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铜鼓与山歌里的人生

铜鼓与山歌里的人生

                                        铜鼓与山歌里的人生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更新日期:2010-03-17]

                                                               徐海洋       刘 灏

  “有缘和奶结个伴,相聚也难别也难。和奶分手留句话,有空常回家乡玩。”唱着一曲忧伤的广西山歌,仫佬族姑娘邓晓和她的伙伴一起送别一位专程来听她们唱歌的70多岁老太太。唱到一半,老太太眼圈红了,随即两人相拥而泣。

  这一幕发生在3月10日北京市民族文化宫的展厅内。老太太也是广西人,7岁离开故里,就一直没有回去过。当她在电视上看到民族文化宫在举办“广西河池文化舟”时,急忙催家人带她过来看老乡。

  这些来自广西的农民带着家乡特有的“民间文化遗产”进京表演,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河池、走进河池。

  ●“铜鼓就是我们敬奉的神灵,能与人心灵相通,预测人的生死。我也相信它确实有灵性,能显灵。”

  家住广西河池南丹的陆朝金,今年34岁,学铜鼓已近20年。作为目前全国人数只有三万多的白裤瑶(瑶族一个支系)族人,他像族里其他男子一样善于敲铜鼓。

  铜鼓,无底腹空、腰曲胸鼓,鼓面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往往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多为青蛙、龟、鸟等,造型夸张、有力、庄重耐看。鼓足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用于演出的铜鼓约重30斤,表演时架在架子上,一人在前敲鼓,一人在后用由杉木制成的“风桶”配合,产生回声,以使声音显得悠长、浑厚、庄重。

  “古代时,铜鼓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工具,是祭祀、进贡的重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陆朝金说,“现在基本上每个人家都有铜鼓。主要在过节、葬礼时使用。”

  陆朝金家有一面铜鼓,是清朝时从祖上传下来的,全家族拥有这面鼓,现由他大哥保管。“铜鼓是很有灵性的东西。”陆朝金说,“我们平时不能随便使用,如果家里有了事需要使用时,得行‘请鼓’仪式后才能敲。”

  “传说如果不‘请鼓’,就会受到神灵的惩罚,鼓就不会有好听的声音。”陆朝金说,“我仔细观察过请鼓人所念经文的内容,主要是说这面鼓的来历和请它的原因。”

  和陆朝金同村的陆景刚也是敲铜鼓的能手,据他介绍,每面铜鼓都有自己的名字。新铸造的铜鼓得请有威望的人给起名字。将切成两半的竹片扔进水里,如果是阴阳卦(即一正面一背面)就表示这面鼓接受所起的名字,如果是其他卦象则要重新起名,直到铜鼓“满意”为止。

  “我们家的鼓叫‘咩橘(根据白裤瑶族方言读音)’。”陆景刚说,“一个村里也有同名的鼓,但很容易分辨。每面鼓的声音都不一样,因此能够‘闻声辨鼓’。”

  民间传说铜鼓具有驱邪除恶的本领,特别能镇“鳄精”(蛟龙);因此人们都认为,通过它可以冲刷心灵的痛苦和烦恼,获得吉祥的慰藉;还可以表达心愿和诚意,并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而且,每逢婚丧庆典或重大节日,都要敲击铜鼓,以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文情怀长存不息”,并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我儿子很喜欢学敲铜鼓,我也希望把这些传承下去。”陆景刚说,“铜鼓也是有灵性的,和人一样,希望它能保佑一个家族的人平平安安。”

  ●“平时做完农活,累了的时候就在田间地头唱山歌,这样可以让自己开心点。”

  山歌是河池最具特色的东西,刘三姐被尊为当地的歌仙,其下辖的宜州市是最具刘三姐歌谣特色的地区,被认为是刘三姐的故乡。寨子里人人爱山歌,村村有歌王,到处是三姐婉转的歌声。宜州几乎是逢节必歌,一到春节,乡乡有歌会,寨寨有歌墟。

  每年“三月三歌节”,来自广西各地的歌手都会一展歌喉,与上一年的歌王同台竞技。

  1997年的广西自治区歌王赛上,来自宜州市庆远镇东屏村的谢庆良成为当年的歌王。到目前为止,他依然保持着歌王地位,是广西第二代歌王之一(共三人)。

  “我喜欢唱歌是因为受爷爷奶奶的影响。”谢庆良说,“但山歌从我这一代起发生了变化。”

