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书汇】《身体的语言》

【读书汇】《身体的语言》

本周由我来汇报,当我把整本书看完,回过头来再看导读的时候,发现条理非常清晰,省去了我大量总结ppt的时间,因此我就“偷懒”借用了导读的框架。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我看完一本书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本书的主旨或者这本书的大概框架呢?同样是阅读,有的人能把握住一本书的骨架,而我看书总是像“盲人摸象”,最终留在脑海里的只是一些片段和印象,这方面能力实在还需要提高。
     起初,安排每周读书汇报的时候,我主动选了这本书,因为一直以来对中医或者医学人类学挺有兴趣。刚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一章,我觉得非常艰涩,尽管翻译的文采真的也很好了,但是还是涉及了很多医学上的专业术语,以及一长串一长串的希腊人名,搞得我云里雾里。在古希腊医学(西医)和中医的章节之间穿梭,我是纠结-明白-纠结-好像明白-纠结-好像不明白。
    看书的时候,我总想起从前看到的一个感冒药的广告,“中药好!西药快!我要中西结合治感冒”如此云云,中药西药,或者说中医西医真的能这么容易结合么?看完这本书我心怀一个大大的问号。整本书从文化史的框架入手,尽管这可能会忽视一些别的方面(ppt里会提到),以比较的方式呈现中西医对疾病和身体的不同认识、感知方式。在我看来,作者既没有指出中西医各自的优劣,也没有提出二者应该怎样互相学习,作者根本就没打算调和二者,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问春

在李建民的《身体感的历史》和前言部分已经把该书的内容梳理的很清楚了,其文中写用意是想研究中国和希腊对于身体的感观认知,这种感知与体悟有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和胡塞尔的“直观本然”的路子,其进而依据这种感观认知方式来分析了中西思想结构的差异性,比如在语言运用上的明确与形象、界限明显与混融之别等等,觉得根本差异还在于中西对于身心认识的差别。
《管子》中以及王充的河流与经脉的比喻,以及注释5中介绍的中西医学实践中分别用数字和自然曲池等名字命名的习惯,中国常以相关的流、入、出等动词把握脉搏的跳动及生命的流动,触诊方式的滑涩等表达感受等,(P37)想起我们很多民族的起源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说以身体来构建宇宙,这种身体观与宇宙观的合一中说明我们是没有把身体切割成一个个的部分,且非常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身体各部分化作宇宙万物共处于这一个宇宙中是不是就是我们身体整体性的很好的隐喻)。所以我们的切脉是可以“感一脉而知全身”的,讳疾忌医故事中扁鹊对于蔡桓公身体状况的把握即是通过把脉完成的,其深入人体的内部器官,希腊的只关注脉搏是肯定无法做到的;
而西方之所以能关注肌肉在于其解剖学把身体割裂成一个个单一的部分,我想起龙泉寺禅修时法师解惑时举的“变形金刚到底是机器人还是汽车”的例子,这个两难问题被一个儿童答出了一个完美答案“变形金刚是一堆零件。”觉得在西方的身体观中身体的各部分类似于这种说法,尽管前文说中西之间的差别不能简单的以“机械/化约”的简单二分。
对于文中提到的李中梓所说的“文字无法充分表达脉相……真相总是存在于“迹象”之外,……假象以及隐约相似是唯一可得的,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明确(精确的辨别为诊断所必须,承认语言只能提供模糊的迹象)”极为赞同,言不尽意。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沈夏木

这是一本尝试用医学来说明人类历史的书。对于古希腊和中国医学知识,很多都不是很懂,不过倒也觉得对整本书的理解好像不是很有阻碍。看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挺有趣。想来可能很久很久以前,希腊人和中国人的祖先还真是住在一起的。只是分开之后,慢慢的,各种关于先前古老知识的遗忘,便带来了后世两个国度相互间的隔离与不解。
一直以来对中医很感兴趣,曾经还想过要学中医。不过那时候亦是抱着浪漫主义幻想,想着背个背篓上山采药,回来之后再晒着太阳对草药分门别类,晒干或者种植。不过后来渐渐走向了别的路,估计是被来自远方的风吹的。
我也想试试读懂我身体的语言。于是——三根手指搭在自己的脉搏上,我只知道它在跳动,但觉不出它的差别,不知道是沉是浮是滑是涩,不知道跟我的五脏六腑有何联系;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色”是怎样的,可是我只能看出肤色的晦暗、粗糙,亦不知道我该如何着预防身体的病变;我打开门,站在阳台上,晒着太阳,闭上眼,感受着风,想象着身体内血液的流动,还有春风吹进我的毛孔,本想感受下所谓“天人合一”,可是忽然想到今天好像有雾霾……我发现我不能读懂自己身体的语言,我只知道我的脉搏在正常跳动,我的各种器官也还在正常运作,我用四季的衣着来迎合四季的变迁。当然,我能读懂本能的生理语言,比如饿了、渴了、还有疼痛感。除此之外,我好像一无所知。
忽视了身体的语言太久。对我来说,这是另外一个认知体系。原来我对我的身体竟如此无知,更别提去了解我可能身上承载的时代历史了。更确切地说,是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就像我遗忘了我身上的规训一样。
忽然觉得跟风是一个好词,之前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人写的关于他看完《孤独的美食家》其中一集之后的感受,这一集主要是讲主人公工作完之后吃关东煮的事。该作者那天诸事都不太顺,晚上走在二环,忽然发现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东西了,只有便利店的关东煮还在,于是他就想到了电视剧的主人公,便下意识地进去买了一杯关东煮,可是国内的关东煮都是“用面团做出来的高级狗粮”,作者吃完觉得愈发伤感,还好他还买了一罐椰汁。他说“并不是所有的关东煮都一样,但好在椰汁是一样的”(该椰汁也是电视剧中主人公喜欢的食物)。作者这是在学剧中的男主人公,沉浸在孤独的世界里,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身体,进而心灵。结束一天的辛苦工作,男主最大的欲望就是寻找一样美食。其实我一直在想,人的欲望到底是什么,为了填饱肚子算不算?还是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五斗米和折腰,你怎么选?可是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不过要达到两者的完满,倒也真是很难。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冬之诺

