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词国度的文化遗产·2011教学版块

回复 72# 的帖子

传统节日虽冠以传统之名,其实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节日不仅是一种民众生活与文化的传统,而且是一种活态发展着的、可以不断创新的现实生活。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传统节日在构建民众生活世界和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自身也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精彩华章。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经历着从已持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变。同时,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惠及到普通民众,传统的时空观念和交流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为背景,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当在衣食温饱的层面上,当今日常生活与节日生活的界限趋于模糊,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传统节日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也就自然发生了。“吃喝玩乐”中的“玩”、“乐”,便作为节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被凸显出来。然而,如果节日中的娱乐方式被千篇一律地推行,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满足,民众的节日娱乐活动是具有不同的地域传统、表达形式及一整套调控模式的,从而凝结为历代相传、为民众所掌握所实践的形形色色的节俗。
如何让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需求而旧命维新、生生不已,为当今社会有机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意义上,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广泛涉及到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形成宣传、文化、社科联、发改委特别是旅游等政府部门的高效联动。以传统民俗化解社会危机,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TOP

回复 72# 的帖子

关于“春节”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其一,政府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在国务院或文化部成立“春节办”,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对内保障民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探索如何保护春节的文化生态,保持春节文化的区域特色;对外通过举办春节文化博览会、推广标准化的“中国春节”、春节文化五洲体验等活动,使以春节为载体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墙内开花墙外香”,“走出去”的春节文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其国内传承。
    其二,政府部门借助社会中介层来实现社会服务的做法值得推广。正如舒乙先生所说,所谓“政府行为”,说穿了就是两个字“组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工作”,说穿了,就是服务。过节的主角是人民大众,政府的职责恰好是“为人民服务”,帮助群众过好节,替大家服好务,出好点子,策划好群体性活动,搭好台子,让老百姓自己唱好过春节这场大戏。此言可谓深中肯綮,值得各级政府深思。好客山东贺年会的成功,也是山东省旅游局借助商家、学界、媒体来实现社会服务的范例。
    其三,知识分子应在当今社会的急剧变迁中有所担当。前些年,在很多非遗项目的挖掘、认定、申报的过程中,民俗学者经常被地方政府当作一种“文化工具”,申报之前奉若上宾,申报成功之后马放南山,许多学者因之甚感失落。其实,学者在抱怨地方政府因追求政绩而文化短视的同时,也应该检讨学者自身的文化担当问题。尤其是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各地市对于非遗的拉网式普查宣告结束,通过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的数量来体现政绩的做法已不再是主流,此时,与非遗有关的政府行为便已悄然转向,政府部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操作已确立的非遗资源,“通过行政手段使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8],原先以代言者的身份密切介入非遗运动的学者,此时不仅不应沉浸于顾影自怜,而应尽快走出失语状态,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与服务广大民众的责任感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国计民生的人文关怀之中。比如,目前以田野作业为基点、从生活实践层面展开的春节个案研究比较薄弱,也就难以从整体上对春节的源流、内涵、特征、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如何遵循以文化整体观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民俗学理念,尽快完成对各地春节文化的田野调查工作,从功能与意义的层面去切近民众的知识形态,寻找准确理解春节文化并切实传承、弘扬的路径,就是摆在广大学者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春节文化的弘扬,虽然不见得一定要以文化普及的形式去教育民众,但如果将学者在细致调查后精心梳理出来的丰富节俗广为传播,至少可以为当代民众提供欢度春节的多样化选择。
    其四,在服务民众的大前提下,政府探索“如何服务”、知识分子探索“如何参与服务”是关键。春节作为民众世代相承的一种生活文化空间,民众在这一活动之中是理所当然的传承主体。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旅游过年、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争论,其实是隔靴搔痒。春节传统的神圣感需要尊重,同时应积极关注传统节俗的现代性转换,而其中之关键在于是否为民众普遍接受,凡是民众群体性选择的东西,总会在年复一年的实践中被民众赋予种种文化意义,成为生活的幸福之源。事实上,生活于今天的村民基本上都具有相当的文化自觉意识,他们对于主流文化、外来文化和自身所处的边缘文化状态有着明确的区分意识,体现出对自身的文化认知的某种自觉性。如何在继承丰富多样的传统年俗的同时,寻找、设计出适合当今人们需求的新元素,营造出庄重肃穆与欢快热闹兼具的新“年味”,是摆在政府、学界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时至今日,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传统年俗在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节俗因为缺少与现代生活的一种转化性介入,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传统节日如果不能通过节俗活动形式的现代转型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之需,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其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传统节俗内容的革新成为人们普遍的期待,其神圣传统需要以种种方式促进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在尊重传统节日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其文化内涵的现代性转换,使之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应有之义。如何促成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在当代文化格局中重建春节与当下社会的语境关联,使之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应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

