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集结号:说出你我那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田野集结号:说出你我那不得不说的故事

行走在田野大地,当为那些民俗所惊异和陶醉时,把那些经历的人和事写下来吧,三言两语可能就构成了美好的风景。
1、你经历过的田野故事
2、田野中你碰到的趣事
3、难忘的一次田野经历
4、你的第一次田野
5、。。。。。。。。。。。。。。。。。。。。。。。。

这里将集结最好的经验和心得,让我们每个走进和即将进入田野的人获得启发。少走弯路,从前人那里开辟出新的道路。。。。。。。。。

[attach]5532[/attach]

[attach]5533[/attach]

[attach]5534[/attach]

[attach]5535[/attach]

TOP

感谢马老师把这个贴搬在这儿,相信他会使这个版块热起来的。最欢迎文图并茂的贴。其实有些图片的价值更为重要。希望大家懒于写文时可传上自己田野作业时的哪怕一张图片也可。拜托了!

TOP

马老师的提法很好,希望大家支持!

TOP

很好啊!请马老师看看,能行不?

TOP

应直接转来~~

TOP

我不会转,能否请耿羽老师代劳?

TOP

恩施土家
本学期的田野经历
项目:荆州民间工艺传承人课题组 调查。
线路:江汉北路,虽然叫田野,实则是行走在城市街道之间
人员:我和黄梅(也是恩施妹娃儿)
装备:手机一个,做录音笔又做相机,本人认为这是所有田野里面最简陋的行头了
成果:汇编一本

    一般是到民间艺术家去,现场操作,有剪纸,蛋雕,浮雕,木雕,微雕,葫芦雕,纸烙画等。去时携带几斤水果,礼物不宜太贵重,去了尽量不蹭饭吃,茶水少喝——在别人家上厕所 很不方便  
         访谈时一般只要说:嗯,哦,啊,原来这样,对,是的,好,您说……。
     调查注重口述整理,忠实记录,要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同时也要利用媒体,网络

(有一次我去老先生家,带了点水果,回来的时候,先生硬是塞给我30块钱,我后来都不好意思再去了。所以建议大家除去田野尽量不带礼品)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马知遥
1、我的头一次田野经历

时光要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依稀模糊隐约记得是1989年的暑假,为着喜爱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缘故,我决定深入到他笔下描写的商洛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正好同宿舍的老大是那里一个村庄的。我想了解当时的乡村真如贾作家在散文商州系列和小说中描写的那么野性而神秘吗?真的有那么多纠葛的乡村爱情和买卖婚姻?真的有那么多复杂的家族争斗?真的有那么多泼辣自由的乡村妹子吗?

