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杨立新、冷杉译《欧洲神话的世界》误译举隅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我觉得原文是非常平易日常的写作风格,“恪守宗教仪轨的”这个译文从意思上说是对的,但是太文雅了,太不日常了。
我自己的理解是,这句话里面作者并不在着意强调对宗教的虔诚还是虔信,而说的就是平常的一群人、一种现象而已。在欧洲有不少犹太人既不了解犹太教义也不遵循教规,但是因为血统关系仍然被认定为犹太人。用practicing Jews只是要把所指人群界定清楚些就是了。

TOP

老李探花兄出场带来的欢呼雀跃,让人觉得民俗学界还是敬重和感谢翻译者的。说实话,此前的十一页半贴子给人的印象是,孩子和洗澡水都泼了,给孩子洗澡的成了千人所指的罪人—谁还敢提翻译的事啊,何止手脚冰凉呢。
自己的几个想法,写出来让大家拍砖吧。
1、        想读学术著作的人不多,所以用不着让眼疾手快的翻译家来干这个活。还是行当里的人协调分工一下,自己下手干吧。
2、        肯趟这混水的人,基本上都是理想主义者,因为翻译既挣不来工分,也几乎没有什么稿费(为挣钱的话,写八卦时评都比翻译划算)。所以建议不要轻易把“功利性”和“学术翻译”两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
3、        常见的人名、书名、概念、用语等的翻译当然最好和现行公认说法保持一致,这很重要。但说到底,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译者需要用心去做,但读者没有必要过分在这些问题上纠缠不休。
4、        比单独用语精确对应翻译更重要的,是对一段话总体文意的正确把握,并将其用汉语有效地传达出来。不要忘记我们的文字传统是 “不落言筌”,“得意忘言”是很高的表达境界。可能有些原文的词句看起来是被“吞掉了”,可能这正是得意忘言。如果该吞掉的被保留了,不该吞掉的却被忽略不计了,那就是文意理解上出了偏差。
5、        个别词汇的误译容易被明眼人一下看出来,因为整个句子会读不通。或者是一个看起来很华丽的句子,每个字读者都认识,放在一起就是不知所云。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译错了地方。这就像好端端路上的一个大坑,虽然没人设围栏,只要行路人稍微留神一点儿,是不会掉进去的。要命的是那些文章没看懂还要强译的主,顺不下去了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写、简单化了,等于把原作者的学术水平降低到译者的学术水平。面对这样的陷阱,我们都几乎无能为力。
6、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依赖译著,直接看原文,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小语种的名著大多都有英译本,因为英译本看的人多,翻译质量太差马脚太多会容易被淘汰,所以基本上说得过去。尤其是70后80后的后生们,操练一下读英文的本领还是值得的。
7、        如果实在需要看译著,就看业内人的手艺,出于现代社会的“职业信任”(韦伯的概念)吧,不过业内高手翻译中的错误也在所难免。活到老,学到老,大家都在进步中。
8、        大家都动手实践翻译是好事。就从翻译这引发讨论的八句话开始好了,何必再去舍近求远呢。

TOP

余光中设立的标杆,是大师的境界,对我们来说,实现那目标可能是一种奢侈的痴心妄想。
问题的关键是,在缺少中外文字皆能出神入化的大师通才时,我们的专业翻译(没有文学翻译那么高的境界和标准)怎么办?首要的还是读懂原文,如果中文功底不够的话,就用大实话把意思说对了就是了。一句话拆成两句说,虽然占的地方多些,却也未必比那些太浓缩、太纠结的句子显得繁复。虽然不美,至少达意。
听见过无数次教授们批评现在的学生、学者语言水平太低(决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可是,也许这只是语言风格在演变,并没影响交流啊。不管怎样,驾驭母语的能力肯定会比外语强,对谁都一样。如果自己觉得看懂了原文的内容、只是用母语表达不出来,估计那多半还是没把原文的意思想吃透。
我原以为这个贴子设定的靶子是那八句话翻译中的词汇、语法、语意理解等错误呢,跟贴的人真想以此为例讨论具体的翻译问题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