罩罗帏。鼎湖信有乘龙侣,更喜岩头掩竹扉。


太和途中遇雪
清·赵松云
云生足底雪沾衣,顷刻梨花遍翠微。群嶂争翻银立浪,老松欲化玉龙飞。


磨针涧
元·罗霆震
淬砺功多粗者精,圣师邀请上天京。我心匪石坚于石,小器成时大道成。


系马峰
元·罗霆震
待诏金门陟翠微,玉骢停驻踏朝晖。划然云路牵骐骥,得意朝天去似飞。


(以下均为王世贞所作)
试 心 石
陡出三尺崖,下临千尺地。道人呼试心,无心可将试。

摘 星 桥
夜半桥上星,如萤拂衣袂。为摘岁精来,欲验偷桃事。

皇崖峰
雨脚霏霏暖不收,皇崖风起忽成秋。浮云半卷青天外,一线襄江抱日流。

狮子峰
调刁风过忽雄鸣,一窍能瘖万籁声。雪后莫寻狐兔迹,只今黑虎不留行。

五老峰
前年踏雪匡庐过,今载暮春游太和。五峰老人如旧识,不似当时白发多。

TOP

不知道我们非遗学社前期的采风诗歌可不可以加进来哦?

诗歌集
【冬日——马山夜话】 (孙正国老师)
非遗由来不多时,民歌马山古西曲。寒窗无门叠母衣,夜话无时尽乡音。
【回亲师信】 (李玲玲)
马山一行稍待艰,民歌调查有进展。五更亲师遥相问,无门天寒意更暖。
【冬日——马山晨曲】(周倩)
六十里路犹咫尺,金花三朵觅真义。无门心敞梦非遗,车行鸡鸣交响曲。

【冬日——金花三弄】(孙老师)
感遇马山有仙翁,金花倾心不归家。西曲醉人还三弄,此情邀记嫦娥宫。   
【马山早行】(李玲玲)
仙翁引领拜二师,彼此交谈情意浓。樊黄二老倾心尽,一展才华为小生。
仙翁倡议谢关注,今晚活动赏民歌。艺人许下重承诺,明年民歌进智阁。
【冬日——首访天兰】(周倩)
晨起不敢扰仙翁,六旬天兰犹韵风。民歌寓情更养心,此曲当羡广寒宫。


【冬日——思乡】(孙老师)
游子行遍异域,负山渡水,已近虎年佳节。夜听马山调,兴犹尽,还座谈。却道公主柔肠,木兰情怀,又何堪俗子名扬?
师者坐观老城,偱规蹈距,仍远牛岁寻常,日观屈子峰,忆不在,惧泪伤。闲步百姓小巷,牛郎意外,看惯了仙女愁江。
【马山夜话】(李玲玲)
非遗寒假大调查,三个小队同出发。长阳马山分两地,院长经理护金花。
马山地偏亦不华,一条大街接四家。独在异乡思家切,况是春节全家话。
五更亲师遥相问,天寒无门情更加。感谢春阳多指点,小镇幸遇老白发。
仙翁引领拜名家,走遍马山和乡下。樊黄二老邀相近,清芳一展碧云霞。
天兰犹若天兰花,冯老纵横思才华。无名小童闯名镇,备受关爱在大家。
仙翁园长谢关注,许下日暮赏民歌。北风已起天寒冻,马山腰鼓齐相聚。
短笛对唱境悠远,情歌对唱话桑麻。众人齐跳民间舞,欢聚一堂乐开花。
想予民歌传故里,亲师倾听泪满下。夜半入梦传佳音,梦与同伴谈佳话。


【寒冬——问友】(李玲玲)
顽童寻觅它乡,一览江山无限好风光。亲师坐镇凝望阁,时时挂念他乡客。
试问远方同伴,屈峰麻池一切顺利否?寒风走,温猛鄹,风寒意暖走神州。
马山祝福送大家,一切尽在不言中,等待他日功成就。


