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王清华)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王清华)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

王清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羊皮褂是彝族众多服饰中,历史最为久远、也最为适用的一种服饰,其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御寒、装饰、社交等诸多社会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来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彝族、服饰、羊皮褂、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彝族服饰种类之多,式样之繁,修饰图案之复杂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仅云南彝族服饰就有百种以上。然而,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中,彝族羊皮褂是令人瞩目的。它不仅历史最为古老、最为适用,而且对千年演变发展着的彝族服饰有着深刻影响。
       

        羊皮褂大概是彝族最早的服饰,唐代《地理志》对当时西南夷人的描述是“男女悉披牛羊皮”,当然,彝族羊皮褂的历史应大大早于唐代。虽然,至今难以找到更早的关于羊皮褂的文献记载,然而我们仍可以从彝族的族源和历史演变中得到线索和证据。
        根据方国瑜先生的考证:“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1],羌人居住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后汉书·西羌传》说羌人,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后逐步进入西南以至云南。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时所见若干区域散布的很多部落,并称他们“皆氐类也”同属古老的氐羌族群。《说文》段注:“御览引风俗通日:羌本四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国以为号。”当一个民族尚四处迁徙,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时,以牛羊皮为衣,乃是十分自然的事。彝族源于羌族,羊皮褂这一古老服饰自然也源于羌族。尽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服饰均发生重大变异,然而穿羊皮褂的习俗至今仍未改变。彝族大多居住山区,过去无论男女,多在普通的服装之外加穿一件羊皮褂(小凉山和滇东北彝族不仅穿羊皮褂,而且还披一种羊毛披毡。披毡不象羊皮褂一样直接利用羊皮天然原料,而是经过较复杂的剪羊毛、洗羊毛、弹羊毛、擀羊毛等工艺加工而成,它的出现和使用,无疑晚于羊皮褂),如今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巍山、南涧等县彝族集居区,穿羊皮褂之俗犹其盛行,而且羊皮褂一直都是嫁姑娘的必备嫁妆。当笔者去年年底在南涧县调查的时候,羊皮褂每件价值200元左右,有些皮质好、做工巧的价值300元以上,当地人说,其价还在看涨。
        彝族羊皮褂分为绵羊皮和山羊皮两种。绵羊皮有时制成有袖的长大衣,供老年人保暖使用,而大多则和山羊皮一样缝成无袖领褂。这是一种古老的变化不多的款式:对襟,无袖、无扣,长至臀下,最长者可达小腿肚。羊皮褂以毛长、色黑为贵。一件羊皮褂须用两张上好    的羊皮,稍加剪裁,缝边而成。羊皮褂必须有四只脚和一条羊尾保留完好,否则便失去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羊尾于衣后这一特点。有的调查者简单地把羊尾垂于衣后仅看作是“便于全身雨水聚于尾部,免得四处滴水。”实际上,保留四只脚和一条羊尾是为了保留一张天然而完整的羊皮,从这张完整天然的羊皮,我们可以看到彝族先民最早就是身披这样的羊皮作为御寒遮风以及遮羞之物的。羊尾垂于衣后,其意义就更加深远,历史千年演变,服饰也有了“面目全非”的变迁,然而保持天然本色和古老传统这一点依然表现在羊皮褂上,所以我们说,羊皮褂隐含着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与彝族族源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而且一直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来服饰的演变和发展。纵观彝族服装,尽管多至百种,然而,共同的特点则是几乎所有典型服饰都留有尾饰。例如彝族的套头衣(有的学者称为贯头衣),这种服饰据说在清代最为盛行,几乎在所有彝族地区均穿用,现今仍在滇南完好保存并使用。套头衣为方领或圆领、无袖、腋下不缝、前短后长,虽然各地缝制套头衣所用布料不同,甚至绣饰也复杂多样,但前短后长有如西方燕尾服这一特点则是共同的,而且这一特点几乎在各地的其他彝族典型服饰中均能见到。当然,各地因地理、气候和与周围民族杂居相处的影响,形式上有所变异,如:峨山的彝族姑娘用长长的围腰带紧系腰间,显出健壮的身材,腰带在身后打结,坠下一尺来长的飘带,飘带上刺绣花草图案,走起路来,飘带在身后摇摆,十分好看。又如滇南元阳、红河、绿春等县彝族妇女服装均饰有一根腰带,腰带两端是两大块方形绣片,腰带在身后打结,拖于身后的就是两大块绣片,十分美观,井给人以“尾巴”之感。