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传统文化如何穿越“U型线”
2013年12月23日 09:15 来源: 广州日报
传统文化渴望“以商养艺”
过去几个月,沉默千年的“汉服”再次走入公众视野:河北百余位新人穿汉服结婚;南京白领辞职创办汉服摄影工作室业内成名;汉式婚庆华丽亮相广州婚博会……精明的商人在这套精致的民俗服饰里发现商机,接着市场的东风,一时间,汉服红遍大江南北。
不仅是汉服,私塾似乎也借着商业之火死灰复燃。弘儒学堂、尚德国学馆、上海孟母堂、深圳的读经学堂、春秋私塾……各类私塾应运而生,部分还收费不菲,有些私塾费用高达三万元一年。
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商业元素的加入,不少珍贵的文化因子正在流失。以传统戏剧为例,青黄不接的人才队伍,票房不济的市场状况,受众团体的与日俱减等等都在加速其消亡。早在2008年,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以每年至少消失一个的速度锐减。在消亡的二十一个剧种中,不乏历史悠久、有文化价值的剧种,如形成于宋金时期,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的“赛戏”;形成于宋代,流传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传于晋南的“锣鼓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的“罗戏”、“卷戏”等。
摆在眼前的现状是,要么搭上商业快车,脱胎换骨求生存,要么在时代的浪潮下黯然逝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说,有些民俗政府不下力气也能存活,有些民俗政府下再大力气也活不起来。民俗自有其存在逻辑。在传统时期,手工艺人利用自己的手艺,通过作坊生产经营,同样必须在市场上盈利才能生存。一直以来,民间许多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都有其生产、销售、流通的过程,都有商业和市场的机制。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商业和市场模式同样是需要的。
过于逐利民俗易成“四不像”
一边,市场经济信奉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此一时彼一时,瞬息万变难以预测。另一边,传统文化源于千年积淀,经历历史沧桑、岁月淘洗,弥足珍贵。两者的碰撞,让人耳目一新时又提心吊胆。
传统文化元素经过商业包装,契合当代人的生活,而且以文化为名,又多几分高雅味道,容易赢得人心。所以传统文化搭上商业快车,的确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一席之地,延长生命。但这种延长是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还是苟延残喘,不伦不类?
须知商人无利不起早,市场又是个势利眼,经过市场洗礼,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民俗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将会被放大,而没利用价值的将遭到唾弃,过分依赖商业支撑,被注目的始终是被市场放大的传统工艺,有更多值得注目的工艺正在垂死挣扎,亟待援助。传统文化的保护将呈现畸形模式,铜臭气息也会越来越重。
另外,我们不得不怀疑,经历市场淘洗的民俗或工艺,是否会成为“四不像”?
近几年,以民俗文化节、庙会等为噱头的活动方兴未艾。而不少市民深感审美疲劳,原因在于商业运作下,形式上千篇一律,内容上乏善可陈,浓重的商业氛围,稀薄的民俗气息,难以为传统文化还魂。缺乏广府特色的“美食一条街”最为老广所诟病,市民们大呼烤肉串、臭豆腐和狗不理包子竟成了广州本地逢节必到的“老三样”。这些民俗还是民俗吗?
刘晓春指出,有不少打着“民俗”旗号的比赛,斗新斗奇,不惜牺牲传统,肆意加入现代元素,实际上破坏了民俗本身。另外,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使用现代原材料、流水线式生产出来的“传统手工艺品”,脱离民俗时空、超越民俗信仰而创造出来的宏大“民俗”场景,民俗文化往往被改造成为展示的“文化遗产”。不少地方的民俗文化展览趋同,是对民俗的一种伤害。传统民俗文化如何保持其传统,真正走入百姓生活,需要警醒。
民俗求变需政府点火、企业煽火、学者观火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传统民俗已经到了“变”这个关头,如何变才能通,才能久?
一方面,增强造血能力。工艺品容易走市场化路线,但像古典戏曲、传统话本等不容易进入商业开发,这就需要文化本身增强造血能力。这方面典型的成功案例不少,白先勇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便是其一。如何在当代推动昆曲复兴,此版本在两岸三地大受好评给出了最具启示的回答。一方面尽量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概念,在服装设计、舞台灯光、舞蹈指导上古今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另外,不得不提的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林奕华的现代话剧,他将中国经典《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与现代人生活的喜怒哀乐相结合,既复兴了经典,又提供给现代人反躬自省的价值,沉寂多年的古典作品因此获得造血功能,值得借鉴。刘晓春也认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搜集、记录、整理、存档,而且要经典化。经典化就是塑造经典和深度的媒介转化,允许作品根据时代变迁做出相应的再阐释和再创造。
另一方面,适度借商业之东风。单靠政府支持及民众怜悯,传统文化难以熬过时代的冲洗。与商业联姻需要一双慧眼,商业不是撒旦也不是上帝,不能全盘拯救或完全掐灭传统文化。简单地说,传统文化的商业性开发需要政府点火、企业煽火、学者观火。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对民俗艺人进行帮扶,协助他们获得种子资金,并帮助他们架起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找到合适的东家;企业善于商业包装,再借助市场东风便可以带旺民俗,而为了防止民俗走偏,譬如汉服的花纹、穿戴、礼节等在市场中错位了,还需学者及时指正,免于贻笑大方。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界、民众莫衷一是。有些声音认为只要肯“变”便能重获新生,源远流长;有些声音比较悲观,认为应该让其自生自灭,强行挽留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刘晓春指出,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保留手工艺是必要的。但对手工艺人来说,能否适应市场、能否养活自己更迫切。被市场淘汰的手工艺虽然遗憾流失,但如花开花落,也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