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寻访非遗传承人”(7):对焦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实践关注深层文化

“寻访非遗传承人”(7):对焦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实践关注深层文化

(陈迪玮)近日,金华永康市芝英镇的“业根锡艺”店铺迎来了7名大学生。他们是前来探访“国宝级”人物——永康锡艺唯一传承人应业根老先生的。这几名大学生架在店铺门口的两台摄像机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市民驻足观望。



  欣赏师傅手艺   萌生学艺念头

  前来探访的这几名大学生是浙江师范大学寻访记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笔和摄像机将永康锡艺这

  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藏并使其得到传承和发扬。“哇,这个好神奇啊!龙和凤都是会动的,跟真的一样,太漂亮了!”队员们看到应老先生放置在玻璃柜里的一对“龙凤呈祥”,不禁发出阵阵感叹。据应老先生介绍,锡制品如烛台、花瓶等主要作为永康等地嫁女儿时的陪嫁物品,是永康的一大习俗。

  “这个龙凤呈祥以前不会做的,还有这个仙鹤也只是看到过,知道可以做出来,但是自己没有去尝试。这些东西都是我退休以后自己慢慢琢磨做出来的。”坐在店铺里敲敲打打制作狮子的应老先生一边做活,一边和队员们聊了起来。“你们看,这是狮子的毛,这个是脚,把这个这样安上去就好了。我看到电视上别人做出来的荷花很好看,我就跑到荷塘里面,挑那种不是很大的荷花、莲蓬、荷叶摘下来带回家,自己把它画出来。”应老先生还告诉队员们,永康当地有很多锡制品店,但是他们都做不出仙鹤烛台和龙凤呈祥。其实,基本功的差别并不大,这只是自己会去思考,能够动手去做。

  看到老先生陈列在店铺里的各式各样的锡制品,队员们打趣道:“爷爷,我们能不能留下来跟你学手艺啊?这个真的太漂亮了!”

  十三岁出门学艺  只为生计所迫

  拍摄完老先生的制作过程,队员们请应老先生上楼,大家坐在一起,倾听老先生讲述艰苦的学艺历程。



  应老先生十岁便丧父,十三岁时因家境所迫不得不出门拜师学艺。据老先生叙述,当时他身上仅仅只有两套衣服,这两套衣服还是其母亲用父亲去世后留下的土布和被套制成的。因为永康当地没有私人土地,母亲只得和朋友出门做小生意,年幼的他就跟着师傅挑着担子四处奔波。

  虽然他个子矮小,但是人人都夸他脑子灵活,学起东西来非常快,做的东西也很好。只一年功夫就学会了所有的基本功。师公见他肯学习,人机灵就劝他跟随自己。于是,在学习三年后,应老先生跟随自己师傅的师傅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也是从那时开始,应老先生才有了自己的工资。能够拿钱,这也是老先生换师傅的原因之一。
“打锡这个活,不是穷人家不可能去做的。这是讨饭的活,跟讨饭没什么差别。”应老先生说到这,再次提起了自己的母亲。“我在江西的时候,我妈妈做生意路过遇到我了,她叫我不要哭,生活会好起来的,好好做,现在就是这样的。”母亲的鼓励给了当时年幼的应老先生坚持下去的动力。

  队员们坐在老先生周围,全神贯注的听着,虽然老先生不时的哈哈大笑,但当他说起自己童年时还是一脸严肃,不断重复着“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就是讨饭一样的”这句话。

  祖孙三代齐努力   锡艺传承现曙光

  “你们要不要看看国家颁发给我的证书?”应老先生边说边拿出来一堆荣誉证书让队员们拍照。

  据老先生介绍,原本他已经不打算制作锡制品了,但去年应邀前往北京和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交流之后,已经81岁高龄的他认识到了永康锡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重新拾起了这门手艺。他的儿子也将工作重心从钢材生意转向了手工制作锡制品上,并跟随老先生学习更加精深的工艺。目前,老先生的儿子已经全部掌握应老先生的技术了。应老先生的儿子还表示,自己不仅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而且要将其产业化,在普通的锡制品工厂中增设手工车间,将现代工艺和传统结合起来,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还要发挥其经济效益。

  谈到应老先生20岁的孙子时,应先生告诉我们说:“基本功他也会的,现在他主要在做工业化这块,我也不强求他现在学习手工制作,等他到了一定年龄,自然会意识到手工的重要的。”

  永康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吕主任还告诉队员们,永康当地对非遗的申请和保护工作很重视,像应老先生这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更是如此。他们尽量安排应老先生这样的传承人参加各种有关非遗的活动,扩大影响力。现在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手工制作锡艺的班级,并邀请应业根老先生前去上课,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将锡艺的手工制作传承下去。

  应业根老先生也表示,他非常赞同大学生关注永康锡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在未来也能有和自己一样的名声,能够将这个手工制作保留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