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民俗学视野下的关公俗信

[陶立璠]民俗学视野下的关公俗信

[陶立璠]民俗学视野下的关公俗信
——在汕尾关公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的关公信仰究竟如何,分布多广,信众几多,只要看看中国关帝庙的分布便可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寻找关帝庙,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拉萨,随处都可以找到关帝庙及关公胜迹。如果向海外伸延,在“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乃至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都建有关帝庙,而且规模都不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运城解州的关帝庙。古人有言:“山东文圣人,山西武圣人”,文圣人指孔子,武圣人指关公,两者并驾齐驱,均以德行著称于世,由此可见关公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关公还被尊为商业的保护神,视为“武财神”,居于文武财神之首。在民间社会,关公被作为村落保护神和家庭保护神的地方比比皆是。我的家乡在甘肃,从小就看到家中供有关公神龛,关公是我们家族的保护神,这足以说明关公信仰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中国民间信仰多神,这众多的神在其神格没有固化之前,多数在民间只是以信仰的方式传承。民间信仰是造神活动的基础,也是关公崇拜的灵魂,没有信仰,就没有众多的神出现在民众的生活之中,也不会有那样多的关公庙、关公祠出现在各地区和各民族之中。
        民间的造神运动,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有许多的铺垫,在一种信仰氛围中才可以完成。在关公信仰和造神运动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但就以《三国演义》成书的过程而言,也绝非由罗贯中一人独自创作完成,他的创作素材来自如下几个方面;民间传说、坊间平话、戏剧创作、稗官野史以及陈寿的《三国志》。《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只不过《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对民间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但究竟是那些因素促成关公从战将走上神坛,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关公由人到神的演变。
        关公在民间有许多称谓,关老爷、关帝,关王、关爷、关圣、关夫子等。他本是三国时期蜀汉武将。姓关,名羽,字云长,传说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今山西运城解县常平村人。史书记载:关羽亡奔涿郡.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协助刘备建立蜀国政权。建安二十四(219)年,在与孙权的战争中失败被俘拒降而遭杀害。
        关羽死后,并非立即成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关公的成神不像一般的民间造神程序那样,由民间发动,而是由上层发动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四十一年之后,在关羽诞辰100周年时,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按照古老的习俗,凡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人,死后如得到封赐,都要建祠祭祀。不过大约从魏至唐,尽管有封赐,但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不算太大。唐时或见于传,称关三郎,为人鬼之流。唐末范掳《云溪友议》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鬼助土木之功而成,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说明在唐代前后,已有对关公的祭祀,这符合中国人的祭祀观。到了宋代中叶,由于道教将关于纳入自己的神系,情况就大不相同,关公信仰不断加温。到了明代,特别是《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出现后,对关公信仰影响扩大,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入官方和民间。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神宗朱翊钧不仅封关羽为帝,而且敕封其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尊为护国佑民之神。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代康熙皇帝西巡途经解州时拜谒关帝庙,亲书“义炳乾坤”匾额。雍正皇帝追封关羽的远祖、祖父、父亲为公爵。乾隆、嘉庆、道光对关羽的封号陆续增加,最后成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仁勇、护国保民、精诚、忠义、神武等溢美之词通通家在关公身上。统治阶级表彰关羽精神的核心,也是民间所能取得共识的道德准则。最终归咎于关公形象的价值取向——“忠义”。既然“忠义”成为官方和民间在价值取向上的共识,这种共识就使得关公成为箭垛式的英雄,也使是他成为一种符号和载体,寄托了官方和民间过多的诉求。也只有神才能承载这样多的诉求。
        二、关公传说,民众的心声,武神的外衣
