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

.

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


施爱东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以及他们的行业民俗,一样是我们必须讨论的对象或话题。

  所谓行业民俗,即某一行业群体所共同传承的,或习以为常的一些行为方式。这些习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与行业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为本文所指的行业生态。在当代中国学界,最重要的行业生态就是基于学术体制而衍生的各种学术圈与社会关系。每一个学者都是体制内的学者,为了获取学术利益,就必须习得体制内的各种游戏规则,围绕游戏规则展开博弈。


  中国现代民俗学滥觞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学术史不长不短,学术圈不大不小,正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学术图景中的一个缩影,非常适合作为我们考察现代学术行业的研究个案。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民俗学者,笔者必须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学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本文写作需要说明的是:一、民俗研究往往把“乡村”和“乡民”作为考察对象,本文只是略略转换视角,将“学界”和“学者”作为考察对象,因此,本文讨论的是普通学者的生存状态,而不讨论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科,以及学术的宗旨、意义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二、目前比较重要的民俗学团队,除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团队之外,全都附属于各大高等院校,因此,本文对于学术机构与学术体制的讨论,主要围绕高校而展开。三、本文拟采用民俗志的方式来检讨某些被学者们视作理所当然的习惯性事件,并以中国最重要的几个民俗学团队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四、本文只是一种民俗志写作,因此只讨论一般现象,不讨论非典型特例;对所涉及的学术行为只作功能分析,不作价值评判。



附件中是本文的WORD文档,以及《清华大学学报》的PDF文件,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下载。


.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这篇文章一定会让许多人不舒服,许多人曾经劝我不要刊发这篇文章。
因为你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别人也会把你往死里踩。
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发表。

全文近四万字,感谢《清华大学学报》,他们在今年第2期全文刊发了此文。
如果讨论能够得到深入的话,我希望继续将讨论整理刊发。

TOP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10-3-10 10:44 发表
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自由表达更应该肯定,学术需要争鸣。爱东的“生态论”提出的问题,只是中国民俗学的弊端之一。
谢谢陶老师鼓励。

TOP

土家兄弟:
你这话是很杀人的!
民俗学界,除了钟先生这一辈人在活着的时候被称作大师,此后数辈,还没有哪位在世的学者敢担起大师称呼的,即使是民俗学会的这些理事长、副理事长们,也没有谁敢担起大师的称号。
你这么说,会将我置于死地的。

民俗学界藏龙卧虎,许多大牛都不屑于上网交流。
我只不过是秉承巴莫大当家的旨意,在这里帮着看个场子,抛头露面得多了些,如果以后再说些类似于大师这样的话,我也没脸再在论坛上混了。
你如果想把我踢出论坛,就再给几顶高帽子吧。

大家在论坛上,还是平等交流的好。
我更希望大家能像王京兄和金文兄一样,多提些意见。
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促使你进一步地思考,我们的学业,才能有所长进。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能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可是,文章贴了这么久,除了王京兄的帖子,没听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我的内心非常失望。

TOP

这其实是一篇“学术行业民俗志”,
因为打算投到非民俗类学术刊物发表,所以,我想在正标题上尽量回避“民俗志”这样的专业术语,免得读者以为文章说的只是民俗的事(其实我是想用民俗学来说整个学术界的事)。
经与吕微陈泳超等诸位兄长商量,最后决定用“生态志”作为正标题,然后在副标题上注明“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这篇文章其实是我的出站报告《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中的一部分。
2008年,我将《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申请了文学所的学术出版基金,但吕微对该书的体例不大满意,让我再写一个前言,概括地说一下该书的主要思想。
本来只想简单地说一说,应付吕老大的差使,没想到一落笔,居然一发不可收,越写越长,后来干脆放开了写,写成了一篇独立的长文,
初稿大约成于2009年5月,然后发给业内外同行传阅了两个多月,广泛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接着又改了一个多月。
定稿大约成于10月。

TOP

学术领袖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学术权威,一种是半学术半官僚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官员。
学术权威是必须的,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批令人尊敬的学术权威,就如同一盘散沙。
学科与学科的对话,不是这个学科的全体人员与那个学科的全体人员之间的对话,而是学术代表与学术代表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学术代表,必须是学术权威。
一个没有学术权威的学科,根本无法参与高端的学术活动,也就无从获取各种社会资源。

一个人只要充当了学科带头人,他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力,
没有权力无从集合团队开展工作,也无从约束属下参与项目,
学科带头人必须能为这个学术团队带来实际的利益,否则,跟随他的属下就只能喝西北风,最后导致下属相率离队,
所以,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必须搞好自己的学术研究,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交际等各方面,他得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所以,学科带头人一定得是个相当有主见的人,而大多数有主见的人,都是独断专行的。
这就是学术生态。

我们首先得明白了学术生态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才有可能用更完善的制度来改变和完善这种生态,
而不是在既有的生态环境之下,从道德上要求学科带头人。