TOP

“春节”传承所面对的挑战

中国春节文化传承正遭遇着来自现代文明的“挑战”与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春节文化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最富特色的文化,伴之而生的民俗非常多,如年夜饭、守岁、吃“元宵”、拜年、压岁钱、生肖、贴春联等。
   春联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如今,人们都是到街上买早已印好的春联,笔法、内容都差不多。
    拜年文化同样遭到了“挑战”。现在人们把到家拜年这一习俗省了,都是直接发重复的拜年短信,有些都能收到好几十条同样的拜年短信。
    春节与西方情人节遭遇,表面上是一种巧合,实际上却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西方节庆文化和价值观也进入中国,并对年轻一代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西方人的情人节、圣诞节成了中国青年人必过的节日。
      如何才能将春节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传承传统文化还需要结合当下时代特色,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时代血液;同时还要处理好中西方文化的关系。

TOP

关于“春节”传承的设想

 继承和弘扬节日文化,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内容和形式。
     一要恢复历史记忆,再造春节文化传统。必须加强对各地、各民族春节文化的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等,对春节文化的传说、祭祀、庆祝程序、娱乐活动和各种禁忌等民风民俗,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恢复民族的历史记忆,复原春节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还其“本真面目”。科学分析春节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二要加强学校教育传承,丰富青少年的春节文化知识。三要兼容并包,创新春节文化内容。春节文化的各种民俗活动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与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不协调。为使我们的春节文化代代相传,必须取西方洋节之精华,以补春节文化之不足。四要设立春节典型标志物。春节文化缺乏现代符号,难以适应人们现代的生活,应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为春节创设标志物。五要由政府主导,积极组织春节活动,丰富人民的节日生活。各级党政领导应在思想上重视春节文化,把丰富春节文化活动作为本职工作之一。六要组织有关企业和科研人员,运用高科技对烟花爆竹进行改良和创新,发明一批适合现代社会的“无公害”烟花爆竹,即研制不会伤人致残、不会引起火灾、污染较小的烟花爆竹。七要组织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各地区、各城市应该妥善组织和安排人们的祈福活动,开辟较大规模的道教、佛教祈福场所。八要举办春节焰火晚会,各大城市应选择不同的日期,举行形式多样的焰火晚会,以增强年味。

TOP

春节的传承

如何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恢复传统春节文化的活力?如何创新春节文化、使其引领世界各地的春节活动?
    春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节日气氛最浓、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春节最基本的文化含义是辞旧迎新,春节的文化理念各有各的看法,我觉得主要是迎新接福,团圆、吉祥、平安,最主要是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平安,祈福这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围绕着迎新接福、祈求平安,包括放鞭炮,贴春联,都是迎接喜气。是一年的开端,它的字眼意义、属性就是一年的开端,一个季节的开端,一个月的开端,但是作为文化的含义就是辞旧迎新。
    我们国家地方很大,各地的春节风俗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些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基本上各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有普遍性,我觉得要想办法传承下去。放鞭炮可以通过高科技,研制没有污染、比较环保的鞭炮,通过高科技需研制这种无公害的环保鞭炮,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我觉得应该组织人去研究这些东西。经过创新把放鞭炮的习俗,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其实贴符最初是一种辟邪的,驱邪的,大门上贴上,鬼怪进不来。我这里还有一个道教的平安符,就是茅山道教,但是这个符比较简单,这个是平安符挂在门的两边。

