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随方言消失的地方戏

随方言消失的地方戏

方言的存废直接影响地方戏曲和其他艺术的兴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地方戏的大规模消失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仅江西一地,每年就有20种地方戏目不及挽救而灭绝。

当年京剧进课堂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除了一些人担心的冲击地方剧种、师资力量匮乏等外,地方口音也是一个瓶颈。众所周知,戏曲一般都是基于地方方言的一种艺术,要唱好就得首先说好地方话,比如秦腔,只能用陕西话唱才有味道。很多人可能以为京剧是北京的剧种,只要普通话过关,那么唱京剧就可以做到字正腔圆,其实是大错而特错,有点了解京剧历史的人都知道,清乾隆五十五年的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字正腔圆的京剧,有好多字的发音其实是徽州方言,而不是北京话。在北京人唱起来都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让南方口音的人去唱京剧,卷舌音都被唱直了,那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南腔北调的京剧,不仅唱的人别扭,听的人更是痛苦。

而作为地方戏基础的方言的边缘化,也是地方戏面临毁灭的重要原因。没有陕西方言就没有秦腔,没有宁波话就没有甬剧,假如苏州人不再说苏州话,昆曲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当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当反思过于急切地推广普通话和打压方言给各种地方戏带来的损害?

在现代中国学人中,赵元任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天才。当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学,赵元任担任翻译。所到之处,赵元任一律用当地方言进行翻译,一时传为佳话。能够像他那样熟练地说30多种不同中国方言的学者,恐怕是凤毛麟角。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除了普通话不会说任何一种方言。贺知章的经历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但是我们遭遇到的却是——“儿童相见话不懂,国语应答何苦来”。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有一位玉树的作家告诉我,玉树地震前,当地年轻人都不关心本地的藏族和宗教文化,一味的追求发达城市的流行文化。而玉树地震后,很少人流泪和自杀,这个地区因为信仰的力量支撑了下来,并且变得更加坚强时,作家高兴的看到许多年轻人以及原来不了解玉树的人,发现了这个文化的价值,开始读各种书籍来了解藏族文化。——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局,但是如要真正保护地方文化,不能总是等到那里成为废墟才开始。——阿布

那么多有形的珍惜动植物都灭绝了,这无形的方言和地方戏怎么能够挡得住社会蛮不讲理般地向前。——吴岭峰

我们家乡的戏剧是蒲剧,一直很喜欢听,家乡那边还有开设蒲剧班,这样很好。记得曾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当地的方言,俗称土话,突然间来一转学生说的是普通话,好羡慕,瞬间感觉自己很土,于是开始锻炼自己的普通话,也试着拿普通话交流,现在想起了感觉自己很好笑,好傻。如今,我远离家乡,人与人交流都是用普通话交流,此时此地,想要拿方言交流已成一种奢侈,和老妈打电话用土话感觉很亲切,很悦耳,说起这个话题我就想家了,闻到了家乡的味道。——雅婷

地方文化的保护,还是有赖于民间力量。文化只有存活在民间,才是真正的存活。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是真正的大熊猫,博物馆里的文化也不是真正的文化。此外,文化形态与生活方式是紧密相关的。电视普及以后,有谁会在夏天的夜晚到村边旷场上冒着蚊子的叮咬去听皮影戏呢?就算电视里放的都是电视购物之类的垃圾,人们一旦养成看电视的习惯,也就不会再走回到皮影窗下了。依照现在的发展潮流看,一些地方文化消失似乎是不可避免了。语言统一,交流更方便,经济效率更高。但是人们赖以依托的心灵之根却断了。——王俊岭

一种方言,再没人愿意使用欣赏,才算真的消亡。倘若是这样的消亡,我们即便是伤逝,也只是伤逝而已。 ——西铭

方言的减少,是地方性戏曲消失的原因之一。可是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戏的关注的减少才是其消失更重要因素吧。现在流行歌曲对戏曲的冲击力已经很大了,别说地方性的戏曲了。这就好像进化论里说的物竞天择一般。被淘汰的自然会消失。——杨文

有人会提出疑问,在全球化和一体化势头正猛的今天,方言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是应该鼓励提倡方言还是应当设法消除方言?这些争论很难有定论。事实上,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不仅是某些方言、地方戏,大量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然而社会中还是会有一些多元化的力量来瓦解这种冲击,前段时间广东人掀起了保粤运动,就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对方言保护的力量。其实不管是保护还是任其灭亡,官方和文化监管部门在做决策时,应当多听听民间的声音,或者是放任其自由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多元文化这种的社会的宝贵财富。——潘宇峰