        传说具有可信性的特点,关羽自和刘备、张飞结义之后,征战大江南北,留下许多战绩。在他死后,这些事迹往往以历史传说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闾巷茶肆走俏的话题。关羽传说往往带有地域性和传奇性特点。比如:山西解州的传说主要是讲述关羽的身世、为什么要“亡命奔涿郡”以及桃园结义等等,也就是关羽在家乡期间发生的故事。荆州的关羽传说,主要反映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的传闻轶事,其中的许多传说和地方风物联系在一起,如《关羽筑荆州城的传说》、《点将台与拍马山》、《得胜街》、《马刨泉》、《平头塚》等。所有传说都是一些解释性的故事,借题发挥,使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有感性了解。关公从降生到死后,民间的联想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如:民间谚语“正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初六龙晒衣”,也可以生发出动人的故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磨刀雨》:“京师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盖五月十三乃俗传关壮繆过江会吴之期,是日有雨者谓之磨刀雨。”民间传说则说这与关羽的生日有关,五月十三是关老爷的生日,是日下雨谓“磨刀雨”。其他如《关公的脸问什么是红的》,《关公死后谥号壮缪》等。作为战将的关羽传说更多,如《水淹七军》、《关公斩蔡阳》、《点将台》、《掷甲山》、《上马金下马银的传说》《关公辞曹》等。民间传说通过形象化的讲述,表达的是民众对关公事迹的评价,也使关公形象披上一层美丽的外衣,这对关公事迹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关帝庙,俗信的物化表现
        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公成神后,修建关帝庙祭祀关公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活动也变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座关帝庙,就是一方水土,一方风俗民情的展示;一尊关公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过去,乡以上级别的辖区都建有关帝庙。最初是有关羽事迹的地区建关帝庙,后来关公信仰普及全国,所以没有了地域限制。村落、家庭都可以将关公作为保护神,供奉礼拜。要想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参观关帝庙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有庙必须有祭祀,祭祀必须有相应的时间和祭祀仪式。祭祀仪式始终是关帝信仰的核心。祭祀分民祀和官祀。据清嘉庆版《关帝圣迹图志全集》记载:“每岁四月八日传帝于是日受封,远近男女,皆刲击羊豕,伐鼓啸旗,徘优巫覡,舞燕娱悦。秦、晋、燕、齐、汴、卫之人肩毂击,相与试枪棒、校拳勇,倾动半天下。”四月八日是关帝受封的日子,要举行民间祭祀。关羽的老家解州常平村,据祟祯二年(1629)《建关圣常平村祖茔祀田碑记》记载:“四月初八日关圣受封之期,六月二十二日为诞辰,九月十三日为忌日,五月十三日为赛会”。在这四个时间里,乡民们都要前往解州关帝庙和常平村关圣家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民间祭祀表达的是民众信仰热望,比较松散,随时随地只要有诉求,都可以到庙里烧香礼拜,许愿还原。官祀是大型祭祀,比较正规。自从关羽被历代皇帝加封之后,对关公的祭祀就上升到国家大典的位置。据《关帝志祀典》载:“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清代后期,祭祀关帝的典礼达到极盛。咸丰三年(1853)将关帝正式脐列为“中祀”,祭关要“行礼三跪九叩,乐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庙仪”。既然如帝王庙仪,就要按祭祀的程序进行。古礼规定,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瘗等。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组成的古代天子专用的舞蹈)。祭祀人员各司其职。关公祭祀如此,其他属于国家的祭祀也都如此。比如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可见当时乐舞队伍之庞大,祭地现场的纪律要求极严。皇帝经常旨渝:陪把官员,必须虔诚整肃,不许迟到早退,不许咳嗽吐痰,不许走动喧哗,不许闲人偷觑,不许紊乱次序。否则,无论何人,一律严惩。祭祀结束后,按制度规定要向有关官员分赐食肉,叫“颁胙”。
   现在关于祭祀的仪式已经十分模糊,无论民祀与官祀,分别已不甚清楚,失去了祭祀仪式的规范性、庄严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将严肃的祭祀活动变成官方举办的文化节,关帝庙成了文化娱乐、文艺表演和洽谈贸易的空间。特别是广场文化的出现,更使祭祀仪式失去与祭祀对象之间的亲近感、神圣感。
         四、关公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关公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目前解州关公俗信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关公庙及关公俗信进入国家名录成为传承群体和单位。汕尾重修关帝庙,是关公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为什么要重修关帝庙,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汕尾地区,关公信仰还存在,特别是在广东这样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财神关公信仰根深蒂固,即使不修关帝庙,关公信仰同样存在于民间。关公作为武财神形象,忠义道德的化身,也已经深入人心。如果我们到大型商场走走,到处都可以看到供奉关公的场景,关帝庙只不过是关公信仰的大型展示空间而已。
