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保护方言,可以借助民间力量

保护方言,可以借助民间力量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28日 08 版)

  最近,浙江省海宁市档案馆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正宗硖石(海宁市区所在地)土话“发音人”。这项被形象地称为“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工程,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入选“发音人”的条件相当苛刻:70周岁以上;在海宁硖石土生土长,能说地道的方言,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本地人);未在外地长期居住或工作;认字,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门牙,身体健康,音色较好。

  当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不会说自己当地的方言了。方言逐渐淡出人们的话语系统,是一种文化心理上的断裂。这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现实原因。国家鼓励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等于要取消方言、限制说方言。一些人认识不到方言对一个人文化心理形成和对乡土认可度上的重要隐性作用,认识不到方言是一个人文化脐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觉得方言“老土”,只有说普通话才是潮流,才不让人觉得是“乡巴佬”。另外,随着人口流动加速,人们使用普通话的几率大为增加,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不少年轻人很小走出了家乡,和家乡联系减少,许多长辈曾广泛使用的方言在后辈身上逐渐消失,年轻人学说方言的环境日益恶化。

  事实上,方言有其独特魅力,具有无法用书面语言表达的美感,有的方言土语还是一地生产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总结,具有文献般的价值,对于了解一地的民俗传统相当重要。方言是一地文化的活化石,更能表达当地人与当地人间的情感,它的日渐失宠令人担忧,我们无法想象自己听不懂家乡的语言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和悲哀。

  浙江地方方言以吴方言为代表,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形成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目前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人口约8000万。近20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吴方言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各地吴方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懒音”现象。从目前来看,吴方言很有可能会是中国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一个。浙江海宁市所在地正处于吴方言区,海宁市档案馆有感于此,出于保护地方文化的文化觉醒,召集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硖石话发音人,组织这些老人讨论日常生活的每个常用词组、短句,然后进录音棚把这些宝贵的声音录制下来,制成语音词典,保存起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又十分紧迫的文化工程。其实,这几年,许多文化学者一直在感叹方言的消失,但是没有看到补救的积极措施,十分遗憾。海宁市召集正宗方言发音人制成语音词典的实践表明,保护方言并非想象得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行动起来,愿不愿意花时间费精力去做这件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麻烦事。

  海宁市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其实保护方言并非要依靠政府的出手和资金的投入,政府只要做好引导促成工作就行,完全可以由相关文化单位和民间文艺组织牵头,发动民间热心人士参与。比如收集当地不同地方的方言童谣、谜语、绕口令、俏皮话,编写方言教材书籍,开办方言沙龙,还可以请精通当地方言的人在学校开设方言课程,形成学习保护方言的社会氛围。方言是扎根民间的活化石,也只有在民间才能获得生命,或许一个个居于深巷的普通老人就是保护方言的最佳行动者。笔者相信,只要发动民间力量,激发民间文化热情,不搞运动任务式,而是让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熟悉方言土语的人参与,方言这份地方文化遗产一定能得到各种形式的保存和发扬。

  浙江省桐乡市 姚孝平

TOP

尤其是民间的后生 更是潜力军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