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走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走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走进校园

东北教育网 (edu.northeast.cn)  2007-09-14-13:12:04




  

  由天津美术学院和武强年画博物馆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chr(39)武强年画chr(39)进校园,中国木版年画系列展--武强年画博物馆藏年画精品展"于2007年9月5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年画研究和收藏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王树村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史学者、年画研究专家薄松年先生,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王连海先生,天津民俗学家张仲先生、天津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人霍庆顺、霍庆有先生,包括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杨柳青年画社的众多专家、学者,到场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式。

  武强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历史上的燕赵古战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性格豪放,而产于此地的年画也自然带着这种朴厚的乡土气息。武强年画始见于明朝永乐年间,清乾隆至嘉庆(1611-1820)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武强在交通上邻近京津,其年画的风格也受到京都文化和北方年画重镇杨柳青的影响。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武强年画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粗犷豪放,造型夸张、构图饱满、颜色对比强烈、气氛热烈欢快的艺术风格。

  武强年画全部手工制作,彩色套版印刷,每年的生产量相当大,传播和影响非常广泛。题材上不仅包括门神、神祃、吉祥喜庆、经史故事、戏曲故事、仕女娃娃等传统年画门类,而且在近现代还出现了诸多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新年画。总体而言,武强年画在风格和内容上非常贴近广大劳动人民,被亲切地称为"庄稼年画"。

  武强年画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俗艺术,是农民文化思维观念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的前提之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开始认识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强年画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馆藏年画古版4000余件,古旧年画及原稿资料6000余件,三级以上文物1000余件。完整地再现了武强年画的历史风貌,被誉为"民间美术敦煌"。

  本次展览从武强年画博物馆中精选出了100余幅藏品,基本上包括了武强年画的各个门类,代表了武强年画的基本面貌和最高水准。其中大量的古版、珍稀版的清代和民国版年画,更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最引人注目的是,展览现场还设有年画制作工艺的现场演示,再现武强年画600多年的传承工艺,在这里观众将欣赏到一张年画印制的全过程。

  天津美术学院是全国优秀的美术类专业院校,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去年的教育部评估中取得了优的成绩。天津美术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继承,曾数次对天津杨柳青年画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术研究,近几年又在美术史论系建立了木版年画研究中心。这次将邻近天津的武强年画邀请来到天津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进校园的第一站(该展览还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大专院校举办),同时也是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推出中国木版年画系列展的第一次。展览主旨,一方面是向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非凡的艺术魅力,以带动民众对武强年画和民间艺术的关注与保护。另一方面,天津美术学院具有临近天津杨柳青的特殊地理优势,并且杨柳青年画与武强年画之间还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本次展览的推出,是对地区间民间年画艺术交流的一种尝试,其对各地的年画创作和学术研究必将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还有,应该承认,我们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还远远不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默默地消亡,成为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推出这个展览,对于青年学生和广大市民来说,也许不仅仅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非凡的艺术魅力,让大家欣赏到一流的民间美术精品,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更想让展览带动起广大观众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身边的文化的意识,唤醒大家对我们天津的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投入更多的关注与保护。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15号。



来源: 津报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