  据谢庆良介绍,以前的山歌主要用于乡里之间交流感情、谈恋爱、办婚礼。但是改革开放后山歌发生了变化。当地不识字的人很多,为了把政策更好地传达给民众,山歌成为传达政策的最好途径。

  “到现在,我们也常帮政府编山歌。”谢庆良说,“用山歌的方式宣传政策,老百姓爱听,宣传效果也好。”为宣传“科学发展观”谢庆良编了新歌词:“科学发展是真经,又强国来又富民。十三亿人同实践,九州和谐享太平。”

  这位1953年出生、读过初中的老人常常自己编一些歌词唱。“我们广西民歌的最大特点就是现编现唱。你随便出个题目,我就能当场编出来,而且用我们的语言唱出来还是押韵的。”这位歌王还给中国移动编过词:“科学发展好处多,移动伴人过生活。民工买张返乡卡,又省钱来又节约。”

  这种即兴而作的短歌叫“随口答”,是广西民歌中的一种。“以前的山歌曲调都比较忧伤,我觉得主要是以前民众生活苦,只能通过民歌来发泄不满。”谢庆良对山歌有自己的理解,“但我们现在的山歌比较欢快。”

  谢庆良说,“广西有些地方的山歌有二声部的,完全原生态,很自然。以后去其他地方演出,我就再学。”

  “我看过苏里导演的电影《刘三姐》,他对广西民歌进行了改编,变得更加欢快。我自己也觉得过去的民歌不太适合现在的情况了。受他的启发,我们也尝试着去改变这种曲调,让它变得欢快。”

  “对山歌”是广西民歌中一种比较活泼的山歌形式,一般两人相隔至少15米以上才开始对唱,远的能隔几个山,对唱不仅仅局限在少男少女间的传情,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任何人之间都可以通过山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谢庆良和妻子也是“依歌择配”。17岁时,谢庆良跟一个大男孩去和村东头的姑娘们对山歌,结果大男孩一个人跑了,留下谢庆良一个人和姑娘们对山歌。一来一往,日渐生情,谈了几年恋爱,经双方父母同意后就结婚了。

  ●“作为本民族的人,我觉得我有义务让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好多都出去打工了,打铜鼓的人也比以前的少了。”陆朝金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风俗习惯都被遗弃,很多文化都没流传下来。”

  陆朝金的担忧并非无凭无据,据他介绍,现在村里会铜鼓的年轻人不是很多,人们也不怎么讲究打铜鼓的技巧了。同样的担忧也出现在歌王谢庆良身上,他说:“以前村里大家闲下来都会邀人一同唱山歌,现在只集中在‘三月三’、‘端午节’等节日。以前我演出的次数比较多,现在少了很多。”

  不过,尽管有不少的担忧,一些新的希望却也在悄悄地出现。

  韦仕龙是谢庆良新带的徒弟,目前在四川内江师范学院读大二,他11岁登台赛歌,16岁时就已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歌王。

  “我现在有一批粉丝。”韦仕龙笑着说,“都是奶奶级的人物。上次我在刘三姐广场唱完山歌后,就有一个阿姨给我献花。”

  杨翠英是谢庆良的另一个学生,她原本在一家旅行社工作,后来辞职学习山歌。“刚开始我也没察觉山歌的重要性。”杨翠英说,“后来在旅行社工作得久了,见的游客也多了,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了什么是自己民族的特色。加上政府的一些宣传我才知道现在很少人学山歌。作为本民族的人,我觉得我有义务让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

  据介绍,现在山歌文化的传承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引导、组织的“乡土文化进校园”,在学生的音乐课或自习课上就教学生们学唱山歌。另一种是民众自发的,例如“三月三歌节”就是一个民间自发的山歌赛,对山歌文化的传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地政府会专门组织人去将这些曲调用曲谱记录下来,目前已经出版了相关书籍。

  陆朝金们也在为了把铜鼓的声音传递给未来而努力。他和村民在和当地学校商量后,决定不定期地向学生传授铜鼓技巧。“后来,政府也渐渐意识到了问题,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和学校合作,在当地的小学办了一个“文化传承班”,每周两节课,教小学生学习铜鼓的一些敲法。

  “小孩就生活在那种环境下,耳濡目染,一教就会了。现在他们学会了,即使以后不用也能传承我们的文化。”陆朝金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