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作为“行”内 人的自我分析和 学术生态批评,既要有洞察力,又要有勇气!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而且在施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些许鲁迅的影子或者说光芒。”

还没成为民俗学的研究生,就能和这般大师交流,真是我们学生的一大幸事,感谢网络,感谢论坛!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从第一贴开始,我就有一种隔岸观虎斗的冲动,可惜后来我们这些粉丝也失望了,也许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是潜在的规则,很少有人敢正儿八经拿出来论,蛰居学界几十年的老前辈们好多话都憋着不说,这些刚入门的年轻学者及童鞋们,当然就更不敢发言,事实上也是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学术圈子之间游走多年的人才可能认清一些东西。不过很感谢施老师,我想其他学科的学者肯定也很少有老师这么深入的思考,且能上升到整个学界的学术生态问题。小的们确实开眼了,也许再过三十年以后来看老师这篇文章,想法就很多了。

最近坛子上的老师来得很少,估计是教学任务太重吧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23# 的帖子

施老师,接着东方兄的第二个问题,我有个疑问:
基层民俗文化工作者算不算民俗学生态中的一份子?
地方性的学术成果算不算民俗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学学科有着自己十分的特殊情况,是不是不具有作为学术行业生态研究的代表性?

一点思考:
出成果的大多数是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但这一大批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依赖于基层文化工作者搜集到的田野材料(当然不否定研究者自己的调查);比如<中国民间文艺学>一书,段先生就参考了大量的地方调查资料,还有很多大型的学术著作,都是以地方志民族志
地域田野材料为依托的,这些集成性的材料应该是民俗学发展的强大支撑,如果不考虑这些厚实浩瀚的"原生态民俗学",是不是让人感觉民俗学界自身在作茧自缚,无视根基.

另,无论是做学术史还是学术行业生态志,往往会只以学术中心为着陆点,可是在中心学术圈之外,还有十分强大学术生态系统,就像一座山峰,四周都是比山峰低矮的丘陵,我们看到的只是山峰的那个顶点上有什么好看的花花草草,而忽略了周围的丘陵却是形成山峰生态环境的基础.民俗学界就是这样,以研究院所和各大高校为研究中心,各地方文化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的地方文化学者群就是广阔的外围环境(非学术边缘,因为很多地方成果足以写进历史),民俗学的良好生态,估计要靠中心与外围共同营造.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是否也具有一定的民间性?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29# 的帖子

这几天反复思考了几遍,觉得老师的思考很是经典,改变了我们的一个学理惯性,最近看关于批评尴尬(文学批评范畴)的问题,又从施老师这里了解了关于学术批评的很重要的方法,谢谢老师!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