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怀琳:落后的乡村经济对非遗传承是致命的打击?

王怀琳:落后的乡村经济对非遗传承是致命的打击?

湖北读者王怀琳来信

    落后的乡村经济对非遗传承是致命的打击?
    2010年寒假,在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中,长江非遗学社取得一定的成绩。无论如何,这是协会成员走回家乡、深度挖掘家乡文化的重要一步,为新一批会员自主回归家乡、继承家乡文化奠定基础。同年7月,在校团委和文学院团总支的支持下,我社倾情组织三个家乡文化调查团队,积极投身到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去。虽然我们的人数有限,虽然我们经验不足,虽然我们对家乡的那点点滴滴的文化不太了解,但是我们敢于承担,敢于实践。

    在几天的民间(乡间)采风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发现了一些阻碍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的因素。应该说,房县民间文化更多的集中在偏远的乡村,绝大多数的传承人是农民,因而直接的因素便是落后的农村经济。

    a.道路,交通不便成为阻碍民间艺人交流合作的直接因素。房县身处秦岭余脉,山高路险,信息封闭,经济落后。往往几户一个住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严重阻碍民间艺人办艺术团,共同交流研究文化,以至于这里的民间艺人都是独立分散居住,一个村目前只有一名歌手。民歌师居住分散不集中,是不利于很好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

    b.外出务工热。 这是导致后继无人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因素,大量的青壮年出门务工,只留下老弱病残守护家门,即使过去学习本地民间文化,也因经济利益“弃文从工”。所以现在都出现了“以老年人为集体的民间文化系统”,后继无人,青黄不接。

    c.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部分传承人口中所说的政府文化保护算不得什么保护,只能做为一种文化保护的提倡。政府没有拿出一定的政策、资金或者有其它行动来传承他们的优秀文化,没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保护的思想。大多数时候而言,上边有人来了,或者有学者专家来调查,政府临时电话通知传承人,传承人只须做好表演工作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文化传承。这个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非遗热的后遗症!

    如此种种,还有其它因素也导致文化传承困难,如时代需要,生活用途等,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很与劳动有关,与生活密不可分,一旦社会变迁,生活改变,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便很难保存和流传。

    对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房县政府做了一定的努力,主要是大范围上的宣传、哄动,政府在文化宣传方面应该是费了很大的劲儿。8月6号——8号,首届诗经文化旅游节在房县举办,向全国宣传房陵诗经之祖圣地之事。由于房县政府的宣传,各路专家学者、师生,纷纷来到房县探寻神密的文化。政府在这方面的行动应该值得肯定。然而,只靠宣传是不行的。在文化保护、普及方面,效果不怎么理想。对各位民间传承人无论是生活乃至文化传承不够尽力,这种文化保护政策成为一种名不符实的保护。政府只注重宣传,却忽略了民间文化面临的危险。大多数民间传承艺人,包括“房县民间文化研究会”正在走向文化整理阶段,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房县民间文化范围其实很大,涉及的面很多,民歌只是一个部分。还有其它的,房县黄酒、名人传说、木耳香菇种植技术等。8月份,政府为了诗经这张新的名牌不惜代价举办中国首届诗经文化节,很有意义。这个宣传很有必要!我认为房县的民歌可以与房县的旅游结合起来,我们的民歌师可以集中并走出大山深处。合理的商业运作方式对于文化的传承很有必要,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收入(不仅是民歌师,也是政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而古板的民间文化不能成为过去,还要成为现实的优秀文化!

    民歌与旅游结合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房县望佛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而在山上也可以长期进行民歌的演唱。当然,我们的民歌师也可以到房县的其他地方,比如显圣殿、野人谷等旅游之地,这样的联合更有吸引力!旅游者实现了旅游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完美的陶冶!他们不用为了听民歌而钻进大山深处,在这里也是一样能够欣赏到纯正的民歌!

    作为本土的郧阳人,我不忍心看着属于这一地区的优秀民间文化走向衰落。政府的片面文化保护不能解决房陵民间文化所面临的危险。自然的因素不能改变,但人为因素可以。房陵的年轻一代必须要为文化保护有所付出,政府文化保护也应该转向自身改善。我期待着。所有的非遗工作者都期待着!

    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向更多的家乡人透露和宣传这一讯息,从心中激发他们对家乡的那一份热情,呼喊着千年的房陵文化!(王怀琳   长江大学非遗学社)

    苑利:非遗传承人需要足够的交流空间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非遗学社王怀琳同学的来信谈到了传承环境与非遗传承的关系问题。作为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传承环境对于非遗的影响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从传统观点来说,与繁华的都市相比,那些地处偏僻的穷乡僻壤,往往更容易找到非遗。这是因为那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反倒更容易保存传统,更容易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更容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住自己原有的生态。这种理解总的来说是不会错的。

    但是,它需要这样一个前提:这些非遗的传承,必须留有足够大的交流空间和足够多的交流对象。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村子所有的人都会唱山歌,这个项目的传承不会有问题。如果只剩下三位老人唱山歌,这个项目肯定会有问题。如果只剩下一位老人会唱山歌,这个项目很可能就会绝种。为什么?因为唱山歌需要交流的对象,交流对象没有了,山歌也就等于没有了功能。没有功能的东西不用外力去消灭,它自己就会消失。怀琳同学说的一个自然村只有几户居住在一起,这种传承布局,由于交流对象的缺失,客观上势必会影响到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再加之外出打工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遗产本人觉得应属比较濒危的一类,希望我们的提醒能引起当地领导的重视。
一日三颗枣,青春永不老。

TOP

哈哈哈,知道王怀琳是谁不???
一日三颗枣,青春永不老。

TOP

回复 2# 的帖子

知道是你

TOP

其实在百年前,乡民艺术也一直在艰难中成长。但今天的濒危,是难以在现代化一体的文化地图上找到一席之地。
实际上我们青年能做些什么呢?调查研究,那就是思考它生存的力量所在。
而真正的爱护,恐怕不是呼吁社会,请示领导。我们在生活中知道,这声音大约没什么回应。
学生以为,真的爱惜它,那是在艺术上彻底了解他,文化上深刻懂得他。既是这门艺术不在了,咱们消化了其中的营养,那就是很好。
譬如我们都知道,流行音乐文化目前十分恶劣。可是我们有多少人认真听民歌、听戏,创作从内心流出来的音乐呢?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只能说你的境界很高,但你不能要求别人也和你一样,如果你能说服少数你身边的朋友像你一样那就是很成功了。我们要做的除了自己懂得了解之外只能是呼吁了。就像你说的流行音乐,高节奏的生活成就了这样的速食音乐,你不喜欢能怎样,改变这个社会的节奏?独善其身已经很难了,兼济天下那是特定高度和格调的人有能力做的。我们要做的是保存信念,一步一步慢慢走。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支持艳妮!!!!

很多年前,这些民间音乐也是流行元素,也被当时的人看成是“恶劣”的东西。。。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