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者陈连山: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解读春节文化

民俗专家:历史证明“真元旦”春节很难被取代

2010年02月10日 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中国应该过“春节”还是“元旦”长假?有人建议,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把春节三天假期减为一天,元旦放为七天。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说,从文化上讲,阳历年的“元旦”没有任何的节日价值。就中国而言,“春节”才是“真元旦”,而且包含了中国的阴阳哲学思想,很难“被取代”。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详谈春节相关问题。

  访谈中,主持人问到:“有专家表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把春节三天假期减为一天,元旦放为七天。也有说中国人12月份到2月份处于半放假的心态,严重不适应商业效率和规则,从保护传统节日出发,放假是否需要做一些改动?”

  陈连山指出,从文化上讲,元旦没有任何的节日价值,阳历年就是1月1号,没有任何文化价值,西方也一样的。阳历,其实是天主教首先实行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有一个好处,每年日期非常固定,很方便。后来,这种历法把基督教的历法都给打败了,成了所谓的“公历”。西方人也不把“元旦”看作很重要的节日,也只是放一天假而已,没有任何民俗活动。

  陈连山说,我们的阴历年是“夏历”。夏历年新年也就是“春节”,才是古代真正的“元旦”。可以说,阳历年的“元旦”是“假元旦”,阴历年“春节”才是“正式的元旦”。

  陈连山讲到,1914年,袁世凯为实行新历法,就把 “元旦”这个名字送给了阳历年,给夏历年新年换一个名字“春节”,且被贬低成跟端午节等并列的节日。但是,几十年来,老百姓还是接受且一定要过“春节”。袁世凯没有成功,到1928年国民党上台试图彻底消灭春节。政府不放假,强迫商店开门,不让放鞭炮,禁了几年禁不住,不了了之,老百姓不干,又失败了。70年代,又实行“革命化春节”,春节不放假,又想把春节消灭掉,消灭半天还是没成功。

  日本的节日放假改动就成功吗?陈连山说:“这个话也不对。”为什么呢?陈连山谈到,日本人学中国文化学得不大好,学得不完整,很成功改成阳历,把阴历彻底抛弃,把中国阴历节日直接搬到阳历上,把阳历1月1号当成春节来过。而当时学中国学得比较完整的越南和韩国,到现在还是把春节当成最大的节日,实行阴历、阳历并举的历法。

  陈连山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春节”里面是包含了很深的阴阳哲学思想,用所谓的阳历年取代阴历年,是不行的。阴历就是每个月29天或者30天,阳历就是一年时间长度,大体上是地球围绕太阳一周形成的太阳年。夏历既考虑阴,就是月亮,又考虑阳,就是太阳。如果把传统立法取消掉,把春节取消掉,实际上就是把阴历彻底取消掉,这样我们就会损失很大。

TOP

专家:二人转该分级 小沈阳大量作品不能公开演

2010年02月10日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

  中新网2月10日电  民俗专家陈连山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赵本山的二人转团队有些节目不太适合上春晚。二人转里有一些拿“性”开玩笑的作品要注意传播范围,应该考虑进行分级。小沈阳有个别好节目,但他大量的作品是没办法公开演出的。

  赵本山的节目确实是给大众看的 但有些不适合上中央台

  作为每年春晚的“重头戏”,赵本山的节目既是电视观众最期待的,也是招致外界批评最多的。关于赵本山,各界褒贬不一,著名作家王蒙曾称赞赵本山带来了“文化革命”,而清华教授肖鹰则认为赵本山及其弟子的二人转实际上是变味的“二人秀”,表演低俗甚至恶俗。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王蒙说赵本山带来文化革命有他的道理。赵本山的表演,确实是给大众看的,给绝大多数的大众看的。他跟传统的一些节目,比如那些专门给领导看的那种政治性的节目,或者是一些纯艺术的节目,专门给知识分子看的节目不一样,他是给大众服务的。从这个立场上来,他讲那些笑话都是老百姓生活里面的,“不差钱”。

  有批评者称赵本山作品专门“调侃农民”,对此,陈连山认为,赵本山的作品“跟老百姓生活接近,农民也不觉得这是嘲笑农民的,生活里面他们见到这种现象,他很容易理解。”所以赵本山的艺术是针对老百姓的,是老百姓的艺术,因此老百姓喜欢。在这个意义上讲,过去很多政治性的节目,或者为了个别高级知识分子的节目,不够大众化。所以王蒙说的有道理。