衣后有尾这一特点,实际上就是羊皮褂留羊尾的特点。由此可见,古老的羊皮褂对后世日见演变的彝族服装的影响,所以说,留尾于后这一服饰特点是有其久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羊皮褂的另一显著但十分自然的特点是,所有的边缝,无论是领口、袖缝、前襟和边沿都自然露出羊毛,使光滑色白的羊皮衣褂边沿仿佛饰上美丽的花边。彝族服饰,种类多至百种,修饰图案更是多种多样、五光十色,但其共同点是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围腰、鞋帽、挎包和背布等均镶有图案精美的花边,尽管选色复杂多样,这些花边依然使我们想到羊皮褂那自然露出的毛边,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联系吗?毫无疑问,其中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的创造总是从简至繁,从自然到加工,这些修饰花边一定是从自然毛边演化而来,至少毛边给花边以启示,才发展形成的。
        综其特点,可以说,羊皮褂几乎就是彝族服装的源头、悠久历史的缩影、古老文化的象征。
       

        那么,羊皮褂何以千年流传盛行不衰?是不是就因为它隐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察羊皮褂的主要功能及存在的理由。
        功能之一:御寒。彝族大多居住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的西南边沿。这些地带山高谷深,著名的哀牢山、乌蒙山、无量山高耸入云。这些山区由于江河纵横切割、海拔高差较大,于是气候十分复杂。彝族聚居区的楚雄州就是突出的例子,乌蒙山由东北进入州境,哀牢山则由西北而东南绵亘境内,山体高下,极为险峻,并多悬崖绝壁,余脉纵横交错、盘亘纠缠,整个山区群山起伏,峡谷深陷。如登高望远,虽山中有山、峰外有峰,逶迤连绵,景致壮观,但高处不胜寒。州内最高海拔为3,657米。彝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一般由二三十户组成村寨,有的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也有的单户独处,从事着山地农业。彝族居住和从事生产的高山地带气候大多属于温带,年平均温度6—14℃,最热月均温12—19℃,最冷月均温4—6℃;日照时数2100—2500小时,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但高于10℃的天数仅30天左右,显得不足,只宜种植耐寒早熟的粳稻,而玉米、洋芋、荞子则能高产。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最热月均温10℃,最冷月均温低于2℃,霜期长达半年以上。[2]气候偏冷是彝族山区居住地的特点,而彝族生活的山区则又是云南羊的主要生产区。绵羊和长毛山羊大都生长饲养于滇东北、滇西北高寒山区,山羊除高寒山区外,还分布于中低山灌木林地带,彝族聚居区石林县(原路南县)的奶山羊是特有品种,具有繁殖高、抗逆性强的优点;小凉山彝族地区的黑头山羊为优良的本地良种,上个世纪50年代,不少彝族家庭往往有羊上百双。1982年,仅宁蒗彝族自治县就有羊23万只,小凉山彝族每家均有牛羊数十头。1984年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羊1,256,894只。羊不仅给彝族人民提供了肉食,而且又是山区土地肥料的重要来源,并为生活于山区以至高寒山区的彝族提供了御寒用的丰富的缝制羊皮褂、披毡和裙子的原料。
        彝族的羊皮褂,平时穿用时毛向里,可保暖御寒,抗拒风霜,雨天毛朝外,可以防雨,睡觉时铺于床面和盖于被上,均有保暖防湿功效。确实,在气候变化无常的高寒山区,羊皮褂是彝族人民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成果.是独具特色的理想服装。
        功能之二:装饰。彝族是个爱美爱装饰的民族,每当逢年过节、走村串寨、访问亲朋好友时,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和佩戴做工精美、价格昂贵的首饰;就是每周一次的赶街,服饰也要焕然一新,特别是年轻姑娘,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在楚雄、南涧、巍山一带的人们,则不会忘记套上“必备嫁妆”的羊皮褂。彝族妇女,很善于利用简单的物质材料美化生活,比如贴花就是一例。贴花是将各种颜色的布头和下脚料按需要剪裁成各种纹样,然后拼成各种图案,再缝在衣裤上,这些图案五花八门,包括花卉、虫鱼、鸟兽、楼阁、人物等。彝族妇女的装饰品以银器为主,有项链、手镯、耳环、银铃、银牌、银泡等。也有玉器,多为手镯和耳环。彝族妇女绣花方式分为排花、穿花、按花、堆花、打子花、扣花、切针花、贴花等;镶边有嵌镶、流边、锁边等。花纹图案则有羊角花(涡旋纹)、狗齿纹(芒纹)、火焰纹、八角纹、虎头图案、龙图案、花卉图案等。彝族追求生活美确实别出心裁,装饰自然、民族气息浓又具较高审美情趣。
        当然,作为既古老又时兴的羊皮褂,既是单独的服装又是众多装饰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涧,凡节庆、婚丧、打歌等重要场合,盛装时,必有羊皮褂;而且羊皮褂本身也越见美化,不仅做工十分精细,而且上面配有皮革线编结的各种穗条以及绣球、缨花、小玻璃镜等。衣物越进化,其装饰的功能越居显著地位,而御寒遮羞等其他功能反居其次了。