我去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还让同学联系了支教。所谓支教就是,给当地的想学习的农村中小学生上课。只要村里管我吃和住就可。那时侯没有那么多学术自觉,也就没把这样的经历详尽地记录在案。但那时候村里都知道来了城里大学生,来体验生活的。于是都纷纷到我住的地方看,他们来看后就决定让他们孩子免费到我的课堂上学习。这样我半天一个上午免费给小学生们上英语语文课,再一天给中学生上文学欣赏和写作课。其他的数学和历史由同学来上。下午的大半天我就在乡村里游荡,碰到人就拉话,打听这里饮食风俗,他们的婚丧嫁娶,他们的家族关系等等。一边大听一边联想这老贾的小说场景。这样基本知道了一些当地民俗:房子半边盖。他们那里都这样,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有关。没多少木材,建一边屋顶省时省料;面条像裤带。的确,很宽的面,吃在嘴里塌实,而且有嚼头;辣子盐巴一道菜。这可是真的。在同学家吃饭,头一天因为我是客人,全家炒了一碗菜,带着肉,吃的时候同学家里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多吃一点菜会中毒一般。等吃完饭,他才小声说:这菜到过年才做呢。平时我们都不吃菜。那么不吃菜吃什么呢。第二天我就知道了。大家吃饭通常撒上辣椒面,然后放上盐巴。看他们吃的那么香,我怎么也得把碗里的饭吃下去。原来果然像外面传闻的陕西十大怪:辣子盐巴一道菜。到了晚上,我被安排到客房睡觉,同学家给我准备了崭新的被褥,有一样让我不习惯,我找不到我的枕头,因为他们家从来就没有枕头,头枕的都是砖头。因为怕我磨,他们给我拿来一快磨光的青石头。那晚上我枕着石头怎么也没睡着,后来明白这不光是同学家,陕西地方农村都这样,这就是陕西十大怪之:睡觉枕石块。而当我把自己遇到的这些事情逐一联想后,一个地方的民俗竟然不经意地让我已经体验过了。后来我身上被咬满了红包,尽管我一再对充满内疚的同学说不要紧,我皮肤过敏,其实那里是什么过敏,那些灵活的小虱子和跳蚤夜夜在我的身上品尝着不一样的血肉大餐。让我在奇痒和痛苦中牢记了乡村生活的第一次。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山田小子
自从接触民俗学以后,我就试着用民俗的视角观察周围的民俗。在我的家乡周口市郸城县钱店镇有个固堆庙。去年大年初一,早上七点我们就去三四里地外的固堆庙烧香。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都要在庙里烧香。一般在二月二、三月三有庙会。我用手机拍了整个进程的一些场景。路上人成群结队,很远地方的人都来了,看来庙会有个较大的祭祀圈。烧香的人一般妇女较多,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年轻夫妇去磕头。还有很多我同龄的学生都是去凑热闹,我也是。庙要收一元钱门票,我费了很大劲才挤进入。整个庙是建在一个土堆上,层级而上,共有三层,每一层都有一正殿,左右两侧殿。殿堂内立着各种塑像,有人祖爷,送子娘娘,玉皇大帝,还有十八罗汉等各路神怪。民间信仰的包容性在这里有很鲜明的体现。这里的人祖信仰与淮阳太昊陵的人祖信仰是一样的,在进门的第一个大殿内,是主神,人们进庙要首先拜人祖爷。每一大殿前都设有一很大的香坛,人们纷纷往里扔香,火焰冒起老高。过道两旁摆满了算卦的小摊,每个小摊周围都围了一圈人。我看到什么都想拍下来,引来不少异样的眼光。其中在拍一塑像时,一位刚磕了头的妇女看到我正举着手机找角度,很不友好地瞪我一眼,正好被我扭头注意到,更巧的是,这位妇女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的母亲,前几天还去她家玩呢,我连忙打个招呼,表情很尴尬。这也是我的一个迷惑:田野作业中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庙宇外面,还有两个小庙,里面是关羽,即文武关帝庙。我妈每次烧香都要到这里拜拜,保佑我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呵呵,但愿关爷这次继续保佑我!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Folkman
酒与羊肉:田野中的尴尬事

说到酒还行,半斤没有什么么问题。第一次进入采访区,主人的一番敬酒,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在喝酒时,我的合作伙伴不时地看着我,觉得他的眼神不太对劲,自己心里嘀咕我不是喝得很干脆吗,有什么事。轮到他了,他端着两杯酒,挨个儿“让酒”,我才知道他看我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自己干了一件尴尬的事,我后来问他: 我今天干了一件丢人的事,他说没事,不知不为错。给我讲了许多当地酒场的规则,终于轮到我喝酒了,我端起酒杯,挨个儿让酒,还学会了一句“阿拉戈斯带”(请个酒)。这是我每次下田野牢记在心头的一件事。我的合作者经常提醒我:“没忘吧”,我说:“不会的。”

从小就不喜欢吃羊肉,一见羊肉就摇头。进入采访者的家里,受到他们的款待,端上来的是手抓羊肉,这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吃吧。吃了一大块之后,主人又挑了一块,这是分给我的,迟早得吃滴。这似乎成了负担。但我的合作者说:“快吃掉,羊肉能渗酒”,果然如此,平时喝上六两酒差不多了,吃了几块羊肉后,喝了差不多一斤白酒。今后的田野工作,总是多吃几块羊肉,以便能在酒场应付的时间多一点。

