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典型案例】[加]Jane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中国的城市规划领域不知道有没有讨论多样化的问题。最近看《梁思成和他的时代》,观点耳目一新。
且中国的城市化一直伴有对乡土生活秩序的指涉问题,可以说,中国的城市的建设扩张是为了人口基数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而设计的,但是设计者并不会考虑这部分人的想法和需求,中国农民一直都在被权力和资本规划者,只有创造出更多的中产阶级和新穷人,并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渴求欲望,才能让他们疯狂的为城市的规划者们卖命,美其名曰“就业率”,其实是得以维持特大城市、大城市、一线二线三线等级分明的城市秩序的手段罢了。且在中国,国家的设计师与城市建设公司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着“公共性”的旗号不断地建设完全属于主流话语的各类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市民无需授权,农民可不知情,仅需惊叹和膜拜。可以想见,新型城镇化的未来,不过是一阵强烈的满足之后,接踵而至莫名的空虚,到那时,拥有的只是再来一次的冲动。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