  陈连山同时也指出,王蒙的看法“可能不太全面”。因为赵本山他们所表演的,上春晚节目没有问题的,因为层层审查,观众看起来也能接受。可是他们在下面的表演是有一些其他节目的,那些节目赵本山肯定不会让王蒙看。因为王蒙是文化部长,当年做过文化部长的,他也不大可能到下面小剧场去看赵本山的表演,更不会去看小沈阳的表演。赵本山的聪明才智也使他断然不可能把自己那些不太好的作品拿去让王蒙看。所以王蒙他的说法不全,赵本山他有一个二人转的表演团,“那些节目我看过,确实不大适合上中央台,老百姓要看没办法。”

  二人转该分级 小沈阳大量作品没法公开演出

  陈连山坦言,自己尊重其他人的趣味,但有节目自己有点接受不了。比如二人转里面的有一些节目,八卦色彩比较重,这种是传统。解放前的二人转里边这种问题是很严重,比现在还严重,有一些剧目里面的八卦色彩太浓了,艺人们就叫一种“粉戏”,就是“黄戏”。

  陈连山介绍说,好的艺人靠自己的纯艺术,能够立身的人不唱这种的,但是水平不够高的艺人,很多时候表演那种节目,而且老百姓喜欢看。为什么呢?也不是说老百姓是坏人,只是这个“粉戏”特别容易出彩。性和政治这两个问题是笑话最主要的原材料,里面的娱乐性特别强。拿性来开玩笑是最容易出彩,所以很多作品是这样,这很正常,老百姓追求娱乐,拿这个开玩笑。

  陈连山说:“老百姓喜欢看这个东西,我觉得也无可厚非。只是这种节目要注意它的范围,在一定范围下,它的正面效果会比较多,给人造成伤害少,给人带来的娱乐多。可是如果拿到中央台去就很不适合。所以这个东西应该分级。”

  谈到去年春晚后迅速蹿红的小沈阳,陈连山表示,小沈阳有些节目经过挑选,他是有个别好节目的,可是他大量的作品是没办法公开演出的。自己看过这种表演(粉戏),所以觉得不适合。

  陈连山表示,自己不喜欢小沈阳的表演。即便是他最好的节目——上过春晚的《不差钱》,自己也欣赏不了“那种调调”。

  “当然老百姓很多人喜欢,那没办法,因为看他那么火,中央台找他拍的节目特别多,有人喜欢没有办法,我是敬而远之。”陈连山说。

TOP

民俗专家:“从春节放到十五”不符合国力水平

2010年02月10日 1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0日电  为尊重民俗,应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划入春节放假范围吗?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说,古代放假从来没有从春节放到十五,而且放如此长假,也不符合现在的国力水平。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详谈春节放假等问题。

  访谈中,主持人问到:“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过完十五才真正把春节过完了,所以有人说,尊重民俗,还是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划入春节放假范围。您怎么看?”

  陈连山说,正月十五放假,就是把元宵节当做法定节日,是可以的,无非就是一天。可是,要从春节一直放到正月十五,那就是十六天,这个假长了一点。事实上,中国古代放假,从来没有从春节一直放到十五的。

  陈连山讲到,唐朝有一个“假宁令”,就是关于放假休息的命令。一个假是“元旦”也就是“春节”,放假七天,还有一个是“冬至”,放七天。过去,这是两大节,“冬至大如年”。现在不太一样了,冬至现在弱了。唐朝官府正式放假,春节是放七天,节前三天节后三天,加上节日当天是七天,那是最长的放假。唐朝在国力最强的时候才放七天,我们现在放十六天,不符合现在的国力水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2-10 16:15 发表
如今流行“混搭”涅,陈老师实属“时尚派”嘛~~

讲座现在应该已经结束了吧。娟子去网上参与了吗?

但愿能看到后续报道。。。

俺要回家了,娟子追踪一下?
没参与。。。忘了今天就是10号
而且敝导布置的活儿尚未做完,甚至没轮到做,无脸见他呀!
连见到名字心里都忍不住条件反射地愧疚得打颤。。。

TOP

专家:短信拜年是新民俗 但远比不上登门拜年

2010年02月10日 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0日电  民俗专家陈连山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短信拜年”等可以算是新民俗,但和当面拜年的效果差很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对“恐归族”、“寡妇年”、“春晚赵本山现象”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

  谈到近年来在很流行的“短信拜年”、“网络拜年”、“酒店吃年夜饭”等,陈连山表示,这些应该算“新民俗”。因为这是公众自己采取的活动。一家人高高兴兴共同参加,而且以团圆饭名义去吃饭,(与过去相比)只是吃的地方变了,其他没有任何变化,所以这可以叫民俗。

