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寻访非遗传承人”(11):粮食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寻访非遗传承人”(11):粮食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荣程)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在苏州某地古老的民间祭祀中,百姓们不用牛羊猪豚做祭祀品,而是流传着一种用米粟等粮食作物粘合而成的作品,有的是祭祀用的物件,花草禽兽,也有宝塔楼阁,它以其成分和构成方式而被命名为粮食砌。在其后的民间庙会,粮食砌成为各家各户互比手巧的一个重要模式,家家户户乐此不疲,都希望能够交出出色的作品。而这些优秀作品,村民们会敲锣打鼓地从家里迎送到庙会,好不热闹。在庙会热闹的时候,做成的粮食砌能够排出几百米。
   



       而这种应用于祭祀中的艺术作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古老的习俗逐渐淡出生活,也渐渐走向没落,在发源地苏州现在已然绝迹,在浙江省兰溪市,这种艺术却被一位老人苦心的传承着。他就是童拓基,现年78岁。
       在与童拓基老人的交谈中,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到了关于粮食砌的种种掌故。童老先生这一支起源于金家村童氏,据《兰江金家雁门童氏宗谱》记载,嘉庆年间童翠岚从师苏州艺人学习制作粮食砌,工艺颇费工时,小件百日之工,大件千日之工。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关于粮食砌的记载。据研究,粮食砌起源于宋,在兰溪另有王氏和唐氏,但如今均无资料所载。
   



       粮食砌于200被被金华市评为十大民间项目之一,并于同年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童拓基乃唯一的传承人。而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粮食砌传承地所在即是童拓基老先生目前的居住地,在其诊所不到100米的地方。中医是童老先生的第一身份,也正是靠着老中医的收入,童老先生还在进行着粮食砌的创作。
    据我们的采访了解,童老先生师承自己的父亲,对于粮食砌也经历了一段感情的变化。最早是在父亲的要求下进行学习,在制作工程中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么艺术。“经济是次要 ,我搞粮食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我要是把经济利益放第一位的话我是不会去搞的,我觉得失传的话比较可惜,所以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多年来我祖上留传下来的遗产发扬广大。继续遗传下去,不要后继无人,那样太可惜了”,这是童老先生现在的心声。
       童老先生不仅在空闲时间保持着粮食砌的制作,而且还在不断改善这技术,使这种由粮食粘合而成的作品能够具有更多的保存年限。“我的祖上也没有传承下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毁掉了,我爸爸那个被毁掉的时候保存了40多年了。那时候的东西根本没有我现在做的先进 ,没有现在的粘合剂,我根据那时候的推算,加一倍行不行,起码80年,但我估计起码能到100多年。”童老先生谈及此,无不感慨。
       童老先生有两位女儿,在我们的拍摄中遇到了已经退休的童心女士,现在她在父亲的诊所帮忙,而问及粮食砌的制作,她表示由于工序复杂费时,自己还是学不下去。目前童老先生自费培养了徒弟一人,在我们采访期间,适逢徒弟严素珍女士去杭州参加中医的培训,很遗憾与其错过。据童老先生的观点,学习粮食砌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将粮食在模板上粘贴,然后是建构支架,最高层是能够自主设计。老先生表示徒弟能完成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但是在设计上还远远不够。
       最早的粮食砌是平面的,所以做起来不算复杂,而童老先生把粮食砌拓宽为立体的,所以需要融入自己的很多设计。据悉,童老现在正在着手雷锋塔和六和塔的制作。“雷峰塔比较突出,造型不同,我就赶到杭州,拍了照,放大,现在在制版。”与实物的契合度是童老所重视的,在近期完成的“兰花村”的作品,就是童老以自己曾居住的兰花村的牌楼为原型所制作的。我们也专门到兰花村拍到了实物照片。
   



       我们对童老进行了四天的跟踪拍摄,正如童老自己所说,现在的中医身份已经让自己很忙碌了。但他会尽可能去坚持着做。拍摄期间,正值金华地区高温,而童老先生也很配合的为我们现场展示了部分制作工艺,在此我们表示深深地感激。
       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词用在童老先生身上最合适不过,童老先生在75岁高龄和大学生们一起考出了中医医师资格证书。而这个过程,用了整整三年。“讲起考试我是心有余悸啊,每天早晨4、5点起床(夏天),在黄龙洞那学习,火车哗哗哗地来来回回,静不下心,我就在那样的环境下苦读三年,考试也参加了三年,第三年才考出来的,和医科大学大学生一起考试的……”童老回忆起这段经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感动。
   



       有些东西是可以学的,然而家里面、村里面会做粮食砌的人都已去世,没有地方可学,加上许多人对于粮食砌的陌生或者只关注经济效益,使这项民间技艺陷入失传的困境。“如果消费市场打开了,失传都不会失传了,但要是消费市场打不开,就肯定要失传了。迟早的事,我这辈子不会失传了,做到老,直到看不见了,手会抖了,就要看土地了……”
       对于媒体,童老先生希望能够传递给大家的是,粮食砌的保存年限绝对不应该是买家所担心的问题,正如童老的新作“百年好合”,送给新婚夫妇的作品,在大家的有生之年,是能够保存的,如此足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