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岳麓版教科书主编赵世瑜教授访谈录

赵世瑜:岳麓版高中《历史I·政治文明历程》编写说明

来源:中国历史课程网



一、主要内容、基本线索与相关联系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本册教材作为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重点讲述中外历史的政治发展线索,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同时注意阐述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的三个必修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三个文明”的历史演进展开的。早在史前时代,随着人类的产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国家形成,各项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文明历程才开始启动。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社会化的存在形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因此,通过本册教材,学生将学习从国家的产生到当代政治文明的政治发展史。通过中外重要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相关活动,理解各个时代、各个文明或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演变,并以史为鉴,思考当前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是本册教材的主题。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将全部内容分为7个单元、共33课来展开。大体上说,第1、2单元讨论古代政治制度,第3、4、5单元讨论近代政治制度与相关事件,第6、7单元讨论现当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格局。在第一个板块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为例,分别讲述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早期发展;在第二个板块中,讲述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创立、巩固,以及向全世界(以中国为例)的扩展,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同时讲述社会主义政治构想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和中国的实践;在第三个板块中,一方面介绍中国现、当代政治建构,另一方面展现当代世界的多极化政治格局。

    本册教材的基本线索,简言之,就是把握从古到今人类政治文明建构的历程,了解经历这一艰难曲折的历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理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就本版的必修课程三册教材而言,政治史是外在的表现,给人们的印象最直接、最深刻。而经济史则往往更为潜在,其发展变化的周期更长,但影响却是更深层的。文化史通常被视为最不重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事实上它不仅是政治史、经济史的被动反映,而且政治和经济的历史实际上还是一个文化传统中的政治、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与古希腊、古罗马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们的文化传统不一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深受儒家、法家等思想的影响,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则受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思想的影响。二者的思想文化截然不同。

    《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历史(Ⅰ)的“内容标准”中说:“政治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我们在教材结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安排方面必须体现这一要求。

    为什么要统一考虑按大的历史时序设计?为什么要把相关内容按历史发展脉络加以整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不同方面内容的呼应。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安排在各册的相应位置,尽管各册学习有先后,但学完之后,学生对这个前后呼应的知识体系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保留下来。我们的编写思想体现在教材内容中:各单元导读中通常都涉及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具体的课文中、在某些活动设计和综合探究课的设计中,也都有一些简要的交代。对这些描述或者活动,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注意。



    二、各单元的关系及相关处理

    《课程标准》对本册规定了9个专题,32个子题,将中国和外国的历史分别从古到今排列。在这9个专题中,有5个涉及制度、4个涉及事件;在中国史部分,涉及事件较多,涉及制度较少,在外国部分则相反。

    《课程标准》之所以不同于《大纲》,就在于它更多地规定了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点,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顺序编写教材,那显然不符合《课程标准》制订者的原意,而且还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中国史与外国史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在古代它们还只是各自发展的,到近代以后就很难把中国从世界分离出来了。第二,究竟制度史还是事件史是本课的主线?它们二者是什么关系?甚至是否会让学生感受到,外国创造了许多好的制度,而中国没有?

    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处理好这些关系,本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安排了教材结构,将第6个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提到前面,作为第2单元的内容;将第7个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第3单元的内容,而把第2个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作为第4单元。同时,将第2个专题中关于抗日战争的子题拿出来,列入第5单元;把第3个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关于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子题拿出来,归入第4单元,目的是把晚清的内容与民国以后的内容各自归并到一起。又把第8个专题“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的建立”与第2、3个专题有关中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子题,归入第5单元。然后,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第6单元,第5个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第9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合并放到第7单元。

    这样安排的目的,除了有了系统的时序,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历史线索外,还将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事件作为在西方冲击下,学习西方制度,建立西方式共和政体的合理铺垫,把党史和现代史的一些事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实践,并为下一单元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构做合理铺垫。这样安排,事件史与制度史的关系就理顺了。

    同时,把晚清的事件与民国的事件分开处理,除了避免时段记忆上的混乱之外,更重要的是理清它们与外国史相应部分的关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类事件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政体有关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有关的,在安排上必须考虑一个历史的逻辑。