有一次,我的采访者对我说,羊肉是最高档次的招待,你不吃羊肉就没办法了。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不吃羊肉意味着对人家的不尊重。在下田野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学会了吃羊肉。后来他们高兴地说:“记得你以前不吃羊肉,现在可以了。”我自己也想,最近还是进步了。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马知遥
2、那年的歌谣
1989年寒假,我怀着使命回父亲的老家甘肃武威黄羊镇谢河乡。因为从小没回过这里,我的出现顿时成了一个事件。马家的各种亲戚朋友都来,挤了一屋子人。我一一认识过去。反正都不认识。我的大伯和叔叔带着天天去窜门,主要是见一些白胡子的老者。我知道我的亲爷爷早在饥荒年间饿死了,而我看到这些个爷爷都是我爷爷的兄弟们。总有五六个。
我想让爷爷们给我讲些老辈的传说,结果一个被推出来的老人给我讲了杨家将。我听听和书上写的内容没什么两样。就要求听一些歌谣。这些都犯难了,说没几个会唱得,要么说词记不住。
到了晚间,大伯找来了当地一个能人,能说会唱的,是我的一个姑父。
大家把白酒用开水温热,盘腿坐在炕上。姑父几杯酒下去就开始唱了。眯缝着眼睛。声音清亮而婉转,西北人的鼻音很浓。我听着那正是我需要的歌谣,记下了几十首,他越唱越来劲,引得一些人来家里听,时不时有女人骂一句:不正经得,别给孩子唱这个。
后来记得本子找不到了。却有一个歌谣仍然记得,就是被嫂子们骂的那句:

墙头上跑马哦
心里头慌慌着来
可亲亲的妹子哦
就抛了绣球

温热的小酒让人脸色都发着红光,笑声不断的人们滋润地享受着寒冻的岁月。那就是20多年前的故乡人们。。。。。。。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Silver
[巴莫曲布嫫]走近鬼魅:美女与鬼源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之一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9-27 |
  
  ……

  1992 年初春,我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研究课题,从首都北京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凉山,选择彝族传统文化保持得最为深厚的腹心地区 ── 美姑县开始了为期四月的田野定点调查。作为本族人研究本族文化,在学术上被称为 “ 本位研究 ” 或 “ 自观研究 ” ,其最难避免的调查失焦就是对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熟视无睹。在凉山生、在凉山长的我,初到巴布腹地时还是有些漠然,尽管有详尽的调查提纲,但几天过去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十分懊丧。直到有一天在下乡的途中,我这被铁锈锈住似的感觉突然被深深触动了……

  那天,我坐早班车前往维其古(天鹅之乡)。须臾之间,车出县城便爬上了蜿蜒盘回的山道。是时天色微明,河水上流动着乳白色的、湿意颇浓的晨雾,山坡上的村寨影影绰绰,远处的山峦也在朦胧中依稀可见。溢满兰花草烟味的中巴车时疾时缓地前行在树冠之间,就在这种黎明昧爽之中,有一种发现在瞬间突破了感觉的滞重:雾气缭绕下的一簇簇树叶反射着破晓微颤的晨光,就在光的影动中,我看见一排排树干上有草绳捆着的一块块木板。 “ 哪是什么? ” 我脱口而出,身边的一位白发长者带着诡谲的目光告诉我说: “ 那是鬼板 ” ,接着他便口若悬河地讲起了一个关于鬼起源的神话 ── 《紫孜妮楂》……

