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东茂名订戏会引爆农村文化市场 签单1860场

广东茂名订戏会引爆农村文化市场 签单1860场

中新网 2011年12月08日 11:06 来源:南方日报

    茂名市第23届订戏会暨粤剧艺术节在市人民广场举行,图为参加订戏会的粤剧演出团体合影。 李文才 丘立贺 摄

粤剧艺术节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近日,茂名市第23届订戏会暨粤剧艺术节落下帷幕。本届订戏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个粤剧、歌舞、杂技演出团体与茂名乡村请戏群众订下1860场演出合同或意向书,成交金额在千万元以上,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规模空前的订戏会演出吸引了大批茂名市民和村民争相观摩,场面空前热烈。订戏会期间,每天为群众送上免费的粤剧演出,吸引了广大市民热捧。订戏会也成为茂名群众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

  牵线搭桥
  每年进入茂名农村演出的各路文艺团体有300多个,演出场次超过8000场,观众人数超过900万人次
  茂名辖下的乡镇农村历来就有包场看戏的传统风俗。
  逢年过节,村民都自发凑钱请戏班演出,尤其是农历新年正月至三月的传统节日年例期,各地乡村好戏连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年例期间的演出,俗称春班。
  据统计,茂名市农村登记在册的临时演出点达1000多个。每年进入茂名农村演出的各路文艺团体有300多个,演出场次超过8000场,观众人数超过900万人次。文化部曾向全国推广茂名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经验。
  为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解决农民请戏难、演出单位找戏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演出市场,茂名市文化局(现为茂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从1989年12月开始主办首届订戏会,让供需双方直接洽谈订戏。
  订戏会从此一年一届越办越旺。今年举办的是第23届订戏会,共有全国95个演出团体、演出经纪人、请戏代表等300多人参加。订戏会期间,共签订演出合同或意向书1860场,成交金额在千万元以上。参加人数、签订合同和成交金额都创下了历史最好纪录。
  “落单”最多的是茂名市粤剧团,共签下100多场演出。该团团长林成钦乐得合不拢嘴,他对笔者说,今年是订单数和戏金最高的一年,基本上“春班”的正月期都排满了,今年春节过的又是一个充实年。
  在订戏会上,笔者见到了来自高州城区的张伯,他和几个同伴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粤剧演出。他告诉记者,“年例”期请戏班做戏是他们村的一贯传统。以前要请到好戏比较难,还曾上当受骗过。花了几千元请到的演出却十分粗劣。自从参加了订戏会,不仅有这么多演出团体可供选择,还能亲眼看到剧团的演出,作个对比,心中有数。今年,他们倾向于请广州青年粤剧团,目前双方正在洽谈中。

  文化盛会
  艺术节是茂名文化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花60多万元搭起550平方米的大戏台,每场戏都是人头涌涌,场面震撼
  近年来,为扩大订戏会的影响力,让更多群众参与,订戏会与粤剧艺术节同期举行。订戏会期间,每天为群众送上免费的粤剧演出,吸引了广大市民热捧。订戏会也成为茂名群众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
  在今年的订戏会上,茂名市粤剧团、深圳青年粤剧团、广州青年粤剧团分别演出了大型经典名剧《风雨泣萍姬》、《赵子龙保主过江》、《狸猫换太子》等,曲折的故事情节、华美的灯光服饰、动人的唱腔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演出地点茂名市区人民广场被市民挤得水泄不通。为抢占好位置,许多人从下午4时就到广场占位。
  茂名市民陈伯前两晚没有抢到好位置,11月30日下午特意早早吃完饭,5时就赶到广场,没想到台下设置的座位几乎都坐满了人,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在订戏会的几天里,茂名市民就像过节一样,奔走相告订戏会和粤剧艺术节的盛况,对参会的各地剧团评头品足、如数家珍。
  参会的演出团体在茂名城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第一次带剧团在订戏会演出的广州青年粤剧团团长王俊瑛对笔者说,茂名演出得到数千市民的捧场,而且大家看戏非常文明、友好、热情、大方,这样的文化氛围十分好,明年还要来参加茂名的订戏会,将粤剧艺术奉献给更多市民。
  茂名第23届订戏会暨粤剧艺术节是茂名文化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花60多万元搭起550平方米的大戏台。每日下午,市民早早就去占位,每场戏都是人头涌涌,场面震撼。
  90岁的宁伯是位粤剧迷,他感慨地对笔者说,政府搭这么大的戏台,演这么大阵容的戏给市民看,从未见过,希望今后政府多多举办这样的戏剧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精神文化大餐。
  茂名演出公司经理宁琪勋告诉笔者,茂名这届订戏会比起往届规模更大,举办得更成功,舞台从上一届的300平方米到550平方米,每场观众从1000多人到今届的1万多人,三晚的观众累计有3万多人。往年订戏会在茂名影剧院演出,今届在茂名人民广场举行,而且把90多个戏剧、歌舞、杂技团演出的节目推介产品喷在500多平方米的广告牌上展示出来。这届订戏会不仅茂名农村的村民前来观摩,湛江吴川、阳江阳西等地的观众也赶来观看。

  送戏下乡
  要建设文化强市,就要打开文化市场,这次订戏会不是政府埋单,而是政府引导社会、文化走市场的成功尝试
  茂名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茂名有700多万人口,农村的文化娱乐演出活动异常活跃,形成了戏剧演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今年1至11月,茂名地区演出的粤剧、歌舞、杂技有7860多场,观众达860多万人次,对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减少黄、赌、毒发挥积极作用。茂名一年四季锣鼓书竹之声从不间断,有春班、秋班,有进宅戏、祝寿戏、升学戏、满月戏、婚宴喜庆戏,等等,但是,信宜、高州等偏远山区的农民觉得看电影、看电视不过瘾,仍然渴望政府拿出资金扶持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
  据宁琪勋介绍,茂名农村演戏文化市场非常活跃,除每年4月份是淡季外,其余时间都异常火爆,尤其是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六,是茂名年例期的集中时段,粤剧、歌舞、杂技团每场戏的戏金高,戏班供不应求,至少要提前一个多月订戏才能请到戏班。
  春宵年例期间的春班,农家邀请亲友吃年例,请粤剧、歌舞、杂技团演戏给乡亲、给亲友看,人来客往,热闹非凡,还极大地拉动社会消费。
  茂名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戏,农历八月至十月,请戏班到农村演戏称为秋班,农民庆祝丰收请戏。为老人祝寿,或儿女考上大学,或儿女婚嫁等喜庆事,茂名地区农村百姓都喜欢请戏,既活跃喜庆事的氛围,又增添农村的文化色彩,为农民百姓提供文化大餐。
  茂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刚对笔者说,订戏会已发展成为茂名的一个文化品牌,全国各地尤其广东、广西的粤剧、歌舞、杂技团汇聚茂名,搭起了文化为民的大平台,对活跃茂名城乡的文化市场,促进粤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茂名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建设文化强市,就要把文化市场打开。这次订戏会,近100个戏剧团体参加,订戏1860场,营造了粤剧异常火爆的交易市场,这不是政府埋单,而是政府引导社会、文化走市场的成功尝试。
  茂名举办的订戏会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今年第23届订戏会暨粤剧艺术节比往届办得更出色、更成功,订戏成效额1000多万元,订戏演出这项文化活动已成为茂名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通过订戏会带动茂名城乡整个文化市场活跃起来。
  记者 李文才 通讯员 梁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