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听纪连海侃侃北京民俗: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听纪连海侃侃北京民俗: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光明网  2011-06-23 11:19:58 来源:北京晚报

  老北京有夏至这天吃面条的习俗。

  夏至是继端午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夏季节日,多在农历五月中下旬(公历6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口这天的日长约13个小时,杭州为14个小时,北京约15个小时,而漠河则可达17个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而,老北京民间要在这一天吃面条,还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由于夏至的上述特点,故很早就被视为节日。《周礼·春官》里面就记载说:“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即在夏至那天,召致地祇物魅来祭祀他们,认为如此可消除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死亡。汉以后历朝多有实行夏至祭地典礼的。

  过去,因为夏至时值“三夏大忙”季节,故自古以来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老北京人也多在这一天举行秋报、食麦、祭祖活动。秋报,也被称为麦秋报。具体而言,就是各个村落的族长们,率领合族老幼祭祀天神,以感谢天赐丰收。食麦,指的是在这一天食小麦、豌豆、郁李等物,并戴野大麦一日,其目的也是为了祭祀天神。

  其实,说到老北京的夏至食俗,很多都同减轻炎热有关。《太平御览》卷引葛洪《抱朴子》说:“或问不热之道,答曰:或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服玄冰之丸,或服飞霜之散。”

  “夏九九”歌谣

  夏至以后,因为气候转热,故而自古以来,老北京地区就流传着与“冬九九”歌类似的“夏九九”歌儿:

  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纪连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