树桠上的鬼板

  一到目的地,我便急不可待地请刚认识的彝家小伙史铁跟我去拣鬼板。那知史铁一听便面露怯色,他为难地说: “ 不行,鬼板不能碰,甚至都不能看,否则鬼会附身作祟,给人带来灾难。 ” 我执意要去,史铁勉强跟在我身后。不知为什么,就在我伸手去够那树桠间的木板时,一种莫名的冷颤从指间传入身体。我本能地缩回了手,回头望着站得远远的史铁,一时不知所措。史铁不紧不慢地甩出一句话: “ 你这是违犯山里的禁忌。 ” 我还是不想空手而归,终于鼓起勇气解开了草绳,两块粘连着血迹和鸡毛的木板滑落到地上,我俯身细看,只见木板上用血画着几个小人的模样,还有鸡和羊一类的动物形象。这时,过路的几个山民发出 “ 啧啧 ” 的惊呼,随即便向地面连吐几口唾沫,以迅疾的步子仓惶离去。史铁说这是为了避免鬼跟随他们。回到住地,史铁再三嘱咐我不能把鬼板拿进房间,随即找出一堆报纸让我把拣回的鬼板裹起来,放在屋外的墙脚下。一个多星期后,我返回县城。临走时,史铁特别认真地告诫我: “ 千万不能让司机或乘客发现你带着鬼板乘车,否则一定会把你赶下车的。 ” 我小心翼翼地用报纸把鬼板包了又包,藏进行李。尽管一路上忐忑不安地唯恐泄露了包中的秘密,但这一次 “ 犯忌 ” 使我收获到了我视如珍藏的五块鬼板。

  因了这次颇为神秘的体验和经历,我颖悟到了改进调查方法的某种启示:这是一方万里无云的山野,心之巢窠不应再有既往记忆落下的影子。也许那瞬间的感悟只是季节里的阵雨,但寂寥的山原已因之闪烁出深藏未知的湿亮。

   把调查定位于彝人的鬼灵信仰与祝咒仪式后,我只身在山里的日子也开始有了一种特别的色彩。我从画鬼板进而发现了扎草鬼、塑泥鬼、雕祖灵、绘神图、制剪纸等毕摩仪式中的巫祭造型手段,便开始认真地追寻山里人的万物有灵观念与鬼神崇拜,严肃地思考每一块神图鬼板上所凝结的文化内涵与民间心意。此后在美姑,我最深的感触便是每天都处于激动之中,每到一寨、每访一户都能找到调查的兴奋点。也许是由于我对 “ 鬼 ” 的痴迷与执着,山里的乡亲们渐渐不再避讳谈说 “ 鬼 ” 了,并给了我一个特别的名字 ── “ 巴莫鬼 ” 。

1996年3月

全文见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2889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当然怕,否则返程一路就不会“忐忑不安”了。

好在当时知道我这“秘密”的乡亲们都在惊讶一阵之后表示理解,他们并没有更多地责怪我。

只是后来我表弟皱着眉头把我好好地数落了一顿。
那是因为,之后我又去下乡,我表弟帮我看管我在招待所的房间。结果他在那里睡午觉的时候居然梦到鬼了,惊出一身汗来。
我回城后听他说起这梦,便诡秘地告诉他床下藏有我拣来的鬼板,于是就挨“骂”了。

我这个问题是在田野伦理的层面上提出的。

说真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鬼板,当时“拣鬼板”没有想太多“田野伦理”方面的问题,更没想“颠覆”“神圣”之类的问题,应该说还没有意识到“田野伦理”。
后来还拣过几回,再后来就不敢再拣了,尽管每次看到曲木洛伍(毕摩仪式活动的助手)把鬼板送走总是心存念想:到底送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去拣走又不被人知道呢?
但都是想想而已,没有行动,也不敢再有行动。

一方面是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入乡随俗”,一方面在山里呆的时间长了,自己也融入到了山里的生活世界中,民间禁忌也自然地成为自己的行为禁忌了。
后来自己收存的鬼板,包括带到美国去作展览的鬼板,都是专门请毕摩绘制的。
那是因为在彝人的观念中,只要没有经过仪式,就不会产生符咒之效。

不过,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彝学界,第一例鬼板研究就是这样以“犯忌”开始的……
现在回想起来,也值得反思和检讨 。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silver
这段心路历程我有过一段文字……
我会拷贝到这里。