诗歌长阳行纪临行前奏马山民歌调查团队先行曲
其一:冬日·马山晨曲
六十里路尤咫尺,金花三朵觅真义。
无门心敝梦非遗,车行鸡鸣交响曲。

其二:冬日·马山夜话
非遗由来不多时,马山民歌古西曲。
寒窗无门叠母衣,夜话天明尽乡音。

其三:冬日·首访天兰
晨起不敢扰仙翁,六旬天兰犹韵风。
民歌寓情更养心,此曲当羡广寒宫。

都镇湾团队行进曲
其一:冬日·都镇湾团队(孙正国2010年1月20日)
临行伫望都镇湾,深情重负谢公主。
七侠一心拜土家,喜聚武落钟离山。

其二:冬日·都镇湾团队(刘慧2010年1月20日)
自小长于平原中,未踏山路登高山。
此去长阳若有感,吾当携带厚卷归。
一来书写大山情,二来体味土家意。
邻有知己六七人,还有马山太阳讯。
三声拜托有实意,三声放心无虚言。
公主开路无惊险,恩师静候凯旋音。

其三:冬日·诗歌长阳(孙正国2010年1月20日)
晨江紫烟漫古城,青山绿水润长阳。
平原佳人须放歌,从此山川更多情。

其四:冬日·行至山脚(刘慧2010年1月20日)
众人皆睡我独醒,两路风景揽无余。
雾中丛林相偎依,山里人家若有无。

其五:马山初获佳讯(周倩2010年1月20日)
晨访樊园夫妻殊,又拜清方祖孙图。
喜闻园长邀众人,乐唱民歌难自禁。
群英俊谱二十人,人人皆好马山音。

其六:冬日·说故事(刘慧2010年1月20日)
午后A队光荣院,携礼寻访孙家香。
喜见老人身硬朗,耳不聋来眼未花。
长短新老十来段,善恶美丑细道来。
故事大王名不虚,说唱相伴顺手来。
故事里外情意满,土家儿女热心肠。
明日赴约都镇湾,清江漂周助吾行。
马山民歌马山响,长阳故事长阳说。

其七:冬日·喜雨(刘慧2010年1月21日)
昨夜细雨突造访,忧心半宿恐迟行。
清晨喜见雨雾开,青山秀水始露面。
三人整装速上路,又聚荣院取暖阁。
翁妪闲聊花牌趣,老人续谈故事佳。
既有师者常挂念,又逢天公时怜惜。
吾等动情且涕零,誓以激情熔寒意!

其八:冬日·四方语(刘慧2010年1月21日)
A队客居都镇湾,B队免难至麻池。
遥问马山诸金华,也至师者放心言。
兵分四路心相系,时时报声放心言!

其九:冬日·思乡(孙正国2010年1月22日)
游子行遍异域,负山渡水,已近虎年佳节。夜听都镇湾,心犹悸,还闺藏。却道公主柔肠,木兰情怀,又何堪俗子名扬?
师者坐观老城,循规蹈矩,仍远牛岁寻常。日观屈子峰,忆不在,惧泪伤。闲步百姓小巷,惯看了仙女愁江。

其十:寒冬·问友(李玲玲2010年1月22日)
顽童寻觅他乡,一览江山无限好风光。亲师坐镇凝望阁,时时挂念心中他乡客。试问远方同伴,屈峰麻池一切顺利否?寒风起,温猛骤,风寒意暖走神州。(马山祝福送大家,一切尽在不言中,等待他日乐相聚。)

其十一:冬日·乡曲(孙正国2010年1月23日)
踏遍千山万水,寻觅仙音,邂逅民间深情,访名师冯洪黄,兴未尽,勤学唱。玲玲初展喉。尽显风采,组长何堪比较?
马山秀民风淳,《月亮歌》儿,阿妹唱情哥羞。粗犷唢呐调,醉心吟,情神往。走遍田间小道,逢热心妪,喜不自禁又收获。

其十二:冬日·和谐图(刘慧2010年1月23日)
先有土家耕作图,叔侄五人齐上阵。
又展新婚欢乐曲,四面八方同庆祝。
还遇主人热心肠,诚邀共进自由餐。
代纯大叔烤土豆,小玉大妈蒸苞谷。
排骨那个香喷喷,吃着那个乐呵呵!
阳阳小妹可爱哟,成成弟弟贼调皮!
莫说前面多障碍,万水千山总是情!

