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直击年会】中国民俗学会2012学术年会开幕式暨大会发言盛况

手机直播。现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现场特写:施老师在与学生交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现在是大会发言时间

朝老师在发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主席台侧影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希望年轻学者更加努力,将有更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朝老师发言:民俗学如何参与国际事业…非遗与知识传承…我们不必人人卷入非遗实际工作,但非遗确实能带给我们更多启发…民俗学回答重大问题…国际社会…人类生存问题…信息技术…人类心智…知识传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乌爷爷:这里(赤峰)也是我的故乡……

明确我们的国际任务,虽然现在练功已经迟了,但是必须练!同时,我们自己的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也是大问题,多元性与民族性今天怎么处理?没有这么具体的鲜活的多民族民俗,就没有我们在国际民族家庭里的位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生态变迁与民族民俗研究

草原文化生态保护的话题

乌先生说:我努力活!感受这个时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键词:老当益壮

乌爷爷说,我没有时间泡清茶,我要玩QQ,玩动漫……

TOP

老先生们的问题意识很深刻,但也很难解决

认真听讲的狄道流珠和张多童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郝苏民:生存、生态、生活与文化传承

生态破坏……人类中心主义……嘎达梅林……民俗学更应该有审美……蒙古民族文化……现代化……回归……温柔的想象力

TOP

叶春生老师在发言

叶先生在讲他给深圳、东莞建筑看风水的故事……很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信仰重构……以澳门为例……为什么申遗能成功……它跟香港的不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杨利慧:从民俗学研究转向说起

叶老师终于讲完了。年轻学者带来了不同的感觉,理论性很强,理解什么是语境?文化、社会、历史语境,文本间也构成了语境,文本使蒙被人们言说、命名、抽离、界定的……一个项目,三个社区,神话传统今天的存在方式……考察语境的限度……语境影响文本、讲述场合、交互规模、神话功能与意义……语境视角给我们什么?……本文的稳定性,核心母题链组合……芬兰、安娜《口头叙事的阐释》……

TOP

巴莫发言

中国民俗学会成为教科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的咨询机构,提升了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同时对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在非遗保护、名录评审等实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最重要得挑战:把握教科文非遗《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乃至其组织史和运作机制;当仔细梳理学会参与《公约》实施的历程……教科文组织与非遗保护值得做博士论文。

TOP

贺学君老师评议

老先生关注的共同话题是文化生态,这是很重大的问题。地域与民族,多元必须强调,但是在多民族体系中必须有一个中国文化观的机场。

杨老师长期坚持田野,注重理论反思,强调“综合研究法”

巴莫老师特别提到学会要有国际眼光和专业担承,加强的能力建设!我们要培养人才!

最后欢迎大家参加本月在北京开办的暑期班!

TOP

上午直播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