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冯骥才:洋节盛行是因对传统节日传承不够

冯骥才:洋节盛行是因对传统节日传承不够

2008-12-26    来源: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 ... ontent_17013455.htm

    这几天,圣诞老人恐怕是这个地球上最忙碌的人了。从24日的平安夜开始,这个白胡子老人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歌厅、饭店、电影院、商场,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洋节”盛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节日传承和发展得不够。
    平安夜,记者在天津街头随机采访几位年轻人,他们大多表示过一个“热闹”的圣诞节:聚会、吃饭、唱歌、去教堂、去酒吧……
“我觉得圣诞节比春节、元旦好玩。我们的传统节日总让人觉得缺乏新意,不够浪漫。”正在逛街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过圣诞节能给自己找个放松身心的理由。”
    改革开放后,“洋节”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并渐渐“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喜爱“洋节日”胜过传统节日。
    冯骥才说,有一次在日本看樱花,路上遇到一位穿着和服赏花的日本女孩,她的脸上流露一种自豪感。现在过樱花节时,很多日本人全家带上吃的到樱花树下聚会放歌,到现在也没有放弃这种过节的方式。可是我们却把自己过节的传统忘记了,把自己的传统视为一种过时的东西,是我们自己亲手毁了节日当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埋怨现在的年轻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需要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如果连我们大人自己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冯骥才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他们一个“本真面目”,让传统节日根植于现实社会。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吃喝穿戴。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记者周润健)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