  如何界定“新民俗”?陈连山表示,需要“有固定的表现形式,都要这么做,固定的意义,行为的含义也是一样,目的是一样的,他的活动是一样的,这当然,而且他有一定的持续时间。”不能说今年流行明年没了,这只能算时髦,不能叫民俗。民俗得稳定,按照经典民俗学的要求,就是欧洲大陆在过去五十年前的时候,他们给定义什么叫民俗,一种活动能够持续延续三代人,才能称为民俗。每一代是25年,三代人能延续75年,就是75年前有这个活动,现在还有这个活动才叫民俗活动。

  陈连山说,(短信拜年这种形式)他是以拜年的名义,内容也全是拜年的内容,只是行使一种新形式,是旧民俗的新形式。

  在陈连山看来,短信拜年这种形式实际上不是特别重要,虽然发的特别多,数量特别大。春节拜年信息都是几十亿条,一年三十亿条还是几十亿条,但是它的效果是比较弱的,跟亲自拜年,庄重程度差很远,效果也差很远。为什么呢?亲自去了,人到了,人在人情在,人在那表示你很庄重,很看中这个事。当面交流和动作语音的交流,电话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或者通过E-mail交流,那个效果是差很远的。发信人内容是有区别的,特别亲近的人一定亲自去拜年,或者离得比较近一定亲自去。但是远的,实在没有办法的,他会用短信,电话来拜年。不愿意去见他,或者两人只是为了提醒一下,不够铁的,不够近的人才用这个东西,或者群发,效果必然差。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中新网真能“拆分”,其文化频道的滚动新闻快被你导师占满鸟。

8过,俺很不舒服“民俗专家”这四个字。嘎嘎~~

TOP

    【归纳版】

    民俗专家:春节放假到元宵不现实 二人转该分级



2010年02月10日 17: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






  中新网2月10日电  民俗专家陈连山10日作客中新网访谈,就“延长春节假期”、“寡妇年”、“春晚赵本山现象”等热点进行了解读。陈连山表示,春节放假“从春节放到十五”,不符合现在的国力水平。


  民俗专家:“从春节放到十五”不符合国力水平

  为尊重民俗,应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划入春节放假范围吗?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说,古代放假从来没有从春节放到十五,而且放如此长假,也不符合现在的国力水平。
  陈连山说,正月十五放假,就是把元宵节当做法定节日,是可以的,无非就是一天。可是,要从春节一直放到正月十五,那就是十六天,这个假长了一点。事实上,中国古代放假,从来没有从春节一直放到十五的。   唐朝在国力最强的时候才放七天,我们现在放十六天,不符合现在的国力水平。


  专家:二人转该分级 小沈阳大量作品不能公开演

  陈连山表示,王蒙说赵本山带来文化革命有他的道理。赵本山的表演,确实是给大众看的,给绝大多数的大众看的。他跟传统的一些节目,比如那些专门给领导看的那种政治性的节目,或者是一些纯艺术的节目,专门给知识分子看的节目不一样,他是给大众服务的。
  陈连山同时也指出,王蒙的看法“可能不太全面”。因为赵本山他们所表演的,上春晚节目没有问题的,因为层层审查,观众看起来也能接受。可是他们在下面的表演是有一些其他节目的,那些节目赵本山肯定不会让王蒙看。因为王蒙是文化部长,当年做过文化部长的,他也不大可能到下面小剧场去看赵本山的表演,更不会去看小沈阳的表演。赵本山的聪明才智也使他断然不可能把自己那些不太好的作品拿去让王蒙看。所以王蒙他的说法不全,赵本山他有一个二人转的表演团,“那些节目我看过,确实不大适合上中央台,老百姓要看没办法。”
  陈连山坦言,自己尊重其他人的趣味,但有节目自己有点接受不了。比如二人转里面的有一些节目,八卦色彩比较重,这种是传统。解放前的二人转里边这种问题是很严重,比现在还严重,有一些剧目里面的八卦色彩太浓了,艺人们就叫一种“粉戏”,就是“黄戏”。
  谈到去年春晚后迅速蹿红的小沈阳,陈连山表示,小沈阳有些节目经过挑选,他是有个别好节目的,可是他大量的作品是没办法公开演出的。自己看过这种表演(粉戏),所以觉得不适合。
  “当然老百姓很多人喜欢,那没办法,因为看他那么火,中央台找他拍的节目特别多,有人喜欢没有办法,我是敬而远之。”陈连山说。


