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壮乡电影《天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中绽放光彩

壮乡电影《天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中绽放光彩

【时间:2013年04月22日 22:15】 【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吴娟】 【编辑:杨子江】



壮族电影《天琴》剧照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22日讯(通讯员 吴娟)一把能通天地的神琴,一份坚定的信仰,一份永恒的爱,加上无私的亲情、友情和兄弟情,是壮族电影《天琴》的倾情巨献。由广西电影集团和广西崇左市联合摄制出品的壮族电影《天琴》,在经过多轮角逐后,从世界各地报名参展的13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入围了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和民族展映两个单元。与70部重点展映影片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核心主会场国家奥林匹克中心CGV星星国际影城展映。

4月20日下午两时,《天琴》在北京进行隆重展映,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揭开了影片神秘的面纱。在约一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人们被影片里丰富的壮族风情、凄美的爱情故事、众多天籁般的壮族山歌插曲所震撼。被观众们称赞为50多年来最能与《刘三姐》媲美的壮族电影。

电影《天琴》取材于广西左江流域壮族文化深厚的崇左市,百分之八十的镜头在美丽而神秘的龙州县拍摄,讲述的是壮族人民的真善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世代哺育着壮族人民的红土地上,布满了绵延不断的甘蔗林,如同没有尽头的青纱帐,通过电影艺术手法的处理,完美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了崇左“糖都”的风采。气势宏大的三月三山歌节上,高高的山歌唱起,一把把天琴弹起,美丽的壮族服饰绚丽绽放,令观众们由衷地发出声声赞叹。曲折的爱情故事数度让观众落泪。

影片即将结束之时,龙州壮族小女孩廖诗婷演唱的龙州调山歌在影院内响起,极具穿透力的童声壮族山歌配合着剧情紧紧地揪住了所有观众的心,直到字幕全部放完,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壮族电影《天琴》剧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电影《天琴》故事梗概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地区。壮族是喜欢唱山歌的民族,青年男女常常通过对唱情歌的方式寻找终身伴侣。

    阿罗和良美就是在对歌中相识相爱。结婚前,良美去深圳打工见世面,阿罗家里有百岁的太公而不能同行。良美带着壮族乐器天琴独自去了深圳,并凭着自己亮丽的嗓子在高级酒店大堂给客人弹天琴、唱壮族山歌。

    半年后,阿罗极度思念女友,也去了深圳,却发现女友和自己在深圳的好友弄平相爱了。

    阿罗的心碎了,艰难折转回家,发现太公也已死去。双重打击下,他自暴自弃,最后母亲送他去年轻女人凤香的养牛场干活。

    日久生情,凤香喜欢上阿罗,阿罗也慢慢向凤香敞开心扉。

    两年后,他们决定结婚,但此时良美却和弄平回来了,良美一直随身带着阿罗送给她的那把天琴……

TOP

天琴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关于天琴的历史、传说、记载、形制等其他方面,详见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6401.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