        功能之三:劳保。彝族居住山区,过去交通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今天,就是大多数地区通了公路,人背马驮也是经常的事,特别是短途赶集、上工下地,背萝这样的随身工具还是少不了的。背运重物或路走长了,羊皮褂用以垫背是较好的劳动保护用品,下雨了盖住货物,
防雨防潮。农时,家中如无老人带孩子或农忙时老人也须下地干活,就将小孩一起带到田边地角,羊皮褂地上一铺,任孩子们坐地玩戏,田间休息吃晌午,大人小孩围坐一起,其乐也融融。
        功能之四:行李。过去彝族很少经商,有少数彝族人则从事季节性的经商活动。他们贩运的货物主要有牛羊皮、药材、羊等土特产,一年去汉区及其他民族商品交易地区交易两、三次。这种较远距离的经商活动,沿途遮风挡雨、野外露宿、充作铺盖、御寒取暖,羊皮褂就是必备的最简便实用的行李之一。如今,南涧、巍山一带彝族走亲串戚、访朋会友、赶街进城,凡“走远门”带件羊皮褂作为行李足也。当然,正如前文提到的,就是在家里,羊皮褂也是具有铺盖行李作用的。
        功能之五:社交。彝族分布地区广阔.过去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表现在婚姻恋爱方面犹其显得复杂,但大体而言,彝族婚姻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滇中、滇南部分地区彝族婚俗同于汉俗,如父母包办、测八字、送聘礼、择吉日,送花轿、拜天地等等;滇东北彝族地富更有任意纳妾者。(二)凉山彝族婚姻则反映了奴隶制特点,即严格的等级内婚。如果等级间,特别是黑彝贵族与奴隶私下发生关系,按惯例必须双双处死,死刑极为残酷,通常是勒令贵族女子上吊,非贵族男子则用火烧死。尽管如此,等级间的自由恋爱时有发生。同等级的恋爱相对是自由的。另外,在凉山,某些原始婚俗,如抢婚依然存在。(三)在弥勒县西山和永胜县部分彝族,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保有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姻,如有“闲房”、“棚子”的所谓公房,供青年男女集会之用,婚姻十分自由,无父母包办、不用聘礼,甚至不举行婚礼,不少人家当女儿将男子带回家才知道女婿是谁。结婚离婚十分自由,“他鲁”(彝族支系)女子有的终生不嫁,靠男伴不时上门度过夜晚并和所生子女共同生活,甚至有的新娘带着孩子结婚也为习惯法所允许。[3]尽管彝族婚姻因地区、支系不同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彝族大部分地区婚姻是自由的,婚前社交自由犹为普遍,这种自由恋爱往往在打歌场和山间林中进行。滇南广大的彝族地区,男女恋爱的方式称为“串姑娘”,晚饭过后,男女相约,到山间林边,对唱山歌,跳舞作乐并谈情说爱。彝族所住山区,即使在夏天,早晚也是寒气袭人的,特别高寒山区则更不必说。于是,羊皮褂成为最方便的随身携带之物;穿上既美观又御寒,山野篝火边,铺地而坐,可隔地气。南涧地区青年男女走串山林谈情说爱是少不了羊皮褂的。另外,如前所说,羊皮褂还是彝家嫁姑娘的必备嫁妆。所以,在山区,羊皮褂从青年男女相爱到结婚,一直起着穿线搭桥、温暖人心的作用。
        彝族的社交娱乐活动要数打歌最富特色,影响深远、最为人知。清乾嘉年间,训诂学家、邓川知州桂未谷深为彝族打歌所感动,曾作《踏歌行》以为赞叹,诗曰:“一人横笛居中吹,和以芦笙声缕缕。四周旋绕数十人,顿足踏地如击鼓。男子赤足披袖裆,女挂耳环一尺五。男歌女和馀音长,垂手转肩身伛偻。笙笛律吕两脚谐,歌词不解何言语。”彝族打歌,实为集体歌舞。因地区不同,被称为“跳乐”、“跳歌”、“打跳”、“叠脚”等,但其舞蹈的基本动作则大致相同,其特点是:身体上下运动,即用力跺脚,然后挺胸直立,有顶天立地之感。这也是我们在观看无量山区彝族打歌时的最大感受,它体现出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彝族的坚韧民族性格。其内容宽泛,有象征战斗的如“刀舞”、“跳钗”,有庆丰收的如“鼓舞”,有模仿动物耍戏的如“斗鸡”、“斗羊”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打歌是从彝族人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以及其他各种生活矛盾斗争和民族自身的喜怒哀乐中产生的,极富山野气息和特殊审美情趣。它表明彝族人民将生活化为艺术,使生活富于情趣,使人生其乐无穷。于是,打歌这种古往今来一直集中表现人民生活习俗的艺术成为了彝族的精神食粮,并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定边县志》载:“婚丧,男女拍掌顿足,吹笙踏歌为戏”。当然不仅婚丧如此,在彝族的整个生活中,凡遇节日假期、婚丧嫁娶、山会庙会都要打歌,乃至情绪变化、生活规律产生波动的事,甚至茶余饭后、娱乐消遣,均会即兴打歌,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难以言传的情怀。在南涧县有“三弦响,脚杆痒”之说,可见打歌和民族情怀、兴趣以及性格早已融为一体。
