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金文老师谈做学问

一、自己觉得好玩的有:
原文:
他研究什么并不一定要热爱什么,就像研究佛教的不一定喜欢和尚,研究晚清史的不一定喜欢慈禧一样,研究民俗的也不需要热爱民俗。
即:
他研究A并不一定要热爱A,就像研究C的不一定喜欢D,研究E的不一定喜欢F一样,研究B的也不需要热爱B。
这句好玩:“研究A并不一定要热爱A”,怎么就能像“研究C的不一定喜欢D”,前者所指对象均为“A”,后者前后对象分别为“C”和“D”,并不等同。
所以,怯怯地感觉:或许是陈先生自己先偷梁换柱了
原谅天曳理科底子,所以有时候对表达有点死心眼。

二、自己读了频频点头的有:
适合做学问也不是什么光荣,与适合做理发师,适合做大厨之类没多少区别。

三、自己觉得表达够力度的有: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尤其反对诗情的感悟。

不过不知道对“诗情的感悟”如何界定。
恳请不吝赐教。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陈金文 于 2010-1-7 18:08 发表
  首先说明我没明白天曳兄说什么。佛教研究的对象不包括和尚吗?晚清史研究的对象不包括慈禧吗,不知道怎么就是偷梁换柱了呢?
  “我以为:热爱民俗后才可能热爱专业。”因为这既不是通过逻辑思辨,也不是在事 ...
恩,上午跑步的时候,对在这里的疑惑一晃而过,间杂的,还有一丝忧,呵呵
决定不继续了,继续下去其实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学术大智慧的追求变成徘徊于“训诂”小学的状态,呵呵
退出
措词不当之处,多有得罪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1-8 08:52 发表
原来都是中了圈套的?傻家伙???
小的也决定学聪明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TOP

幸亏及时幡然醒悟,否则还另有打算的,哈哈
涉圈未深啊,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