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网有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读网有感

  年龄大了,不服不行。虽然未及花甲,一个跟斗就在医院歇了三个月,真是岁月不饶人。
  终于回家了,终于可以在网上闲逛了。这几天,把中国民俗学网的论坛、博客看了个遍,过了网瘾。
  发现一个现象,年轻人依旧活跃,老同志渐渐淡出。无论是论坛的话题,还是各种信息,年轻人的活力都得到充分体现。去年,喜欢看柯杨先生简短的哲理式散论,喜欢读乌丙安先生关于非遗的论文,喜欢看陶立璠先生的画作,他们都是大我一轮有余的前辈,如今,似乎不如过去活跃。
  对一则消息特别关注:中国民协又换届了,冯骥才先生继续当主席。我曾经坐过冯骥才先生这个位置,若听名头比他还厉害:文联主席兼民协主席——县级市的。当年做宣传部副部长,上级赐给一个文联主席,级别便可以转正。
  这些年,中国民协在冯骥才主席的带领下,做了很多事情——但几乎都不是民协该做的事情。现在,民协成了画画的协会、跳舞的协会、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就是不做民间文艺、尤其是不做民间文学的事情。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钟老、贾老、刘锡成先生主政的时代,民协致力于搞集成,提倡学术研究,如今的一些故事村、故事家都是那时挖掘的成果。民协不做民间文学,去和人家舞蹈协会、美术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争地盘,结果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
  我还在工作岗位时,冯主席已经执政,我因为还兼着地区的民协副主席,就经常接到按照中国民协旨意下的通知,组织剪纸比赛、秧歌比赛等等,就没有见过他们组织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比赛、故事家讲故事比赛。
  但愿在新主席冯骥才先生的主持下,中国民协能有新面貌。

[ 本帖最后由 clamstock 于 2011-5-12 11: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1-5-9 19:46 发表
高校里好多民间文学专业都改为民俗学了。
这倒有些“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味道了。
中国民协与中国民俗学会有好多合作的空间,期待吧……
这个点子很好,但肯定是令人极其失望的结果。
以我对民协的认识,它是不屑与民俗学会合作的,它自以为是正厅级单位,现在的主席还是国家参事、文联副主席兼着-相当于副部级干部。而民俗学会只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学术团体。
在我们国家,行政部门里有许多怪胎,其中文联就是最大的怪胎之一。文联本应是群众性文艺团体,但在我们国家的建制中,它实际上是安排那些不懂得文艺、又想混个级别的官员的地方——最初不是这样的,近30年越来越是如此了。以我们基层来讲,地市一级的文联,级别是正处——相当于县委书记,因此,地区的文联主席一般都是宣传部的副部长兼着,这样副处级的副部长就可以享受正处的待遇了。我在县级市,也是因为兼着文联主席,因此混了个正科级退休。我们市里还曾经设立过社联——社会科学联合会,也是正科级,社联主席也是安排副部长兼着,后来实在没事可做,才把社联撤销了。
中国文联是正部单位,以我的了解,中国文联的头都应该是中宣部下来的人掌权。下面各个协会的负责人也是各级政府中相应级别的人执掌。文联本来不是衙门,但现在成了标准的衙门——只安排官员,根本不做、也不会做该做的事情。
这也是我感慨这些年民协不做正事的原因。
光阴荏苒,我等这辈经过文革磨难的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十分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朝气。但对于中国的国情,你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1-5-11 14:38 发表



是的,如陶先生、柯杨先生、乌先生过去和民协紧密合作着,现在仍旧一样,民协的许多重要的学术活动都会和这些先生们联系。而且刘铁梁老师还是上一届中国民协副主席,这一届12个民协副主席里代表理论界的就有叶 ...
本人老来无事,出于一点闲情所发的感慨,惹来如此多的关注,大出意料。
尤其是惹得这位马老师大动干戈,非要为维护其师尊的名誉搞个你死我活,更是大大扭曲了我的本意。他自己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他是冯门弟子,天子门生啊,乡野之人有眼不识泰山,大大得罪了!
我的一番感慨纯粹是对事不对人!多年来,我对冯骥才先生一直十分尊重,而且我们之间还有过不错的个人往来。当年我和冯先生交往的时候(那时,他正在修改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作为小辈弟子的这位马老师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猫着呢。
无知后生出言不逊,缺少教养,我想,若让大冯先生看到恐怕也不会纵容你的。
常言道,爱之深,恨之切。我这一辈人对民协的感情,看看车前子和陶先生的帖子就可以知道一二。车前子先生对于民协的看法,说明我们颇有同感。我们希望民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正把民间文艺、尤其是民间文学的事情做好,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小文联,去做人家舞协、美协、曲写等该做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燕赵悲歌 于 2011-5-11 16: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1-5-11 14:08 发表
不知道这事儿吵成这样,呵呵。
因为鄙人是七届中国民协理事,最后一届理事会也通知了,但没去京参加,八届理事会如何筹备的,自然就不知道啦,年龄大了嘛,急流勇退也不失是件惬意的事。不过现在还是我们山西省忻州 ...
车前子先生关于民协改名的感慨,恐怕又会招来像马老师这样的后生的责难。
当年我参加了中国民协改名的那届会议,把原来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改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民间文艺研究”到“民间文艺家”,从“研究会”变为“协会”,虽然表面是名字的更改,其实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今,确如车前子先生所言,民协是要考虑了,是不是要再次改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会”或“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协会”),或许那样就做到名副其实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