        正是在这表现民族精神的打歌活动中,羊皮褂也充当着重要角色。在无量山区,打歌时,无论男女都穿上羊皮褂,这一方面是,羊皮褂作为盛装的必要装饰,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在打歌进人高潮时,人们纷纷脱下羊皮褂,将其叠成一团,一边围圈跳舞,一边用力拍打羊皮褂,富于节奏感的“砰砰”声与脚步完全合拍。当我们看到这种以皮作鼓给人以原始感的场景时,感到这是彝族最古老原始的伴奏乐器。当调查这以皮作鼓现象时,老人们说:“老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作为最古老的乐器,它一直延袭至今,可见其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打歌这一民族精神的象征中,羊皮褂古往今来一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上述羊皮褂的诸多社会功能就是它千年流行不衰的直接原因。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最为集中地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和审美情趣,甚至可以从中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一定的历史内涵及文化源流。彝族最古老的典型服饰羊皮褂就正是这样的富于代表性和富于文化包容性的物件。综上所述,彝族羊皮褂同彝族一样起源于氐
羌族群中;可以说羊皮褂的历史和彝族的历史一样古老,并伴随着彝族千百年曲折的南下迁徙历史一直存留至今。在云南众多的民族中,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保存和使用他们最古老的服饰,最多仅能在传说故事乃至一些汉文文献记载中找到他们古老服饰的蛛丝马迹。而彝族的羊皮褂则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并一直盛行不衰、发扬光大。这当然得助于现今彝族所居住的山区地理环境和山区气候条件。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彝族羊皮褂体现了人们利用自然、追求生存的精神,体现了如今已经看不到了的彝族最为古老的“牧羊
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就是体现和反映出彝族这个古老民族的渊源。就是如今,跨居滇、川、黔、桂诸省的彝族,早已定居并主要从事水田和山地农业,但畜牧业也是该民族的优势产业,饲养牛羊牲畜的技能仍是云南诸多少数民族中的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羊皮褂伴随彝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仍保留了其天然的本色,“著尾”和自然流露的“花边”就是明证,而且这个天然的形态居然对彝族后来的服饰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使种类日见繁多的彝族服饰在其不断演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羊皮褂的这一基本特怔,这不能不是羊皮褂的又一奇迹。所以,凡包含着深刻历史文化内容的人类创造物,就必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人的创造产生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而艺术创造则产生于人们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羊皮褂不仅作为服饰,而且作为彝族最最古老的自然乐器,同样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延袭至今,这是令人深思的。它在彝族文化中,在彝族歌舞乐器的发展史中无疑应占一席之地,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应加以发掘和肯定的。
        在漫长的彝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羊皮褂在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诸方面均起到作用,它的诸多社会功能几乎满足着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彝族其他生活物品无法与之比拟和无法完全代替的。羊皮褂这一具有历史文物和现实生活双重价值的服饰是彝族长期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物竞天择、劣汰优胜、适者生存”的精品。它的多方面的功能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和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不仅使其在彝族地区千年流传、盛行不衰,而且使许多与彝族杂居在一起的民族也深深地喜爱它,并乐而不疲地穿用它。
        羊皮褂包含着如此广泛如此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内容,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说,它是彝族历史的缩影,古老文化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方国瑜.彝族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楚雄彝族自治州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3]云南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简介:王清华(1956-),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西南民族研究》第四期,2005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