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苏莉菲第九小组

大学生对“九头鸟”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我们小组通过问卷星对在校大学生关于“九头鸟”的了解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报告以附件的形式发在论坛上,供大家参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九头鸟与楚文化的渊源

从楚地的风俗习惯和出土的楚地文物中我们已经知道,鸟在楚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说的为什么是“九头鸟”而不是其它数字,这里我们首先就应该探究一下“九”这个数字在楚文化中的蕴涵意义。在东方文化中“九”一直是个“玄” 数,,至大无比, 至多无穷。隶属于东方文化的楚文化关于“九”的内涵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发展,在楚文化中没有神的概念,只有“鬼(巫)”、“大鬼(大巫)”的概念,人死了就称之为鬼,大首领死了为神,称为“九”。由此我们就可以推出“九”在楚文化中具有崇高而神秘的意义,所以“九头鸟”对楚人来说是神灵。
纵观楚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在汉代的时候楚地下层阶级反抗压迫的斗争很突出,此时楚地流传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歌谣,其实是楚地的下层民众们巧用楚文化中的“巫”、“道”、“骚”来发出对统治阶级压迫的呐喊,也是对于下层民众的一种号召。
但是我们发现,关于“九头鸟”是神灵还是妖魔的说法众说纷纭,我们需要联系一下楚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理解非楚地人士对此的理解,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原始的“ 荆蛮” 曾长期遭受殷人、周人的歧视排斥,,是一代又一代人民通过顽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够成为在南方拥有独立地位的民族。在这个确立自己地位的过程中楚人形成了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正是由于一代代楚人的顽强拼搏使得楚民族越来越强大,这无疑加剧了各诸侯国的矛盾,其它的诸侯国开始把出国当做是一种祸水,所以楚人钟爱的鸟在其它民族的笔下就成了妖魔,楚人自比的“九头鸟”,在其它民族的传说中也就成了不祥之鸟。

TOP

大学生对“九头鸟”了解情况调查报告数据分析

在对这份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图片,但是此论坛插入的图片只能以连接形式,为了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效果,所以还是以附件的形式发布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47# 的帖子

“九头鸟”从《山海经》中的故事一直流变到现在,跟湖北人的形象挂在一起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传承和流变,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必然是跟楚文化的文化内涵相关的,只有人民有了某种强烈的信仰才会让它一直传承下来。这里我们把这种信仰归结为楚人的崇凤情节。在中国上古民族中, 以楚人的崇凤情结最为深重。《国语·郑语》等文献都明确指出楚人的始祖是祝融, 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竹简记录墓主人奉祀的祖先的名单上, 祝融的位置也十分显赫。然而,在楚人心目中, 始祖祝融则是凤的化身。《白虎通, 五行篇》说: “ 其神祝融……其精为鸟, 离为莺。”莺为文彩斑斓之凤。楚人尊凤, 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崇拜和祖先拜都以亲缘关系为基础, 相互联结, 相互贯通, 乃至图腾成为祖先的化身。因此, 正如张正明先生所说, 楚人尊崇凤,就是尊崇自己的祖先;楚人钟爱凤,也就是钟爱自己的民族。

TOP

回复 76# 的帖子

其实这样的一样小说网站取“九头鸟”这个名字,个人认为取名的人并没有想到“九头鸟”在楚文化中的内涵,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或者出于某种捕获读者猎奇心理的需要吧。大家怎么看呢?

TOP

回复 78# 的帖子

是的,因为楚人逐渐的强大给他们造成了威胁。

TOP

回复 24# 的帖子

上次组长给我们看的那个《X档案》里面也是说常德有人看到了九头鸟,感觉好玄啊。还是等待进一步的官方科学考察吧。

TOP

楚人的崇凤情节

在《国语·郑语》中明确指出过楚人的祖先是祝融,在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竹简记录墓主人奉祀的祖先的名单上,,祝融的位置也十分显赫。然而在楚人的心目中,祝融是凤的化身,
《白虎通,·五行篇》说:“其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莺。”在此,楚人将自己的祖先看做是凤的化身,是一种祖先崇拜,也是对于凤的崇拜。
在其它文献中也有楚人的崇凤情节的记载: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凤凰纷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意思是有凤鸟作向导,,就可遨游九天,,周流八极。《论语. 微子》中,楚国狂人接舆就曾以歌咏孔子:“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里至圣先师孔子比作凤,我们可以看出是楚人对于孔子的赞美,但是通过把孔子比作凤凰来赞美孔子,自然是因为在楚人心中,凤凰是非常神圣的东西。
2 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湖北、湖南等故楚地发现的木雕虎座凤架鼓和大量漆木器、丝织刺绣品上的凤的雕像或图像,这些凤的雕像和图像都显得雍容华贵,伟岸英武。这就从考古上证明了楚人的崇凤情节。

TOP

张居正的传说

直接把九头鸟同湖北人牵上瓜葛,是在明朝晚期。据王博先生考证,明神宗时,吏治腐败,贿赂公行,百姓怨声载道,朝野动荡不宁。在这危难之际,湖北江陵人张居正受命出任宰相,为力挽颓势,他挑选了九个处事精明而作风凌厉的人为巡按( 也称监察御史),分赴全国各地,通过明查暗访,惩治了一批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朝野为之整肃,万民拍手称快,全国局势很快稳定下来。说来也巧,张居正挑选的九个巡按居然都是湖北人。因此,人们便以“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尽管明末湖广尚未分省,但自宋代湖北大部分地区隶属荆湖北路以来,民间早有将其简称为“ 湖北” 的习惯) 来称赞湖北人的精明强干和刚正不阿。

TOP

林语堂的话

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在其著作《吾土吾民》中,就说过这么一段话“ 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躁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向有`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俗谚,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

TOP

刘基的寓言

元末刘基的《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相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 说的是有一只九头鸟,因九个头相互争抢食物而啄得头破血流。此处本来是想讽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间的内耗,并没有讽刺湖北人的意思,但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三大领袖人物陈友谅、徐寿辉、朱元璋当中,就有两位是湖北人,即陈友谅是湖北仙桃人,徐寿辉是湖北罗田人。因此后人可能曲解了刘基的原意,而认为这是在讽刺湖北人的。

TOP

向大家推荐一篇论文

《九头鸟的来龙去脉及其与湖北人的瓜葛》作者:刘玉堂发表在《 今日中国论坛》2009第一期。

TOP

回复 131# 的帖子

我也有听过这种说法。

TOP

回复 29# 的帖子

文献资料收集得好全啊。棒~

TOP

回复 153# 的帖子

我也认为鬼车是对九头鸟形象的异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