    此外,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不讲中国,只讲外国是很不对的,因为中国是这个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因此,我们把中国外交的内容放到这里,以此弥补这个缺陷。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涉及中国从商周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发展趋势和特点。第2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侧重于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民主制和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的变化。这两个单元是并列的关系,体现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因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东、西方发展出不同的、各具特点的政治制度,并对各自国家以后的发展、对区域性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根据英、美、法、德四国的近代政治体制确立过程,展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其中既交代各国政治道路的不同特色,又反映它们的共性。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揭示在外力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如何改制,如何为推翻帝制、建立近代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两个单元是因果关系(当然不那么简单),即随着整体世界的形成,西方政体挟经济、科技的强势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自己的影响,而中国近代的许多事件和政治制度的改造和革命,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它开始暴露出内在的弊病。通过批判这一弊病,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可以通过其他道路建立新型的、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的政治体制,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前面两个单元的关系,就好像是同一大背景下的两条不同线索,可以形象化地理解为一个Π字形。作为其实践,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在俄国和中国取得了胜利。

    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从逻辑上承接第5单元的,即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也即讲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过程。

    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讲述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国际政治格局,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总结性概括。通过对前面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前面各单元内容的历史结果。

三、单元内部诸问题

    本册教材共7个单元,其结构设计的初衷已如前述。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根据《课程标准》第1个专题的内容安排的。4个子题分别涉及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秦的中央集权制、汉到元的制度沿革、明清君主专制。本单元的4课同样按照这4个大的时段,但有所调整。第1课讲商周制度的初建,如果上来就讲西周是很突兀的;第2课从春秋战国到秦,讲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3课从汉到元,主要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4课明清主要讲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这样就把中央集权制度不同阶段的特点讲出来了。

    第2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根据《课程标准》第6个专题的内容安排的。3课分别根据《课程标准》中相应的3个子题,再加上一个可选择学习的综合探究课。第5课重点讲爱琴文明和城邦制度,因为它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基本背景。《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理环境的问题我们没有突出,因为一方面,我们感到其内容置于此比较牵强,另一方面,对高中学生不易讲清这个理论问题,所以我们把相关内容放在课后,正文中讲得较少。第6课讲雅典的民主政治,三目中分别讲这种民主制的来源、特点和评价。第7课讲古罗马制度,《课程标准》中只要求讲罗马法的内容,但这个内容不需要讲一节课这么重,如果按《课程标准》安排,学生也不易理解罗马法产生的背景,所以我们还是有一目讲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历程。第8课是个探究活动课,作用是对前两单元做个小结,我们力图从一些比较生动的例子切入,去理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此课是否进行,建议采取灵活选择的做法。

    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根据《课程标准》第7个专题的内容安排的。4课内容分别根据这个专题的前3个子题,同时做了一些调整。第2、3个子题要求对英美、法德做比较,这个内容相当困难,我们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课做了较简单的处理;第4个子题要求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为避免理论内容的枯燥,没有专列一课,而分散在相关内容时涉及,如第1课中的第3目等;同时我们补充了一些有关前因后果的内容,以便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些制度和法律是在什么历史脉络中产生的。

    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是根据《课程标准》第2、3个专题的部分内容组合的。第14到18课分别涉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最后通过综合探究活动把握近代中国政体变化的轨迹。前3课主要强调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冲击,而后两课强调共和制取代帝制以及思想文化的启蒙。本单元的综合探究课也建议采取灵活选择的做法。



    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根据《课程标准》第2、3、8个专题的部分内容组合的。第20课讲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第21课讲十月革命,第22课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这3课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因为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具体实践。第24课综合探究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根据《课程标准》第4、8个专题的内容安排的。前4课分别对应后者的4个子题,最后一课综合探究建议灵活处理。第8个专题中第4个子题要求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这与第4个专题中的内容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重叠的,因此把它提出,放在第6单元中。

    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是根据《课程标准》第5、9个专题的全部内容安排的。第5个关于中国对外关系的专题内容,全部放在第31课中,第29、30、32课分别对应第9个专题的3个子题。第33课为综合探究,《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建议的第8条与此直有接的相关。

  【作者简介】赵世瑜,男,195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新课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历史Ⅰ·政治文明历程》分册主编。

出处:《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第40-42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