制度设计上,首先得承认学术领袖的权威作用,也必须赋予学科带头人必要的行政或财政权力。
然后,在其他方面制约权力的滥用。

TOP

第二个问题,
民俗学是否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而在于整个社会的需求。

无论从纵向的历史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国际环境来看,
希望民俗学成为显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越是显学,越是热闹,越容易达到熵最大,也就越容易过时、被抛弃,
民俗学虽然弱一些,但只要民俗学的对象作为一种学术资源没有失效,民俗学就不会消亡。

所以说,
细水才能长流。
民俗学弱小,可弱小也有弱小的好处。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必强求做大做强。

TOP

新生事物受棒打,自古皆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生事物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加以扶持,
时机成熟了,你不扶他,他也要破土而出,
而如果时机未成熟,你就是想扶他,他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TOP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基层民俗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工作者,但不是学术工作者,
所以,他们不算学术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学术行业生态志的讨论对象。

第二个问题,所谓“地方性的学术成果”,是重在“地方”呢,还是“学术成果”?
如果是“学术成果”,就没有地方与中央之分。
如果不是“学术成果”,就算是北大的曹文轩写的畅销书,也不在学术史的范畴。

第三个问题,民俗学如果还想在学术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能强调自己的“十分特殊的情况”。
试问,有哪门学科没有自己“十分特殊的情况”?
民俗学要想在学术领域站稳脚跟,就只有遵循普遍的游戏规则,遵照学界公认的、统一的学术标准。
其他学科的学者,没有人会抛弃他们公认的标准,为了照顾民俗学,而为你网开一面。

民俗学和人类学,无论对象还是方法,都没有大的差别,
凭什么人类学不需要“特殊性”的照顾,而民俗学却总在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呢?

当我们不断强调“特殊性”的时候,事实上等于放弃了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
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我们把民俗学当作一门现代学科来讨论的时候,它就没有什么超越同类的特殊性。
它必须也只能是诸多现代学科中的一门。

TOP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5 22:12 发表
出成果的大多数是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但这一大批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依赖于基层文化工作者搜集到的田野材料(当然不否定研究者自己的调查);比如<中国民间文艺学>一书,段先生就参考了大量的地方调查资料,还有很多大型的学术著作,都是以地方志民族志
地域田野材料为依托的,这些集成性的材料应该是民俗学发展的强大支撑,如果不考虑这些厚实浩瀚的"原生态民俗学",是不是让人感觉民俗学界自身在作茧自缚,无视根基.
..
你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两个概念。
我讨论的是研究主体,而你所说的是研究客体。
把基层文化工作者排除在研究主体之外,并不等于否认了他们作为研究客体的价值。

我们强调基层文化工作者不是学术工作者,不等于我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没有价值。
大家只是行业不同,分工不同,各自从事看起来相近,实质不同的工作。
打个比方,他们是种粮食的,我们是磨面做面条的。

如果没有他们种粮食,我们拿什么来磨面呢?
但我们讨论磨面工作的时候,需要把种粮食的人都请过来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5 22:12 发表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是否也具有一定的民间性?...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绝对不能具有民间性!
周星教授曾经对“民俗专家”和“民俗学者”做过区分。

“民俗专家”可以很民间,
“民俗学者”必须且只能是现代学术中的一分子,
他必须遵循所有的现代学术的游戏规则,来不得半点江.湖气息、民间气息。
否则,他必将被逐出现代学术的殿堂。

TOP

谢谢!
所以说,这只是个简单的学术行业民俗志,其实可做的东西非常多,更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或提供思路。
一个脑袋的容量太有限了,想破了也只是一个脑袋而已。

希望多几个脑袋关注一下学术界自身。
别以为那些干旱地区的农民才是弱势群体,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普通学者,也都是弱势群体。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guochen 于 2010-8-12 23:11 发表
今天才看了施兄的大作,勇气可嘉,但由施兄来写是否应“机”,另当别论。
   有些说法不妥当。比如“尽管车锡伦堪称中国宝卷研究第一人”,施兄虽然是站在褒老先生的立场,却不是事实。
谢谢进国兄!
先说你的不对。这篇文章,我早就发给你了,你也不看,你要是早告诉我,有些说法就能在出版前改过来了。

第二个问题,
关于车先生的这句话,
确实欠妥。一定改。
这是一个歧义句,“第一人”这种模糊的表述确实会让人误解。
我本意是想说车锡伦的宝卷研究在当时堪称“第一”,
但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车锡伦是“第一个”研究宝卷的。
谢谢进国兄!
如果还能再有重版的机会,一定改正。

第一个问题,关于是不是应机,这些话是不是应该由我来说,我还真的从未考虑。
我知道进国兄为我好,但你也应该知道我从来就不是个怕死的人。
我说了多少不该说的话呀,
要不也不至于被人一脚从中山大学中文系踢了出来。
我从地上爬起来,
该说的接着说。

TOP

我刚才在想我为什么会用“第一”这个词。
可能是因为我在广东呆的时间太长了,
广东话里面,就有很多“第一”,
比如,“我会尽快告诉你”,在广东话里面,常常表述成“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