        重修关帝庙是一种善举,是对以往蔑视和亵渎关公文化的反思,是新时期民众及领导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体现。信仰的力量是不穷的,他可以造就一种文化,也可以毁灭一种文化。“文化大革命”就是对民间信仰的一次大规模毁灭行为,它对中国人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今天汕尾重修关帝庙,是一种补偿,一种对信仰心理的恢复,恢复到关公文化所提倡的“信义”层面上来。“信义”无论对个性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重建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狠赞成重修关帝庙,重修不是现在才有的,历史上哪一个古老建筑没有重修过,读读那些古建重修的碑文就知道。重修说明官方和民间对信仰习俗的重视和尊重,恢复是重建场所,让传统继续下去,有利于关公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说到关公文化的保护,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我想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1、恢复重建关公信仰的仪式。社会在发展,今天的恢复和重建不可能恢复古代的祭祀仪式,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不能没有仪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关公文化。因为俗信不是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式文化是它必备的内容。所以作为关公文化,如果宫庙祭祀仪式已经消失,就不必强求;但民间的祭祀仪式是必须加以保护的。2009年9月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妈祖信俗》符合被列入名录的条件,理由是:
        (1)“妈祖信俗”被不同社会团体认可为身份认同以及连贯性的一个符号,并且数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
        (2)“妈祖信俗”纳入名录将促进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瞩目度,并且提高其国际层面的受关注度,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3)该申遗活动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现行的、计划中的措施,以确保申遗活动的切实可行性和成功概率,例如调查研究、提高关注度并建立一个保护组织,从而展示了多方对于保护申遗对象的重视和努力;
        (4)本次申遗活动是由社会团体组织、乡村的委员会和各个妈祖庙首先发起的,他们通过提供相关的文献和文化遗产、审查提名文件的内容、接受采访以及规划保护措施等行为参与了申遗的过程;他们表现出对申遗对象自发的、事先获知、重视的同意态度;
        (5)该申遗对象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直接监管。
        这里有一些关键词和提示是很重要的:如保护对象被被不同社会团体认可为身份认同以及连贯性的一个符号,并且数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妈祖文化的被保护是为了提高国际层面的受关注度,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指出此项申遗活动是由社会团体组织、乡村的委员会和各个妈祖庙首先发起的。所有这些都在强调保护主体——社会团体;在申遗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对申遗对象自发的、事先获知、重视的同意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委员会指出“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
        三大系列包含了妈祖信俗的整体内容,妈祖文化的保护,就是要保护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汕尾关公文化的保护也要在这几方面作出努力。
        2、保护民间关公信仰的生态环境。汕尾的关公信仰由来已久,民间社会保存了很好的信仰习俗。如家庭、村落、商店、公司都有供奉关公的习俗,这些习俗是以什么方式传承的,要做田野考察,将民间的信仰习俗记录下来,作为保护的参考。不然只是重建关帝庙,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考虑和旅游相结合,那就更要重视关公文化的内涵,使这种文化能供旅游者分享。
        3、保护民间的关公传说。全国的关公传说浩如烟海,具有汕头地方特色的传说究竟有哪些,还有和关公文化相关的谚语、民歌民谣等。要通过田野作业用心收集。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活动中,关公俗信属于民俗范畴。民俗学视野下的关公文化内涵式极其丰富的,作为汕尾地区的关公俗信一定有其独特的内容,我们期待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回复 1# 的帖子

这篇文章有出处吗?从何处转载?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感觉对我们所谓现代的观念有一些启发  不要一提到供奉 就都是封建迷信  只是一种心理文化的俗信

TOP

华人中最信奉神灵的除了妈祖就是关公。妈祖信俗已成世界级非遗,关公信俗指日可待。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