TOP

关于春节的传承

春节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使春节文化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而这种传承,除文字传承外,民间则大多数是口头传承。
    相传在公元前两千年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开始有了庆祝岁首元旦的风俗。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历史学家司马迁创制了《太初历》,明确规定正月为岁首。以后,人们称正月初一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后,将阳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阴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这样,就把元旦和春节严格区分开来,所以才有“元旦春节之间”的说法。
    贴春联,是最能体现春节文化档次和品味的习俗,也是春节文化传承不断的品牌。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从律诗演化而来。据《宋史·世家·西蜀》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但真正使贴春联之风盛行起来,还是在明代初年,这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公元1368年,明朝建都金陵,为庆祝开国立业,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见清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他不仅颁旨天下,而且还在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巡,漫步大街小巷,欣赏各家各户贴出的春联。当他发现城门口有一阉猪户未贴春联时,便命人取来纸笔墨砚,亲自挥毫,为这阉猪人家题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既诙谐,又贴切,一时传为佳话。自此,贴春联便传到了民间,成为民间春节文化最为普遍的民俗事象,并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了。明代还出现了《玉堂巧对》、《姝联》、《古今巧对》等对联专著。
    春联不仅是春节文化传承的品牌,而且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可喜的是,由春联繁衍而出的对联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文艺园地的一朵奇葩。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艺宝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也大放异彩。到了清代,对联发展更快。不仅有《楹联丛话》、《对联汇海》、《分类字锦》、《楹联录存》等30多种对联专著相继问世,而且还出现了专门从事书写对联的艺人和“对摊”,成为春节期间街头一景。当时,对联不仅在国内盛行,而且还传到国外,日本下永宽次还编写了《中国春联集锦》一书。
    春节文化靠春联增加文化含量和提升文化品位,而春联靠春节文化的传承得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拓展。春联的内容较为单一,而对联的内容就丰富得多了,既有宣扬爱国的,又有反映革命的;既有述志的,也有劝学的;既有祝寿的,也有哀挽的;既有新婚之庆的,也有乔迁之喜的;既有名胜古迹联,也有客堂装饰联;既有机关联,也有行业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联创作和征联活动出现了几次大的高潮。全国和各省市都相继成立了楹联学会,创办了楹联刊物,举办了征联活动,出版了大量的对联专著和对联故事。国家重点工程《中国对联集成》,各省省卷,各地分卷,都已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联多达200万副,可谓洋洋大观。
    春联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得到繁荣,守岁同样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发展。除夕守岁,始于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庾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灭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代诗人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两首除夕诗,表达了人们在新旧交替之际,缅怀过去,展望未来,珍惜时光,具有积极的意义。过去,守岁是一家人坐在火塘边,驱寒取暖,说说笑笑,共度良宵。新中国成立后,守岁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各个地区或举行团拜会,或举办迎春晚会。这些活动由小家的守岁,变成了大家的守岁,增强了人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文化活动。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次迎春晚会以来,人们守岁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不仅春节文化的氛围加浓了,而且炎黄子孙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现在人们守岁,看春节晚会,成为一种文化时尚,春晚中的相声、小品、歌舞、戏曲、杂技、魔术,成为春节文化中的精神食粮。大陆人民也好,港澳台同胞也好,海外侨胞也好,不管什么国度,不管在地球什么地方,只要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没有人不守岁的,就没有人不看春晚的。这一天,仿佛距离拉近了,炎黄子孙一边欣赏着文化艺术,一边进行着心的交流,同时感受到春节文化的快乐与祥和。

TOP

关于春节的传承

春节文化,有一个思想舆论导向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号召,移风易俗过春节,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过一个文明、吉祥、和谐的春节。60多年来,人们不断弘扬春节文化中健康有益的东西,不断涤除封建迷信的东西。20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同建议下,北京、武汉等全国一批大中城市的政府予以采纳,逐渐实现了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禁鞭的愿望。可是,曾几何时,这些大中城市不知何故,不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协商,竞擅自推行“禁改限”的政策,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污染严重,其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存空间;四是引发社会纠纷,是和谐社会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五是影响城市的形象,特别是与武汉“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极不相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的进步,移风易俗的推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大中城市有必要、有条件,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还各大中城市一个湛蓝的天空,一块圣洁的净土,一方宁静的尘世;还人民群众一个平安、吉祥、文明、和谐的春节。这样造福人民的大好事,把传统的春节文化与现代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春节期间,我们要提倡文化下乡,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去占领人们的休闲时间和精神空间,以增加春节的氛围和春节文化的含量。过去,湖北省、武汉市都有这方面的举措和经验,春节期间曾多次组织百团下乡活动,给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给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也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沈云陔生前,每逢春节期间,他都要带领他的楚剧团,深入到武汉市的新洲区、黄陂区农村演出。他们的演出,对于春节文化中的陋习抹牌赌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样的演出活动,既丰富了春节文化的内容,又移风易俗,使春节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
    春节期间,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村落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体现春节文化的传承,又可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可以活跃春节文化,又可以提升春节文化的品位。近年来,有些社区在春节到元宵节之间,开展猜灯谜活动,既有趣又好玩,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风貌。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千百年来,灯谜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涌现了不少佳作,形成了许多谜格。猜灯谜是一项高雅的益智游艺活动,男女老少均可参加,猜中者还可以获得一份小小的奖励和礼品。既富有民族风格和生活情趣,又凝结着我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0世纪九十年代,洋节特别是圣诞节在中国城市悄然兴起。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中国大中城市,在每年12月,各大中商店门口,都要摆设圣诞树,扮演圣诞老人,借圣诞节开展促销活动。中国人大都不是基督教徒,他们不到教堂去作礼拜,只在24日晚的平安夜狂欢,吃喝玩乐,交朋结友。中国人智商很高,他们利用平安之夜,进行公关活动,或交友联谊,或洽谈业务,或沟通信息。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回到家乡团聚,亦可借鉴圣诞节的做法,开展商务活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借春节之机,为联络感情,交流信息,招商引资,召开各种形式的迎春茶话会、团拜会,使其成为春节文化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活动,使春节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添加了新鲜的色彩。春节文化,也只有这样不断的传承和变异,才能真正体现“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哲理,才能真正出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

TOP