其十三:冬日·土家寻根(刘慧2010年1月24日)
既知巴人发祥地,寻觅已至钟离山。
喜闻渡口有高人,南曲一支响四方。
吾辈实为才疏浅。
原为山里多故事,哪知水上漂歌声。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后续连载中,老伙计们都拿出来吧啊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之泰山——关于泰山的事(一)——传说故事

引子: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会议,正式批准把泰山风景名胜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关于泰山的传说摘录如下附件
一.“来历”——盘古开天东岳为首
   
二.“有眼不识泰山”
   
三.“定山门”——碧霞元君

四. 山顶——探海石

五.“泰山”——女婿称老丈人

六.“泰山石敢当”
        
七.王母池与吕祖洞  

八.天贶殿比北京的金銮殿矮三砖

九.岱庙天贶殿前的弧忠柏

十.岱庙里的东斜碑

十一.岱庙里的碑刻珍品李斯碑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泰山传说”入选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帖最后由 流水今日 于 2011-10-9 18:2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酒文化——五粮液

根据老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就我们组的主题“酒文化——五粮液”作出以下分工,希望大家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有异议,内部调和)
内部分4个小组:第1小组:王海燕、刘莎莎、任毕灵
任务:收集和整理酒文化中与非遗有关的古典诗、词、文、事;
要求:材料系统、完整、准确;
体裁丰富、多样者,尽收;
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第二组:刘濛、王圆圆、刘珊慈;
任务:说明遗产内涵
要求:遗产类型;
遗产内容;
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措施;
遗产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第三组:董欢、刘惠;
任务: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遗产的历史价值;
遗产的思想价值;

第四组:黄思学、周峰;
任务:再次分析其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
要求:遗产的科学价值;
遗产的艺术价值;
遗产的社会价值。

进度:第一组第五周完成任务;
第二组第六周完成任务;
第三组第七周完成任务。
第四组第八周完成任务。
在每周星期一之前完成任务

TOP

根据老师的要求,本小组的文化遗产主题确定为长城。具体的安排情况如下:
1、任务分工:
吴敏、洪玉梅负责收集和整理长城所关联的中国古典诗、词、文和事。其中,吴敏负责收集整理唐朝及以前的资料,洪玉梅负责唐朝以后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不包括唐朝)。要求材料系统、完整、准确;题材丰富多样;结合诗词作家的史实。
陈娟、唐思、刘莎负责说明长城这一遗产的内涵。具体要求为:陈娟负责对这一遗产的类型、遗产内容的说明;刘莎负责关于长城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唐思负责关于长城的相关网站与研究著述(著作、论文)。
刘宏卫、康辉、杨彩平、万梦盈负责分析长城的价值与意义,启示后世传承的策略与可能性。具体要求为:刘宏卫负责阐述分析长城的历史价值与思想价值;康辉负责分析其科学价值;万梦盈负责其艺术价值;杨彩平负责分析其社会价值。
2、任务进度:
第五周:资料收集整理。
第六周:资料上传、分析。
③第七周:准备诗诵大赛、论文结业。

[ 本帖最后由 遥云 于 2011-9-28 23:09 编辑 ]