要推广普通话的时候,一切方言都是反动派,要搞文化搞申遗的时候,一切地方戏又都成了宝。这场抢救老曲艺老手艺老名人老房子的“抢四老”运动正如火如荼轰轰烈烈,跟历史书中曾经的轰轰烈烈排在一起,构成颇具讽刺性的中国特色。只能说有些地方当年的运动开展得太猛烈了,以至于让一些“老把戏”彻底地后继无人——孩子们在统一的新式教育下失去了与地方文化的血脉联系,自然那些地方戏什么的也就走到头了。而我们有时有些急功近利的基础教育又要让疲于学业的孩子们去上什么戏曲课——这个老师在这堂课上严禁123,下个老师在接下去的课上提倡123……孩子们远没有某些“砖家”聪明,也绝不比某些“砖家”愚蠢,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爱干嘛干嘛去,我还是紧跟时代,忙里偷闲上网聊天打游戏。总之:1、别把真情实意变成闹剧;2、有本事别总叫所有孩子都唱戏(不管是“样板戏”还是地方戏);3、时代在进步,总会有东西要消失的;4、要反思的不只是行为,更有行为方式。——陈夏阳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统一了语言就要扼杀别的语言,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也没扼杀别的文字啊?推广普通话,应该: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各地方方言是辅助语言,普通话和各地方言长期共存、互相辅佐、肝胆相照、荣辱共存!——潘昕妙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普通话带来的交流畅快,一方面抱怨地方文化的消失。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用进废退,尤其是语言,必得有一个使用的语境在。现在,语境早已不在,也唯有回顾怀想一下了。文化的发展自有其规律,顺其自然就好。我们并没有这个力量去左右一个巨大的群体的文化。——龙在天

就我来说,切身的体会是方言消逝,给老一辈人带来的不方便。他们随孩子来到城里揣着自己根深蒂固的方言,几十年的交流工具一下子失去了作用,他们像个小孩子一样茫然无助,社会的进步与淘汰经常忽略了很多人的感受,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一体化。——陈瑞华

大学时期做过一个地方戏的研究,那是我的家乡的一种小戏。但是可悲的是,我一句也听不懂,自然对它也没多大兴趣。究其原因,首先,作为一名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说普通话,谁要是说方言,就会被认为“很土”,而地方戏用的正是最土的乡间土话,我们自然不待见;其次这种地方小戏地位日益式微,观众群已经转移到乡下农村。表演形式单一、受资金限制等因素服装、道具等均属中下等。这样舞台效果出不来,自然会被人认为土气、俗气。回想近几年昆曲的兴盛,也是一样的道理,聪明的昆曲人把昆曲这门艺术重新包装,让人有种高雅艺术的错觉。再加上白先勇这类文化人的极力推荐和大力创作,昆曲现在已是响当当的名戏了。其他的地方曲种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呢?——义君

赵元任老师确实是语言方面的天才,闻说这位先生和对方进行一次谈话就能掌握对方所说的方言,甚为羡慕。个人认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护地方方言,方言也是一种文化,以其为根基,产生了不少地方文化,比如戏曲,也成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拿昆曲来说,它甚至是可以和书法等并列成为一个文化系统的,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得不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实为可惜。——杨云

方言消失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趋势,它已经失去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效用,这个时候方言不再是一种语言,它只是代表一个地方历史符号,和当地的地方戏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它没用了就不去学,而应该想保护文物一样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然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将随着该地的语言和地方戏的消失而消失!——张欢

当听胡吗个充满感情地咏唱“可是我的外地口音啊!可是我的外地口音啊!”的时候,我在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家乡话了,在北京见着家乡来的同学,也不好意思说出口,每当操着普通话跟老乡聊天,我就感觉别扭,本来乡音可以让彼此更亲近的,而如今我却开不了口。——张昂昂

TOP

遗憾的遗憾

在小时候喜欢和爷爷一起看戏,当然比较喜欢的就是黄梅戏,那个比较有剧情感,不过长大之后,就基本上没怎么设及了,倒是我的爷爷还是那么喜欢,呵呵,很让我惭愧的是,以民歌著名的家乡,到了我这一代,那也是少之又少的人会唱民歌,虽然我也学过一些,但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

TOP

方言不能丢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