  民俗专家陈连山:“恐归”是社会不够发达的表现

  陈连山讲到, “恐归”有两层原因。一是客观原因,比如票价太贵了,票不好买,这应该由政府来解决,更好地发展交通,更好地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主观原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时间长了,再回到原来那个环境里面会有点不适应,有点交际恐惧症。当然,这种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够发达的一种表现,因为我们现代化刚刚开始进行。
  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恐归族”的问题呢?陈连山谈到三个措施。其中,长期措施之一就是彻底解决城乡二元对立这种结构。政府提供给城市劳动者更多的生活条件,提供支付得起的房子、足够的工资,让劳动者的父母、孩子都能在身边。这样,劳动者就根本不需要归,就地就团圆了。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发展农村,让农村本身迅速发展起来,让农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他也不需要长途旅行回家团圆。再者,短期措施就是尽快发展交通,把票贩子彻底消灭掉,这样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恐归的问题。


  陈连山:春晚不能算“新民俗” 只是娱乐而已

  陈连山说,从民俗学的立场上看,春晚不能算“新民俗”,把它算民俗很勉强。因为虽然大家都在看,可是这个看,民众只是看而已,而且不是现场的看,是在屏幕上看,和平时看电影没有区别,它的内容也跟春节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哪个节目是春节必须有的,和春节没有必然联系,因此春晚只是一个娱乐而已。


  民俗专家:春节“战”情人节关键看“是否出门”

  在访谈中,主持人谈到“中新网在之前做了一项调查,74.2%的网友认为春节比情人节重要,50.6%的网友选择在家陪父母,有31.1%的网友则选择带恋人见父母”,继而问:“怎么看待今年春节和情人节的碰撞,两者可以并存吗?”
  陈连山说,情人节的洋味其实不太会冲淡春节。当然,有个别人会觉得情人比父母重要,这可以理解,像年轻人初一这天要离开家到外面去。而传统过初一,一般是在家里面拜年,不出门。
  “究竟春节能不能战胜情人节,看他出门不出门。他不出门了,那肯定春节力量还是比较强,如果他出门跑出去了。如果多数人跑出去见情人去了,那证明传统要垮了。”陈连山笑道。


  民俗专家谈寡妇年:民间推论不完整 为何没鳏夫年

  陈连山谈及“寡妇年”话题时表示,在古代,春天和爱情关系很大。没有立春好像就没有春天,就不适合结婚,这个逻辑上能讲通。但是这个逻辑不足以推论出寡妇年,因为还有可能推理出鳏夫年。这只是一种民俗的说法,跟科学没有关系。
  陈连山表示,其实不光虎年没有立春,是所有没有立春的年都不适合结婚。“我就思考里面推理逻辑在哪。我发现春天的春字在古代象征爱情,象征男女结合这么一个季节,没有立春,就意味着这一年没有爱情,没有男女结合,当然就自然而然推理出不适合结婚。他有他的推理逻辑,这个我能够理解,因为春天象征爱情的,所以古代有这个说法。到3月这个季节,阴历3月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是人们爱情欲望得到发展,古人为了让人们能够释放掉这种压力,阴历3月的时候,跟别人私奔的人国家一概不管,这段时期可以私奔,那是古代。春天跟爱情关系很大,没有立春好像就没有春天,就不适合结婚,这个逻辑上能讲通。但是这是一种民俗的说法,跟科学没有关系。 ”
  陈连山认为,“寡妇年”的说法不是科学,是一种禁忌艺术。
  陈连山还表示,“有一点我推理不出来。不适合结婚,那无非就是,或者如果结婚违反这个禁忌要么死丈夫,要么死老婆,这两种都有。但是偏偏推理出死丈夫,没有推理出死老婆的。这个推理很不完整,所以我觉得这里面道理,我估计讲述的人他的推理大概哪个地方,逻辑上漏了一根弦,推理错误。”


  民俗专家谈圆明园庙会:这个可以办 不要那么苛求

  陈连山表示,圆明园确实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伤疤,但同时也是娱乐场所,在那里办庙会“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要那么苛求。”
  “那么那个地方搞描绘也是一种娱乐,也是对我们文化一种发展。为什么搞那个娱乐就可以,搞这个娱乐就不可以,这个话也不通。所以我觉得他要搞庙会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要那么苛求。”他说。