TOP

酒的传说

酒的传说
三花酒的民间传说
广西桂林三花酒全国闻名,它是采用桂林的千万株桂花酿制而成的,因此其味特别醇香,令人陶醉。
传说在桂林的桂花岛上,有一个人,名叫象郎,小时候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了一棵桂花树。象郎把这棵树看得象宝贝似的,终日跟树作伴,培土啊,浇水啊,还傻呆呆地自个儿对着桂花树说话哩。象郎倾注了十八年的心血,这棵桂花树终于长粗长高了。
一年的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象郎又来到挂花树下,摆上了月饼、糕点,备好了酒,要跟桂花树一块儿过节。这时候,突然传来“象郎!象郎”的喊声,听声音象是个女人在喊他,象郎抬头一看,只见桂花树下走出一位姑娘。象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没错呀!姑娘已经走到自己身边哩。
象郎惊讶地问:“你……你是谁家女子?怎么来到我的菜园?”那女子说:“我是桂花仙子,感谢郎君十八年来跟我朝夕相伴,如不嫌弃,愿以身相许。”原来,这棵桂花树是桂花仙子变的。桂花仙子见象郎又勤劳又忠厚,早就爱上他了。今天中秋佳节,特地来跟象郎相见,倾诉衷肠。
象朗见桂花仙子漂亮温柔,一片诚心,自然是十二个同意。于是,桂花仙子搬来了自己酿造的美酒,两人花前月下,饮酒谈心,对天盟誓,订下了终身。
这事儿被龟王和蛇夫人知道了,—在象郎和桂花仙子成亲的那天,他们变作老夫妻俩,前去祝贺。正当宾朋举杯,围着新郎、新娘祝贺的时候,龟主和蛇夫人突然露出了本相,指挥龟兵蛇将一拥而上,抢走了桂花仙子和她酿造的美酒。
龟王把桂花仙子掳进了洞里,威胁她说:“你就在这洞里给我造长寿酒,要不然的话,嘿嘿,我就要把你活活地饿死!”
桂花仙子又气又恨,哪里还肯给他造酒!龟王恼羞成怒,便把桂花仙子关进了牢里。桂花仙子虽有一身武艺,可此时此地已做了阶下之囚,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她泪流满面,默默地思念着象郎。
再说象郎见桂花仙子被龟王抢走,实在伤心,痛哭不已,下决心一定要把桂花仙子救出来。他到处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龟洞。他悄悄地潜进洞去,杀死了两个看守牢门的龟兵,打开了牢门。夫妻相见,抱头痛哭。象郎说:“这儿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得快些逃出去。”他们拔下了龟兵的两口宝剑,杀出了洞门。
龟王和蛇夫人得报,亲自率领龟兵蛇将追了上来。象郎只顾护着桂花仙子逃走,不提防龟王从身后掷来一支飞剑,正中后心,—含恨倒在漓江之滨。桂花仙子见象郎中箭倒地,悲愤难忍,咬紧牙关,挥舞宝剑,杀退了龟兵蛇将。龟王和蛇夫人一看不妙,欲想逃命,桂花仙子哪里肯放过他们,追迟上去一剑一个,杀死了妖魔,为象郎报了仇。
桂花仙子安葬了象郎,手提桂花篮,飞上月宫,采满了桂花,向象郎的墓地撤去,只见满天的桂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桂林的山山水水中。从此,依山带水的桂林,桂树成林,万里飘香;人们用馨香的桂花和纯质的漓江水,酿出了三花酒,跟桂林的奇山秀水一样,久享盛名。