在导读和前言当中,整本书的框架及内容已经被简洁明了的梳理出来了,十分清晰易懂。但是看完全书后,更是被作者大量的资料与优美的语言所折服。其中大量的古文资料,外文资料,开篇的《罗生门》给我极大地震撼,原来学术著作可以这么写。
全文围绕希腊与中医的对比,同样是对手腕之处的诊断,却因各自对身体的感受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希腊认为脉搏是心脏与动脉的扩张、收缩。而中医则重视的是“脉”,是一种与皮肤平行滑动之感。我们现在每次说话时总是说的是“脉搏”,并不知道原来中医的把脉与脉搏是两回事儿。
由于双方感受的对象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所以他们的结论也必然不同,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中医把脉书籍传到古希腊被斥为“毫无根据的诡辩”了。
在希腊人看来中医对脉的描述简直是想象,而不具有实在意义。恰恰是这种语言的比喻使得他们这样认为。但是同为医者,肩负着患者的生命,怎能妄加断言?我觉得作者说的好“其核心的问题在于你无法得知他人的想象”,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是不同的,得出的观点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在于每个人感受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就像是看一篇小说,作者在写作时,自己的心中对主人公有一个塑造,他用语言将其描述出来,但是在读者在阅读之时,他们所想到的必然会与作者以及其他读者不同,就拿有关小说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为什么会遭到许多人的批评,说其不符合原著,哪里有书中人物的气质云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西方学术界常有热烈的论辩,中国则较少。中国的思想家较为重视典籍与权威。”或许有这一方面的因素,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未免太小看后学了,后生不会连最起码的思辨能力都没有,如果不是因为其正确性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步被验证为正确,他就不会一直被使用。西方对于中国来说总带有偏见,那是因为他并不了解中国。
古希腊的解剖学在中国古代看来不敢苟同,中国素来重视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推己及人,解剖他人的身体的事情在百姓看来是残酷至极。
中医通过血气观察一个人,我们就经常说“你变黑了”,这种变黑并不是被太阳晒黑或者颜料涂黑,是由内的一种黑气,就像通常听到的“印堂发黑,双目无神”等等。中医倾向于从内向外找原因,打通全身。
对于风俗一词中的风,作者给予的解释为“‘风俗’一词之所以含有‘风’这个字是因为人的本性会受到其所呼吸的空气所影响:‘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记得万老师把风解释为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风,认为民间文学像风一样稍纵即逝,现在看来这个风还是应该解释为“风气”的风较为合适。每到春天,我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春风误了人”,我一直秉行着,也就是“春捂捂秋冻冻”,因为春天的风最是变幻莫测,很容易邪风入体。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古代很多医生也是熟悉道家的观念,甚至本身就是医道。所以,光谈医书、经脉图是不够的吧。我记得Kristofer Schipper写过一本书,叫The Taoist Body。另外Livia Kohn也编过一本Daoist Body Cultivation,讲道家的身体修炼。中国古代的道家内丹观念里就非常讲究“气”,实际上就是精神的身体化,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咱们说的“精神气”,石田秀实写过《气:流れる身体》(国内翻译时搞成了一本很小摊读物的《气功祛病养生术》)。在道家看来,不仅有先天的“法身”,还有后天的“色身”,这恐怕也是不同于西方唯一的一个“肉身”。此外,又有神、气、精“三宝”,或者形、气、神的三分结构人体观。在道家看来,气在身体中不断调和,通过元神可以形成完美的、理想化的身体。最完美体现中国古代道家身体观的一幅图也是值得参考的,叫《修真图》,它将抽象的内丹观念转为了具体的奇经八脉,李时珍曾经写过“奇经八脉总歌”。除了道教的身体,还有一套儒学的身体观。杨儒宾的《儒家身体观》和黄俊杰的《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可备一观。此外,杨儒宾还编过《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里面收入了很多相关的文献呢,提到了儒释道三教的身体观。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藏医把人体系统比作生命树,并画成唐卡。藏医把人体的动力或生理系统概括为:“隆”(意为风、气)、“赤巴”(火)、“配根”(体液、诞液)三大因素。三大元素平衡,生命树则旺盛健康。(藏医的身体观吸收了古印度医学、中医和苯教、佛教的身体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理学)宇拓文森·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是藏医理论集大成者。今天拉萨的宇拓路即为纪念他。在中国,如果将中医身体观与藏医、苗医、傣医、蒙医、回医等等做一个比较,将会很有意思。

TOP

回复 5# 的帖子

膜拜牛人~~~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原来如此~~~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老师在课上也提到了民族医,还有草医。但是我们这些没有一点医学知识的,做起来的确有点困难,虽然兴趣浓厚。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最近在读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从巨人高康大入手研究怪诞身体,对民间观念和语言中的身体展开阐释,在早期中西对身体的认识具有一致性的,尤其是身体的宇宙性上。其他如霍皮克《社会之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