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丁晓原]学术,源自心底的静安

[丁晓原]学术,源自心底的静安

学术,源自心底的静安

□丁晓原



  时光流转如斯。倒回到我们时常念叨的1980年代,那时学术还没有被附上很多物化的东西,显得相对自足而单纯。学人大多是基于自我身份的认定和个人的喜欢而从事学术研究的。我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书两年,后调入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小,但自有姿色与个性,校园所在为《孽海花》作者曾朴的故居“虚廓园”,其中滋润着江南园林安逸风雅的韵味。这样的物景和情调是特别能蛊惑人亲和人文、研究文学的。

  中文专业同事只有十多人,却有研究近代文学、十四行诗体、楚辞、唐诗等的,学有专攻,各得其所。初出茅庐的我也知道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可误人子弟,须得自己有一些积累,于是琢磨着选择自己可以一试的研究课题。文学研究的领地,有人说“一流学者在古代,二流学者现当代”。当时小说研究人才济济,诗学园地各显神通,散文、戏剧等也各有名家把守。我选择了报告文学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80年代,是报告文学生风起潮的时代。居处一隅,青春在我,信息容量丰富的报告文学成为我了解外面世界、延伸我有限经验的视窗,其中有些精警而富有穿透性思想的作品,为我提供了观察社会与人生的视角、方法,抑或是精神资源。但是,当时报告文学创作与报告文学理论批评之间是很不对称的。主流的文学研究学者和评论家,大多对报告文学视而不见,只有一些零星的边缘学者和评论工作者,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以“客串”的身份,进行报告文学的评论和研究。于是我很不自信地走进了报告文学的领域。

  研究从容易着手的地方开始。我见证并且感受了1980年代作为文学主潮之一的报告文学,最早的一批文章是就“时”取材的。我就“集纳”、“全景”式报告文学、“问题”报告文学、女作家报告文学、文艺体育题材报告文学、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等专题作了一一的观察和分析。现在看来这些文字多少有些稚嫩,但它们却使我阅读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锻炼了我分析评判作家作品的能力,奠定了我进一步研究报告文学的基础。

  此后我不满足于对当下报告文学的观察,开始关注报告文学理论批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由于报告文学的突兀而起,许多人对这一文体不甚了了。我梳理中国报告文学研究的历史,从30年代一直至90年代,于1999年出版《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至少在选题上显示出研究的某些创意,填补了关于这一话题研究的空白。

  从对80年代报告文学的评论,到对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挖井”过程,它从文体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上,完善了我对这一文体的整体性认知。但我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对于报告文学的学术话语,而这正是具有理论品格的学术研究所必需的。三年的博士之旅使我学术理想的实现有了一种可能。据说,在国内我是第一个以报告文学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研究报告文学,可能的视角有许多。我是基于文化生态演化的视镜,看取报告文学推演流变的风景。

  文化生态的研究策略,其要旨是一种动态的处理结构要素关系的方法。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写作制式,特有的社会文化生态深度地影响着它的存在,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之间存有的特殊关联,使我有可能寻得观照报告文学既得体又有效的一种路径。在这里,知识分子成为我研究报告文学的关键词。将报告文学视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这并不是我的“发明”,但我将其一以贯之地作为我研究报告文学的基本立场。知识分子在我的研究中就不只是一种角度,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的尺度。这时我对自己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自信,在将完成的博士论文寄送给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时,还悄悄地呈寄上海三联书店主编吴士余先生。我博士毕业两个月后的2001年8月,《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我的报告文学研究为学术界所认可。

  何西来先生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有言:“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或催生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证批评进步,出现了如李炳银、丁晓原、王晖这样很有实力的报告文学研究的专门家。”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对我的《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用较大篇幅作了评述。

  博士论文的写作自然不应该是我学术研究的终结,但我知道已无法超越自己,而且对于原有的研究已缺乏激情和敏感。经过短时间的彷徨,我在做博士后课题研究时,想着由报告文学走到了相邻的散文,我选择晚清“五四”时期的散文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这一时段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颇为独特而重要,但研究是很不完整、充分的。这是散文研究的安静地带,我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形成新的可持续的学术生长点。近十年来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学术研究》、《学术月刊》等发表了《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从新文体到“随感录”》、《论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公共空间”与晚清散文新文体》、《〈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精神关联》等系列论文,由这些论文的题目可见,我致力于在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关联中,寻找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若干要素,并且注意研究散文现代性生成的机制。游走于现实的报告文学和历史的散文之间,在一种积极的调节中,我试图保持学术研究的张力和活力。

  大体说来,我从事学术研究比较注意选题的就静避热,努力在“人烟稀少”处深耕细作。这可能与我的个性和志趣有关。学术是学人安身立命的支撑,于我是一种源自心底的静安的力量。行政岗位诸事杂陈,学人的心情和意趣全被遮蔽。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家,在看山见水的书屋坐定,消去疲惫,滋养精神,读书、默想,自己和自己说上一些话,间或写下一些有感悟的文字,在喧嚣的尘俗中觉得静远,这时有一种从心底溢出的快乐洋溢全身。学人的个体生命在文字构建的精神心空中,宁静充实而自由地飞翔。感谢学术。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0-7-27 15:55:19

TOP

中国特色的学术学派的成果?
国民性是会影响国家的学术成果的,例如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在心理学等方面就有所不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