漫谈女奴酒的传说
中国古代女酒,从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周代时期,国家以法令形式确定为礼仪之物,使女酒成为古代宫廷中的“官酒佳酿”和“百药之长”的御用之品。所谓“女酒”,是古代女性酿的酒而得名。从历史上的考证推论,则是上古时代部落战争中所俘的女性被强制为奴酿酒而称名的。因此,女奴酒的称谓和故事在民间也早已流传广闻了。
女奴酒的传说早在越王勾践时代已有。当时越国因被吴国所败,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强邦时期,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其夫人与同奴婢,浣纱编织,还身临舂米谷,作醪浆,为越国生聚人才作奖品。当时勾践手下有一位大臣称范蠡,他为护送西施入吴,曾携带美酒,这个酒是当时越国所酿的女酒,即“女奴酒”。后在途中二人潜通生一子,在就李之地,即现桐乡崇福镇暂住,寄子。灭吴后,范蠡与西施重回旧地,不见旧居故友,唯有酒坛尚存,逐建亭纪念取名语儿亭,后改为“语儿乡”。这一传说在《吴越春秋》略有记述。所以女奴酒在春秋时期的流行,在绍兴民间的传说中恐怕是有许多道理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女酒的酿制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特别是汉以来推行酒政,实行榷酒法令,使官家造酒,沽酒,实行酒类专卖。并禁止民间私酿沽酒。但许多皇家豪族由于当时封建的特权却是充许酿酒的。这种家族内有大批奴仆和囚徒,“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藁”,其中有女隶即是“古时没入官家为奴”的女子,又称奴婢,《说文介字》中称为:“古之罪人”。因此,这种女奴在豪门大族中酿造的酒称“女酒”,而民间称呼恰为“女奴酒”。由此朝庭对此“女奴酒”不属于禁酿的理由是因为民间自酿秘藏的醪酒,只允许家酿自用不准售人经营的。这在宋代一部《太平广记》中记载甚多。比如提到晋代南方酒“……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即漉,候冬陂池水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座于陂中,至春涨水满,不复发矣。候女将嫁,因决陂水,取供贺客,南人谓之女酒。味绝美,居常不可致也。”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女酒并非是沽酒买卖,而是自酿家酒的珍藏品。当然,晋代以酒类专卖缴税的制度已比周代实行的全面禁酒要宽容好得多,但在敬神、乡饮、宴客、养老省亲等不属经营盈利的用酒,仍然是不属于禁酒案例中,特别是家庭女奴制造的酒,不属于社会商品买卖的日常用酒,即民间自酿的数量不多的家酿醪酒。由于女酒从开酿到“取供贺客”要经历十多年的秘藏时间,遂使女酒品位的特殊性更为明显。所以,晋代的女酒已成为南方江浙一带女嫁男婚中的婚俗礼品。《晋书•苻坚载记》“选阉人及女隶有聪识者,置博士以授经”这是贵族对奴隶的一种管理方法,使其类似舂米、制酒等繁重苦役中的技术,绝艺使其传授下来。“女酒”所以流传后代,除了这是广大女奴的创造和流传,更关键的则是由于对民间禁酒以致隐蔽成俗,遂成为民间家庭普遍的生活食品。
到了唐宋时期,“女酒”已成为婚俗流行中的酒名。这是由于酒税的改革,允许民间私酿自卖,唯独“女奴酒”仍不属税课之列,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近代民国时期。因此女奴酒的传说颇多。《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儿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仙人过其家饮酒。即以素书五卷质酒钱……女儿随仙人去。”《太平广记》是一部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当时李 等人奉宋太宗之命,集体编纂的,以太平兴国二年(977)至六年(981)雕印成书,故称《太平广记》。仅管小说来自传闻,但在绍兴近代中有关“女奴酒”的传闻依然是似真非实的流行过。例如南宋时期的理宗皇帝的母亲全皇后,曾先居东浦全安楼,后移居宫后,其宅的“女奴酒”后因理宗登位遂称为“黄封酒”“御前酒”的种种传说。这种“民间传说”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酒乡东浦一带颇为流传,往往成为当时乡间人们在夏夜乘凉时的聊天故事。