如果让我重新复述,那就等于杀死我自己999遍……

没有比这两次莫名的“遗忘”更惨痛的经历了。

对我来说,阿普亲手画给我的“神图”一直是我的指路明灯。
但我心爱的神图被我弄丢了,丢在“途中”,丢在异国他乡,丢在连自己始终也没弄明白的“途中”……

更为惨痛的记忆是:在我丢失“神图”的同时,我的阿普“走了”,魂归祖地……
他没等到我回国,也没等到我回到凉山,回到美姑,回到他的小屋……
阿普走了,他送给我的神图却丢失在异国他乡,而我的记忆和思想全都因为神图的“丢失”而碎成粉末……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敢回忆,不敢回忆美姑,不敢回忆我的“第二故乡”。
至今我一直都在拒绝回忆,拒绝回忆我的阿普。我知道我在拒绝的回忆是被我弄丢的两套“神图”:那是我阿普在其高龄一笔一划为我绘制的神图:英雄支格阿鲁。
我研究的史诗之主人公:支格阿鲁及其助手──神蟒阿友子和神孔雀苏里伍勒子。

我的神图被我弄丢了,两次,丢在异国他乡,丢在我记忆已经模糊的“人在途中”……

我阿普似乎早已预见了我的丢失……在他离开这个人世之前,他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冥冥中他预见了我的丢失……

因此,今天,在我的书桌旁还有一幅我阿普亲笔绘制的“神图”,始终在陪伴我……就在我左耳边,就在离我不到半尺的墙上。

我知道那是阿普的叮咛,阿普未了的心愿。

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不知道该信仰什么?!

但我知道我始终相信我的阿普,他的先见之明和他祥和而睿智的目光……

在他走之前,他留给了我第三套“神图”……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英古阿格
以“犯忌”为主题,我也凑凑热闹:
  随着一个个东巴驾鹤西归,享有“世界记忆遗产”的东巴古籍一时奇货可居,不少文物贩子也经常到纳西山寨骗取经书;也有些学者在调查时收集了一些经书。我自己也是有这个非份之想,毕竟有件宝贝,既可作文物收藏,也可作研究资料,但一直没有这样的机缘。2003年暑假因要完成硕士论文到丽江塔城调查,调查中与幸遇老东巴和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因都是纳西人,其侄儿又是我的学生,调查进展很快,访谈了三天,二人相谈甚为投机,临走时他要把家里的五本东巴经书要赠送于我,说他是不久于人世的人了,且经书内容也烂记于心,已经用不着了,送给我会有研究价值。还说一个月前曾算到有个有缘人会来找他的。
就这样把这五本经书拿回来了。回来后收藏在家中书架里。那几天,好几次作梦都是在塔城山上转悠,每次都是进入到一个个从未去过的神秘地方,总是迷路,似乎总隐伏着什么不测。半个月后,在东巴博物馆与一个老东巴相谈,我也没讲此事,访谈到一半时,他突然停住,看了我一会说:你身上有一种东巴身气,是从西边山上带下来的,你可能压不住,不太好!听了我的说明原委后,他说:东巴经书大多是祭祖请神驱鬼的,鬼神附魂在上面,尤其有些仪式做得不彻底,有些孤魂野鬼仍在游荡,只有大东巴才能镇得住。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太吉利的。还是还回去吧。
回家后复印了原件,把经书委托给东巴村里人送回去了。
此事过去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前年,我遇着一个本族的学者,闲聊中他问我家里有没有东巴古经,我就讲了那个故事。不料他也说到了与我类似的经历。因为他多年从事这方面调查研究,个人收集经书较多。但也是把经书放到家后,家里人身体一直不太好,后来也是一个东巴算出了事因,让他把经书还回去。他有些不舍,把经书从家里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也没告诉东巴,后来东巴见到他后,第一句话就是:还是没找到地方,还回去吧!
他大惊,不敢大意,第二天也是委托他人把经书送回去了。
去年三月份,我去参加一个东巴的葬礼,在火化前一天晚上,东巴的徒弟们把经书复印、扫描了以后,全都放到灵柩中,第二天就全部烧掉了。
生活世界中隐藏着一个广阔深邃的神秘世界,这是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无法征服和诠释的。可能这也是科学的一个范畴,一个无法以现代科学破解的自然、心理、社会客观事实。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