  民俗专家陈连山:春运的发生来源于现代化运动

  陈连山说,春运是一种社会现象,当然它的内在发生原因,“是因为我们最大节日春节,有一个要求就是全家团圆。”全家团圆在一起共同欢度最大的节日,所以它是种文化现象。
  陈连山坚持认为,“春运的发生,来源于我们现代化的运动。”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比现在更加要求春节团圆,比现在要求得更严,你必须回家。现在有的人还可以不回家,过去不行必须回家,可是古代人那么强调团圆,但是那个时候为什么不发生春运问题,因为那个时候祖祖辈辈,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都生活在一个村庄里面,就是一个地区,他回家团圆不用走很远的路,根本不需要长途旅行。
  陈连山表示,自从搞现代化城市以后,出现高度发展的现代城市,集中了更多的财富,乡村人进城打工去赚钱寻发展。“可是我们城市发展又不够发达,刚刚开始,他需要劳工,但是他又无法给劳工提供足够居住的地方,提供比较便宜的房子,房价太贵买不起,所以造成他的家跟他工作的地方完全分离了。等到团圆的时候,他必须从工作地回家,过完节团圆完了再离开家回到工作地,这样就造成了春运,这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间,城市开始发展,但是又没有足够发展,很尴尬的状况下出现了这种春运的现象。”
  陈连山认为:“以后,等到我们高度发展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民俗专家陈连山:春节衰落并非不适应现代生活

  访谈中,主持人问到:“有人认为春节文化各种民俗活动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与现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不协调,我们春节文化代代相传,必须取西方洋节之精华,补春节之不足,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陈连山表示,他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说,所有古老民族的主要节日一定都是古代形成的,形成期多是农业社会。像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而圣诞节就是耶稣基督的诞辰日,那也是处于农业社会。那为什么圣诞节能一直延续下来,还继续那么热闹呢?
  陈连山具体谈到“元宵节”时说:“古代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过去小姑娘,讲三从四德,不让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管得很严,可是一年有一天允许她出去逛,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去看灯,看游行,有狂欢游行。人们装扮成妖魔鬼怪,到街上乱逛。 我们传统狂欢式的节日还是有不少的,不用学外国。”


  民俗专家:历史证明“真元旦”春节很难被取代

  中国应该过“春节”还是“元旦”长假?有人建议,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把春节三天假期减为一天,元旦放为七天。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说,从文化上讲,阳历年的“元旦”没有任何的节日价值。就中国而言,“春节”才是“真元旦”,而且包含了中国的阴阳哲学思想,很难“被取代”。
  日本的节日放假改动就成功吗?陈连山说:“这个话也不对。”为什么呢?陈连山谈到,日本人学中国文化学得不大好,学得不完整,很成功改成阳历,把阴历彻底抛弃,把中国阴历节日直接搬到阳历上,把阳历1月1号当成春节来过。而当时学中国学得比较完整的越南和韩国,到现在还是把春节当成最大的节日,实行阴历、阳历并举的历法。


  专家:短信拜年是新民俗 但远比不上登门拜年

  在陈连山看来,短信拜年这种形式实际上不是特别重要,虽然发的特别多,数量特别大。春节拜年信息都是几十亿条,一年三十亿条还是几十亿条,但是它的效果是比较弱的,跟亲自拜年,庄重程度差很远,效果也差很远。为什么呢?亲自去了,人到了,人在人情在,人在那表示你很庄重,很看中这个事。当面交流和动作语音的交流,电话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或者通过E-mail交流,那个效果是差很远的。发信人内容是有区别的,特别亲近的人一定亲自去拜年,或者离得比较近一定亲自去。但是远的,实在没有办法的,他会用短信,电话来拜年。不愿意去见他,或者两人只是为了提醒一下,不够铁的,不够近的人才用这个东西,或者群发,效果必然差。


民俗专家陈连山:春运的发生来源于现代化运动
民俗专家谈圆明园庙会:这个可以办 不要那么苛求
民俗专家陈连山:“恐归”是社会不够发达的表现
民俗专家谈寡妇年:民间推论不完整 为何没鳏夫年
民俗专家:春节“战”情人节关键看“是否出门”
民俗专家陈连山:春节衰落并非不适应现代生活
陈连山:春晚不能算“新民俗” 只是娱乐而已
民俗专家:历史证明“真元旦”春节很难被取代
专家:二人转该分级 小沈阳大量作品不能公开演
民俗专家:“从春节放到十五”不符合国力水平
专家:短信拜年是新民俗 但远比不上登门拜年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10/02-10/2120077.s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2-10 17:44 发表
中新网真能“拆分”,其文化频道的滚动新闻快被你导师占满鸟。

8过,俺很不舒服“民俗专家”这四个字。嘎嘎~~
看出来鸟,所以主帖标题和内容中的标题不一样呢
“民俗专家”看上去是有点奇怪。。。民俗学专家呢,会不会好一点?

ps,老师真是网通、全球通&刷屏女王,太膜拜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