东浦赏 曾是绍兴古代酿酒发祥地。酒的传说也很多,唯有“酒仙娘娘”的传说却出自一位年轻的“女奴”。说来年月久远,早在宋代就流传下来,直到明末清初,赏 这个酿酒村落居然建造“戒定寺”,内供一尊女性的“酒仙菩萨”,历来受当地酿酒坊主的敬崇,每年七月初三是其生日,举行盛大的民间“酒仙神诞会”,直到清咸丰三年曾有碑石刻于庙内,至今尚存。这个传说的“酒仙娘娘”说是十几岁的“大姑娘”时,为大户人家作奴。一天出去割草,正值梅雨季节,天气闷热,忽然一阵大雨。把她带去盛饭的竹蓝被淋湿,于是有意识地把割来的一种“辣蓼草”遮在其饭兰上,人在树下避雨,稍息雨过天晴,她打开饭兰,见冷饭已被雨淋湿成浆,并有一股香气扑鼻,并口尝了一口,感觉“味甘鲜”,于是把饭浆全吃了,事后感到脸发红,微有睡意,便在草地上休息,进入梦境,遇“女娲娘娘”说“汝为女酒星,为民造福,此为福水”,并送一颗仙丹于她,嘱咐她如何造酒之法,醒后见仙丹乃白药也。于是她赶紧回家,已面目全非,唯石臼石舂石榨而已,她就在七星潭附近搭建草舍,种稻作酒。从此,这里出现世世代代都是以酿酒为生。这个故事是以绍兴过去山阴地域的民间传说为主,尤为生动。绍兴过去分山阴、会稽二县,在酒行中又以地域不同分东路、西路之分,以山阴县为主的称西路酒,以会稽县为主的称东路酒,按理同是鉴湖之水源的佳酿,而酿酒的传说各有不同。东路酒的民间传说有二,一说,过去有一位裁缝师傅,又称“女红”,丈夫早死,只剩一女,她们寡母孤女,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后在大户人家作婢为生,因为人勤劳诚实,深得主人看重。有一天,这家大户忽遭大火,家产烧尽,主人悔不痛生,害了一场大病不起,身边仆人、家奴亦都东离西散,唯有这一对母女仍一如既往尽心服待主人。这对母女在路边结草为庐,一边为别人做“女红”,一边把主人贮藏于地下的“女酒”作为“酒娘”,即“搭酿沽酒”,供养主人养病看医,为其主人儿子读书赶考,数年后其子果中“头名状元”后锦衣还乡,认其母女为“养母义姐”,其酒为“状元红”,流传至今。还有一说,即是“朱买臣五十当富贵”的故事了。朱买臣系汉时会稽太守,年轻时因家境贫困,曾有“借月读书”之美谈,也有因饥饿偷喝主人家贮藏的“老酒”而遭欺凌。只因为这样才有了他年过五十岁尚做官发迹的传说了。所谓“老酒”即“女酒”也。
明未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曾在《陶庵梦忆》卷八“龙山放灯”一文中记有“女酒星”一来,“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相传十五夜灯残人静,当垆者正收盘核,有美妇六、七人买酒、酒尽,有未开瓮者,。买大 一,可四斗许,出袖中蔬果,顷刻罄 而去,疑是女人星,或曰酒星”。这段文字的描字述说给后世了解古代女酒的史源提供了民间的传闻早已有之的依据。所以“女奴酒”只是民间的口头语,而文字的考证多是以“女酒”出名。因此,对于上述的民间传说,虽不能作为历史依据,但也不能一概斥之为虚妄不经的东西。事实上,民间传说的背后有着真实历史的影子,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特色的丰富性。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民间传说对“女奴酒”和它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了的无谓的幻想式的愿望和理想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认识“女奴酒”“女酒”的源渊和起因了。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历代关于泰山的诗有很多,下面我分朝代整理下来,供大家分享!
汉:《四愁诗(节选)》
三国:《泰山梁父行》
晋:《泰山吟》(陆机)《泰山吟》(谢道韫)《泰山吟》(谢灵运)
唐:《泰山吟》《游泰山(六首)》《送范山人归泰山》《省试白云起封中》
宋:《望 岳 》
元:《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呈灵岩方丈 》《登泰山 》《西溪 》《游竹林寺 》《酆都峪 》《朝觐坛》《登岳 》《登岳 》《天门铭》《纪梦》《送天倪子还泰山》《泰山喜雨》《题桃花峪》《游灵岩题壁》《登岱》《送天倪子归布山》《诗呈堂头云禅师》《山居吟》《次鲜于颉韵》《游灵岩留题》《题春云出谷图》《夏日道出天封寺》《龙池春兴》
清:《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